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0kV变电站35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判断及处理

2013-03-22李晓鹏侯延鹏畅志雄

电力安全技术 2013年3期
关键词:线电压电容器变电站

李晓鹏,侯延鹏,畅志雄,邵 冲

(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酒泉分部,甘肃 酒泉 735000)

330kV变电站中的35kV系统是典型的不接地系统,常连接有电容器、电抗器、所用变等设备,如图1所示。它担负着为系统提供无功补偿、为变电站提供电源等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若该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是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并常伴有母线PT保险熔断,故障现象较隐蔽,不易发现和查找,有可能导致35kV系统长时间带故障运行,主变低压侧长时间PT异常,甚至会发生其他伴生故障。因此,在故障发生时要快速确定故障点,消除故障,提高设备的运行水平。

图1 330kV变电站的35kV系统常见接线

1 典型故障及现象分析

1.1 典型故障简介

2011年11月,某330kV变电站的35kV系统母线电压异常,后台显示两相无电压,主变保护报低压侧PT异常。运行人员巡视发现PT保险爆炸,申请派检修人员进行更换。检修人员赶赴现场,在更换前进行了检查,发现所用变电缆头融化,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检修人员立刻申请停用所用变,之后更换了PT保险,母线电压恢复正常。

2012年4月,某330kV变电站的35kV系统1号SVC阀跳闸,检修人员前往进行故障处理。在对SVC阀进行检查后,没有发现会导致跳闸的异常。经过查找,发现35kV母线电压异常,无法使SVC阀正常导通,SVC阀保护动作跳闸。通过进一步检查,最终确定故障原因为所用变电缆头融化,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从而引起后续一系列的故障。退出所用变进行处理,更换PT保险后系统恢复正常。

通过以上2次故障的处理经过可以发现,由于35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较隐蔽,部分运行、检修人员对其认知还不够充分,故障汇报不够准确,处理的条理不够清晰,导致故障处理不够及时。因此,有必要对该类型故障开展进一步研究、分析并给出有效的故障判断步骤和处理方法。

1.2 故障现象及分析

以35kV侧带1组电容器运行为例,其简化后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所用高压侧为三角形接线;电容器、电容器支路为星型接线,中性点正常运行不接电,均只计入其对地杂散电容。

图2 35kV侧接地故障原理

330kV变电站35kV系统为不接地系统,以A相为接地相。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的对地电压发生如下变化:

由于A相接地,其中无故障电流流过,正常相对地的电容电流为:

故障电流为正常相电容电流之和:

上式说明,接地电流为电容电流,超前接地相电动势(Ea)90°。C∑为该系统所有设备对地电容之和,电网中的电缆设备越多,C∑越大。在330kV变电站中,35kV系统一般所接设备数量较少,除所用变之外一般无电缆进线。因所用的电缆不足100 m,其余设备,如电容器组、电抗器组、所用变、PT等的对地电容值也较小,所以C∑可以忽略不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为0,非故障相电压为线电压。由于系统对地电容小,故障电流较小,保护无法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电压保护可以动作,切除相关电容器或者电抗器,但若故障点并不在所切除支路,故障将会继续存在。为避免不同名相再次接地,不允许长期带故障运行,一般不超过2 h。

2 故障判断流程

35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电压的变化比较明显,可以用电压作为突破口来确认是否存在故障。其判断流程如图3所示。

2.1 用遥测、遥信进行初判

后台遥测、遥信,能够快速反映异常状态,运行人员应该迅速地发现这些异常信息,并进行初步判断。如后台接收到如下信息,标志着35kV系统可能存在异常:

(1)主变保护上出现主变低压侧PT异常的报文,并有铃声预警;

(2)35kV母线连接的电容器低电压保护动作;

(3) 35kV母线连接的SVC阀保护动作等。

运行人员发现这些异常后,可在后台查看35kV母线电压的遥测量和保护报文。如果母线电压正常,并伴有设备故障跳闸,那么跳闸设备的一、二次可能存在故障,并已被切除,应对其进行检查。如果母线电压正常,且无设备故障跳闸,那么很可能是发出预警的设备电压回路异常,应对其进行检查。如果母线电压仍然异常,如一相电压为0,另两相为35kV,可判断为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接地故障发生时,常伴有PT保险熔断,也可能存在两相电压为0,一相为线电压,甚至三相电压全为0的情况,因而尚不能做出确切判断。但是,只要出现相电压的异常升高,应马上巡视一次设备,很可能是出现了单相接地故障,因为单纯的PT保险熔断或者二次回路异常,很难出现电压升高的情况。

2.2 测量PT二次电压排除干扰

保护装置、后台电压异常,除了出现接地故障外,还有可能是PT空开跳闸、电压二次回路异常等原因引起的。为了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可以直接到PT端子箱,测量最初始的PT二次电压。如果电压正常,那么应当检查空开、二次接线、采样回路等;如果电压仍然异常,那么基本可以确定,不是PT损坏,就是一次电压已经异常。

2.3 对一次设备验电确认故障

如果怀疑一次电压发生异常,而又没有办法测量一次设备电压,可以采取验电的方法进行判断。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验电器,对35kV母线进行直接验电。如果有接地故障发生,那么接地相必然无电。验电最好在PT保险的两端进行,以便同时判断出是哪一相保险已经熔断,方便之后的故障处理。经过这一步骤,再结合前面2次测量,应该已经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接地故障,并确认了故障相。

3 故障处理方法

运行人员在确认故障类型后,应迅速采取措施,发现并隔离故障点。

图3 故障判断流程

3.1 多种方式发现故障点

运行人员在确认存在故障后,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查找故障位置。运行人员应巡视一次设备,注意有无明显的接地点。应特别关注电缆进线,注意观察电缆有无鼓胀、有无焦糊味,可以用红外测温仪对电缆进行测温,一般接地点的温度与其他相有所不同。

3.2 迅速隔离故障点

运行人员在找到故障点之后,应迅速采取措施,将故障点隔离。在隔离故障设备后,可以对母线再进行一次验电,如果母线电压已经恢复正常,那么可以确认故障已经切除。并且,在此之后,应尽快更换PT保险,更换时要注意保险的额定电流,防止更换后再次熔断。更换保险后,各设备的35kV母线电压应恢复正常。之后可以进行故障设备的检修工作。

4 结束语

35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虽然不会直接危及主设备的运行,但是如果再发生不同名相接地,则会造成设备跳闸。因此,需在较短时间内排除故障,最多不能超过2 h。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检修人员距离发生此类故障的变电站较远,致使从故障发生至被隔离所需的时间远超规定。“三集五大”之后,运维人员应该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承担更大的责任。通过对此次事故的分析,可以提高运维人员处理这类故障的能力,缩短故障持续的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运行水平,充分体现“大检修”体系的优越性。

1 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继电保护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线电压电容器变电站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某110 kV变电站装设低压电抗器的可行性研究
关于《三相交流电源》章节的教学探析
基于开关表的直流微电网控制及其仿真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风电汇集站无功控制策略研究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