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2013-03-22苗秀杰孙俊龄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辽宁财政服务

苗秀杰,孙俊龄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辽宁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苗秀杰,孙俊龄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辽宁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财政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从辽宁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效应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组织支持、金融支持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探讨了促进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中小企业;财政政策;对策分析

0 引言

近年来,辽宁中小企业为辽宁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趋势的下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辽宁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员少、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有限,使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发展瓶颈。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设备落后、成本提高、融资困难、税费负担较重、研发经费不足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依靠企业本身努力的基础上,政府如何从宏观角度,通过普适性的财政政策,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

1 辽宁财政支持政策的积极效应

1.1 营造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是不公平的,常会出现大企业排挤、压制中小企业的现象等。

发挥财政职能,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的资金支持政策、减免税政策、政府采购倾斜政策等支持和发展中小企业。例如,为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从2005年出台《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来,我省财政在资金支持力度上逐年提高,资金使用上更加明确。自2012年起,辽宁省财政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自4800万元增加到1亿元,用于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对各市建立的创业种子基金补贴;支持中小微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1]。2011年底,辽宁《关于调整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通知》实施后,辽宁有14.4万户个体工商户不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上调惠及辽宁营业税纳税人12.4万户,占所有个体工商户的43%。2009年《关于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措施的指导意见》实施3年来,政府采购项目涵盖了垃圾清运车、职业服装等种类,支持了众多中小企业发展。至2012年7月,全省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累计中标合同金额达628亿元,占政府采购支出的73.3%。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间接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等财政手段,引导和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例如,2012年辽宁省财政安排4 000万元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1],使中小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信贷和服务支持,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构建了推动各市建立创业基金的激励机制,促进创业融资体系建设。

1.2 优化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

目前辽宁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定位于以降低价格、增加产量获得经济利益。企业之间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的重复性建设。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业竞争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是企业缺少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机制。利用财政政策能够引导中小企业的行为,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建立一个符合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例如,2012年省财政安排不低于1 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型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以提高产品竞争力来获取经济效益[1]。对环保项目出台了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也实施了优惠税率。这些政策对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具有明确的导向和决定作用。

1.3 促进中小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把财政政策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市场机制,通过收支规模、结构和方向等财政政策的调整,能够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例如,通过重点产业倾斜政策,对投资于主导产业、瓶颈产业等中小企业实行优惠政策,能够吸引生产要素向这些产业流动;通过制定鼓励技术人员到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等政策,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2012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培育创新型示范企业,给予企业连续5年的补助。对辽宁省今后 5年科技创新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投入2亿元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资金,用以支持智能化数控机床、智能工业机器人、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重大科技创新产品研发。这些政策对引导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辽宁经济低成本、高效率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 辽宁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整空间

2.1 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和融资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的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如《小企业法案》(1953年)、《小企业投资法》(1958年)、《机会均等法》(1964年)等,从法律上确保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权力。此外,在设置中小企业融资机构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扶持等方面,美国制定了《小企业融资法案》、《小企业投资鼓励法》、《1974年联邦采购政策法》、《507号公法》和《小企业技术创新法》等。

我国近年来,国家以及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包括财政、税收、投融资等,但总体上来说,法律规范性不强,通常以各种通知、意见、规定等形式存在,各种财税以及金融扶持政策经常调整,中小企业想要得到资金支持和享受这些优惠政策,机会成本比较高。辽宁省中小企业厅副厅长周英俊在对辽宁中小企业调研中发现,对于国家减负政策,部分地方小微企业主竟然不知情、不了解。对于一些国务院、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减负文件,基层执行的难度非常大。全国人大正在组织进行对《中小企业促进法》执行情况的评估,并将在适当时机对该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2.2 财政资金能力不足,作用的空间有限

辽宁中小企业数量多,政府目前能提供的服务项目及服务内容受资源和能力限制,再加上政策在执行中的标准不明确,细化至可操作性的少,这些因素制约了中小企业政策实施及服务开展的实效性。从几年的实际运行效果衡量,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得到帮助。特别是融资和担保中,还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引导性机制,弱化了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驱动力量。我们课题组对大连的中小企业调查中,目前中小企业基本的融资渠道还是以企业不动产抵押,获得的资金数量有限,有80%以上的企业未与担保机构进行过合作,对担保机构也不太了解,有几家与担保机构合作过的企业也提出,担保机构的担保要求相对苛刻,担保费用相比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偏高、担保程序复杂,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2.3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省中小企业厅联合 200多家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辽宁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为中小企业开展了很多服务工作,但在实际调查中,很多中小企业反映,不了解或没有与相关服务机构往来,原因是业务不需要或不了解相关机构和费用。一方面反映中小企业的意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机构的服务能力未获得企业认可,专业水平需要提高。有些组织机构如各地市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由于初建,功能定位不准。目前,辽宁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还不能完全实现公开、公平的竞争,服务内容趋同, 服务管理粗放的问题也没有完全改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质量。

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辽宁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在政策的广泛性、配套性、针对性和协调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3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3.1 组织支持

包括为中小企业创立公平竞争环境,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秩序以及减少中小企业社会负担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

3.1.1 建立财政扶持的内生机制,突出财政支持导向

第一,制定产业扶持目录,明确支持重点。对产业发展基金应调整并弱化旨在对龙头企业、利税大户等在规模和贡献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优惠政策,实行财政政策的普惠制,并结合辽宁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积极支持制定产业扶持目录,集中支持特色产业和断裂环节,加大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可持续产业和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招商引资方向。发挥财政的内生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加大中小企业的各类专项财政补贴,并制定细则。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特点,制定相应补贴政策。如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要考虑考虑劳动力成本增加带给企业的压力,对企业的社保支出给予一定补贴;对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将财政补贴与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销售收入挂钩,确保品牌发挥效益;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设施实行补贴政策,在征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建设等方面,按照投资额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如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应用的项目,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奖励政策,按照项目投资额给予一定的支持;对投资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财政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民间资本加入,建立创业投资资金支持体系。

第三,出台鼓励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省级财政应制定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的鼓励政策,增强园区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使各地形成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规模经营和配套经营。

3.1.2 合理设计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制度

一是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税制设计上尽可能征收简明的轻税负。实行“简单一税制”,对总收入或利润进行低税率征税。如俄罗斯新税法对小企业实行“五税合一”,小企业或缴纳营业额的6%,或缴纳利润额的15%;有“避税天堂”之称的我国香港地区,其中小企业只需缴纳纯利16%的“利得税”。“简单税”不仅使小微企业获得了大幅度的减税优惠,政府也降低了征税成本。

二是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推进中小民营经济转型。结构性减税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很多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都有各项免税政策。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日本对中小企业购置的相关设备在纳税和计提折旧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或给予中小企业按购置价格 30%首提折旧,或免缴购置价格 7%的法人税;法国规定,中小企业可在创办当年及随后2年内,对其再用于企业经营的利润给予全部或部分免税;英国将中小企业所得税率降低为10%,对小企业投资者收入的六成给予免税待遇[2]。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为推进辽宁中小民营经济转型,结构性减税需要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对符合辽宁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可免税或减税,以减少成本和技术创新风险;对高新技术相关的中小企业,适当减征流转税,对科技人员给予适当的个人所得税减免;对创新型、节能型、节能环保及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小微企业的地方税实行即征即返;为鼓励中小企业扩大投资,对中小企业利润再投资部分可实行税收抵免政策;为中小企业资产更新换代,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对企业研发费用,可按比例用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而对落后产能、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不仅不减,要通过征重税的倒逼机制,并且利用财政奖励补贴的办法,促使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3.2 金融支持

在融资体系的建设上,辽宁应针对金融体系与企业体系不匹配的问题进行重构,以“政府推动、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市场运作”为原则,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有机结合,增加中小企业金融创新产品,搭建起以中小企业贷款平台、担保平台、信用平台和沟通平台为基础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3.2.1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为促进中小企业自身良性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更多地要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逐渐减弱直接注资、拨款和各种形式的无偿援助。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很多国家的通行做法。政策性金融体系主要由信贷机构、信用担保机构、投资基金及“二板市场”等组成[3]。

辽宁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辽宁实际,把握好政策性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以下几方面:

在信贷方面,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政策性银行,对符合辽宁宏观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方向的中小企业实行优惠贷款;对处于创业阶段、有巨大市场盈利潜力的行业或中小企业,降低贷款利率;对周期长、利润低、见效慢的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对企业资本改良和扩大,提供特别项目贷款。

在信用担保上,一是财政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财政对政策性担保损失,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补偿;二是设立担保基金,对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提供一定的贷款担保。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资本投资方式,设立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3.2.2 鼓励商业银行和商业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2009年11月,美国最大中小企业商业贷款机构CIT集团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对商业银行,适当运用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措施,并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制度,放大财政资金效果,间接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对民办商业性担保机构,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出台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低费率担保服务的政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税收减免优惠等财政政策,减少商业性担保行业的风险。

3.3 社会化服务支持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共享服务系统。

3.3.1 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支持

辽宁省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央技术改造专项投资,应逐步加大对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支持,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带动社会投资,加快推动服务平台建设。在实践运行中,以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信用担保机构等多种方式,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大力开展创业服务、经营管理、知识产权、财务会计制度等培训,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策划、财税代理、人才交流和政策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研究、制定示范服务平台评价标准,对服务优、信誉好、效果显著的示范服务平台,实行服务补助等支持措施,引导服务平台规范运营。

3.3.2 以政府引导和财税扶持,加快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步伐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辽宁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创业基地的财政资金支持,包括无偿补助、贷款贴息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并不断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形式市场化、管理方式企业化,进一步提升创业基地的孵化功能,降低小企业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门槛[4]。

3.3.3 进一步发挥技术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针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的实际,辽宁省政府利用高校等社会资源建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对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项目实施了财政资金补助,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为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产品设计和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要,辽宁财政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搭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平台,增加技术服务功能和扩大技术服务范围,重点推进为辽宁产业群体服务的创新平台和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为中小企业创新的技术支撑能力。

总之,研究辽宁中小企业的政策需求,研究新阶段的政策选择,从组织支持、金融支持和社会化服务支持建立配套的财政支持体系,是实现辽宁经济战略转型和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1] 辽宁省中小企业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2012-05-18]. http://www. smeln.gov.cn/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hannelID=11 47848491647&contentID=1335316916596.

[2] 李庆云, 杨志银.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 2009(17): 173-175.

[3] 蔡玮. 关于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6.

[4] 浙江省财政厅课题组. 财政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 浙江经济,2007(01): 43-46.

Th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MIAO Xiu-jie, SUN Jun-ling
(Management College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The process of rapidly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 in Liaoning, fin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Based on analyzing the positive effect and the problems of Liaoning financial to development of SM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E in Liaoning, respectively from the aspects of support of organization, financial support and socialized service suppor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policy;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F275

:A

:1008-2395(2013)06-0094-05

2013-09-10

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10D018):支持辽宁中小民营经济发展财政政策研究。

苗秀杰(1964-),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经济学;孙俊龄(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辽宁财政服务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辽宁舰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