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焊工培训常见问题分析

2013-03-23邱葭菲蔡郴英

电焊机 2013年11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操作技能教学法

邱葭菲,蔡郴英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0 前言

目前,焊工考证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特种操作证(俗称上岗证)考试,获得此证后才能获得焊接操作上岗资格;二是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考工”考试,目的是获得焊工职业资格等级证,共设有五级,即国家一级(高级技师)、二级(技师)、三级(高级工)、四级(中级工)和五级(初级工);三是一些行业对从事焊接工作的焊工除要求上岗证外,还必须具有的相应焊工证,如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受压元件焊接的焊工合格证等。不管什么类型的焊工考证都必须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考前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理论和技能培训。作者在长期的锅炉压力容器合格焊工证、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焊工证及焊工特种操作证培训与考试工作中以及多次各种焊工培训检查中,发现了一些培训中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焊工培训质量。在此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1-5]。

1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焊工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有关的专业工艺内容后进行的,这是正规培训教学与传统的师博带徒弟传授方式的根本区别所在。因此培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分析操作技能方法的科学性,找出趣律性,以获得最佳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和准确的操作规范(操作动作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学员接受快、体会深、掌握好。但是在焊接培训中,有个问题必须注意,不少学员有重技能、轻理论倾向,认为技能是靠手练出来的,不是靠学理论学出来的,因此理论培训时首先要纠正这种错误观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一个焊工不了解焊接方法原理、不了解熔焊结晶过程特点、没有一定焊接缺陷知识等,是很难掌握其操作技能要领且很难自觉运用手上操作技艺获得优质质量焊缝的。况且,随着机械化、自动化逐渐取代手工操作,对焊工理论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训中还发现,理论掌握较好的学员,往往接受能力较强,进步也快,技能掌握也较好,反之理论掌握较差,其接受能力较弱,即使技能暂时较好,进步也较慢。作者曾多次担任过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的裁判长及参加全国比赛省队教练,情况也相类似,名次较好的选手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水平都相对较高;操作技能较差的选手,大多理论成绩也较低。当然,为了提高学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可以改进理论培训方法,如改满堂灌为头脑风暴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驱动法等,都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焊工培训中,要正确处好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增加数量

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是达不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的,反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过度的重复性练习,往往事倍功半,劳而无功。但是在实际焊工培训中,特别是操作技能训练中,发现一些焊工学员和有的指导教师就没有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即教师盲目地加大学员训练量,学员一味追求焊件数量,这是不科学的,是没有正确理解质量和数量的辩证关系所致。提高培训效果遵循的原则应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从多年的培训统计分析来看,也验证了这一点,因为训练时如果忙于应付焊件数量,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回味每道焊缝的成败所在,每个操作动作的正确与否,而且由于盲目地加大训练量,加重了学员的负担,反而会搞得精疲力尽,注意力分散,降低效率,甚至挫伤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最终影响焊工培训质量。因此焊工培训中,要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增加数量。

3 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问题,因“容”施教

有些焊工培训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中的教学方法问题,如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注入方法教学,学员被动接受,难于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当然不会理想。因此在焊工培训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即因“容”施教。如对于理论培训,可运用头脑风暴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驱动法等;对于技能操作培训,可采用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口诀教学法及经验公式教学法等。

头脑风暴法就是指导教师引导学员以小组形式、以会议的方式就某一主题开展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种设想和方案,以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由于采用集体讨论,某一个人的“闪念”可能会将许多人的联想点燃,与会者相互启发,就很容易提出许多新的想法,达到“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效果。理论性较强的原理部分,如“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就可用此法。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指导教师采用启发诱导方式来调动学员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的教学法。如在讲授“焊接变形”时,可以以生产实际焊接变形实例作启发进行讲授与说明。

问题驱动法,即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员按“问题”根据教材或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教学中学员、教师互相讨论,教师主要起答疑和总结作用。

四阶段教学法是将培训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员模仿练习和教师与学员总结四个阶段来进行的教学法。它特别适合于操作技能培训的教学。如学习“平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时,教师先讲解操作工艺要点,然后将操作过程演示一遍或几遍、重点讲解打底运条手法,接下来学员模仿老师操作并反复练习,最后教师与学员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并加以改进。

项目教学法就是学员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如可把每项操作技能作为一个项目,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员自己完成该项目来学会参数选择及掌握技能要领。

口诀教学法就是教师把一些难理解、难掌握其要领的操作技能用简练的语言编成口诀或顺口溜来进行培训教学的方法。如把“单面焊双面成形”要领归纳成口诀“一弧两用,穿孔成形”,即一个电弧两面用,1/3在背面燃烧,2/3在正面燃烧,电弧穿过熔孔在背面成形。又如将板仰焊的操作要领归纳成“顶”,即仰焊时,为防止熔池下淌及熔滴下坠,操作时必须对准坡口根部给一个向上的“顶”力,方可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

经验公式教学法就是在操作培训中总结和使用一些经验公式来选择焊接参数的教学法。如焊条电弧焊的焊接电流经验公式为I=11d2(d为焊条直径),埋弧焊电流经验公式为I=25δ+325(δ为板厚)。因为培训时发现很多人不会正确选用焊接参数或选用不准,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现成的资料给出的范围过大;二是缺乏一定的操作经验,特别是初次考证人员。实践证明,采用经验公式教学法学员接受快得多,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应用、研究各种培训教学方法并灵活应用,才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措施。

4 正确处理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关系问题,注重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焊工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专业能力,即具备从事焊接操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方法能力,即具备从事焊接操作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新技术方法等能力;三是社会能力,即具备从事焊接操作所需的行为能力,如工作态度(敬业、诚信、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

曾对某省10多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企业对焊工培训的期望和建议。调查发现,企业对焊工的要求不仅仅在专业能力方面,特别对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非常看重,有90%以上的企业最看重是敬业、诚信、吃苦耐劳等职业素养,其次是方法能力,达70%以上。而在实际培训中,注重的往往是专业能力,即一定的理论和技能,特别是操作技能,忽略了诸如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焊工培训中必须要补上这一课,特别加强敬业、诚信、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培养出不仅专业能力过硬,而且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的高素质焊工。

5 正确处理两点与重点关系问题,应用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告诉我们,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重点以两点为前提,两点内在地包含着重点。根据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在焊工培训中,既要全面、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在焊工培训中,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很多,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归纳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或称五个要素。培训中往往只重点关注人和机两个要素,人包括学生和教师,如学员的文化基础、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指导教师的水平、教师的敬业与责任心等。机,即机器设备情况,如设备加工精度与完好率等。虽抓住了重点而未全面兼顾,忽略了“料”(如母材、焊材、教材资料、焊接工艺规程及焊接管理制度)、“法”(如教学方法、手段)、“环”(实训环境、学习风气等)。这就违背了两点和重点的关系。事实上,从多年教学情况来看,由于重点关注了人和机,问题往往出在料、法、环方面,甚至成为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焊工培训中,要正确处理两点和重点的关系,应用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6 结论

(1)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重运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焊工培训中,要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提高培训效果遵循的原则应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

(2)要正确处理好两点与重点的关系问题,既要关注“人”和“机”两个重点要素,又不能忽略“料”“法”“环”三个要素,即做到全面质量管理;此外焊工培训中,也要正确处理好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关系问题,特别注意学员敬业、诚信、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3)研究表明,有些焊工培训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中的教学方法问题,因此在焊工培训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问题,做到因“容”施教。对于理论培训,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驱动法等方法;对于操作技能培训,可采用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口诀教学法及经验公式教学法等。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操作技能教学法
正确处理余数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正确处理余数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