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行业发展及创新思考
2013-03-21张婧
张婧
内容摘要:能源行业在应对低碳经济时代到来时,在内外部环境都极具变化的情况下,会产生实质性的改变。低碳经济理念的发展必将促进能源行业碳基能源实现从高碳基向低碳基与无碳基能源的根本转变。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主要从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方面入手,对能源行业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能源行业在低碳经济时代高速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 能源行业 机遇 挑战 创新
引言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促使二氧化碳排放显著降低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通过减少碳基能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寻求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发展绿色GDP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方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产生及影响如表1所示。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从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层面上升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导向和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也成为各国化解金融危机、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最高、最终目标
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落缓,世界各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其化解危机、寻找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提出了针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建议以保证其以低碳经济为引领,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保障。
英国—激励低碳经济创新,引领世界发展战略。英国政府不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者,也是率先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中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倡导者,还是通过出台《气候变化法案》第一个对碳排放建立法规的实践者。从理念到制度保障促使低碳经济在英国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战略》、《低碳工业战略》、《低碳交通战略》等分、子战略以及相关实施计划的出台,使英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也在1990-2010年这20年间下降了25.37%,低碳经济发展效果显著,成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德国—大力推动绿色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德国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生态税》,以此提高各类能源使用效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在2006年,德国第一个推出以技术战略为指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德国高技术战略》,全面指导低碳经济技术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高技术战略为蓝图,德国绿色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德国政府先后制定了针对能源发展的研究战略及相关法规,并出台了《气候保护高科技战略》、《可再生能源供热法》,全面推动德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美国—发展绿色经济战略,促推新能源战略。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对低碳发展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并做出了切实的行动。1990年,美国出台《清洁空气法》,2005年实施《能源政策法》,2007年提出《低碳经济法案》,并计划推出《气候变化技术项目战略计划》。经过多年的探索,美国试图寻求一个平衡各方因素、综合各种情况并且在可以积极应对气候、保护环境生态的同时有助于能源安全的发展战略,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战略,推动新能源战略。
(二)推动低碳基能源发展并调整高碳基能源结构
现阶段,各国已经掀起了发展地热、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燃料等低碳基能源的高潮。欧盟对其成员强制要求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提出到2020年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占比提高到20%,生物燃料在交通燃料占比提高到10%。
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将随着产生新的变化。新农业将走向有机、低碳的道路,减少对高碳基能源的依赖;新工业将大力发展低碳基能源、低能耗产业以及资源节约型产业。在社会生活层面,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消费方式,低碳出行将更为重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城市绿化、废物处理率将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将得到长足发展;环保住宅、节能家电将是人们生活、消费的方向。
(三)制定绿色新标准以发展绿色新技术
新标准、新技术是新时代持续发展下去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新标准方面,绝大部分国家通过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能效效率、单位油耗标准,鼓励开展研发节能产品、强制建设项目开展能源认证、引导交通使用新技术燃料等手段达到二氧化碳减排的效果。
在新技术方面,美、英、德国推行清洁煤计划,通过将先进的清洁煤技术向市场化阶段推进;英、德国开发低碳发电站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欧盟、美国、中国等国家积极发展CCS技术。
在未来,由于低碳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新的技术标准和贸易壁垒也随之产生,最先拥有这些低碳技术的国家和企业也随着成为主导和垄断者,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全新的技术和贸易壁垒。
(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碳排放交易权、财政税收等市场化经济手段逐步引入并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碳排放交易的国家,于2002年正式实施排放交易机制。2003年,美国适时推出区域温室气体计划,并在芝加哥成立气候交易所;2005年,欧盟在公司层面实施碳排放交易;2008年日本在企业之间尝试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2012年中国正式批准上海等7个省份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碳交易正在使一个新兴的碳金融交易市场迅速扩张。据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总额2020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从而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一是有助于中国能源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传统竞争领域相比,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中国能源公司与跨国能源公司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战略赶超相对容易。能够抓住低碳经济刚刚兴起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抓紧实施业务结构调整,积极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积极稳妥发展新兴低碳业务,接替发展速度将逐步减缓的传统业务,则中国能源公司将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低碳型能源公司。
二是有助于中国能源行业突破资源约束。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开发程度低。如果中国能源行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合资合作,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可以在国内外获取大量低碳和无碳能源资源,迅速构建起新的核心业务,有助于打破现有业务所面临的资源缺乏困境。
三是有助于中国能源行业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通过在国内外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低碳和无碳能源,研发和转让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出售核证二氧化碳减排量(CER),利用捕集二氧化碳来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开展碳排放交易业务等,中国能源行业将形成众多新的以低碳技术利用为核心的效益增长点。
(二)挑战
一是节能和提高能效、能源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调整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很可能将导致石油消费下降,至少会较大幅度减缓石油消费增速,进而影响中国石化主要产品的消费需求。中国政府披露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指出,中国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必将导致终端能源需求总量的减少。其中,煤炭的需求总量减少最多,其次是石油、热电以及电力。
二是现阶段中国能源行业已经面临行业资源短缺、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升级换代、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市场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等诸多挑战;又将面临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减少碳排放的巨大压力,这必将会导致投资大量增加,生产成本大幅增长。
三是与跨国能源公司相比,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二氧化碳综合利用与CCS技术等是能源工业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中国能源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开发低碳能源实力较弱,自主知识产权较少,面临内外部双向发展压力,整体处于劣势地位。
四是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碳关税以及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已有部分发达国家拟对中国等暂时不承担碳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征收的碳关税以及各种名目的绿色贸易壁垒,这必将对中国能源工业一体化产品的出口产生严重的影响。
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行业的创新
(一)从国家战略出发建立配套的政府政策支持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表明,低碳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首先要从战略高度提出明确的框架,再从法律法规、政策建议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辅助和支持。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对属于低碳发展特定行业适当优惠,对符合低碳发展的特殊技术予以补贴。从实际出发鼓励低碳能源、无碳能源以及替代能源的快速发展、推广实践以及实质性的引导措施。
(二)树立低碳知识产权的观念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技术将引导能源行业勘探、生产更多更新的低碳能源、无碳能源以及替代能源。目前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主要由发达国家公司所控制,这些低碳技术不仅仅是公司利用专利制度保护其创新成果,而是更广泛地通过知识产权圈占创新空间,垄断技术,限制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自由,给竞争对手的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业务发展都设置了壁垒,从而实现其自身掌控竞争主动权的战略目的。因此,我国能源行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不仅需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速赶上发达国家,更需要积极应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为发展低碳能源创造先进的技术条件。
(三)打造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为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必将走低碳能源发展道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发展低碳基能源,加强低碳基能源利用,持续加强环境保护隐患治理,创建清洁生产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源头上做到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打造符合中国现阶段发展国情的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
能源行业和人们息息相关,上到国家安全,下至百姓衣食住行。因此,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能源行业不仅在自身的生产中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能效、节约资源,优化能源结构,在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中形成较为完整的低碳能源业务产业链。还应该与政府相结合,充分利用图书、报刊、网络等媒介工具,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宣传,努力引导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及其利益相关者转变其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对百姓而言,将绿色低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反作用于能源行业和政府,使真正的绿色低碳生活多层展开。
参考文献:
1.阿斯普朗德.清洁能源投资:太阳能、风能、乙醇、燃料电池、碳信用等行业的绿色贸易指南[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9
4.世界银行著.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译.世界碳市场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5.陈英姿,李雨潼.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
6.汪晓文,李杰.中国关于清洁发展机制问题研究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