APP下载

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其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探究

2013-03-27郎珈艺

对外经贸 2013年8期
关键词:欧元区欧元债务

郎珈艺

(上海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上海201209)

一、欧债危机的原因探析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

以此次危机的导火线希腊为例,希腊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和航运业等一些主要依赖外部需求的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势必会遭受严重打击。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是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深陷危机中的“欧洲五国”为维持国民的高社会福利需要大规模发行国债;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传统的优势行业因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性而遭受冲击。

(二)外围国家加入欧元区后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权

以希腊为代表的欧元区外围国家有一个共同点:虽然已加入欧元区,但其在欧元区内缺乏经济、政治地位,没有实质上的话语权。而在制定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上,德国、法国等欧元区经济大国拥有绝对的发言权。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欧元区外围国家是以丧失货币与汇率政策自主权作为加入货币联盟的超负荷成本。当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到欧元区国家时,希腊等国由于没有货币政策自主权,无法通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与消费,也无法通过降低汇率、刺激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

(三)离散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存在矛盾

欧元区的独有特点是欧洲央行根据欧元区的整体情况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各成员国必须执行欧洲央行确立的货币政策,但在财政政策的制定上各国仍享有自主权,致使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灵活性大幅降低。

(四)政治与经济脱离,欧盟内部利益纠葛不断

欧元区只是一个货币联盟,而在政治上还没有形成联盟。德国和法国等欧元区经济强国在这次欧债危机过程中过分看重本国利益,没有及时向危机国提供帮助。在欧债危机的整个救助过程中,欧元区各国在政治上勾心斗角,救助计划难以早日出台,延误了最佳救助时机。

(五)欧债危机是人口老龄化、社会高福利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随着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欧元区国家的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政府面临的社会保障负担日益加重。由于民众不愿改变高消费、高福利的社会待遇,加上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欧盟各成员国的社会福利占GDP的比重出现趋同态势,即使是一些经济相对较弱的南欧国家社会福利占GDP的比重也已逐渐上升到20%以上。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不协调必然造成政府的负担日益沉重。随着财政赤字、债务的不断积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必然会发生债务危机。

二、欧债危机对未来欧元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欧盟经济增长面临两难境地

1.各成员国融资成本上升,财政状况继续恶化

以爱尔兰为代表的欧元区第二轮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给国际市场带来了又一次的巨大冲击,整个欧元区国家的信任指数直线下降,抛售这些国家国债的现象也在大肆蔓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欧盟区市场融资成本。一旦实体经济出现融资困境,危机就会波及到金融机构和政府,最终使整个欧元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由于欧盟特殊的经济结构背景,欧元区陷入恶性循环对于欧元区各经济体及整个欧盟的经济复苏来说都是极大的障碍。

2.削减赤字与经济增长两大目标难以平衡

一方面,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欧盟各国应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这必将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债务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削减赤字要求政府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这样又会导致经济疲软。削减赤字与经济增长在欧债危机的复苏过程中很难达到平衡。

(二)欧元区经济结构失衡将进一步加重

1.紧缩的财政政策加重结构失衡

程度不同、措施各异的财政紧缩计划阻碍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步伐。首先,像德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为了保持经济不受影响,需要欧洲央行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尽早加息以减轻通胀压力。其次,深陷危机中的国家为了经济快速复苏则迫切要求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从而减轻欧元区银行贷款负担。欧洲央行处于紧缩银根与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的两难境地,将会进一步加重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2.经济复苏情况的不同将加剧成员国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从2010年的发展情况看,德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经济复苏进程稳定发展。德、法两国工业产值均维持较快增长势头。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德国、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6%和1.6%;而希腊、爱尔兰等经济竞争力相对薄弱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和-0.45%,相差很大。可见,欧债危机使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

(三)欧元的稳定性和国际地位均受到威胁

1.欧元的稳定性将受到更大冲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1999年欧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为17.90%,而在2009年升至27.37%。这个比重足以说明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在逐年提高。如果欧盟经济可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那么欧元的国际地位还将进一步提高。但事与愿违,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蔓延至整个欧盟区,欧元的国际地位以及整体稳定性都遭受了巨大威胁,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由2009年11月的1:1.5144一路下跌到2013年4月的1:1.3046。在欧债危机的复苏过程中,欧元的稳定性还将受到更大冲击。

2.欧元的国际地位受到威胁

欧元的大幅贬值使美元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或正在计划调整本国的外汇储备结构,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被动摇。对于欧元的未来走向,美国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金融大鳄”索罗斯、投资大师罗杰斯均持悲观论,认为欧元终将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消亡。现阶段,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在继续发展,欧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面临诞生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1]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元的前景[J].未来与发展,2010(5).

[2]漆鑫,庞业军.欧债危机的根源、前景与影响[J].中国货币市场,2011(10).

[3]姚秋.欧洲债务危机的起因与影响[J].理论导报,2011(10).

[4]徐洪才.欧债危机救助及未来前景[J].中国金融,2010(22).

[5]孔凡伟.欧债危机影响中国的途径与应对之策[J].国际融资,2011(11).

[6]陈新.欧债危机:治理困境和应对举措[J].欧洲研究,2012(3).

[7]王军强.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J].现代商业,2012(2).

[8]张锐.希腊债务危机的再救助与欧债危机的走向判识[J].国际金融,2011(7).

猜你喜欢

欧元区欧元债务
三欧元淘得百年玉
欧元二十年
The Euro Turns 20欧元20年
欧元20年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