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文化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2013-03-27夏萍

当代经济 2013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夏萍

(安徽省蚌埠市文化市场管理局 安徽 蚌埠 233000)

一、导论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化所形构的“软实力”及其发展前景越来越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看重。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根据我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可以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四大类,即: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在欧美及日韩等国家,文化产业无论是在产值、就业、对外贸易还是在增长速度等方面,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强劲的增长动力。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说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到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132万人,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水平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二、我国文化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我国文化产业原创水平偏低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传统意义的如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行业,以及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行业。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高,国民生活水平较低,国家与社会对文化发展重视不够,投入偏低,造成文化产业的发展滞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迅猛增加,国内发展迟缓的文化产业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很多文化行业就从国外大量引进。如日本的动画与漫画、美国的商业电影、韩国的偶像剧等等,曾经占据我国影视文化市场的绝对优势。而我国自己的原创文化由于制作技术、商业运作、产业营销等方面欠缺,致使水平低下,制作粗糙,抄袭成风,没有自己独特性。在国外先进包装的文化入侵下,节节败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原创文化产业的发展。

2、我国创意文化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从创意文化的产生到转化为文化产业有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关系到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投入、商业的运作、市场的营销、物流的流通等多个环节。我国的创意文化与实业经营、市场需求之间脱节。好的文化创意难以找到“伯乐”来及时地开发利用,许多新鲜的创意只能随着时间慢慢淹没。在开发的创意文化中,首先因为我国法制方面的滞后,使得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造成仿冒抄袭现象屡禁不止,这极大地挫伤了经济实体对创意文化的投资积极性,这也使得从事文化创作的人才严重流失。而靠文化产业自身的积累和投资,短时期内难以在综合实力上有较大的发展。其次是投资文化的优惠政策不多,无法与投资生产企业相比。再次文化产业政策不稳定,特别是对文化市场的整顿无章可循,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3、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经济、社会现代化呈现一种从东到西、从城市到农村逐步展开的分梯度非均衡发展态势。文化产业与其他经济产业一样,也是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不论是从文化原创、技术水平、产品包装和市场营销已经基本与国际接轨,处于较高水平;而在广阔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还处在我国八九十年代的水平,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在地区经济中所占比例亟待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我国文化产业历史价值挖掘不够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特色文化,我国拥有五十多个民族,文化类型极其丰富,这为我们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尤其是开发较少,相对封闭的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集区。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创意文化更多的是面向西方,唯西方马首是瞻,全面照搬他国的先进技术和营销理念,以为这就是追赶世界潮流,领悟先进文化的熏陶。对自己国家文化历史价值重视不足,造成我们自己的原创文化脱离了中国乡土,缺少中国特色和深厚的国学文化底蕴,导致我们的原创文化苍白无力、轻浮无根,在国际市场缺少吸引力。

三、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思路

1、政策倾斜,奖励原创

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肯定必须基于自己国家的原创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意文化产业,将无法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立足。而且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乡本土的原创文化更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和尊重。在全球都在追寻中国文化元素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创意艺术。因此要加强对原创文化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使得社会投资者有明确的投资方向。应该看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总之,国家、政府以及民间组织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对本土优秀的原创文化进行奖励和肯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精尖从业人才,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加入,让实业体更多地参与到原创文化的开发中来,把创意文化直接转化为实体产业,获得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2、完善法制,保护产权

相关的立法机构和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地区和部门规划,从资金信贷、市场进入与引导、产品选择与设计、品质提升、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积极探索民间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下民间文化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很长时间内,好的产品、服务一面世就遭到仿造。新产品出来不久,市面上就会充满泛滥的假冒伪劣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和恶劣的炒作把一个好的产品活活扼杀,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设计与开发的主动性。因此,我们要加强文化领域立法,如演出法、新闻法、出版法、电影法、广播电视法及文化市场管理法等,依法管理文化行业。让一切不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约。同时我们还要参考发达国家的案例,及时调整和完善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使更多的原创文化作者和投资者从中获利,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3、加大投资,平衡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产业资金的来源可以是多元化的:在当前的情况下仍以政府投入为主,但是逐步开放投资领域,让更多的民间资金参与到文化产业投资中来,这样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我们可以吸纳社会闲置资金,吸引外资等方法来获得资金支持。这样在充分利用各种资金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技术,同时尽可能地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针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地区不平衡发展现状,可以采取因地制宜的规划策略。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快,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文化消费需求大,市场广阔的地区,例如京津唐、沪宁杭、广深地区,是我国的文化产业融入国际文化产业大家庭,是重要成员,可以制定“外向型发展战略”,同时带动中西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程度较低,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市场建设,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不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作为无烟产业,都应该成为未来发展主流方向,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倾斜,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发挥文化产业优势对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能起到战略枢纽作用。

四、总论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一种全新的财富创造方式,被公认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特点,把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选择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对我国经济的腾飞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走向文化产业的战略时代,如果进一步对近年来两岸三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互动的新态势在战略和政策层面予以关注和鼓励,将有效推动中华文化在东亚以至于全球文化产业竞争中占领先机。因此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契机,迅速建构高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为核心竞争力的我国文化产业主体及其集群,可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1]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2005.

[2]孙寿祥: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对策浅谈[D].山东大学,2001.

[3]王新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8(2).

[4]沈山: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政策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家,2005(2).

[5]刘耀庭:发展辽宁文化产业的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07(1).

[6]张泽、杨晓萍:发展文化产业要有新思路[J].科学决策,2005(10).

[7]钱正武、杨吉华: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1).

[8]黄海珠:试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J].企业经济,2004(7).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