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厘定

2013-03-27

当代教师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辞海师范院校现代汉语

康 晓 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厘定

康 晓 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对教师教育领域中基本概念的澄清是教师教育学科发展和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转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等概念是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和高频词汇。基于词典工具书、政策文本和学术研究文献等,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厘定。

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师范院校;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转型

教师教育作为目前国家教育事业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教育研究的兴起伴随的是对教师教育基本概念理解的混乱和不规范。比如对一些基本概念“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体系”、“现代教师教育”、“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等等,目前这些基本概念在学术表达中还十分混乱。这种对概念的乱用、误用、错用等现象严重制约教师教育研究质量乃至整个教师教育事业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教师教育领域中的这些核心概念进行厘定。

本文厘定的基本概念有:1)“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相关概念;2)“教师教育转型”相关概念;3)“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相关概念。

一、“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相关概念厘定

“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现代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体系”、“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等概念都是目前教师教育领域中的高频词汇,然而对这些高频词汇的厘定却没有受到学者的关注。

1.“现代”概念

“现代”一词既有时间层面的意义,也有价值层面的意义。《辞海》把“现代”定义为“①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②现在这一时代;③文学刊物”。[1]3425《世界历史词典》也把“现代”定义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2]西洋史上一般把16世纪一直到现在的这段历史称为“现代”,俄罗斯的历史编撰学家一般把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这段历史作为“现代”,我国历史一般把 “五四”运动以来的这段历史称为“现代”。[3]1479不管怎样,时间意义上的“现代”概念一般是与机器大工业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区别的。价值意义上的“现代”概念不同于时间意义上的“现代”概念,它主要指的是一种意识形态。正如有学者指出“‘现代’的核心意涵是一种新的时代意识”,“是一个根本不同于过去的时代”。[4]价值意义上的“现代”概念是与“传统”概念相对应的概念。本研究的“现代”概念也是指这种价值层面的“现代”概念。

2.“教师教育”概念

“教师教育”的内涵丰富,从内容上来说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上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形式上看有正规的大学教育和非正规的校本教师教育;从层次上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一词由“师范教育”(normal education)一词演变而来。在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后“师范教育”概念逐渐被“教师教育”所取代并成为国际通用的概念。[5]在我国,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将“师范教育”界定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初任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20世纪80年代末“教师教育”这一名词才首次出现在中文学术期刊中。*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检索,最早以“教师教育”为学术话语的两篇文章是:任榜坤.困惑中的新疆教师教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89(2);铃木慎一.教师教育改革的国际动向——着重谈谈教师的进修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91(3).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这是 “教师教育”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政策文件中。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提出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转型战略,这让“教师教育”概念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高频词汇。随着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推进,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话题的转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教育”指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培训的统一体。

3. “现代教师教育”

“现代教师教育”的“现代”是价值意义上的含义,因此指的是与“传统”教师教育概念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教师教育”是以“教师教育”作为宏大叙事,它相对于“传统教师教育”以“师范教育”作为宏大叙事;“现代教师教育”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的教师教育,它相对于“传统教师教育”封闭的仅由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现代教师教育”包括职前职后一体的教师教育,它相对于“传统教师教育”仅包括职前教师培养;“现代教师教育”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教师教育,它相对于“传统教师教育”的中专、专科、本科的教师教育。总之,“现代教育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它代表着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师教育。

4.“体系”概念

《辞海》把“体系”界定为“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1]644《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把“体系”定义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3]1342可见,《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体系”的界定基本上一致。在管理学词典中,没有“体系”这个概念,但是有“系统”这个概念,它指“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织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6]管理学词典中的“系统”概念类似于《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体系”概念。

5.“教师教育体系”

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体”是指任何承担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实体机构及其构成要素,包括教师教育机构、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参与者、教师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物质保障等;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它亦是由教师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构成的,数量是指教师教育机构的总体数量以及在不同层次、类型、地域方面的数量分布(即所谓的布局结构),质量则是指这些机构在前述的各个机构要素方面的水平;“系”是指保证这些教师教育实体机构得以运行的相关制度保障,具体到教师教育,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制度、教师教育课程制度、教师教育管理制度以及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

6.“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现代”是与“传统”相对的价值意义上的概念,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的、封闭的教师教育体系,而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就是与这种教师教育体系相对应的大学化、综合化、开放化以及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一个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制度、教师教育课程制度、教师教育管理制度、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体系。

二、“教师教育转型”相关概念厘定

“教师教育转型”也是目前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关键词汇与教师教育特征,与“教师教育转型”相关的基本概念有“构建”、“重建”、“解构”与“调整”。对这些概念进行逐一厘定有助于对目前的教师教育转型进行系统地理解。

1.“构建”

《辞海》中无“构建”这个词,不过在《辞海》中“构”指:1)驾筑;2)建立,缔造;3)结成,造成;4)构思,草拟;5)缀合,组合;6)指构成的事物;等。[1]3629“建”指:1)创立,设置;2)建造;3)竖立;4)提出,首倡。[1]1439-1440因此在《辞海》中“构”和“建”都有建造的意思。而《现代汉语词典》有“构建”词条,《现代汉语词典》对“构建”的界定是:“建立(多于用抽象事物),如构建新的学科体系”。[3]483因此,从《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看,“构建”指的是“建立”、“建设”的含义,主要用于抽象事物的建立、建设。

2.“重建”

《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均无“重建”词条。《辞海》对“重”的定义是:重复、重新,等。[1]241《现代汉语词典》对“重”的定义是“重新,再”等。[3]189从《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对“重”的解释,我们认为“重建”就是“重新建设”的意思。是一种对原有事物的改造或再造。“‘教师教育重建’是指在一个可以预见的‘后师范教育时代’结束后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再造的一种努力。而这种努力始于‘后师范教育时代’,又以终结‘师范教育’为指归”。[7]

3.“解构”

“解构”(deconstruction)是后现代哲学和文学中的核心概念。在这些专业辞典中也有专门词条。在王治河主编的《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它指的是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从语言观念的分析入手,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解构”这个术语在德里达的著作中既是生命的哲学也是历史的解说。作为生命的哲学,它包括对传统形而上学思路的分析和批判,也包括解构语言观;作为历史的解说,它把历史的发展归纳为结构-结构的循环。[8]在冯锲主编的《哲学大辞典》中它指的是消解结构,它是法国德里达用语。源于海德格尔哲学概念Destruktion(有分解、瓦解之意)。德里达认为,在传统哲学的二项对立中,一项在逻辑价值方面总是统治者另一项。结构的目的就是揭露看似单纯、和谐的形而上学观念的内在矛盾、冲突、倒置、颠覆、推翻形而上学的等级和秩序。结构的典型策略是从一篇文字中寻找突破口,使任何本质、观念问题化、分裂化,对柏拉图《斐德诺篇》中“药”的解读就是典型的例子。[9]在《辞海》中没有“解构”词条。不过《辞海》对“解”的定义是:1)剖开;2)分裂,涣散;3)脱去,解开。[1]5605《现代汉语词典》对“解构”的定义是“对某种事物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剖析,比如解构作品,解构传统文化”。[3]701因此,“解构”也是针对抽象事物来说的。

4.“调整”

《辞海》对“调整”的定义是:“重新调配或安排,使适合于新的情况和要求”。[1]1146《现代汉语词典》对“调整”的定义是:“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如调整物价,调整作息时间”。[3]1354《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指出“调整”侧重在对混乱、不合理、不平衡等不符合要求的状况加以改变,多用于经济、计划、政策、机构、时间、速度等方面。[10]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对“调整”的解释和辨析来看,“调整”主要是根据情境的变化对事物所做的改变。

总之,以上几个概念都可用于抽象事物,都是教师教育变化的话语表达方式。不过这几个核心概念的程度与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重建”的程度最大,它强调“推倒重来”。而“构建”“是建立一套东西。解构”侧重于对现有事物的剖析。而“调整”侧重在对现有事物的改变,但不是“推倒重来”。

三、“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概念厘定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11]。那么什么是“师范院校”?“综合大学”?什么是主体?“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政策话语提出的历史沿革是什么?澄清这些问题对我国教师教育机构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1.“师范院校”、“主体”、 “综合大学”的概念

“师范院校”顾名思义是指培养和培训教师的院校,它包括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中师、师专、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主体”是指事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为主体”指的是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方面师范院校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是教师教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么何谓“综合大学”?《辞海》对综合大学的解释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之一。大学的一种类型。有若干不同学科(文、法、理、工、农、医等)的院、系组成。”[1]3359《现代汉语词典》对综合大学的解释是:“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等方面的各种专业”。[3]1813《教育大辞典》对综合大学的解释是:“1)高等学校的一种。设文、理科及部分财经、政法科类的系、专业。侧重进行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2)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关于美国高等学校分类中的一种大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校学生在2500人以上,能授硕士学位(个别学校除外)和学士学位,且一半以上的学士学位在2个或2个以上的职业性、专业性学科领域(如工科、工商管理等)里授予。另一类是在校学生在1500人-2500人之间,所授学士学位一半以上属于职业性、专业性学科领域,有许多学校亦可授硕士学位”。[12]总之,“综合大学”的判定标准是学科的多样化和丰富程度。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我国的大学基本上都属于综合大学。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涵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事实上已经是综合大学。

2.“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政策话语的渊源

“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方针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文件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其他高校也要积极承担培养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任务”。[13]这是首次提出要让其他高校也参与教师教育。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新师资的培养质量。实力较强的高等学校要在新师资培养以及教师培训中做出贡献。”[14]这一文件提到要让“实力较强”的高等学校参与教师教育。1999年3月,教育部在颁布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中指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独立设置师范院校为主体,同时进一步按原定计划中小学教师来源渠道,鼓励一批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培养中小学教师”。[15]241这是首次提出“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它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16]这一文件强调了“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参与教师教育。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它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高等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院系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课程”。[17]2002年3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它指出“国家鼓励其他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的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或与师范院校联合、合作办学,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来源的多元化作出积极贡献”。[15]1147它强调了“高水平的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2004年3月3日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以师范大学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18]200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综合大学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逐步形成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提高教师教育的层次和水平。”[19]这一文件强调了“具备条件的”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11]这一“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最新近的表达。总之,从颁布的重大教师教育政策来看,“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成为教师教育参与院校的话语表达方式。而且国家鼓励“实力较强”、“高水平”、“具备条件的”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

总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是教师教育大学化以及对高质量教师资源需求背景下的政策话语方式和未来发展趋势。正如有学者所说的:“现代大学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鼓励和规范综合性大学、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到教师教育体系中来;另一方面要鼓励高水平师范大学在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同时还要鼓励地方师范院校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在地方教师教育中的主体作用。”[20]

四、结语

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教育研究,而高质量的教师教育研究需要澄清基本的核心概念,这是进行有效学术探讨和教师教育实践的前提。本文对教师教育领域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了澄清,一方面期望使学术界更好地认识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及渊源,另一方面期望教师教育研究者重视对基本概念的厘定,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师教育学科乃至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育领域中更多的基本概念期望引起学界的讨论和厘定。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 《世界历史词典》编辑委员会.世界历史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374.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唐文明.何谓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0(8):44-45.

[5] 《教师教育指导全书》课题组. 教师教育指导全书[M]. 上卷.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83.

[6] 《教育管理辞典》编委会.教育管理辞典[Z].第二版.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63.

[7] 朱旭东.论我国后师范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制度重建[J].教育学报,2005(2):76-77.

[8] 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Z].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52-355.

[9] 冯锲.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51.

[10] 周行健,等.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Z].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121.

[1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

html

[1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56.

[1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4)[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

[14]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9.

[15]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6]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17]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2)[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5-66.

[18]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337.

[19]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8)[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6.

[20] 钟秉林.教师教育转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责任编辑张淑霞]

Clarification of Some Concepts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KANG Xiao-wei

(ResearchInstitut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ofMinistryofEducation&CenterforTeacherEducationResearch,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fundamental and important concepts relevant to teacher edu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Concepts as “modern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teacher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and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s majors,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s participators” are important and frequently used in teac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concepts.

modern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normal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G451

A

1674-2087(2013)01-0016-05

2012-09-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10JJD880003);2012-2013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资助项目(JY12017)

康晓伟,男,河南叶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辞海师范院校现代汉语
《辞海》的历史回顾及经验总结
赵国春与《辞海》的故事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辞海》的创新之路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