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思想

2013-03-27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批判性外语

文 旭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1.引言

我国的外语教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外语教学中,人们长期以来只注重“双基”的训练,即只注重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译这五种基本技能。传统的课程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知识、技能和态度(Knowledge,Skill,and Attitude,缩写为KSA)。强调“双基”本无可厚非,但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停留在这两方面上,而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素质和能力的培养。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黄源深教授(1998)亦指出,外语系的学生易患“思辨缺席症”,这与外语教学重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训练,忽略外语学习者思维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关。

本文提出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思想,以现代脑科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认为我国的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停留在“双基”的训练上,而应该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句名言说得好:“大脑就像降落伞,打开时最有效”。根据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思想创设和变革组织,可能是最简单、最为关键的教育改革,是全脑教育和全人教育的新发展。

2.“思”的重要证据

本文所说的“思”就是思维(thinking),是指个体内部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它可导致产生新颖的、有效的观点或结论。思维是认知王冠上的明珠,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或环节,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伟大奇迹之一。如果人类没有思维能力,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文明既不会出现也将不复存在。正如杜伦孟德所说,一个不想思考的人是顽固者,一个不能思考的人是傻瓜,一个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研究思维问题,可以加深对人类认知的了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前苏联的影响下,学界就思维的定义形成了一种共识: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而间接性和概括性则是它的两个特点。我们为什么提出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思想呢?

2.1 来自哲学的证据

哲学的原思就是“爱智”(love of wisdom),是对人类智慧的追问。“哲学的全部任务,就是启人思”,这是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哲学要帮助人去发现真理,而不是向他传授什么知识。苏格拉底的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就是因此而来的。

17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关于人的经典比喻,它让人认识到自身的弱点,也让人看到了自己的尊严。实际上,哲学应当是一面镜子,使人照见自己的缺点,使人学会批判自身。帕斯卡尔的哲学就是这样的哲学。“人类只是会思维的芦苇,然而因为懂得思考,人类却成了万物之灵长。(故)思想铸就了人类的伟大”。

圣贤孔子早就教导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到最后豪无心得,等于白学。Burke说:“学而不思,犹如食而不化”(To read without reflecting is like eating without digesting.)。笛卡尔的传世名言“我思故我在”更彰显了“思”的巨大作用。“我思”能把所有的东西统一起来,所以“我思”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能力,它是人为自然立法的理性根据。

启人思也好,点燃火焰也罢,都需要载体。这个载体当然就是语言。因此,学好语言是表达智慧的重要手段。

2.2 来自(人类)语言学的证据

多一种语言,就多一种思维方式。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Humboldt 1997)说:“每一个人,不管操什么语言,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世界观的承担者。世界观本身的形成要通过语言这一手段才能实现……每种语言中都会有各自的世界观”。现代的新洪堡特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洪堡特的观点,其中一派以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和沃尔夫(Whorf)为代表。他们的观点被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萨丕尔说:“真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族人的语言习惯上的……语言是认识社会现实的指南……使用不同语言的各社会成员所生活的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许多个世界,而不是具有不同标志的一个同样的世界”(Sapir 1931:578)。萨丕尔的学生沃尔夫经常以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范畴为例,说明讲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他常引用毛特内尔(Fritz Mauthner)1902年说的一句话:“亚里士多德如果说的是汉语或达科他语(Dakota),他的逻辑和范畴必然会是另一个样子”。沃尔夫自己也说:“牛顿如果不是说英语,就会造出迥然不同的逻辑”。沃尔夫认为,语言决定一切,主宰一切。美国语义哲学家切斯(Chase)在为沃尔夫的著作《语言、思维和现实》(1956)写的序言中也声称:“用不同语言讲话的人对宇宙的看法是不同的”。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把语言与思维等同起来,认为语言决定思维,讲不同语言的人,思维也是不同的。虽然“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但语言对人的思维和认知起一定的作用,这是毋容置疑的。

2.3 来自(认知)心理学的证据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在给动物分类时,第一次把人称为“智人”(Homo Sapiens)。动物世界中所包含的动物种类,目前已知的已达到七十五万种以上。但人类之所以超越万物,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具有智慧。而智慧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人类的思维过程及思维成果。在生物世界里,人之所以具有特殊的地位,就是因为会说话,是“能言动物”(Homologuens),会使用语言,并且有能力进行具体和抽象的思维。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奠基性思想就是,脑是思维之所在,故而是人类行为之本。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思维是认知的,虽然它是在大脑中内在发生的,但我们可以根据言语行为以及其他行为推断出来。在认知心理学中,对思维的研究主要就是探索人的具体的认知活动过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问我们是谁,其实就是问我们如何思维。研究思维问题,可以加深对认知的理解。我们经常说,某人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某人有文化但没有智慧。智慧是思维活动过程的产物,因此对思维的研究可以增强人的智慧。

2.4 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宗旨在于结合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阐明人类各种心理和认知活动的大脑神经机制,尤其是涉及记忆、感觉、知觉、问题解决、语言加工、运动功能以及认知活动的那些关于心智的理论。其观点分别由行为的研究、大脑的研究以及计算分析和模拟(computation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三大环节组成。其中心假设是,了解人类认知需要同时考虑行为证据和大脑功能证据,以及大脑功能如何影响行为的相关证据。如果所有的人类认知活动都依赖大脑各个区域的活动,那这个假设应该是很有道理的。

现代神经精神免疫学研究发现,我们在生活中每生一个感觉、起一个念头,脑部都会释放出不同的化学物质和荷尔蒙,足以影响身体健康。这证明心灵与身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对人脑的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理解脑是科学中的最后一个堡垒。用控制论的术语说,大脑是一个所谓的“黑箱”,即无法打开来进行直接观察的装置。对思维的机制只能从大脑这个装置的输人端和输出端加以研究,以及采取其他方法间接地加以推测,作出假设。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人脑已不是所谓的“黑箱”了,至少可以称为“灰箱”(grey box)。当脑科学发展到相当成熟的时候,人脑就不那么神秘了,大脑就是一个“白箱”(white box)。

3.我国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华社2003年5月15日报道:一项题为“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七成多不知道如何“创造”,约半数青少年存在过于拘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等影响创造的主要障碍。2009年,教育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调查表明,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世界第一,但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2012年10月27日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人学考试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只占2%。有专家分析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这些研究结果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为什么在高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今天,学生缺乏创造力或不会创造?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中做了些什么? 该做什么?

纵观我国的外语教育,不论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还是外语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他们都很难用外语进行思维,更缺少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曾经问过一些外语专业的研究生这样的问题:你们在用英语交流和阅读英文文献时,是否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 很多人都说,一般是先用汉语思维,再转移成英文。在阅读英文文献时,都会翻译成汉语后去理解,认为这样会记得牢固一些。很显然,这就是缺乏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应试教育的误区

外语学生缺乏用外语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低,这是学校应试教育结出的苦果。中国的外语教育,从幼儿园或小学开始,都是教学生死记硬背外语单词,机械地操练一些基本句型(典型的如:Iam John.Iam 30.Iam an engineer.I go to work at eight and come back at six.I have a wife and a daughter....许国璋先生批评说,这是“有字无文,有文无情”。这不是英语)。外语考试中很多都是一些呆板的考题(比如选择题多,开放性的问题少),很少注重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更不用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了。在美国,考试经常是开卷的,学生一周内交卷就可以,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剑桥大学2010年在中国招生的遴选考试中,给尖子生的考题有“月亮为什么会挂在天上”这样的题目,其重点就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在中国,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老师严防紧守,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过关或淘汰。这样的考试很不利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死板

我国的外语教育通常是以外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作为评价标准,而不看重外语产出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大学外语课堂很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考试时能用就行,被称为“听写课”。外语教学都善于给学生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课堂上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思,学生就会遭受批评。事实上,我们认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应因材施教。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这个道理。教学应给学生多点“问号”,少点“句号”。尤其是在大学教育中,更应该提倡“问号”教学法。

三、教学理念的落后

中国的外语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不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在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人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中国学生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缺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精神。老师保持威严,不苟言笑,难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而欧美大学通常是教学生如何思辨、判断是非、思考问题,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中国的传统教育特别强调“传道授业解惑”。这不完全错,但也不完全对。解惑就是老师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说穿了,就是提供答案。世界上哪有提供答案的优秀教育? 美国的很多老师,往往只是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

外语教育应该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全脑教育”(whole brain education)和“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即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在外语教育中树立外语教学是为了“全人”发展的教学观念,把德、智、体、美、劳、心统一在外语教学活动之中,教单科(外语)育全人。

四、教学大纲的混乱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学的绝对依据。在英国,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核心要素早就被写人了国家课程大纲,并贵穿每一个学科(Fisher&Williams 2004)。在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很少提到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创造性思维”,三次提到“批判性思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没有提到“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只提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这三个大纲的内容之间既缺乏有效的衔接,也存在彼此交叉重叠的地方,比较混乱,它们之间需要协调和完善。

五、教学评价的偏颇

中国外语教学的评价目前是存在问题的。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看其科研成果,而对学生的评价则看其考试成绩,是否通过某些考试等。这种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这样的评价标准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近30年来,中国的大学经历了市场化(如取消毕业分配和实行收贾制)、国际化(如“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大规模合并)、产业化(如疯狂扩招和建大学城)三大高潮。这三大高潮都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中国目前的外语教育培养的只是“滑翔机人”,而不是“飞机人”。滑翔机是要靠外力才能飞行的。一个“滑翔机人”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自己的“机翼”上装一部发动机。外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只是“滑翔能力”,自己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是“飞行能力”。中国的外语教育应思考如何把“滑翔机人”培养成“飞机人”。我认为重要的是应重视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思想。

4.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理念

外语教育的功能不只是局限于外语知识、外语基本技能和人格的培育上,同时还应建立在解放学生的潜力上,包括语言、交际、推理、想象、思维和创造力等方面。这种能力既来自先天,也来自后天,在一定的条件下一旦释放出来,学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选择的自由,使其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产生思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学理念,实质上依托的是人类的大脑和心智,也就是人类的认知。现代脑科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发展,为我们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注思力、理解与记忆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思维影响语言,语言也影响思维。正常人通过概念、判断、抽象、推理、想象和问题解决就可以进行思维,这种思维就是语言的思维,是以语言为中介对客观世界进行的反映。当然,未掌握语言的聋哑人可以凭借动作或形象进行思维。但是,多一种语言,就多一种思维方式,也多一个“自我”。耶鲁大学的教学程序中明确规定:“学生应该能够听、学、读、写除母语外的另一种语言,并能够查阅这一语言的文献原文。这些能力能够开启智慧,同时还能促进我们提高对母语的运用能力”(1992)。虽然耶鲁大学的观点只是一种经验的说法,很少有可靠的证据支持双语“能开启智慧,并促进提高使用母语的能力”这一假设。但是,从传统研究中得到的普遍结论是“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正如周流溪教授指出:“接受外语训练,也是接受素质训练和学术训练。至于学好外语可以提高思维水平和表达水平,也是不言而喻的”。近来,一项科学研究提出,与只能讲一种语言的人相比,能说两种语言的人的大脑皮层区域会产生功能性和结构性变化,这可能来源于其对语言的加工和执行。这些发现提示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可能拥有维持选择性注思力和增强听觉分类的能力。

此外,学习一门外语其实就是变成另外一个自我。在外语学习中,移情很重要。移情被认为能改善我们对语言和文化与自己不同的个人或群体的态度,一个人学习另一种语言也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学习另一种语言思味着自己同时成为另一个人,另一个自我。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极力鼓励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要尽量忘掉母语,多读外文原著,多听外文,多使用外文单语词典,这样才能养成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它与常规性思维不同。常规性思维是简单的、缺乏标准的思维,而批判性思维则更复杂,以目标、效应和一致性为评判标准。Robert Ennis(1987:9)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在确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时所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Bensley(1998)认为,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推理的知识;(2)具有推理中的认知技能;(3)具有所思考问题的所有相关知识;(4)有进行批判思维的倾向。例如,为了思考英语学习的策略问题,首先就应该理解讨论这个问题中所要使用的基本术语、概念和规则,然后还要批判地思考分析一个实际的学习策略问题,学会如何识别和使用这些术语、概念和规则。

诚然,懂得推理、掌握推理技能、了解学科领域知识并不一定能确保有效地进行批判性思维,还必须学会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倾向之一,就是要懂得在具体情景和问题里,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比如,一旦学生学会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术语、概念和推理规则,并且练习了如何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的外语学习问题,那么当学生在其他情景下面临新的学习问题时,学生仍然能够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重要倾向是,当别人试图让你相信某些观点时,你要懂得提出疑问和寻找证据。

在现代社会里,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认为,考试不是考学生的记忆,而是要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考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

古今中外,哲人都强调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的思义。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好奇、思考及需求答案是人类所特有的基本特征。创造力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活动,而是一系列连续的高水平的复杂心理活动,它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提供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或物化成果。判别创造力的标准有三,即产品是否新颖,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新颖”主要指不墨守成规、推陈出新、前所未有,这是相对历史而言的,是一种纵向比较;“独特”主要指不同凡俗、别出心裁,这是相对他人而言的,是一种横向比较;“有社会价值”是指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思义,如重大的发明、创造和革新;“有个人价值”则是指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思义。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有价值的思维,是开拓人类未知领域的高级思维形式,它包括一切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创作新作品、发明新技术、研制新产品、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有如下特点:(1)对问题的敏感性,即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一句话叫“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没有困难时也就没有办法了。所以一定要有“问题”才可以“解决问题”,即“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2)观念的流畅性,即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观念的能力。(3)思维的灵活性,即随机应变的思维能力。(4)观念的新奇性,即提出新观念的能力。(5)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6)重新界说的能力,即根据物体的用途重新界定物体的能力。(7)观念结构的广度。(8)评价,即对是非、好坏的判断。评价有三种形式:归类、判断关联和划分等级。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形式思维协调活动的综合体,它是:(1)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综合;(2)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3)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统一;(4)外显思维与内隐思维的统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无论科学发现还是文学艺术创见,大体上都要经过准备、酝酿、豁朗和验证等四个阶段。

创造性思维水平可从三个方面来判别:(1)看思维成果的新颖程度(与个体在发展中的纵向比较);(2)看思维成果的独特程度(与社会群体或他人发展的横向比较);(3)看思维成果价值的大小(相对于社会、群体、个体的价值)。

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应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知识可用百科全书和计算机代替,而人的创造力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钱学森认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我们的大学外语教育其实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一个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这个过程是显性的,因而这些知识是显性知识;一个是学生把吸收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个过程是隐性的,是内在的,是在学生身上发生的,学生是主体,这些只是隐性知识。从外语教育的功能和效果来看,隐性知识最重要,学生成材主要取决于这种知识。但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大多只注重显性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隐性知识。

5.“思”的教与学

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训练”、“强化”已有的心理机制,而在于激发、形成尚未形成的心理机制。“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就是比喻教者善于启发,让学者自求自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强调知识主体的创造性建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学生需要批判性和创造性的老师,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很多阻碍,其中最重要的来自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克服这些阻碍,就应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例如开放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型学习、讨论式学习、体验学习、深度学习等。

有智慧的思维能教吗? 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要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以及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外语教育就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实施创新教育。外语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素质为目标,具有时代特色的外语教育模式。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杂、贾力的认知过程。它需要练习各种具体的思维任务,需要确保能将这些技能应用到新情景中。现代脑科学及神经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都表明,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是可以通过教学来实现的。Bensley(1998:1)就认为:“批判性思维技能是在学习某学科概念和完成学科作业的时候传授的”。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所说的“全脑教育”和“全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不是让学生得到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用已有的知识学到新的知识。这样有效的教学,不是我们老师教了多少或教了什么内容,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外语教师应该更多地进行创造性外语教学,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外语教师要更新自己的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增强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敢于面对学生的挑战,敢于接受所谓的“另类”学生。外语教师不能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占据整个教学活动时间,不体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进人教学内容,实现老师、学生、教学内容的自由而民主的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真正的情感体验。

其次,外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思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景和气氛。“和谐就是一切”(毕达哥拉斯)。只有在这样的情景和氛围里,学生才能轻松自如地学习外语,才能打开思维的想象,做到“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教学方法要灵活,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思见。好奇心形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机,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持之以恒。课堂要注思拓展,不能囿于课本知识。理论要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

另外,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破迷信,首先要破除对古人的迷信。古人有很多高明的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我们不能学九斤老太,总觉得一代不如一代。要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总之,不迷信古人就是要相信今天和明天。今天的许多东西是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其次,破除对洋人的迷信。外国人的许多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确实有先进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如果总以为“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圆”,那就不对了。我们要立足国情,使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本土化。

还有,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触动心灵,学会在生活中做事做人。“没有公民的道德,社会就会灭亡,没有个人的道德,他们的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罗素:《权威与个人》)。21世纪的外语教育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外语教育,一个基于“思”的全脑教育和全人教育。外语教师需要一种反思的思识。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去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自己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我认为,学习就应有“Read everything with a critical mind”这样的精神。不只是为了理解而学习,更要为批判而学习。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宋代陆九渊《语录下》中的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做到:

第一,破除对权威的迷信。权威之所以为权威,当然有其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但学生要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所谓不迷信权威,还包括不迷信教师,要敢于质疑教师。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然,挑战权威,绝不是奥秘与偏见,而是在尊重权威的基础上,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是“照着说”,而是要“接着说”。对于学术见解、学术理论要创新,应接着别人的、前人的话题引伸开来,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创新,从而创立自己新的学术理论,做到推陈出新。

第二,破除对书本的迷信。我们要向书本学习,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宝库,但我们却不能迷信书本。所以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里的《书》虽然指的是《尚书》,但可以扩大来泛指一般的书本。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能力。正如刘润清教授指出(2007:14-15):“从欣赏型阅读过渡到批判性阅读。

第三,破除对自己的迷信。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有两句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认识你自己”。一个人很难认识自己,对自己会产生迷信。迷信自己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短处,而只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甚至把自己的缺点、短促当成优点和长处。“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优点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在外语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6.结语

思维是人类须臾离不开的认知活动,是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人类思维的探索,是人类科学史上对自我的认识。本文从“思”的重要证据人手,探讨了我国外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理念,并阐述了教师和学生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思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我们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也要敢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并重、学行并重和学问并重;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中国的外语教育何去何从,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其命运掌握在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人的手里。出色的人才、高端的研究以及高质量的教育是外语院校追求的目标。在“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古训和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我们外语教师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要具有世界眼光,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培养出更多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优秀外语人才。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批判性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