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初探
2013-03-25臧春艳李开成张丹丹
臧春艳,吴 彤,李开成,戴 玲,张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0 引言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发源于德国的柏林大学,它开创了大学研究与教学结合的先河,但直到今天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仍然存在着争议。可以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1]。有人认为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研究生教育,后者重在本科生教育;前者重科研成果,后者重教学成果。这种划分方式其实并不绝对。从笔者曾实地考察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来看,尽管这三所高校都属于较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但本科教学工作仍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大学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迁,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研究型大学自身的发展,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中对研究型大学的标准也进行了调整,这表明研究型大学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拟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思路进行探讨。之所以选取同属亚洲的几所研究型大学来进行比较和分析,乃是考虑到学生在日常上课和课余生活中能够同时使用英文和中文(母语),同属的文化渊源存在沟通上的便利性,客观上也为更好的提升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效果创造了条件。
1 南洋理工大学EE系的本科培养
南洋理工大学NTU的教育体制受西方影响至深。NTU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齐备,授课方式采用大课与小课相结合,大课一周两次,主要讲授新的知识点,小课一周一至两次,主要负责习题讲解和答疑。NTU的一门课通常只有30课时左右,13周课程就结束了。其余为课程设计和制作,对大四学生则提供长达一年的实习时间,鼓励学生进入公司锻炼。
NTU的电机系在课程设置上与国内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Circuit Analysis”等专业基础课开设的较早,而在大四阶段还继续开设大量的专业选修课如“Power Electronics and Drives”,“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 Protection”和“Modern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Renewable Resources”等。较早开设专业基础课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尽快地对学科专业产生认识和兴趣,并带着问题进一步去探究本学科的发展脉络。但实习期间大量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无疑会和学生在公司的实习时间产生一定冲突,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学生采用自修加报告的形式来完成。从学生的反映来看,这一办法一定程度上可促使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提高了其自学能力,促进了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本科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2 香港理工大学EE系的本科培养
香港理工大学PolyU的教育机制上很大程度沿袭了英式教育的做法。PolyU的本科生有两种类型,一类是3年制(Full time),最长的可以延长至6年。一类是4年制(Sandwich),最长可延长至7年。课表上两者的课程是完全一样的。4年制采用一种强调行业培训的方式,每届大约只有寥寥数人。尽管如此,PolyU仍然保留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反映其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和与行业的贴近感。
PolyU每学期都是14周,大多数课程每周安排3个小时,课程类型有Lecture、Tutorial(或Seminar)和Lab,分别为大班授课、小班授课和实验课。PolyU把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综合起来,分两个学期完成。第一个学期完成“Basic Electricity and Electronics”,第二学期完成“Analogue and Digital Circuits”。由于学时局限,部分模拟电路的内容放在“Analogue and Digital Circuits”中完成[2]。PolyU 设有专门的网站(webCT)供教师上传、学生下载课件以及作业布置。让学生通过接触并熟悉不同作者对同一个学术问题或知识体系的看法,能够兼收并蓄其精华,这对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思维的人才是很有利的。
3 华中科技大学EE系的本科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HUST的教育体制上还存苏式教育的痕迹。HUST每学期的周数不固定,一般在18~22周之间,每学期课程的课时数一般为20~50,部分可达70以上。随着国际化课程的推进,HUST的部分骨干课程采用了双语或全英语教学,为此可以直接聘请外籍教师授课。
HUST将一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建设成为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主要有“电机学”、“电力电子学”、“电气工程基础”和“电路理论”等。重要的专业课程如“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让学生在电工学科大类中选修,“微机原理”和“高电压工程”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则主要通过实验方式完成。从专业课程上来看,偏重强电部分。HUST通过特优生制度和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等途径培养了不少具有极强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已向拔尖创新人才孵化中心和重大学科竞赛培训中心方向转化,陆续有学生在“Imagine Cap微软全球学生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上获得大奖,这表明学校现有机制对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效果。
HUST已和十多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交换本科学生制度,前期主要集中在香港的PolyU和岭南大学及新加坡的国立大学和NTU南洋理工大学。后期陆续增加了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的一些高校。交换生先由学生自己报名申请,再由学校进行筛选,一般每个学校每年只有2~4个名额。HUST出国留学培训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还介绍说,加权成绩和英语水平是筛选交换生的两个标准。
4 区域性协同创新模式探讨
协同创新注重组织制度创新,特别是要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3]。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正在努力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打破常规发展模式,联合兄弟院校开展协同创新模式。但不容忽视的是,和PolyU或NTU这些名校相比,我国高校现有的协同创新还是显得较为分散和封闭,没有充分利用国际上丰富的教育资源。
交换生制度以及我校已推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支持等,都为各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之间开展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前期基础。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学生的反馈意见中仅仅涉及到传统的课堂学习,还未充分参与到海外高校针对拔尖人才培养的特殊训练中。可能由于在校时间、课程学分等因素的制约,参与交换生计划的学生大多按时修完对方高校要求的课程,往往对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关注不够;而对方高校的教师由于对交换生本人的素质能力了解有限,也不便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达到优才优育的培养目标。这样无形中浪费了不少优良的国际教育资源,有待于建立新的体制如采用协同创新等模式来提升资源利用率。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区域性的协同创新工作。
(1)开展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支持本科拔尖人才在国内外各高校之间的短期自由流动,并加强文献、仪器和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可以多利用网络的力量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使学生对海外高校的师资和科研情况尽快熟悉,以便做出相关选择,同时也可使海外高校的教师对我国学生在本地高校的表现一目了然,以利于个体评估等。
(2)加强教师国际化队伍建设
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整合几所高校中现有的师资力量,对研究方向相近的数位导师提出本科拔尖人才的特殊培养计划,通过联合培养和分阶段指导的方式,对崭露头角的部分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培训工作,如鼓励教师走访海外高校,开展短期学习,或聘请对方高校的优秀教师来我校讲座或做指导等,这样可以使双方的教师能够对彼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尽快熟悉,以便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在校际交流时能尽快适应。
(3)完善政策配套措施
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部分相关政策制定要围绕优才优育人才培养进行,争取覆盖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同时,加强对各项政策的配套完善,从政策层面拉动本科教育的优才优育工作。一要加快建立本科优才优育人才培养体系;二要加快制定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鼓励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投身实践,脱颖而出;三是加快研究制定吸引海外名校与我校签署各类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的政策,完善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结合体系。
5 结语
协同创新就是围绕创新的目标,多主题、多因素共同协助、相互补充和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全球教育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积极开展亚洲研究型大学之间的本科拔尖人才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有可能突破现有教育发展的中期瓶颈,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再跃上一个新台阶。本文在此方面只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与分析,还待有识之士深入挖掘这方面的潜力,在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上开创新局面。
[1] 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01):9-11
[2] Definitive Programme Document for Bachelor of Enginieering(Honours)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1.12
[3] 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北京:中国教育报,第五版,20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