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文化何时也能上个“紧箍咒”

2013-03-27赵彬花

大众标准化 2013年10期
关键词:紧箍咒影视剧影视

● 赵彬花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批评热门电视剧《甄 传》价值观严重错误,文章这样分析甄 从弱到强的处世哲学: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你必须学会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这就是《甄 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笔者想就此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影视文化是最易被受众接受的传媒方式,如何给其导向?

笔者从小在国家一个重点矿区长大,20世纪80年代矿区兴建时,大批解放军驻扎在了小镇,那时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沾部队的光,小镇的居民看上了露天电影。夏日傍晚,吃完晚饭,我就和小伙伴搬上木板凳去军营看电影了。在我的记忆里,那些国产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紧扣时代旋律,讴歌时代最美好的情感,有大爱也有小爱,影片的真情实感直击观众的心灵深处。当时笔者年纪尚小,但《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上甘岭》、《喜盈门》、《牧马人》、《人生》等等优秀的影片还是留在了记忆深处。

外出上学后,我与同学曾看过一部叫《菊豆》的热门片子。这部片子中扭曲、畸形、压抑的情感当时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争议。电影的受众是最普通的民众,要吸收的内涵有时最简单,最直白。如何引导?当时我们国家正革故鼎新,影视文化的情感世界也开始有了新的走向,一些文艺工作者把狂热追求独特自我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了一种境界,而少了扎根大众的声音。新生代影视工作者与老一辈艺术家相比,那种取之于民还于民,影视文学要坚决服务百姓精神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渐行渐远。

时下,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多元化,影视所要表达的艺术形式更是百花齐放,收视率、票房成为影视剧成功与失败的评定标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影视剧又被放在电脑桌前,对人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笔者曾看过一些商业大片,《无极》、《满城尽带黄金》、《夜宴》等古装商业大片,巨金豪华阵容打造、千呼万唤始出来后露出的真容却是另类的情感。观众看完后要从中汲取什么样的营养?笔者以为只有颓废。《建党伟业》是一部革命历史影片,但影片却充满商业噱头,其中有百位明星脸。很多观众进影院看影片就是为了看明星脸,就像“清嘴”周立波所说:“这个人物是他演的,噢,那个角色怎么是他演的呢!”而剧情呢?早已不重要了。

《蜗居》是一部很火的电视剧,赤裸裸地反映了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而片子产生的效果是让人始料不及的。贪官包养了情人,而这个贪官在影片里却被刻画成一个完美的男人,帅、有涵养、多情甚至很有责任感,至死还要用贪来的钱把情人安排得妥妥当当。这部片子给了人很多错觉,众多的女性把这位叫宋思明的贪官视作偶像,扮演小贝的演员文章直叫屈:女同志为什么喜欢宋思明那样的不喜欢我呢?!答案只有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变了。什么做了催化剂?时至今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个原理还未有人破解,影视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情感走向,还是多元的社会情感催生了商业气息浓厚的影视剧,其实早已是一锅粥了。类似《蜗居》的商业片子是有卖点,但它有何社会价值?更多人汲取的是影片的负面东西。打开电视,我们很少能看到没有婚外情的影视剧,一旦见不了阳光的东西公然放到太阳底下批量发酵,有时再让它披上华丽的外衣,久而久之,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会出现怎样的滑坡?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实实火了一把,那些另类女孩公然叫嚣“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言论居然被放了出来,有些人称之为前卫,有些人说真实不做作,这档节目是有了收视率,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呢,为了一个钱字,丝毫不考虑社会价值导向。

文化贫瘠有时带给人的是一种单调的生活,但传统的东西还被摆在案头,一旦文化意识形态似洪水泛滥,传统的东西如果被冲洗得一干二净,那给一个国家,给一个民族带来的是什么?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正确的文艺路线,在市场经济下,影视工作者是应该考虑经济效益,但是不是也应顾及一下社会责任?作为文化管理部门,如何抬高门槛?如果观音不给唐僧一个降服孙猴子的紧箍咒,那么唐僧就取不来真经,孙猴子也成不了正果、成不了佛。如此看来,这个紧箍咒还是至关重要的!

猜你喜欢

紧箍咒影视剧影视
影视展
紧箍咒和慧眼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本期主题 可怕的紧箍咒
本期主题 可怕的紧箍咒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紧箍咒
影视风起
影视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