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复兴趋势的相关思考

2013-03-27禚明亮

党政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学者

○禚明亮

一、马克思主义复兴问题的提出

早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共中央编译局《国外理论动态》刊物2004年第9期刊登了俄罗斯几个左翼共产党领导人联合撰写的题为“争取马克思主义的复兴”的倡议书,他们呼吁信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士加入到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组织协会中去,共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复兴。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仅仅四年之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影响极深、破坏力极强的国际性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了严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经济和制度,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分析工具的科学性与现实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5届论坛上开幕式的致词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在复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甚至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复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侯惠勤和辛向阳教授在一篇名为“国际金融危机中马克思主义的复兴”的文章中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危机和灾难的分析是不可替代的,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出现了又一次复兴。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再一次复兴,已经成为人们探讨的共同话题,因此对这一次马克思主义复兴的原因、特征、规律、趋势等诸多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复兴趋势的根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重新确认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1.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本次马克思主义复兴是与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爆发密切相关的,他们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塞缪尔·布里坦2011年8月31日在一篇名为“危机让马克思主义复兴?”的文章中指出,“在几乎每一次影响商业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期间,总会有人站出来说‘还是马克思说的对’”。

2.国外学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普拉卡什·卡拉特指出,这场危机是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发展轨迹的直接后果,其背后的推动力是国际金融资本。这场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指明了金融资本为导向的全球化的不可持续性。英国共产党(马列主义)主席哈尔帕·布拉尔(Harpal Brar)于2011年2月在其所著的《新思维,修正主义的彻底失败》一书的西班牙语版序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无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资本主义的继续存在正成为阻碍人类摆脱阶级剥削、贫困、饥饿、无家可归、种族歧视和战争,并最终走向繁荣和富裕的生活的真正障碍。资本主义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复辟,带给人们的远不是修正主义信徒、政客和帝国主义思想家们所承诺的那种繁荣,相反地,带来的是近似于灾难的东西。

2010年5月21-23日,美国共产党第二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纽约市召开,全国委员会主席山姆·韦伯作了题为“目前危机的出路”的政治报告。山姆·韦伯在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共产主义观念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创造了物质基础。劳动人民倾向于批判现有社会秩序的原因在于,目前的社会建构无法满足他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因此,人们倾向于社会主义的态度是与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提供相对安稳的经济保障分不开的。

3.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新确认。就在今年,笔者曾就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等问题,求教于西方四位马克思主义学者,他们分别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雷斯尼克,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克思传》的作者戴维·麦克莱伦,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的名誉教授迈克尔·莱博维奇,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赫尔纳·什汉。他们的立场基本是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肯定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生命力。雷斯尼克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指出,想要理解人们重新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原因,首先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最好的“朋友”是资本主义。换言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断的商业循环和对工人的持续剥削——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腴的土壤,从而能使许多年前严厉批判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今重新走向繁荣。某些经济事件,例如当前的经济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或者回到马克思那里去,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是如何影响他们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妙或者让他们极为震惊的答案。一方面,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在长期发展中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它促进了生产率的巨大提高,使工人的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大幅提高,这在一百年之前是很难想象的,可以说这是令人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马克思也给他的读者们带来了一种不同的东西,即认识到所取得的这些成果是与这些工人所承受的阶级剥削的不断加重密切相连的。这种剥削给工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马克思主义一个非凡的洞见就是看到所取得经济成就与剥削中工人们的经济损失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至少有一个原因是与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如不平等、危机与异化等。

三、当前马克思主义复兴趋势的表现:以日本、韩国和巴西为例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西方学术界的一场变革,其表现是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物、学术会议、学术刊物纷纷出现。这种热潮在全世界内席卷开来。本文拟以日本、韩国和巴西为例,对马克思主义复兴的表现进行简要梳理。

表现一:各类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的出版。以日本为例,《朝日新闻》2010年8月23日对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复兴进行了报道。紧接着,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专著纷纷与读者见面,其中包括内田树与中曾根石川合著的《年轻人,让我们读读马克思》(2010年出版)、宏长谷川新翻译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0出版)。完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作品集》已被翻译成日文并由大月书店出版。最近株式会社筑摩书房又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日本学者明弘德场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新译文》基于1848年的伦敦原版,于2010年出版。此外,《21世纪的马克思》一书,由日本东京专修大学经济系教授内田宏主编,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特瑞尔·卡弗撰写本书导言。该书总结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并从21世纪的视角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现代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历史观、马克思与凯恩斯、分配公正、环境危机,以及一些文献学上的问题。

表现二:原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的回归,或者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增多。以韩国为例,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由于受苏联剧变的影响,韩国原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尹素荣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转而研究阿尔都塞哲学,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他又重新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他试图将杰拉德·迪梅尼尔的利润率经济学和乔瓦尼·阿瑞吉的历史社会学加入到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并将它们应用到对另类全球化运动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分析中。

表现三: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国际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术刊物增多。以巴西为例,1996年,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Cemarx),此后巴西其它公立大学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研究中心,其中包括西南巴伊亚州立大学、圣保罗州立大学等。1999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在坎皮纳斯大学举办了首届马克思、恩格斯国际研讨会。自此以后,该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汇集了巴西国内数百名研究学者。自2000年以来,该中心就某一主题召开地区性或全国性马克思主义会议(每一年或两年召开一次),例如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的会议、关于拉美社会运动的会议、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会议、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研讨会,参与会议的人多达数千人。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纷纷加入巴西国内最大的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协会,并且在各学会中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小组,马克思主义学科在巴西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学术刊物方面,原有刊物大多数与巴西共产党的关系密切,如Problemas, Brasiliense, and Estudos Sociais。非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刊物代表是Revista Civilizacao Brasileira,由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撰文,其中包括卢卡奇、亚当·沙夫、马尔库塞、葛兰西、阿尔都塞,以及尼尔森·韦尔内克·索德雷、若泽·阿图尔·詹诺蒂、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等。该刊物的发行量曾经达到过一万份。而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一些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刊物相继面世,如《十月》、《左翼边缘》、《历史与阶级斗争》、《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新主题》等。

(责任编辑 陶柏康)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学者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学者介绍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