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体会
2013-03-24杨洋
杨洋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而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可见,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对于提高学生医护专业的综合素质效果明显。因此,在医护专业教育中,优化教学理念,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引入《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加强行动导向教学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践和应用,有益于医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1]。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 “一位老师带6~7人为一教学小组”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学及讨论的授课方式。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尚不能满足“一位老师带6~7人为一教学小组”的模式,因此,我们本着领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思想,取其教学法精髓,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在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妇产科护理学部分护理内容进行一些探索与实践[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卫校2011届“3+2”护理班护生120人为研究对象,2个班级均为二年级在校学生,前期基础课程已修完,进入临床护理课程学习阶段。
1.2 方法 选取《妇产科护理学》中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等章节的部分内容进行改革。
1.2.1 教学方法
1.2.1.1 学习课本内容 课前1周将上述章节中涉及的护理知识要点和概要发给学生,使护生了解理论的重难点和知识框架。
1.2.1.2 提供模拟案例 教师将模拟的临产搜集病例以文字或教学片的形式介绍给护生。教学中尽量选择临床表现典型的教学案例。如:短片播放,请护生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
1.2.1.3 设置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大纲、疾病特点在学生必须掌握的情况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护生经过讨论,确定当前的问题如何通过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
1.2.1.4 检索相关资料 “3+2”护生自学能力较强,又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将护生分组,由每组人员安排具体工作,通过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及各种护理期刊进行查询,获取大量有关临床护理知识。针对患者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理知识,将现有的最好研究应用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1.2.1.5 评价及讨论 在教师指导下,护生派代表提供所查询的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然后师生共同结合病例的具体情况,确定最有效的方法。
1.2.2 效果评价 为了探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3]。教学结束后,对12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评价分为“是”或“否”。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问卷调查表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在此次调查中,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为86.9%,团队精神的培养为93.4%,创新能力的培养为87.2%,表达能力的锻炼为90.1%,思维分析、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81.7%。护生克服了胆怯心理,改革了传统教学法,增强了分析和判断能力。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比较乐于接受该教学法。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学,与教师、同学的讨论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内容选择合适、组织管理严谨、师生配合密切,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3.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
3.1.1 激发护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行动导向教学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理论课结束时,教师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大纲要求对护生提出有关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思考题,让护生自己根据书本及老师课堂讲授内容收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个调动护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消化课堂理论,激发护生求知欲望,化被动教学为主动求知的过程。
3.1.2 培养护生良好的临床工作基础 护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主动在课外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讨论中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查阅资料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今后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1.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护生通过检索文献了解的知识越广泛,对教师驾驭这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要求就越高。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提出的护理问题要体现专科护理的重点,使护生掌握检索文献的技能以及联系临床实践的能力。
3.2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局限性 行动导向教学法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护理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职生由于基础较薄弱,对已学知识掌握不牢固,护生的网络检索能力和英语水平欠佳等。另外,对教师素质要求高,教学难度大,教学资源的相对缺乏、参考书籍相对较少、校园网不够健全,造成护理教育体系不能为护生提供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
4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考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我国的教学改革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作为在国外教学改革中已经卓有成效的行为导向教学法,也将为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如何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将来护生临床实习及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现在青年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1]王迎,陈柳.行动导向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神州,2012(8):108.
[2]杨杰.运用PBL教学法改革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体会[J].民营科技,2010,12(2B):116.
[3]梁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09(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