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产动画中民俗艺术的应用

2013-03-23徐瑞华

关键词:动画片民俗动画

徐瑞华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

何为民俗艺术?民俗专家孙大兵认为“我国的民俗艺术,是指历代人民在创造、传承、享用的民俗文化事象中,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1]96民俗艺术展现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情趣,民俗艺术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国产动画片的创作中,采用民俗艺术元素,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大量舶来品的冲击下,出现了盲目跟风、一味模仿的倾向,有些人甚至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二是仅注重采用国外先进的制作技术,不注重挖掘民俗艺术的新义,国产动画片有其“貌”,无其“神”;三是脱离对民俗艺术的传承搞创新,国产动画成为无源之水;四是对民俗艺术的时代性认识不足,没有注意紧随社会大众精神消费需求的脚步,价值较低。因此,为促进国产动画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如何应用民俗艺术的诸多问题。

一、美日动画取得辉煌业绩的秘诀

从1904年埃米尔·柯尔制作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到今天,动画的发展已有一百余年历史。历代艺术家们为促进动画的发展,不断探索各种创作手段,开创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动画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看其是否趋向成熟,其中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其作品中是否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元素、艺术情趣。纵观美日动画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仅因其拥有先进的制作技术及市场理念,更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1.美国民俗文化个性在动画中的充分体现

美国民族是一个乐观自信的民族。美国人强调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崇尚独立拼博的个人英雄主义,推崇开拓和探奇的冒险精神,这些鲜明的美国民族文化特征在其众多的动画产品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都以幽默、快乐为主调,即使较为严肃的正剧《狮子王》、《埃及王子》,其结局也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而收尾。这些充满幽默感和娱乐气氛的动画片,实质上是在向世人传达着美国民族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及性格特质。又如《蝙蝠侠》、《美国超人》、《超人特工队》中的主人公,他们的正义感甚至可凌驾于法律之上,个个都是能力超群、力挽狂澜的英雄形象,在需要他们的任何危急时刻都可为民行使仗义。《罗宾汗》中的狐狸罗宾汗,为表示对权威的蔑视和反抗,敢于尽情地对权力至高无上的国王进行百般嘲弄。这些都是追求自由、崇高个人英雄的美式文化与价值观的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再如《海底总动员》、《丛林大反攻》、《星银岛》等也都是以展现美国式冒险精神为主题的动画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动画称霸世界文化市场的秘诀之一,就是具有个性鲜明的美式文化艺术特色。

2.日本民俗文化思想在动画中的尽情表达

日本动画虽然是在美国动画引领下起步的,但其并没有追随美国动画的发展思路,而是另辟蹊径,走出一条不同于美国张扬民族文化个性而重在彰显民族文化思想的新路。日本民族深沉的悲剧意识、内在的矛盾性格、团体英雄主义的武士道精神和执着的唯美追求,集中代表了日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

动画片《萤火虫之墓》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描写的是二战后期在美军空袭后14岁的诚田和年幼的节子兄妹两人失去母亲后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日本民族对战争中人性的深刻反思。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又是一个不断遭受地震、台风肆虐的国家,日本人内心深处无法释怀的忧伤之情会在各种艺术作品中自然流露。《风之谷》则表达出日本民族对自然与人类对立统一的发展关系上悲剧意识的思考。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展现出一个现代孩子在生存实践中磨炼出美好品质的主题。《甲贺忍法贴》是一部充满对立矛盾的动画片,其塑造的主人公,原本善良正真、淳厚平和,转而可能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这种对立的人物性格体现了日本民族性格内在的矛盾性。日本民族异常执着于对唯美的追求,像《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等许多动画片的画风精致纤细,展示出东方岛国特有的唯美风格。综上可见,日本动画之所以能傲立世界动画之林,成功经验之一,是因为其从日本民族与神话传说中汲取了丰富的民俗艺术的养分,将日本民族的文化思想精髓及审美情趣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在国外动画大片的频繁轰击下,中国要有自己的动漫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孙立军曾十分感慨地提出:“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动漫,如果满街都是米老鼠,那才是中国动漫的悲哀。”[2]这不禁让人想起米老鼠、机器猫、蜡笔小新等充斥文化市场的非正常场景。我们要虚心学习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但绝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

1.国产动画发展的曲折:盲目跟风,一味模仿

近年来,在国外动画大片的轰击下,不少国产动画的创作开始迷失方向,许多国产动画的创作成了中、日、美、韩动画的大杂烩。曾经参与制作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啸古说:“中国动画在上世纪中叶至世纪末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学派’,它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至今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市场。可悲的是,随着国外动画长驱直入,新一代动画人已逐渐抛弃‘中国学派’,中国动画的‘魂’丢了。”[3]

新浪网做过一项关于“你认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问题在哪里”的市场调查,其中有26.8%的人选择了“故事太弱、缺乏想象力”,选择“没有创新,山寨横行”的占22.0%,选择“没有风格,盲目跟风”的占19.0%[4]。“没有风格,盲目跟风”指的是缺少动画创作的原创性。在我国近些年的动画作品中,一味模仿甚至抄袭国外作品的动画比比皆是,令人啼笑皆非。2006年播出的《大嘴巴嘟嘟》严重抄袭1995年的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在故事情节、画面设计、构图设计等方面简直就是如出一辙,不但是翻版而且是拙劣的翻版。有人指出抄别人十年前的作品还抄得这么拙劣,真是垃圾。2011年推出的国产动画《高铁侠》更是赤裸裸地抄袭日本动画《铁胆火车侠》。有网友制作了《高铁侠》6分钟样片与《铁胆火车侠》的对比视频,《高铁侠》在人物、剧情甚至连铁路地图都与《铁胆火车侠》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有网友评价说“真的太丢人了,怎么可以抄成这样。”[5]动画创作不是临摹书法,就算是临摹,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创新。

2.国产动画发展路径的选择:注重应用民俗艺术元素,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一个民族如果失去自己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就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中的缺席。”[6]27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只有具备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才能汇集于世界文化大潮而不显得多余,为别的国家和民族所瞩目、所认可。

国产动画《大闹天宫》在上世纪60年代,曾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学派”的代表,获得了国际动画界的广泛认可。我国有着丰富的民俗艺术资源,曾因没有很好地开掘利用被他人比作“捧着金饭碗的乞丐”,而一些动画强国却盯上了中国的民俗艺术,将其充分挖掘后又加以创新,演绎成精彩的动画大片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这不得不使我们警醒:用不着模仿跟风,也不能守着金山去讨饭,而应充分挖掘民俗艺术这座金矿,在国产动画的创作中,注重应用民俗艺术元素,彰显中国特色,国产动画一样可以在国际动画市场上金光灿烂,大放异彩。

三、应用民俗艺术重在创新,创新是国产动画的鲜活生命力所在

创新指的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7]108“艺术决不纯粹重复已经给定的东西,这一点可以当作是一条定论。”[8]171可以认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动画向前发展的火车头。民俗艺术,即使已成为经典作品,如果没有新发展现,很可能不为当代人所理解,所欢迎。民俗艺术如果没有创造性地转换,有可能成为当代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解放的枷锁。因此,对民俗艺术及其含义进行再理解、再阐释、再发现,是十分必要的。民俗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富有活力和生机,发展的前景才会更加美好。即是说,在动画创作时,应用民俗艺术必须注重创新,才会使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1.国外动画片应用民俗艺术创新的成功实践,给人以深刻启示

将民俗艺术应用于动画中,创新成功者不乏其例。如日本动画片《平成狸合战》,其中应用的日本民俗元素均来自日本民间传说与民俗,如自己会蹦蹦跳跳的大头、娶亲的狐狸队伍、穿和服跳群舞的小人、大红大绿的神祗等,配乐也是最传统的日本音乐。该片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体现的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深刻主题,极具新意,看后发人深省,回味不已。

波兰动画《凯尔经的秘密》于2009年获奥斯卡第82届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该片源于爱尔兰的民间传说,讲述了古爱尔兰凯尔经的绘写过程,有着浓郁而独特的爱尔兰艺术风格。该片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吸取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在二维的基础上使用了先进的三维的制作技术。该片在制作手法是虽然是手绘的二维动画,却融合了先进的三维技术,使画面具有立体感,丝毫不比好莱坞的3D 商业大片逊色。其次是该片吸取了多国动画创作的经验。其中创作团队包括匈牙利的科斯克美工作室,他们为影片的背景和人物造型定稿;法国电视二台动画部和比利时VIVI电影工作室将手绘稿制作成动画;比利时的“数码图像”和“狗狗走”工作室运用先进的数码上色和3D 补光渲染技术,让整部影片既保留了细腻的手绘风格,又在视角和场景的灵活变换中表现了多变的立体空间感。

2.走出应用民俗艺术创新的误区,促进动画创作健康地向前发展

在动画创作时应用民俗艺术进行创新,赋予国产动画鲜活的生命力,或许比较容易形成共识。但如何进行创新?有人却有不同的理解。这里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再套用中国的民俗艺术元素,就是创新;二是脱离传统的民俗艺术,别出心裁,另搞一套,就是创新。

误区一:认为只要采用了国外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并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剧中人物穿上古装,剧情中许多传统文化元素都是中国的,就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从而使动画作品具有了新意。其实,这是对“创新”的误解。应该看到,制作手法和技术,民俗故事的人物造型、场景、图案等,只能充当动画作品制作工具的角色,相对于动画作品的内容,只是表现形式,它们是用以表现动画作品的主题思想的辅助性工具。因此,不能认为采用了先进的制作技术,又采用了丰富的民俗艺术元素,就是一种创新。在动画创作时虽然应用了民俗艺术的元素,但如果只是教条地引用民俗的故事情节,固定程式化地塑造人物造型,机械地复制一些民俗图案,没有挖掘并展现出其含有的新义,就只能说是一种套用,却不能说是一种创新。也就是说,如果只是将动画作为“新瓶”来简单地装民俗艺术的“旧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换汤不换药”,这有如在商品市场上利用新包装来兜售旧商品一样,无新意可谈。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动画之所以表现得有“形”无“神”,内容单薄平淡,无数次地重蹈“形式主义”的覆辙,一直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究其根源,在于注重形式的变换,甚至形成表面文化元素的堆砌,而忽视民族文化的内蕴,忽视民俗艺术新义的开掘,这有如重重迷雾,使中国动画失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误区二:为了追求新意,离开对民俗艺术的传承,另搞一套,所谓的创新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俗艺术需要创新,需要超越,但这种创新是在反观民俗艺术,回归人类文化之根,回溯人类精神之源的基础上,在寻根返祖、正本清源的过程中,重新理解民俗艺术,重新建构其新义,而不是脱离其根源去另搞什么独创。创新相对传统文化艺术而言,它是一种扬弃,而不是全盘否定。因此,动画艺术的创新,是不能割断与民族文化的密切联系的。任何成功的动画都要有好的故事、好的人物造型以及个性鲜明的主题等要素,而这些也都不能脱离历史故事的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可以认为,动画作为一门新艺术,它能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要看它能否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生长成拥有民族文化热血的鲜活生命体。否则必然成为无源之水而趋向干涸。任何脱离民俗艺术底蕴的所谓创新都会像根基不牢的房子,随时有可能轰然倒塌。

2003年播出的五十二集动画片《隋唐英雄传》,反映的是从隋朝末年到唐太宗继位传奇故事。该片的角色造型设计过于现代化,甚至性感而前卫,女主角形象居然有袒胸露腿的造型设计。这样的造型完全是穿着古装的现代青年。其创作者高永坦言自己从小就受日本漫画影响,他认为这个作品的设计理念就是用传统古装加上流行观念,突出人物的新意。然而创新是在一定的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任何没有民俗艺术底蕴的创新都会变得不伦不类而令人莫名其妙。同年播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有类似的问题存在。该动画片加入许多现代元素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显得比较突兀。如表现祝英台被父亲允许去读书,高兴得抱着父亲又亲又跳的场面;在祝英台第一次遇见梁山伯前,与丫头银心的聊天中,居然出现“白马王子”这种完全西式语言的对白,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而反面角色马文才在出场时还出现了一段现代说唱乐“你不能不知道我是谁”,这种角色的出场方法在美国迪斯尼动画中经常应用。如是种种,使该动画片被评价为“少儿不宜看,大人不愿看”。

中国动画如何在当今多种文化形式和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推陈出新是最佳选择。也就是说,中国动画应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既不能机械地套用,重走老路,也不能全盘否定其艺术价值,而应以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从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造出与当今社会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相适应的动画作品。

四、应用民俗艺术,必须认识其时代性特征,紧跟社会消费需求的前进脚步

整个世界是一个永恒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不断产生,这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遵循这一新旧更替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变迁、文化艺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审美标准的更新莫不如此。正如有人论及设计原则时所言,“时代的变化,使衡量设计的标准也随之不断进行着更新,经济环境的改变,新科技、新材料的发明和运用,大众消费观念的更新,审美情趣和社会文化意识的增强,都直接影响着设计的变化形态。”[9]51艺术设计必须随时代而变,动画创作和民俗艺术的应用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而相应变化。

1.民俗艺术具有发展变化的时代性特征,其应用必须与时俱进

民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具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变化的时代性。民俗艺术之所以具有发展变化的时代性,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异的特质。“变异性是民俗发展的必然规律。”[10]4为此,在民俗艺术的应用上,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民俗艺术,都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一方面反观传统的民俗艺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的变化,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前瞻民俗文化未来发展的演进方向,从而推动国产动画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美国动画在国际动画舞台上一直占据领先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直与时俱进,在动画片中注入具有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如美国梦工厂于2001年上映的《怪物史莱克》,该片改编自知名作家威廉·史泰格的同名绘本,将女主角菲欧娜公主塑造成怪物中的一员,一改以往公主美丽纤弱的形象。她机智、勇敢、幽默,勇于追求真爱,最终与怪物史莱克在森林中过上快乐的生活。有人评价该动画片“嘲讽所有的经典童话,并颠覆了一般人对童话故事的刻版印象。”这种努力追求幸福的女性形象极具时代感,也符合现代人喜欢打破传统思维、追求个性解放的文化需求。该片获得了二亿六千七百万美元票房,成为有史以来卖座最高的动画片。之后又推出三部续集,均获得不错的票房佳绩。

2.适应社会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是国产动画应用民俗艺术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任何一种艺术,不论其过去曾经经历过何等的辉煌,受到过何等的爱戴,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大众不断变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传统艺术文化在多大程度上为当代人所接受、所喜爱,则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当代人的精神需要和情感趣味。国产动画应用民俗艺术这个传统的文化,要想有较快的发展,占有较大的国内外文化市场,就必须以适应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地。

绿色消费观,现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它已成为本世纪的消费时尚。环保,也已取得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日本动画片《平成狸合战》极具新意,片中反映了自然与人相对立的尴尬处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而青山绿水则迅速减少。城市建设的大肆扩张导致祖辈生长在多摩丘陵的狸猫家族受到巨大冲击。随着树木花草的不断减少,可供它们生存的食物也开始短缺。狸猫们开始反抗,它们的行动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却无法阻挡人类的脚步。该片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展现的是关于绿色环保的时尚主题,极具时代意义。《平成狸合战》之所以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引起轰动,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是因为其适时地满足了国际社会绿色消费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明晰以下基本观点。

首先,在国外动画大片蜂拥而至的背景下,国产动画发展的方向在哪里?路在何方?可以肯定地说,盲目跟风,一味模仿,只能是一条死胡同;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在学习西方的先进制作技能、制作经验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应用中国民俗艺术的元素,彰显民族文化特色,这是一条保有“中国之魂”、极具发展潜力的光明大道。

其次,国产动画的生命力何在?国内外动画创作的经验告诉人们,在应用民俗艺术时,只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对其元素进行更新,并挖掘、展现其新义,也就是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会使国产动画更富有活力和生机,才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国产动画创作的立足点何在?国产动画的价值何在?必须认识到,应用民俗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不是纯粹的创作手法,而是一种有目的、有心智的创造,它选择一切为社会大众所需求的成份,使民俗艺术因其有求、有用而获得实用的或文化的价值。因此,适应社会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应是国产动画应用民俗艺术的立足点和价值所在。

[1]郑巨欣.民俗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李海燕.培养动漫界的颠覆者——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访谈[EB/OL].http://www.bfa.edu.cn/jy jx/2007-01/04/content_22913.htm,2007-01-04.

[3]杨思甜,龚倩,徐宁.国产动画片期待找回“中国魂”[N].新华日报,2011-07-19(B3).

[4]新浪网.你认为国产动画的症结何在[EB/OL].http://survey.news.sina.com.cn/result/71596.html,2013-04-15.

[5]谢云深.网友爆国产动漫出抄袭神作,剧情对白各种像[EB/OL].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wy/201107/t20110718_4053636.html,2011-07-18.

[6]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玛可斯·德豪.美学与艺术理论[M].兰金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9]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10]陶思炎.应用民俗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动画片民俗动画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我的动画梦
民俗节
推荐一部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