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2013-03-26陈重威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鱼鳍鱼翅藏羚羊

陈重威

血淋淋的海豚湾

每年,当海豚迁徙大军路过日本沿海时,便会遭遇日本渔船的阻截和驱赶;大批海豚家族包括它们的子女都被驱赶到一个浅水湾,并用渔网拦截起来;然后会有海洋水族馆的人去挑选那些他们认为适合表演的海豚,将一个个海豚家庭活活拆散。那么,余下的海豚会怎样呢?渔夫们会放它们一条生路吗?不,余下的海豚都将被屠杀!渔夫们从大海豚开始杀,当着它们的孩子小海豚的面屠杀;当渔夫们用尖锐的渔叉刺向海豚时,整个海湾顿时鲜血四溅,海豚们翻腾,尖叫;可渔夫们却在那里大笑,聊天。杀完了大的,再将小海豚也全部杀掉,整个浅水湾的血水浓稠到仿佛在碧蓝的大海中倒入了鲜红的油漆!这就是获奥斯卡奖的美国写实记录片《海豚湾》中展示的场景。这样的屠杀从每年的9月份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2月份,整整半年时间里面,被杀掉的海豚总数超过23000条!年复一年,年年如此。哪怕电影最终在日本公映后都没有任何改变。而屠杀海豚的唯一理由,就因为这是日本的古老传统。

不再去看海豚表演

在大海,海豚每天要游上60多千米,它们喜欢玩冲浪,喜欢成群结队地玩耍;在海洋水族馆,嘈杂的人声使海豚紧张不安,并使它们因此患上各种消化系统的溃疡病,以至于饲养员必须经常给它们喂食成瓶的抗酸药和治疗肠溃疡的药。它们每天要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并进行一场又一场的商业演出;所获得的报酬就是那几条小鱼,和让它们格外紧张的观众的欢呼声;此时此刻它们的心在呼喊:“救救我吧,我要回大海。”有一条生活在水族馆的海豚在一位老人的怀抱里自杀了。没错,是自杀。海豚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之一,它们的呼吸是有意识的,当它们忍受不了被豢养,不想再活下去时就会选择憋气使自己死亡。血淋淋的海豚湾,触目惊心的屠杀场景让观众心里堵得慌;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观看海豚表演的你和我也在参与杀害海豚。为了拯救可爱的海豚,让我们相约:从此不再去看海豚表演。

一条“沙图什”三只藏羚羊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名单。藏羚羊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和西藏的东西跨越1600千米的高原上。由于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等地,因此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五、六月间,母羚羊与它们的雌仔开始长途跋涉前往产羔地产子;然后再率幼子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藏羚羊生性胆怯,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千米,寿命最长8年左右。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藏羚羊具有难以估量的科学价值。

适应高寒气候的藏羚羊,羊绒轻软纤细,富有弹性,保暖性极强,被称为“羊绒之王”。 用藏羚羊羊绒做成的“沙图什”,是一种美丽华贵的披肩。一条长1~2米、宽1~1.5米的“沙图什”重量仅100克左右,轻柔地把它攥在一起可以轻易穿过一只普通的戒指,所以又叫“指环披肩”。这种披肩曾是欧美地区贵妇、小姐显示身份的一种标志。藏羚羊在每年夏季自然更换一次绒毛,但由于自然更换的绒毛是零星掉落,随风飘散,根本无法人工收集;又因为藏羚羊奔跑迅速难以活捉,所以盗猎者便采用简单屠杀的办法来获取其羊绒,他们甚至连即将产羔的母羚羊都不放过,摘取羊绒后便抛尸荒野。一条重100克的“沙图什”,需要以3只藏羚羊的生命为代价。

在英国,一条“沙图什”的售价曾高达3500英镑;国际上每年藏羚羊羊绒的贸易额曾高达上千万美元。正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及昂贵的价格,给藏羚羊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历史纪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达到100万只之多,但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它们惨遭杀戮,数量下降到了7.5万只,现存种群数量在10万只左右。

拒吃鱼翅是一种“浪费”?

这年头千奇百怪的雷人之语层出不穷。有人把黑熊关在动弹不得的铁笼子里,每天从黑熊身上抽取胆汁,却说黑熊并不会因此感到痛苦;有人捕猎鲨鱼,割下鱼鳍后,将鲨鱼的躯体扔回大海,却说拒吃鱼翅是一种浪费行为。出此雷人之语的中国专家与从业者,唯一的理由就是,鲨鱼是和其他鱼类混在一起,被意外捕获的,捕了不吃就是浪费。事实果真如此吗?

且不说误捕并非不可预防,也不说有些被误捕的鲨鱼完全可以放生,就说日本最大的捕鲨中心,仅2009年一年,就捕杀了31500吨鲨鱼。当地渔民说,他们出售的鱼鳍大部分被香港、上海等地的饭店订购了。在我国温州,2009年的水产品加工产值4亿多元,其中80%来源于鲨鱼鱼鳍的加工。如此巨大的消费需求难道是误捕的鲨鱼能满足的吗?

目前,美国、巴西、哥斯达黎加、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已经通过立法禁止切割鲨鱼鱼鳍;但作为全球最大的鱼鳍消费国,中国却对一份保护鲨鱼的国际公约提案正式投了反对票。国际海洋专家认为,中国反对保护鲨鱼的部分原因是鱼翅羹在中国饮食传统中的神圣地位。

吃鱼翅羹可防癌?

所谓鱼翅,就是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我国食用鱼翅的传统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但鱼翅羹的营养真的如此丰富吗?鱼翅之所以能食用,是因为翅筋中含有80%左右的胶原蛋白质。由于蛋白质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发挥作用,所以需要在胃肠中被消化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再被人体吸收。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有的蛋白质,例如鸡蛋、牛奶、肉类的蛋白质,含有全部20种氨基酸,被称为完全蛋白质,它们的营养价值较高;而有的蛋白质,例如植物蛋白,由于缺少某些氨基酸,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较低。鱼翅中的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质,因此,鱼翅羹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与一碗粉丝差不多。

鲨鱼遭受大量捕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关于鲨鱼不会生癌的传说,人们因此相信食用鱼翅可以防癌、抗癌。但是,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软骨鱼类所患的50种癌症中,有23种癌症来自各种鲨鱼,有些还直接长在它们的软骨中。因此,鲨鱼同样也会患癌症,食用鱼翅可预防癌症之说并无科学根据。

吃鱼翅不仅营养价值没有想象的高,而且还对健康有害。海洋食物链对于汞等重金属有极强的富集能力。由于工业废水不断地排入海洋,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本来就比较高,而处于海洋食物链顶端的鲨鱼,在吞食了其他鱼类后,食物中的汞等重金属也随之在鲨鱼体内累积了下来,并随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多,最终使鲨鱼成了海洋中含汞量最高的鱼类。由于任何烹饪方法都不能去除汞或其他重金属的毒性,一旦汞和其他重金属随着鱼翅进入人体内部,就难以被排出体外,日积月累的结果是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和生殖系统。

海洋中不能没有鲨鱼

说起鲨鱼,你可能会想到可怕的大白鲨。但事实上,在现存的约400种鲨鱼中,90%以上对人类是不具危险性的。作为海洋中的终极掠食者,鲨鱼其实也非常脆弱。鲨鱼的怀孕期很长,其中白斑角鲨的怀孕期长达22个月之久,而且每次仅生产数只胎仔,而一条小鲨鱼需要花上25年才能达到成熟阶段。这也是鲨鱼的数量较其他鱼类更为稀少的自然原因之一。

处于食物链最顶层的鲨鱼,捕食效率很高,而且专门攻击年老、体弱或患病的猎物,使得相应鱼类的种群更加健康,并保持在适当的规模。它既不会因为数量过多而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又可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海产品。也就是说,鲨鱼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条鲨鱼一旦被割去了背鳍,就会因为失去平衡能力沉到海底,最终活活饿死或被其他鲨鱼吃掉。当成千上万条鲨鱼被割去了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时,海洋中这一水域的鲨鱼就会消亡。有调查显示,在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区附近的水域,有11个鲨鱼物种已经基本消亡。与此同时,在这些水域中,鲨鱼过去经常捕食的14个海洋生物物种中,有12个物种的数量迅速增加,进而使得扇贝、蛤蜊等水生动物数量显著下降,这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及海水质量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

猜你喜欢

鱼鳍鱼翅藏羚羊
鱼鳍如何兼顾强度和韧性
藏羚羊大迁徙
藏羚羊如何安全“过公路”
为什么金鱼死了肚子向上翻
香港鱼翅进口量十年减一半
名人吃喝那些事儿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鱼翅到底什么味
鱼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