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难为易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3-03-23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姚亚玲

电子世界 2013年2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支路电工

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 姚亚玲

电工基础(第四版)是电工电子和机电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同时也是难点,本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电力拖动、单片机、PLC等专业课,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要使学生学好,并能熟练的运用它,那么教师就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取了“直观教学,激发兴趣,启发引导,发现规律;循序推进,熟练掌握”的学习方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了直观教学法。即拉近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目前的技校学生都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低,基础差,厌学程度严重,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读,靠传统的教授方法,根本无法达到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特点及理解能力的认知规律,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因此我提出直观教学法。

电工基础直观教学法有两种,一种是实物模型直观教学,比如我在上电容器、电阻、电感时,把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里发一部分元器件,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其外形和结构,然后我在拿一些电脑主板、万用表的电子主板等让学生寻找各种电阻、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也了解了这些元器件都在什么地方用,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图1所示为电感、电阻、电容实物图。

图1 电感、电阻、电容实物图

另一种直观教学就是做实验,电工基础课本中实验很多,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让学生通过看,观察实验现象,使得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了。做实验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器材和学生特点,进行一些适当的变动,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做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适当的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比如我在上RLC正弦串联电路电压与电流关系时,先做三个实验,先做两只白织灯的串联,在做白炽灯与镇流器的串联,然后做白炽灯、镇流器和电容器串联电路,通过观察电路现象和用电流表、电压表观察电压、电流变化,进一步解释我们的知识点内容,很多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展开讨论和分析,包括师生之间的讨论,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创造的潜能。

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看清了问题实质,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使得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产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此时教师要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是主导,就必须把握好课程的主体,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即启发引导好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思维能力时刻开拓,主动地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从而获得知识,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启发引导学生,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引起学生有意识注意问题。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研究问题,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我在上混联电路计算时,从已知知识出发,去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引导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引导分析过程

启发引导教学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了优生,转化了差生,在分析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开拓,自己总结出规律来,最后教师进行点评。但要注意把握好引导速度的快慢,否则达不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熟练掌握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一个过程,往往需要从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任何贪多、求快的学习,只能是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对于戴维南定理的掌握和应用也是如此,这就需要老师通过一定的练习手段去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逐渐提高,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学生在学习戴维南定理以后,并总结出应用戴维南定理求某一支路电流或电压的方法和步骤:

1.将电路分为待求支路和含源二端网络两部分;

2.断开待求支路,求出含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即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3.将网络内各电源置零,仅保留电源内阻,求出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即为等效电源的内阻r;

4.画出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和待求支路连接,形成等效简化电路,根据已知条件求解。

为此,让学生按照上面步骤练习分析、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理解戴维南定理的等效简化思想和分析复杂问题的方法。练习如下:

图3

例1:在图3所示电路中,已知E1=5V,R1=8Ω,E2=25V,R2=12Ω,R3=2.2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通过R3的电流及R3两端的电压。

启发分析:

解答:

(1)将电路分为待求支路和含源二端网络两部分,如图3(a)所示。

(2)断开待求支路,如图3(b)所示。计算开路电压UAB,即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如图)。

E=UAB=E2-R2I=(25-12×1.5)V=7V

(3)将有源二端网络中各电源置零,成为无源二端网络,如图3(c)所示。计算输入电阻RAB,即为等效电源的内阻r。

r=R1∥R2=(8×12)∕(8+12)=4.8Ω

(4)画出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和待求支路连接,形成等效简化电路,如图(d)所示。计算支路电流I3和电压U3。

∴ U3=R3I3= 2.2×1.0V = 2.2V

图4

例题2:如图4所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当开关S打开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得a、b两端的开路电压为U=12V,当R=1kW时,将开关S闭合,电流表的读数为3mA,问:

(1)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2)当电阻R调至5kΩ时,电流表的读数应为多少?

(3)当电阻R调至多大时,电阻R获得最大功率,求最大功率?

此题考察了戴维南定理的基本运用,比较简单,但实用价值很高,即求负载可获得的最大功率,留给学生课后练习。

通过从不同角度的应用,让学生逐步熟练掌握知识点。学习电工基础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不断地设置疑问,逐步引深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使问题化难为易、理清思路,更好地让学生学习。

总之,《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设备条件、不同的学生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便于理解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J].职教论坛.

[2] 创新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吉林人民出版社.

[3] 张亚琴.浅谈比较在技校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4(5):19.

[4] 电工基础(第四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5] 王国军.《电工基础》教学四法[J].职教通讯,2003.

[6] 周大勇.并行教学改革[C].机电技术应用会刊: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2006.

[7] 俞红.电工基础学科中创建探索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J].职教通讯,2003(7):23-24.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支路电工
一种新的生成树组随机求取算法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多支路两跳PF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利用支路参数的状态估计法辨识拓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