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所医院产后抑郁症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2013-03-25刘春宇刘相佟
杜 华 刘春宇 何 燕 刘相佟 董 敬 何 电,*
1.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100018);2.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产妇产后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产后抑郁(PPD)是产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其病因比较复杂[1]。国外报道PPD发病率高达30%。由于PPD不易被察觉[2],国内研究报道其患病率为 7% ~ 10%[3]。本研究对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医院300例产妇进行了调查,探讨该地区产后抑郁症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2年7~1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分娩的产妇,她们均来源于朝阳区东坝乡地区,且多为该医院社区服务覆盖人群。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意识清醒,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够配合调查。排除标准:不愿合作,有精神病史、精神病家族史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
1.2 调查方法
调查员由妇产科大夫和儿童保健科大夫组成,调查开始前确立了调查方案和注意事项,并制作了调查手册。在调查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由调查对象于产后40天回院产后复查时匿名、独立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产科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社会因素情况,并自填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1.3 诊断标准
根据过去七天对生活的感受采用EPDS来评判研究对象的焦虑、失眠和抑郁等情况。该量表共包括l0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为0~3分,各项目得分累加即为量表总分,得分范围为0~30分。本研究根据参考文献[4]定义 EPDS总分≥10分者为PPD。
1.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使用EpiData3.1进行双人录入,用SPSS18.0进行分析整理,定量资料用表示,定性资料计算率或构成比,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产妇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300名产妇,年龄为28.87±4.46岁,妊娠39.09±1.35周,产次为1.36±0.62次,产后增重4.18±7.81kg。EPDS评分为17.35±3.01(0~27)分。PPD患病比例为24.33%(73/300)。
2.2 人口学因素分析
对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总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这些人口学因素均与PPD的发生无关,见表1。
表1 产后抑郁的人口学因素分析[例(%)]
2.3 孕产期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照看孩子时间 >12h/d”、“与孩子的照料者关系好”、“夫妻感情好”、“婆媳关系好”、“家属非常关心”、“孕前健康状况良好”、“怀孕不影响目前的工作或收入”的人群PPD的比例较低,见表2。
2.4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婆媳关系差”、“孕前健康状况差”、“怀孕影响目前工作或收入”的产妇更容易抑郁,见表3。
表2 产后抑郁的孕产期因素分析[例(%)]
表3 产后抑郁的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PPD的患病率
EPDS因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评分简单,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5]。产后一年是女性发生精神疾病的高危时期。产后妇女抑郁的概率是非产妇的200倍。随着孩子的出生,50% ~75%的女性都经历过抑郁[1]。张国琴等[6]对450例产妇PPD进行了调查,以 EPDS≥13者为阳性,结果显示PPD的发生率为12.15%。本研究中300名产妇PPD患病比例为24.33%,差异可能与PPD的判断标准有关。有研究表明,在国外PPD的分界值为13分,但国内学者认为这一界限值明显偏高,不适合国内研究使用。13分为筛查严重抑郁者,10分更适合用于筛查轻度或中度抑郁[7]。
3.2 PPD的危险因素
3.2.1 孕前健康状况差 本研究表明,孕前健康状况较差的产妇在产后1个月更容易患PPD。分娩疲劳和产后伤口疼痛、子宫收缩痛等不适导致孕前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产妇可能更易发生精神问题。因此,产妇孕期应注意补充营养,加强护理。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产妇,诱导产妇疏泄感情,增强产妇的自信感,并促使产妇早期锻炼,有利于产后身体的恢复。
3.2.2 婆媳关系、夫妻感情 本研究发现,婆媳关系、夫妻感情与PPD密切相关。孩子出生会给家庭和产妇带来诸多繁琐的劳务。由于产妇身体还未恢复又要自己照顾孩子,往往会感到疲惫不堪、力不从心。如果家庭成员和配偶不注意关心体贴产妇,不给予及时的照顾和支持,会使其抑郁症发生的概率增加。因此,孕产妇家庭在妊娠之前要做好详细的计划及心理准备,有利于应对孩子的到来给家庭带来的变化。
3.2.3 妊娠影响目前的工作或收入 随着新生命的到来,家庭负担加重,加之产妇短时间内收入较低,这可能会给家庭经济带来影响。另外,产妇担心产假后自身的职业发展等问题,也会增加抑郁症的患病概率。
本研究表明,PPD与“产妇受教育程度”、“产妇职业”、“配偶文化程度”、“配偶职业”、“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无统计学相关性,与之前的报道[6]不同,表明PPD的发生主要与产妇的心理支持有关,产后如果能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将有利于减少PPD的发生[8]。因此,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孕妇学校,广泛宣传有关妊娠、分娩、产后喂养等知识,让孕妇夫妻双方都了解妊娠全过程,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产妇所在家庭应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确保母婴健康和降低PPD的发生。
1 邱丽蓉.394例产妇产后抑郁症的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37-138.
2 黎秋妹,朱凤娟,顾淑贤,等.EPDS量表联合焦虑自评量表在产后抑郁症中的预测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29:89-90.
3 Imbula Essam B,Okitundu Luwa EA,Mampunza Ma-Miezi S.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Kinshasa(DR Congo):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J].Med Sante Trop,2012,22(4):379-384.
4 王旭梅,陈琦.妇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6):472-473.
5 郭秀静,王玉琼,陈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成都地区产妇中应用的效能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5(1):4-6.
6 张国琴,王玉环.436例孕产妇产后抑郁症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22:4377-4378.
7 Cox JL,Murray D,Chapman G.A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onset,duration and prevalence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J].Br J Psychiatry,1993,163:27-31.
8 Saleh el-S,El-Bahei W,Del El-Hadidy MA,et al.Predictor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a sample of Egyptian women[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3,9: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