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英语语篇隐喻认知的比较与分析

2013-03-27邹积会罗明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主观隐喻语篇

邹积会,罗明江

(大庆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隐喻是从某一认知域向另一认知域的结构映射,从结构相对清晰的“始发域”向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的映射。“始发域”是语言学习者过去熟知的或具体的事物,而“目标域”是当前所面临的、全新的或抽象的事物。隐喻就是将始发域的图式结构投射到目标域之上,通过始发域的结构来建构并理解目标域,进而完成某一范畴内由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阐释认知过程。因此,隐喻在本质上与认知密切相关,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格,隐喻是一种透过语言现象体现的思维及认知方式。隐喻具有系统性,一个隐喻概念会产生大量的相互协调的语言表达,不同的隐喻概念又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网络系统,影响着语言使用者的言语和思维。[1]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隐喻的认知机制。即作者如何建构隐喻意义,而最重要的是读者如何理解,如何通过隐喻表达式阐释作者所传递的信息。隐喻可以解释词汇意义的发展和相互关系,还起到语篇建构、衔接和连贯的作用。

同时,Babuts认为,意义的创造和解释在隐喻场里进行;作者在他们的语篇中创造意义,意义来自这些隐喻场;读者在解释中进行意义的重构,意义也来自这些隐喻场。人类具有共同的编码机制,都可以通过动态模式进行交际,因而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解释应该是一致的。这种观点体现了Babuts的人本主义思想。他认为我们能够进行相互交流正是因为我们具有同样的动态模式,这些动态模式的本质其实是概念。也就是说,隐喻概念在语篇意义的建构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而高级英语语篇由于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无论是不同文体的语篇还是相同文体的语篇,其隐喻的使用及其功能均有所不同。主观性越强的语篇越能体现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

一、高级英语语篇的隐喻性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英语主干课程。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于200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指出:“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3]基于高级英语大纲,高级英语语篇不同程度地蕴含着深层文化内涵,比如说哲学思想、人生价值观和人文理念。而这些信息通过隐喻得以更准确、更形象地输出。

因此,高级英语语篇具有隐喻性:词汇层面的隐喻性和语篇层面的隐喻性。从词汇层面来看,高级英语语篇中很多词汇的意义偏离了其基本意义,通过词义扩展和延伸生成了许多隐喻义项。词汇多层意义间具有隐喻的联系,隐喻是词汇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比如,某些词汇蕴含的隐喻概念;某些介词隐含的概念隐喻;某些转类词汇隐含的隐喻机制等等均能充分说明高级英语语篇的词汇具有隐喻性。从语篇层面来看,有些文章的主题是用隐喻来表达的。隐喻超越了修辞现象,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具有促进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作用。因此,隐喻是一种极具语篇组织功能的语篇策略。主题隐喻延伸在语篇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进而促进语篇的衔接,帮助语言学习者从更深层次理解和把握语篇。[4]

二、高级英语语篇隐喻性分析

高级英语语篇具有隐喻性,但不同语篇的隐喻性程度不同。从文体的划分来看,高级英语语篇通常包括描写语篇、记叙语篇、说明语篇和议论语篇。下文将用比较法具体分析高级英语语篇的隐喻认知机制。

(一) 描写语篇的隐喻性

描写语篇分为客观描写和主观描写。客观描写是同主观描写相对而言的。客观事物经过人的主观折射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因此,大多数客观描写语篇具有偏客观性而不是纯粹客观性。主观描写则是作者情感世界的折射,渗透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主观上的思想情绪。因此,主观描写语篇更具隐喻性。下文将以高级英语语篇《中东集市》和《爱丑之欲》为例,具体分析客观描写语篇和主观描写语篇的隐喻认知机制。

《中东集市》隐喻使用的典型例证如下:

例1:It grows louder and more distinct, until you round a corner and seeafairylandofdancingflashes.

例2:The dye-market, the pottery-market and the carpenters’ market lie elsewhere in the mazeofvaultedstreets.

例3:It is a vast, sombrecavernofaroom.

例4:The vaulted streetshoneycombthisbazaar.[5]

本语篇以空间为顺序具体描写了具有中东特色的一个个小集市。在细节描写的过程中,作者成功运用了人的五种感官,但本语篇较少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客观性较强,隐喻的使用较少,较零散。

从隐喻的使用来看,例1、例2和例3是隐喻的典型结构之一,用介词of连接喻体和本体(始发域和认知域),其中的介词of表示同位关系。例4则体现了词汇转类所隐藏的隐喻现象。在现代英语中,名词转化为动词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最活跃的构词法之一,即转类构词法。在例4中,名词honeycomb通过隐喻转换为动词,表现出该动词典型的特征。通过分析词汇转类隐藏的隐喻机制,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词汇的丰富内涵,增强语言学习者对语言表达准确性的敏感度。

从隐喻的内涵来看,无论是赋予中东集市迷宫、蜂巢、洞穴的特点,还是把铜器市场无数盏灯光和火盆映照在锃亮的铜器上这一流光飞舞的景象比作仙境,其隐喻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偏客观描写语篇的特点,没有起到整个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作用。

《爱丑之欲》隐喻使用的典型例证如下:

例1: A crazy little church just west of Jeannette, set like a dormer-window on the side of a bareleproushill.

例2: They have taken as their modelabricksetonend.

例3: On their low sides, they bury themselvesswinishlyin the mud.

例4: And one and all they are streaked in grime, with dead andeczematouspatches of paint peeping through the streaks.

例5: When it has taken on the patina of the mills it isthecolorofanegglongpastallhopeorcaring.

例6: In precisely the same way the authors of therat-trapstadium that I have mentioned made a deliberate choice.

例7: The effect is that ofafatwomanwithablackeye.

例8: It is that ofaPresbyteriangrinning.[5]

本语篇的作者门肯是20年代美国知识生活的中心人物。他的作品以夸大其词的写作风格和讥讽刻薄的语言而闻名。本语篇具有明显的印象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作者在词汇选择上的文体价值观。因此,本语篇具有强烈的主观情绪色彩,是典型的主观描写语篇。在其强烈印象主义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描写中,丑恶作为主导性印象非常鲜明地得以凸显。在以上8个例句中,作者分别把他所描写的建筑物比作麻风病人的皮肤,直立的砖块,在泥潭里打滚的猪,捕鼠器,眼眶发青的胖妇人,长老会牧师诡异的笑容;作者还把建筑物的颜色比作臭鸡蛋的颜色,把油漆斑痕比作湿疹痂。因此本语篇所使用的隐喻均趋向于语篇的主题,即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所呈现的主导性印象——丑恶,促进了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由此可见,主观描写语篇由于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作者的主观情绪,其所使用的隐喻常遵循由点到面的特点,支撑语篇的主题,在语篇的组织上起到衔接和连贯的作用,是一种语篇策略;而客观描写语篇隐喻的使用较零散,主题趋向性较弱。

(二)记叙语篇的隐喻性

记叙语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在记叙语篇中会有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的描写。因此,隐喻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隐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语篇更具艺术感染力。下文将以高级英语语篇《震惊世界的审判》和《卡米尔号飓风》为例具体分析记叙语篇的隐喻认知机制。

《震惊世界的审判》隐喻使用的典型例证如下:

例1: No one, least of all I, anticipated that my case wouldsnowballinto one of the most famous trials in U.S.history.

例2: The street around the three-storey red brick law courtsproutedwith rickety stands selling hot dogs…

例3: Hethunderedin his sonorous organ tones.

例4: The crowd seemed to feel that their champion had notscorchedthe infidels with the hot breath of his oratory as he should have.

例5: By the time the trial began on July 10, our town of 1,500 people had taken on acircusatmosphere.

例6: Then the court broke intoastormofapplause.

例7: Now Darrowspranghistrumpcardby calling Bryan as a witness for the defence.

例8: He accused Bryan of calling foradueltothedeathbetween science and religion.

例9: But although Malone had won theoratoricalduelwith Bryan.

例10: Dudley Field Malone poppedupto reply.

例11: Bryan mopped his bald dome in silence.[5]

本语篇叙述了审判的过程,包括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和精彩辩论描写,因此语言极具隐喻性。同时在对人物、心理和精彩辩论的描写过程中,作者融入了自身的主观倾向性。

从隐喻的使用来看,例1、例2、例3、例4是典型的名词转类动词隐含的隐喻;例5是典型的形容词型隐喻;例6到例9中使用的隐喻 — 雷鸣般的掌声、出王牌、生死决斗和唇枪舌战,在使用者看来词义明了,已经成了词义的一部分。这就是束定芳等人谈到的隐喻程度性。束定芳认为,隐喻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隐喻性极强的新鲜隐喻,另一端是已经失去隐喻性的死喻。但隐喻性程度的判断是主观的,即使是死喻,在适当的语境中还可以复活。在死喻和新鲜隐喻之间为一般隐喻,这类隐喻已经为语言使用者普遍接受,成为词义的一部分,收录在词典里。[6]例10使用了方位隐喻HAPPY IS UP或CONSCIOUS IS UP[7]来描述Malone在辩论中反驳对方时其情绪的高涨和意识的清醒。方位隐喻概念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对空间映射的理解和对英语小品词搭配的使用。例11使用了概念隐喻PHYS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 ARE ENTITIES WITHIN A PERSON,[7]通过对Bryan动作的描述反映其紧张、尴尬的心理。

从隐喻的内涵来看,本语篇隐喻的使用凸显了辩论双方的激辩,辩论双方的心理,听众的反应以及审判的影响,因此本语篇的隐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语意连接图示如下:激辩(如雷怒吼、如火炙烤、生死决斗、唇枪舌战、使出杀手锏);心理(快速站起、抚摸秃头);听众的反应(雷鸣般的掌声);影响(马戏团般的节日氛围、小摊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影响如滚雪球般扩大)。

《卡米尔号飓风》隐喻使用的典型例证如下:

例1: Wind and rain nowwhippedthe house.

例2: Strips of clothingfestoonedthe standing trees.

例3: Camille, meanwhile, hadrakedits way northward across Mississippi.

例4: We canbattendown and ride it out.[5]

本语篇属于新闻体记叙语篇,写实性、客观性较强,因此隐喻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单一性的特点。

本语篇中使用的隐喻均为名词转类动词隐喻,这类隐喻在本语篇中的使用是为了突出灾难来临和对抗灾难的紧迫感以及灾难的破坏性,凸显紧张的氛围,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由此可见,记叙语篇由于其主、客观倾向性不同,在隐喻的选择和使用上也有所不同。主观倾向性越强的语篇越具有隐喻性。

(三)说明语篇的隐喻性

说明语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打比方是说明语篇的常用说明方法之一。说明语篇由于其主、客观倾向性不同,对隐喻的使用也有所不同。下文将以高级英语语篇《马拉喀什见闻》和《一个美国作家在欧洲的发现》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马拉喀什见闻》隐喻使用的典型例证如下:

例1:Life is an endless back-breakingstruggleto wring a little food out of an eroded soil.[5]

本语篇以例证的方式说明了殖民地国家的悲惨生活以揭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罪恶。本语篇偏客观性。

从隐喻的使用来看,本语篇使用了概念隐喻LIFE IS A STRUGGLE。相关的概念隐喻有LIFE IS A JOURNEY; LIFE IS A CONTAINER; LIFE IS A GAMBLING GAME。[7]概念隐喻是语义延伸的一个重要机制,它能更好地阐释一词多义现象,发掘意义之间的隐喻联系,有助于词汇习得和英汉文化比较。

《一个美国作家在欧洲的发现》隐喻使用的典型例证如下:

例1: An American writer fights his way to one of thelowestrungson the American ladder.

例2: It’s not easy for him to step out of thatlukewarmbath.

例3: Hispropshave all been knocked out from under him.

例4: A writer, when he has made hisfirstbreakthrough, has simply wonacrucialskirmishin a dangerous, unending and unpredictablebattle.

例5: He needssustenanceforhisjourneyand the best models he can find.

例6: In this endeavor towedthe vision of the Old World with that of the New, it is the writer, not the statesman, who isourstrongestarm.[5]

本语篇是偏主观性的说明语篇。作者在说明中渗透很强的主观意识。本语篇隐喻的使用构成了一个网络系统,极具语篇组织功能。美国作家地位(社会阶梯最低阶层) —— 环境恶劣但已习惯(温水浴池)—— 欧洲新发现 —— 精神支撑倒塌 —— 逐渐接受新意识,认可身份(人生战斗中至关重要的战役)——人生就像旅程,需要精神食粮——作家的任务(连结不同思想的中坚力量)。

由此可见,主观倾向性较强的说明语篇中隐喻的使用更能体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语篇主题。

(四)议论语篇的隐喻性

议论语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该语篇中隐喻的使用主要是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但议论语篇的主、客观倾向性不同,其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也不同。下文将以高级英语语篇《词典的用途何在》和《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词典的用途何在》隐喻使用的典型例证如下:

例1:Lifecalled it “a non-worddeluge”…

例2: Modern linguistics gets itscharterfrom Leonard Bloomfield’sLanguage.

例3: But if so, he haswalkedintooneoflexicography’sbiggestboobytraps.

例4: Anyone who tries tothreadhiswaythroughthe many meanings now included under door may have to sacrifice brevity to accuracy.

例5: And, sure enough, in the definition whichraisedthePost’sbloodpressure…[5]

本语篇采用例证法和比较法论证了备受争议的第三版韦氏词典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语言的现实用法,是一部好词典。该语篇说理性、逻辑性很强,但仍有隐喻的使用。

在以上例证中,无用词泛滥比作洪水决堤而入;新事物的产生并逐步获得权威性比作拿到许可证;犯了词典编纂最容易犯的错误比作步入词典编纂最大的陷阱之一;弄明白一个词的众多意思比作在众多意思中艰难地行走;惹恼某人比作让某人的血压升高。由此可以看出,本语篇隐喻的使用与语篇主题的建构联系不大,语篇的组织功能较弱。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隐喻使用的典型例证如下:

例1: I see the Russian soldiers standing on thethresholdof their native land, guarding the fields which their fathers have tilled from time immemorial.

例2: It is devoid of all theme and principle exceptappetiteand racial domination.

例3: Behind all this glare, behind all thisstorm.

例4: …until we have rid the earth of hisshadowand liberated its peoples from hisyoke.

例5: I see the German bombers and fighters in the sky still smarting from many a Britishwhipping.[5]

本语篇属于演讲语篇。在本语篇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层层论证,号召全英国乃至其同盟国帮助苏联,团结一心对抗法西斯。演讲语篇的焦点在于劝服听众接受演讲者的观点,因此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在本语篇中,丘吉尔传达了如下信息:苏联士兵驻守边疆(门槛)保家卫国;希特勒有贪婪的统制欲(胃口);他发起了战争风暴;因此,我们要消除他的影响力(影子),把人们从他的统治(桎梏)中解放出来,给其以沉痛的一击(鞭打)。由此可见,本语篇隐喻的使用促进了语篇的建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文体的高级英语语篇的隐喻性程度不同;同一文体的高级英语语篇由于其倾向性不同其隐喻性程度也不同,主观倾向性越强的语篇其隐喻的使用越倾向于具有语篇组织功能。但归根结底,高级英语语篇无论从词汇层面还是语篇的建构均蕴含着隐喻认知机制。

三、结语

高级英语语篇在意义的建构和传输的过程中蕴含着隐喻性的概念系统。因此,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隐喻能力的培养。隐喻能力是语言学习者必不可少的能力,它直接影响作者和读者交流的过程和效果。在语篇习得的过程中,对语篇的理解不要局限于字、词、句的表层意义,应该进一步探究语言的隐喻性内涵,探究具有隐喻性的、支配人类语言的概念系统,发掘隐喻文化背景、文化认知以及思维定势,找寻文化与认知之间的规律。进而逐步提高自身对目的语中的概念隐喻和心理意象的识别能力以及在交流中应用概念图示的能力,为语言的习得寻求一条更有效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明明.高级英语教学中的隐喻能力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185-186.

[2] 束定芳.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池丽霞.英语专业高级英语隐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114-117.

[5] 张汉熙.高级英语[M].北京: 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 2006.

[6] 邓雪梅.师范院校高级英语课程隐喻能力培养方案[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9): 143-147.

[7] Lakoff, G.& 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4-51.

猜你喜欢

主观隐喻语篇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