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非主流”到文化走出去
——“非主流”英语文学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专题研讨会侧记

2013-03-27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非主流英译教授

文 亮

(上海大学,上海,200444)

一直以来,我国对英语文学的研究往往围绕着英美两国,而对其他非主流英语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南非、尼日利亚、印度及加勒比地区的文学作品及文化问题关注较少。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英语文学并不像人们惯常认为的那样逊色,它们其实非常值得研究,对文学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参照和启示意义。自从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许多学者都在思考:莫言的小说在西方读者眼里究竟魅力何在?他的获奖是否应主要归功于其作品的英译?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理念才更有利于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怎样保有中华民族文学文化的正能量?翻译工作者应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与文化自觉?针对以上一系列议题,2013年10月11日,由上海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和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携手《中国比较文学》、《上海翻译》、《当代外语研究》与《外国文艺》举办的“‘非主流’英语文学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顺利召开。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临沂大学及十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十多所高校和出版研究机构的二余名专家学者莅临本次会议。黄源深、谢天振、虞建华、王建开、彭青龙、杨中举、杨枫、李玉瑶等专家学者应邀莅会,围绕着会议五项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开幕式上,会议的策划者和主办者、上海大学英美文学中心主任朱振武教授发言并介绍与会各位嘉宾,朱教授风趣地提到,就在会议的前一天晚上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加拿大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正与本次大会的议题“不谋而合”,这也彰显了英国本土之外的英语文学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价值。当前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对“非主流”英语文学进行探讨以及从翻译视角出发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进行研究,目的其实都是为了抉发话语处于相对弱势的文学文化的贡献和魅力,并为其找到走出去的门径的理念和方式方法。随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平教授致辞欢迎与会的各位专家及学者,并强调了会议的主旨。

围绕着“非主流”英语国家的英语文学的勃兴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两大主题,本次会议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并将议题延伸到了英语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在学科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从新的视角审视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及译介学研究方面。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黄源深教授以“介绍小国文学要有精品意识”为题揭开了大会主旨发言的序幕,指出就文学而言国无论大小,史无论短长,都有可能为世界贡献大家和经典,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把他们介绍给需要各种文化滋润的中国读者。他强调,介绍小国文学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因为只有精品才能弥补小国文学在传递时缺乏“大国文学优势”的弱点,因此译介精品是挖掘小国文学资源的不二选择。虽然翻译对文学的传播十分重要,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夸大其作用,因为起决定作用的终究是作品自身的品质而绝不是其相应的译文。同时黄教授认为要向海外有效介绍中国文学,非目的语国家译者莫属。目的语水平常常决定译作能走多远,因此外国翻译家应是中国文学最好的海外传播者。

《中国比较文学》主编谢天振教授则运用译介学理论的视角为大家阐述了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谢教授认为目前我们国家从高层领导到普通百姓在“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的认识误区,从而把这个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翻译问题,以为只要把中国文化典籍和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中国文化和文学就自然而然地“走出去”了。实则不然,因为翻译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行为,而是一个受到译入语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时代语境、民族审美情趣等许多因素制约的文化交际行为。因此,想要让翻译取得预期的效果,产生应有的影响,目光必须从单纯的语言文字转换层面跳出来,并关注翻译行为以外的种种因素,包括翻译与文化的跨国、跨民族、跨语言的传播方式、途径、接受心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则以新西兰小说为切入点,提出了对民族文学和当代全球化的认识。认为当代新西兰文学正在以一种包容、杂糅、多元、开放的态势,逐步取代原来作为前提的对作家的民族身份、作品的地域特色、语言的当地色调、人物的社会环境等的要求和制约,从写新西兰小说转向写“国际小说”。虞教授主要从政治上的民族自治、文化上的民族认同和文学中的民族身份建构三方面展开讨论民族文学如何走向全球化。虞教授认为,在一个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成了“文化混血儿”。作家应该走出本质主义,走向文化杂糅。由于地域感和文化环境的具体性,使得想象文学获得代表性和感召力,因此只有民族的才能超越边界,通达普遍性,因为历史、地域和文化是作家无法分割的情感根基。

对中国文学的英译策略研究也是会议的焦点之一,与会者同时还探讨了莫言的作品英译的成功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的启示。来自复旦大学的王建开教授分别从在海外产生的影响以及学术影响和大众阅读的区别两方面提出了对中国文学英译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认为评价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成就应该以国外公开发行的丛书和各类英美文学选集编入的英译作品所收录的数据才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不能简单以文学译作的销量来评判英译作品的质量,因为文学作品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读者都是小众,翻译作品更是如此,但一些英译作品在国外的研究者领域早已经久不衰并有着深刻影响。临沂大学的杨中举教授则从Diaspora的汉译问题谈起了流散诗学的话语建构问题。杨教授认为,从Diaspora一词语源学、历史文化学、译论、流散诗学研究的学术话语建构等方面考量,译为“流散”最为贴切。因为这一译法达到了信达雅的要求,既与犹太人流散的悲伤史紧密相连,又与当下多元化的流散现象相链接,并符合汉语语境的意义。杨教授同时指出,“流散”中的“流”字有一种时间历史上的沧桑感、纵深感和动态感,使用“流散”表达流散文化曲折辉煌,悲壮豪迈的历史恰到好处。而目前中外学界关于流散文学研究、流散文化探讨的成果已经很丰富,流散研究也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这都成为流散诗学理论话语建构的语言依据。主旨发言的最后,《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教授提出了莫言获奖给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已经是当代国际翻译界的共识,因此要在跨文化和跨语际的框架下讨论文学翻译,重视翻译的可读性、可接受性、可传播性、可影响性,让文学翻译从概念走向生命。在文学作品外译中还应注意到翻译赞助人和译者的选择及培育。杨教授提出了中西合译模式:中国学者与西方汉学家的优势互补精诚合作,以西方汉学家为翻译主体和传播中介,保证翻译成品对目标读者的可接受性。同时,应注重翻译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最后杨教授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仍然任重道远。翻译不应该走向概念,应当走向生命,且中国文学走出去要有文化自觉和翻译自觉。

在会议主旨发言之后,分会场的讨论同样精彩纷呈,非主流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场围绕着大洋洲原住民文学的研究现状、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书写策略、加拿大英语文学译介史以及印度、非洲英语文学的发展和代表性作品研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莫言作品英译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分会场,各位与会人员则通过莫言四部代表性作品的英译本研究提出了对葛浩文翻译策略的几点探讨,进而引申到对中国文学的英译策略的看法及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猜你喜欢

非主流英译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摘要英译
刘排教授简介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学生追逐非主流文化好吗?
照片视频 我就要“非主流”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