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抗战工程:架设中美情感“友谊桥”

2013-03-26

红岩春秋 2013年1期
关键词:两国重庆市抗战

2012年10月20日,圆满完成了本次考察之旅的“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海外资料搜集考察团”回到重庆召开了交流会。会上,团长周勇表示,“在当今中美两国的国际关系中,唯一能坐下来‘谈感情的,只有在战时首都重庆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二战历史。”“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重庆抗战工程”),推开了一扇中美友谊的历史文化之门,有助于构建两国的新型大国关系。21日,参与海外“淘宝”历史档案的专家们,也纷纷谈起了各自的感悟和心得——

刘志平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研究员

罕见史料,见证中美两国深厚情谊

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中美两个大国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战期间,中美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胜利,是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一份厚重的历史遗产和中美共同历史记忆,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两国在抗战历史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进一步唤起共同的历史记忆,加深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意,为建设良好新型中美大国关系、共同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创造和平发展环境服务。

郑永明 重庆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

利用珍档,培育城市文化竞争力

抗战文化是重庆市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当下培育重庆文化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抓手。

在抗战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档案资源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最具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保护、研究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将有利于反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后方的历史原貌,为建设和平世界提供历史鉴戒,有利于总结近代中华民族团结御敌获胜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总结国共两党合作的经验教训,推进发展新时期国共关系和两岸关系。

曾维伦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研究员

珍贵史料,再次说明抗战胜利来之不易

通过搜集大量珍贵抗战图文,我深感只有彻底清算日本战争罪行,促其全面彻底认罪反省,才能促进中日两国的永久和平。

众多珍贵史料的面世,再次说明了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认真汲取。日本只有认清世界大势,勇于面对自己的罪行,认真维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所确定的战后秩序,才能促进中日关系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重庆市利用抗战大后方的厚重历史资源、深入推进抗战工程的主要目的之一。

王志昆 重庆市图书馆研究馆员

整合资源,扩大重庆影响力

在美国,当我们看到这些原始记录时,内心非常激动。这些珍贵档案史料,保存系统、完整,相对集中,获取容易。

而我们的抗战档案文献,由于历史原因,分别收藏在重庆、南京及各个地方档案馆,此外,台湾的“党史馆”、“国史馆”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也有一些,但查找起来十分不易。

重庆应借鉴该机制,整合、拷贝各地文献资源,从而使我们当下重庆抗战文化的宣传、研究,更加全面接近历史真实,更容易赢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任和尊重,同时,又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民族记忆。

黄晓东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

搜寻珍档,保护遗址

抗战给重庆城市文化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至今这个作用仍在不断凸显。

除了世界上众多现存文献,我们也有丰富的“硬件”。仅就目前重庆市的抗战文化遗存而言,就达395处,全国首屈一指;重庆市档案馆珍藏的抗战档案40余万卷,占馆藏近一半。

这些珍贵遗存,是加强抗战文化研究、培育、挖掘和保护的重要资源,是重庆与世界联系的紧密纽带——它们不仅是抗战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更有可能成为未来沟通大国关系的“友谊之桥”。

猜你喜欢

两国重庆市抗战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两国”演义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