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的新理念——《印象·刘三姐》的传播生态与启迪
2013-03-27
(广西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当下,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研究已超越“保护论”,学者们纷纷把传承的着眼点放在“发展”上,强调打破封闭保守的文化观念,尽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艺术和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走现代化的道路,不断更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能用“发展”的目光看待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问题,本身是一种进步。但是,这种“发展” 必须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更确切些说,“发展”是建立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根性基因”的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没有传承的“不断更新”。在具体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实践中,在“发展”的幌子下,看到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往往被人们“有意”曲解和阉割,个别低俗的东西往往被无限放大。可悲的是,如此“发展”已经演绎为蝴蝶效应,每日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风景旅游景点时时上演,民族文化艺术之精华、“根性”的元素被人们有意地忘却和无情地丢弃。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中,如何有所创新和突破,又不损伤其“根性”,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层次的重大问题。作为广西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不仅是文化艺术产业、旅游业、票房收入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思考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的新理念。《印象·刘三姐》以其独特的艺术创意和传承发展新模式,为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中如何保持其“根性”,做出了极有价值的探索。
1 旅游观光式传播生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地域之间普通民众直接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民族文化艺术被置于新的传播语境之中。广西社会科学院有关文献资料显示,自从2003年10月《印象·刘三姐》首演至今,观众人数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年均30万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49万人次。[1]2006年下半年至今,虽然没有详实的官方统计数字,但据了解,“观众人数逐年增加”之语不妄,具有很高的真实度。当年徐霞客单人匹马闯天下,历时数年以一本《徐霞客游记》传播其见闻。当代,半年之间就有数十万人到桂林旅游观看《印象·刘三姐》,其传播的范围之广,受众之众,不可同日而语。
民族文化艺术需要依靠传播活动来继承和发展。传统的自然传播方式途经,范围比较小,受众面比较窄,就其影响而言,在广度和速度上会有较大的局限。而现代传播媒介如报刊、互联网、无线电等传播方式和途经,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虽然范围广,速度快,有范围和速度上的优势,但民族文化艺术的“根性”却往往容易被丢失。旅游观光,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传播性,客观上决定了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传播性活动,在这方面《印象·刘三姐》给予我们成功的启示。当下这样一个庞大的旅游观光传播群体的介入,绝不仅仅是为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增添了一条传播的渠道,或者是传播受众数量上的变化。在深层次意义上,它指向的是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播模式的重要变革。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数十年的传播模式中,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官方的宣传部门和传播媒介居高临下地在号召、在宣传。而旅游观光是民族文化艺术传播的一条“民间通道”,它规避了高高在上的官方腔调,具有民族民间性。在旅游观光传播生态中,对旅游者而言,是一种即时的亲历,是对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现场的零距离的感知。旅游观光者跨越了官方媒介的中间环节,直面鲜活的民族文化艺术的信息传播本体。这种面对面的信息撞击形成的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概念”,对于广大受众而言,是最真实最本真的。
旅游观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是知识资讯和情绪资讯的最广泛的传习生态。在旅游观光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他公务性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相对于其他传播方式,旅游观光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态使受众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它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它传播的对象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自觉自愿主动送上门来的积极受众群体。由于传播和接受双方的自愿性,接受者(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更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这样一种旅游通道,这样一个积极的受众群体,能更有效地传播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对民族文化艺术“性根”的保持,更为有利。旅游观光既能保持民族文化艺术的“根性”,又能在传播的广度上保持一个比较大的数目,是一种理想的传播生态模式。
2 实景原生性传播生态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是在特有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条件上生成、生存与发展的,具有凸出的民族民间性与本土性特点。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标准化、文化艺术大众化的背景之下,现代传播媒介对文化艺术活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民族文化艺术通过现代媒介使其在传播上实现了超越区域性时空性制约的开放态势,这从传播学上看显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深层上考虑,经现代媒介传播后,很容易丢失具体的民族文化艺术那种原生的“根性”的东西。《印象·刘三姐》也大量地使用了现代科学传播媒介,但艺术家将民间歌舞“转换”为具象性、直观性的复合视听形象时,准确地把握原作的艺术精神与文化内涵,通过实景化、仪式化、民俗化的演出,创造性地保留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土生土长的“根性基因”。
实景现场化。壮族青年男女平日里的情歌对唱,都是在自然实景中进行,也只有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展开,才能成就“这边唱来那边和”的山歌现场和爱情情调。《印象·刘三姐》将民族文化艺术演绎的场所搬出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大都市,搬出封闭的剧院,搬出人工味十分浓郁的“三堵墙一个空间”的舞台。这“三搬出”,回归民族文化艺术演绎的实景现场,有益于民族文化艺术的“根性”的保持。《印象·刘三姐》的实景现场,不是普普通通的寻常地点,而是自宋元以来在中国就非常著名的桂林阳朔漓江两岸风光。它品位高、知名度高,丽甲天下,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可。秀丽的漓江和两岸一座座秀美的山峦,是不少受众在民间传说,彩调剧、歌舞剧《刘三姐》和电影、电视剧《刘三姐》中所熟悉的,如今能亲临现场,又增添了一份在场感,因此倍感亲切。在这样一个实景现场中演绎最能代表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刘三姐的故事、刘三姐的歌,绝对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东西,是再恰当不过的最佳选择。它最能反映广西民族文化艺术“根性”的东西,广大受众在这样的实景现场中也最能体味到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真髓。这里,实景山水自然景观资源与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某种创意激活之后,绽放出新异的光彩,具有传承发展的重大价值。
表演仪式化。《印象·刘三姐》打破“三堵墙一个空间”的传统舞台格局,将演出设置在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上,十二座甲天下的秀丽背景山峰,广袤无际的夜空,构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这个“剧场”以宏大的幅度呈示仪式性功能的极限。当数千名观众进入这样一个宏大的现场,就有一种震撼之感,立即会被这样一种数千人共同参与的仪式所吸附。当掩映在竹林丛中的一万盏射灯把一座座秀丽的山峦时而涂成红色,时而抹成蓝色,时而变成绿色;当数百名农民演员在漓江中划着竹筏,点燃渔火;当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回、京、仡佬12个民族青年男女身着华丽的本民族服饰踏歌次第而出;当“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优美的民歌声从诗意般的夜色中荡漾飘散在江峰之上,夜空、山峦、江面、演员、观众“天人合一”,宛如在参加一个盛大的仪式。这种仪式化正是广西民族文化艺术“根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印象·刘三姐》实景原生性传播,不仅保留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与接受中,以双方主体身心俱至的直接参与、直接感应,并及时传递信息而进行的艺术活动,而且数百倍地扩大了场景、传播者、接受者,使天地人在这样一种仪式化的巨大场合合而为一。
内涵民俗化。《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漓江渔火、广西民族风情、十一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民俗元素创新组合,成功地诠释了广西的民俗风情。《印象·刘三姐》超越了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的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创新,对广西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优化整合。让受众在观看了《印象·刘三姐》后产生不同程度的震撼,让受众对传统的文化艺术资源产生新的印象和新的认识。
3 活态生活化传播生态
民族生活造就了民族文化艺术,民族生活是民族文化艺术生长的土壤和环境,离开生活,丧失土壤和环境,民族文化艺术可贵的“根性”也将随之丧失殆尽。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广西民族文化艺术,活态生活化传播传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和途径。这是《印象·刘三姐》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又一大启迪。
参加《印象·刘三姐》演出的有演出地附近 5个村子的村民,这数千人的演出队伍,白天就在演出地或附近干农活、打鱼。晚上,他们摇身一变成了演员,参加演出。演出地点不变,还是白天劳作之地。演出中,他们日常使用的耕牛、竹排、小舟、鸬鹚、斗篷等等农家、渔家生产生活用器具在实景剧中出现,由农具变成演出的道具。渔家打鱼,渔翁唱晚,12个民族青年男女身着民族服饰翩翩起舞,这几乎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写照。《印象·刘三姐》呈现一种活态生活性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值得在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发展上认真总结和借鉴。
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式微,与社会变革、生活环境变化、文化艺术观念嬗变相关相连。现代化、市场化过程冲击民族生活,引发民族文化艺术的变迁和重构。在此背景下,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与传承发展遇到困境。最大的问题是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及表现形式与现代人的生活不相符。如山歌对唱原是壮族青年男女找对象的传播媒介,而现今生活环境和现代通讯的改变,使得这种形式不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印象·刘三姐》活态生活化传播,即保持传统,又发展创新。《印象·刘三姐》启迪我们,在社会转型,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大变化的今天,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发展,走活态生活化保护和活态生活化传播开发的道路,是既保持“根性”,保持即时即地性,又为发展创新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
活态生活化传播传承要求开放式的态度。《印象·刘三姐》启迪我们,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活态生活化传承,是依据当代民族生活的现实变化,既承认原始的民族文化特质的不变性和保守性,并关注变化着的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吸收借鉴一面,包括打破封闭保守的文化观念,用一种和谐融洽的态度,尽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艺术和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那种自我封闭的,一味片面强调“原始”、“原生态”的观点和文化艺术行为是过于偏执,是不可取的。
丧失“根性”传统文化将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衰亡,拒绝现代化、摒弃现代化则意味着民族文化艺术的贫乏。广西民族文化艺术要发展,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我们应清醒看到,现代化必然会使得本土文化艺术的“根性”受到极大的冲击。但另一方面,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也只有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碰撞中,在与现代传媒的、现代科技的碰撞中才能得到完善和改进,求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并彰显民族文化艺术的生机和民族文化艺术特色。
现代传播媒体使人们有了接受民族艺术的便利,人们只要坐在电脑或电视机前,通过简单的开机操作,就可以看到各种民族文化艺术视听信息。然而观众面对的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现代化的机器,整个接受过程都不可能产生“即时即地”、灵性互激的“人—人”对话,而只能是在现代化传播机制下的“人—机”相对。《印象·刘三姐》活态生活化传播具有亲历性、直接性和群体化的特性,与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与接受,有着形式上、内容上和本质上的一致性。这种直接性、亲历性和群体化,体现的是人际传播下的“人—人”关系,信息传递与感受反馈方面进行,从而共同构成文化艺术活动和谐而有机的整体。“在这种即时即地亲身直接参与的活动中,包括表演者(传播者)与接受者在内的参与者双方的诸多感官、机能、才情都可能被极大地行动起来,以尽可能多地捕捉信息并有所回应,传播与接受各方主体通过直接交流,彼此激发,互为感应,于情畅意达之中,既发展了和谐的“人—人”关系,又凝聚着群体精神。”[2]由于《印象·刘三姐》的活态生活化传播(演出)群体,接受群体特别的巨大,其交流、激发、感应形成的“场”效应都特别大。
4 诗意化传播生态
在现代技术的“人机”传播系统中,民族文化艺术的原生态的诗意往往被弱化,传播的亲和力不强,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根性”元素也往往容易丢失。《印象·刘三姐》将“桂林山水自然景观+广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元素+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效果”创新组合,使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充满诗情画意。
月夜星空、山峰隐现、云雾烟雨、竹光倒影、田园炊烟、漓江渔火,美的景观,美的环境,辅以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效果创新组合,构成诗意的画面。
浣女洗衣、少女裸浴、樵夫放排、牧童暮归、情歌唱和,月亮女儿影动月牙、星光舞女身映漓江,美的人物,美的场景,一幕接一幕,环环相接,形成诗的节律、诗的韵味。
红色印象,蓝色印象,绿色印象,美的色彩,美的灯光,美的人物,美的山歌,美的舞蹈,美的传说,美的文化,彼此激荡,生发出诗的意境。
这里,桂林山水自然景观、广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元素、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效果与演员、受众的信息输出与输入之中,“共生”了诗意化的传播生态。在这样一种诗意化的传播生态中,没有了“人机”传播的单一、机械、枯燥,《印象·刘三姐》诗意化的传播,让人在美的“场域”中,接受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发展有着锦上添花、推波助澜的功效。单一、机械、枯燥、乏味的传播,与诗意化传播的比较,其传播传承层面上的效果大相径庭,不可同日而语。《印象·刘三姐》在桂林山水之间演绎的一幕幕美的画面、美的歌舞,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受众统控在同一时空下,共同体验着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韵味。演员与受众、人与自然、互相观赏、互相启迪的过程;演出和观赏、传播和接受的过程,就是人们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诗意化体认。其生命体验的“场域”,就是《印象·刘三姐》信息的传播与流布构建的诗意化生态存在之境。我们欣喜地看到,《印象·刘三姐》这种诗意化的传播生态结构,由传播者和受众双向流动的思想和情感合成,涌动着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深深热爱之情。这样一种传播生态,不仅没有损伤和扭曲民族文化艺术“根性基因”,而且还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传承和发展了民族文化艺术。
5 多层面多环节的传播生态链
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经千百年积淀,结晶为“根性基因”。这种“根性基因”,是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中具有原生性的神韵与特质,它带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承载着民族精神,传递着民族的认同心理和文化共识。“根性基因”是民族文化艺术在传播传承和发展中,最具有重大保护和发展价值的元素。然而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中,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根性”往往得不到保护。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根性”的破坏,往往来自人们“有意”和“无意”两个方面。现代传播媒体的介入,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超越了火塘传播、家庭传播、师徒传播、歌圩传播等等传统传播模式,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等现代传播媒体,在传播面、传播数量等等方面都大大超出传统传播模式。然而,现代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人机相对”、“不在场”等等,往往在“无意”之中,造成民族文化艺术“根性”基因的损伤。为了招揽生意对象,为了哗众取宠、耸人听闻,民族文化艺术往往被人们“有意”曲解,个别低俗的东西往往被无限放大,民族文化艺术之精华、“根性”的元素被人们忘却和丢弃。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中,如何保持其“根性”,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层次的重大问题。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不仅是纵向“根性”基因的原样复制,还要有所“进化”,有所发展。在传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所有活动中,这种既要保持“根性”基因又要有所进化和发展的要求,是极不易的,是难以达成的。《印象·刘三姐》的巨大成功,让我们思考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新理念。在旅游观光传播生态中,那种面对面的信息撞击,对受众而言具有一种“即时性”的直面鲜活的文化艺术的信息传播本体。在实景原生性传播生态中,实景化、仪式化、民俗化的传播,创造性地保留了民族文化的“根性”。活态生活化传播生态,着眼于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式微的环境生态,强调在生活化的活态中传播传承和发展中,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根性”。美的山水自然景观,美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元素,美的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效果创新组合,在演员与受众的信息输出与输入之中,“共生”了诗意化的传播生态。诗意化的传播生态结构,由传播者和受众双向流动的思想和情感合成,涌动着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深深眷恋之情,对民族文化传播、传承和发展有着锦上添花、推波助澜的功效。旅游观光传播、实景原生性传播、活态生活化传播和诗意化的传播构成了一种多层面多环节的传播生态链,将传播生态系统中的传播者、传播环境与受众之间环环相扣地链接起来。这样一种生态传播链,各个链接的终端都是富有想象力的活的生命体。他们之间进行的信息传输、信息交流,具有机器传播所不具备的情感性,创新了传播生态。《印象·刘三姐》的传播生态模式,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和发展工作具有较大的启迪作用和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作学科拓展和更深入地研究。
[1]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广西文化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196.
[2]宋生贵.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