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桥人物
2013-03-25陆寿铭
● 陆寿铭
漆桥是高淳县境内的小镇,地处游子山脚下。游子山挺拔秀丽,蜿蜒数十里,其主峰名笠帽头,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山头小憩,顺手将笠帽放在山头,山头因而得名。山下漆桥镇,历史悠久,人烟稠密,当街一条青石板路,两边店铺相连,依次是包子店、茶叶店、剃头店、牙医店、布店等等。近几年来,漆桥曾出了几个清奇独特的人物,容我一一道来。
老孔
老孔绰号“孔老仙”,原是镇中学语文老师,因精通中医,尤其以把脉准确闻名小镇,颇得小镇居民敬重。
据说老孔年轻时,曾在杭州当过和尚,老孔当和尚时,别人念经,他却念《濒湖脉学》,几年下来,将一本《濒湖脉学》背得滚瓜烂熟,现在老孔早已不背脉学,却经常念《金刚经》。每天清晨或傍晚,小镇居民常看见老孔坐在自家门前念经,有时老孔还抬头仰望星空,遥望宇宙和北斗星,老孔觉得颇有心得。
老孔主业是教书,把脉只是业余爱好,且老孔为人把脉分文不取,算是义务行医,但老孔性格怪癖,非经朋友介绍,一般不给人把脉,每次把脉人数,不超过3人,自言精力有限,不敢贪多。
老孔给人把脉时,一般坐在自家门前石凳上,双眼紧闭,双手齐上,那时周围都很安静,似乎能听见老孔的心和病人的心一齐跳着。
老孔把脉,言语不多,寥寥数语,直中要害。有人曾见老孔给镇上旺财把脉,旺财40多岁,身体虚胖,几个月来一直发低烧,周身疼痛,痛苦不已。那天,老孔用三个指头轻轻按住旺财手腕的寸关尺,闭目片刻后,娓娓道出旺财患有三多:水多、气多、痰多。旺财当即佩服不已。老孔又让旺财买来半斤马齿苋,用瓦钵装水三斤,煮后趁热服下,当天夜里,旺财就吐出许多黄痰,又拉出许多绿色粪便,第二天烧就退了,浑身上下也轻松有力。旺财心存感激,专门去问老孔:“为何先前吃许多中药,其中有许多名贵的人参、蛤蚧、黄芪,并不见效,反倒是不值钱的马齿苋有此神效?”
老孔仰望天空,自言自语,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读书万卷,何如指下三分?第二句是:人参吃死人无罪,黄连治好病无功。
旺财似懂非懂,然而心中大为感动。
老丁
老丁是镇上的牙医,人称“丁钳子”。
老丁五十开外,高鼻长脸,手瘦有力。乡下人到镇上卖农副产品,如果当天卖不完,就将剩货寄存在老丁处,第二天再接着卖,老丁总是面带微笑答应。唯有一样老丁不肯通融,就是拔牙从不赊账,向来先交钱后拔牙。
老丁牙医店开在剃头店旁边,单开间门面,迎街摆张桌子,几个白洋瓷盘子放在桌上,分别陈列钳子、镊子、棉球等拔牙工具,其中有个大盘子还盛着许多被拔下来的牙齿,那些牙齿形状怪异,有数百颗之多。当地人称牙医叫牙匠,认为拔牙和剃头一样,都是手艺活。
老丁拔牙,不打麻药针,用一种祖传的麻沸散药水,在病人牙根周围一抹,然后用钳子轻轻一摇,病牙从牙根应声而落,周围看客一片喝彩。
老丁拔牙不贵,开口仅要五毛钱,而且老丁极会招揽生意,有一次,有个乡下老头在剃头店剃头,刚巧那天老丁靠在剃头店门前闲聊,无意中抬头一看,突然发现乡下老头嘴里长着一颗虎牙,老丁心中一喜,马上就撺掇老头将虎牙拔掉,老丁指着虎牙说:“你这个包牙齿(指虎牙)生得不好,对下人不利,尤其影响下辈人身体健康,该把它拔掉。”
当地人极迷信,凡老年人手指甲长长了都认为不好,会像鹰爪一样影响下人,名曰“抓子”,现在老丁说虎牙也不好,乡下老头自然不敢怠慢,当即表示愿意拔掉虎牙。但老头又说:“五毛钱不算贵,只是我怕疼,尤其怕拔牙的钳子,丁牙匠你如果保证不用钳子,我就给你拔。”
老丁信誓旦旦:“我保证不动钳子,你先把五毛钱付给我。”
老头掏出五毛钱,老丁收下钱后,用身体挡住桌子,一只手悄悄从盘子里摸到钳子放在背后,另一只手往老头嘴里涂麻沸散药水,谁知老头颇警觉,反问老丁:“你手放在后面做什么?”老丁见事已败露,知道藏也无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只手将老头的头死死按住,另一只手用钳子使劲一扭(此时因麻沸散药力未到,牙齿尚未松动,只能用蛮力拔),老头大痛,嘴里直喊:“不要钳子,不要钳子。”但声音还未喊出三声,虎牙已经脱落,老丁及时将一个棉球塞进牙洞,止住了流血。
事后,乡下老头如怨如诉,责怪老丁:“刚才我再三讲‘莫用钳子,莫用钳子’,你为何还要用?”
老丁笑道:“哪有拔牙不用钳子的,我只不过先宽慰你,只要你一经答应让我拔,我就会用死力夹住你的头,你如何跑得掉?”
周围看客一片哄然大笑。
老杨
老杨是镇上二道贩子,人称“羊子头”。
老杨好酒,每天早上起来先喝三杯,吃几口花生米,醉醺醺地一脸酒气出门,到街上转上一圈,有时从乡下农民手里称回几斤姜葱,分成若干小份,放在自家门前卖,赚个差价;有时扛把大秤,站在桥头,帮乡下卖柴的农民称柴草,每称一次五分钱,一天下来,也能赚个块儿八毛。
老杨认为,人人皆有走运之时,而自己运气最好的时候当数1960年。其实那是饥荒年代,那时小镇上样样稀缺,连油盐酱醋也很难买到,众人嘴里淡出鸟来,就在此时,却有人看见老杨每天都挑着担子,精神抖擞地将两大木桶辣糊酱挑到30里外的花山煤矿去卖,当老杨把装满辣酱的木桶盖子掀开,露出色泽鲜红的辣糊酱时,立刻引起上下班矿工的注意,大家蜂拥而上,你一斤,我二斤,抢购一空。不少矿工一路走一路吃,嘴里还说:“快去买,快去买,漆桥有名的辣糊酱。”
老杨鲜红的辣糊酱从何而来?始终是个谜。
老杨卖了半年多辣糊酱,赚了不少钱。有一天,老杨正在卖酱,不料来了两个人,是矿上食堂的烧饭师傅,手里端着一碗辣糊酱,分开众人,蹲下来问老杨:“你这辣糊酱好像味道不对,是不是坏了?”
老杨低头笑而不语。
来人从老杨手里拿过勺子,将老杨木桶里半桶辣糊酱上下反复搅,又将勺子放到鼻子前反复闻,眉头直皱,弄了半天,也看不出有何破绽。
就在此时,旁边有位矿工低头瞥见木桶里有一小截手指头一样的东西,赶紧用勺子舀出,拿水一冲,竟是半截胡萝卜(当地人称“黄萝卜”),至此真相大白,红辣椒酱竟是黄萝卜酱。
老杨见事已败露,赶紧挑着担子,落荒而逃。
事后,老杨还喜形于色地对人说:“其实我做假酱,有绝招:一是在每桶酱里倒上一小瓶红墨水,拌匀后颜色比真辣糊酱还要红,二是磨两大桶胡萝卜,掺二斤尖头椒,略有辣味,别人吃不出来。”讲到自己被发现落荒而逃时,老杨自己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