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荔枝的发祥地和汉代进贡地考析
2013-03-19黎军
黎军
(梧州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广西梧州543002)
中国荔枝的发祥地和汉代进贡地考析
黎军
(梧州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广西梧州543002)
荔枝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水果,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从野生品种驯化为人工栽培果树,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荔枝不仅推广到全国气候适合的省份栽种,还被引种移植到国外20多个国家。该文从西汉帝都上林苑荔枝移植地、两汉晋贡地、荔枝进贡道及荔枝移植流播发展史考析,得出结论是:广西苍梧县境内包括梧州市区一带是荔枝发祥地和两汉进贡地。
荔枝发祥地;两汉进贡地考析;苍梧县
荔枝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果树,大约从春秋战国时期由野生品种驯化为人工栽培果树,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荔枝栽种不仅覆盖了我国气候适合的省份和地区,而且还被引种移植到国外,目前,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栽种荔枝。荔枝早已成为一种物质文化不断向前发展,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和地球气候的嬗变,荔枝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是荔枝物产的发祥地,在物产文明发展史上是一项重大的贡献。荔枝作为一个物种现象,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勇于探索、敢于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精神。它是一笔光耀千秋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财富。中国有理由重视、珍惜和爱护这笔物质文化遗产,认真加以研究和保护。
一、中国荔枝发祥地探源
中国荔枝栽培果树最早记载见于公元前二世纪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葡萄,隐夫薁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这段文字,其中记述的“离支”即荔枝,说它从苍梧被移植到长安帝都宫廷的上林苑去栽培的情况。称作“离支”,据《扶南记》解释说:“此木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由刀斧劙取其枝,故以为名”。
印证司马相如记载荔枝移植一事的,有汉代记载帝都长安城池建设规模的书籍《三辅黄图》,其中说:“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植所得奇草异木。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偶一株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十人,遂不复莳矣,其实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当中的移植地“交趾”,是指汉代中央朝廷驻设在苍梧郡的政权机构交趾刺史部,与《上林赋》所说的“苍梧”同为一地。
在荔枝被发明人工驯化为良种栽培之前,我国岭南大部热带山野零星分布着野生荔枝群落,包括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和四川靠近粤桂边缘的局部山区。古籍中记载的荔枝,有些文献未将山野荔枝与栽培荔枝严格区分。野生荔枝也称为“勒荔”,其特点果壳较厚,带革状软刺,俗称刺为“簕”,是广西苍梧、梧州一带粤语方言读音(本土称“白话”,与普通话相别)。野生荔枝果实味道特别酸,令人见而垂涎。至今,苍梧县南部山野还生长有野生荔枝,鉴于近些年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荔枝已逐渐稀少。
我国人工栽培的荔枝,就是从原始野生荔枝移植、嫁接、培养成为人工驯化品种的。从史籍文献推断,中国荔枝驯化成为人工栽培果树的发祥地应在今广西梧州市区到苍梧县城附近约二三十平方公里的局部地域内。大约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苍梧的先民已经对山野荔枝进行移植驯化和人工栽培。可惜,就象禽畜驯化以及许多农作物的原始驯化过程一样,从事荔枝驯化的创举人早已淹没于世海,历史没有记录他们的劳动贡献。但是,荔枝最早被驯化于今苍梧地域内,我们却可以从历史时空隧道去探寻。
苍梧,闻名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了苍梧郡,距今已达2120年了。那时候,苍梧郡首府设在今梧州市,辖境占据岭南大部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湖南江永、江华以南;广西藤县,广东信宜以北的广袤地域。苍梧郡地处五岭心腹中的丘陵低谷山脉地带,集纳越南北部和我国云、贵汇入广西境内的河流,连接邕、浔、桂三江,然后灌注苍梧郡城西江东流入海。紧扼黄金水道咽喉的苍梧郡,通交趾(今越南北部),溯云贵,接衡湘,连长江。自秦始皇开凿灵渠贯通湘漓水系后,秦汉之际,苍梧郡成为岭南交通、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郡县制确立前后相当长时期内,苍梧地域被泛称为岭南、岭外、交趾、南海、南越、南中、广南、炎方等。
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中叙述苍梧“地总百粤,山连五岭,唇齿湖湘,噤喉桂广。汉以交州治广信(今梧州),控南服之要。会明时,亦设重臣于此,固两粤之襟带。形势所关,古今一辙矣。苏氏曰:苍梧为两粤都会,北自漓江建瓴而下,西则及郁合为巨浸,绾毂三江之流而注之大壑。故论西则桂林为堂奥,而苍梧为门户;论东则南海为心腹,而苍梧为咽喉,控上游而据要害,其指顾便也。”
苍梧地处五岭心腹地带,五岭山脉阻隔形成天然屏障,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莽莽山川,草木蓊蔚。《梧州府志》说:“春夏之交,淫雨弥旬,涨潦时发,三伏炎暑特甚,大抵炎方燠多寒少。一岁之间,暑热过半,大都南荒,火宅暑热,山谷之气垂荫,瘴雾蛮烟,终年秀绿。”唐代宋之问曾描绘“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这样的气候环境,极其适宜荔枝、柑橘等南方热带果树生长。这些热带果树,原先多为山林天然野生果树。山野荔枝在我国南方热带气候区分布虽然较广,但对气候十分敏感,即使在苍梧同一县域内,南北气候的偏差也有不生长山野荔枝的地带,因而通常以群落而生。
见证苍梧为发祥地的文献依据,除前面提到的《上林赋》和《三辅黄图》外,三国时张勃著的《吴录》明确记载:“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记述了苍梧荔枝不仅栽种在山中,而且民居房前屋后或园子里也有种植的情况。
我国记载荔枝的历史文献,或许有更早的记载,或许到了两汉三国时才有记载,而大多已在世海中沉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人类创造物质文化的历史悠远,原始野生果树繁育驯化为人工栽培果树的过程较长,低贱的劳动生产过程往往容易被世人所忽视。二是古代岭南处于闭塞,见惯山野树木的本土人习以为常而不作记载。三是部族列国吞并战争,导致史籍文献的缺失,以至给后世留下了历史迷茫。四是岭南开化晚于中原,直到秦始皇开发岭南,“始通化外”,信息才向中原传播。因此,于今能够稽考的涉及苍梧荔枝物产文化的文献,都是由外籍游官文士进入岭南后进行追记的。
因此,关于记载荔枝的文献,可供查考的多为汉晋唐宋古籍中零散的资料。西晋嵇含是安徽谯国(今宿县)人,一说是河南亳丘(今巩义市)人,他撰写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本植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其中记载:“荔枝,树高五六丈余,如桂树,绿叶蓬蓬,冬夏荣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酢者,至日将中,翕然俱赤,则可食也。一树下子百斛。”嵇含在书中还记载龙眼、荔枝、橄榄、柑之类都是贡品。说:“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出九真、交趾。”
晋初人薛莹《荆扬已南异物志》记载:“龙眼,如荔枝而小,圆如弹丸。味甘,胜荔枝。苍梧、交趾、南海、合浦皆献之。山中人家亦种之。”又说:“荔枝树生山中,叶绿色,实赤,肉正白。味大甘美。交趾、日南、九真皆有之。”
唐代刘恂著的地理杂记《岭表录异》:“荔枝,南中之珍果也。梧州江前有火山,上有荔枝。四月先熟(原注:以其地蒸,故曰火也),核大而味酸。”又说“梧州对岸火山,山下有澄潭,水深无极。其火每三五夜一见于山顶,每至一更初,火起匝其顶,如野火之状,少顷而息。或言其下有宝珠,光照于上如火。上有荔枝,四月先熟,以其地热,故为火山也。”
唐代段公路在《北户录》也记载:“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枝,梧州火山者,夏初先熟而味少劣,其高潘者最佳,五六月方熟,有无核类,鸡卵大者,其肪莹白,不减水精,性热,液甘,乃奇实也。”
由此可见,苍梧荔枝在秦汉时候已经成为闻名的地方物产。“火山荔”更代表了一个地方早熟品种,还有迟熟和无核类品种,以至后来被移植到全国各地去。“火山荔”还入于古代医书《生草药性备要》中。
仅以“火山”荔枝品种为线索,从一些零散古籍中,便可以追寻古代苍梧荔枝品种及繁育技术流播到全国各地去的轨迹。清代广东鹤山人吴应逵《岭南荔枝谱》记载广东荔枝“夏时荔火流丹,全洞皆赤,有火山、田岩、桂味数种,而桂味尤胜。”
“自挂绿至状元红,皆山枝,火山之属也。”又说:“丁香有大小之分,与小华山、绿罗衣、交几环三种皆绝美,是皆火山之属。”又载:“顺德有凤山,有宋荔一树,土人名曰尴尬。五月后迟熟而小者,名火山。”
又引《广语》说:“火山善变,滋味百出。”“是皆火山之属,湛文简公昔从枫亭怀核以归,所谓尚书怀者也。”《番禺县志》载:“夏时荔火流丹,全洞皆赤,有火山、田岩、桂味数种,而桂味犹胜。”
这些古籍的记载,说明了苍梧“火山荔”及“桂味”品种向广东一带流播的情况。而且,还说明了“火山荔”改变为“尚书怀”名称的由来。湛文简公即广东增城大儒湛若水,为明朝哲学家、教育家,在朝廷任礼、吏、兵三部尚书,他吃了“火山”荔枝怀核而归,种出的“火山”荔枝便变成了尚书怀。
北宋福建人陈正敏《遁斋闲览》引《荔枝谱》称:“‘汉初,南越王尉佗以备方物。和帝时,交趾七郡贡生荔枝。天宝中,涪州岁驿致之。’未尝言及闽中者。今广南夔梓所出,仅比闽中之下品。是真荔枝,自唐其名未著。今莆阳为天下第一。然闽中佳者,六月方熟。其四月熟者,谓之火山荔枝。”
我国最早一部荔枝专著是唐代广东人郑熊著的《广中荔枝谱》,但该书已佚。流传下来的早期荔枝专著便是宋朝学者福建莆田人蔡襄(字君谟)所著的《闽中荔枝谱》了。其《谱》说:“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汉初,南粤王尉佗以之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蔡襄《荔枝谱》所记载的是福建荔枝,但在介绍当地种植的“火山荔”品种时,则明确说:“火山,本出广南,四月熟,味甘酸,而肉薄,闽中近亦有之,山在梧州。”可见,苍梧“火山荔”这个品种,在作者著书时,才开始流传到福建去种植。陈正敏和蔡襄两个都是宋代福建人,他们记载“火山荔”的情况证明,“火山荔”这个品种是沿着西江流域首先传到广东,然后才传到福建去的。
由此,可以推断,荔枝首先从今苍梧、梧州三江口局部地域进行野生驯化为民间改良品种,这种驯化技术和品种,日益向周边地区首先是广西东南部、越南北部、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域辐射扩散和移植,再从广东推移到四川、福建及全国适宜栽培的地区。
秦汉间,苍梧驯化改良荔枝已广泛种植,果实品质日趋优良。在中国古代生产技术、信息、运输等条件的局限下,这种技术扩散、移植栽培的过程,大约跨越了从秦汉到唐宋约一千多年间的历史发展过程,才完成在全国适宜气候的地区栽种。
前面引述的原始记载,说明中国荔枝驯化果树起源根基地域在于今苍梧和梧州之间比较狭小的范围之内。苍梧、梧州水汇三江,集纳了越南北部、云、贵、广西丰富的水系资源流经西江入海,地处河谷地域的苍梧、梧州成为潮汐地带,湿饶温润,极其适合荔枝生长,地理、气候、土壤、物种等条件造就其成为中国荔枝的发祥地。
古代岭南闭塞,苍梧荔枝“坐在深闺无人识”。正如西晋嵇含在《南方草木状》序言中说:“南越交趾植物,有四裔最为奇,周秦以前无称焉。自汉武帝开拓封疆,搜来珍异,取其尤者充贡。中州之人,或昧其状,乃以所闻诠叙,有裨子弟云尔。”可见荔枝、龙眼当时是“南越交趾”奇物,在周秦之前还不知道荔枝的名称。因此,作者说明写书的目的,是为了让五岭之外的中原人认识南方的“珍异”。
本文首次明确提出荔枝起源地在今苍梧、梧州局部地域的观点,学术界可能会质疑,为什么古籍文献中记载荔枝进贡的史事有说“交趾”,有说“南海”,有说“岭南”,有说“南方”或“炎方”?在前面已经提及,最早记载荔枝文献的都是岭外人士,免不了所记地名均以当时中原人流行对岭南的泛化惯称,如嵇含《南方草木状》开篇序言即称“南越交趾”这个泛化的地域。
秦汉三国时代,由于五岭阻塞障碍,中原人很难到达岭南来。直到唐宋,五岭内还属于流放地,中原士人常以到岭南为耻。他们获得岭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秦始皇征战开发岭南时期的积累。到了秦末,赵佗接任南海尉,趁北方战乱,兼并了秦时南海、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广州)。赵佗这个“南海尉”割据岭南近百年,期间几与中原阻绝。
到了西汉初,汉高祖刘邦承认赵佗南越王地位,岭南与中原得以沟通。由于赵佗在南海称雄,将秦地三郡吞并一体,“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者也。”所以,中原人士把南方各族居地泛称为南海。正如《州郡典》(1)说,岭南“废置混杂,不能悉举。”他们又无法身历实地,故古文献中多沿袭泛称。又因岭南地处南海水域,秦汉前后的古文献也因此常把岭南地域泛称为南海,如《书·禹贡》(2)说“入于南海,其确地不详。”
到了汉武帝刘彻攻破南越,彻底结束了南越国一方割据的时代,岭南归于汉朝一统天下,将秦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分置苍梧、郁林、合浦、日南、九真、交趾、儋耳、珠崖九郡。为了加强对地方统治,汉武帝设置中央派驻岭南机构交趾刺史部统领。交趾刺史部先设越南北部靠近广西边境的赢娄后移治于苍梧,统领七郡(废儋耳、珠崖二郡)。交趾刺史部后改为交州。到了东汉建安二十二年,交州州治从苍梧东迁番禺(广州)。三国时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四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苍梧又归属于广州。而交州则辖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珠崖五个郡。
由于苍梧郡治在两汉、三国战乱中动荡变迁,地域时扩时缩,政权机构易地变迁,地名称谓则常被政区建置的南越、南海、交趾、交州等响亮的政区名称取代。如汉乐府《喻猛歌》“于惟苍梧,交趾之域。禹贡厥人,岛夷卉服。”(3)因此,没有身历实地的中原外籍人士以及当时的流官文士、坐在京师的文献官员,多沿袭对岭南传统泛化的称谓和政权机构驻设地名或归属方位进行记载,实为出于当时历史原因。
二、上林苑荔枝移植地考析
西汉帝都长安上林苑移植荔枝的史事,史籍文献记载为“交趾”,此事见于《南方草木状》(4)引述《三辅黄图》的记述。《三辅黄图》本是记述秦汉帝都咸阳、长安都城建设规模的书籍,而以汉都长安为主,又名《西京黄图》,记述长安城及其周围的布局、宫殿、馆阁、苑囿、池沼、台榭、府库、桥梁、文化设施、礼制建筑等,条分缕析,十分详备。其中因为记述上林苑建扶荔宫而涉及苑中栽种的百株荔枝移植于“交趾”。
查阅《三皇辅图》卷三,有一段植物种类较详细的记载:“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蜜香、指甲花百本、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甘橘皆百余本。上木,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数十人,遂不复莳矣。其实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至后汉安帝时,交趾郡守唐羌极陈其弊,遂罢其贡。”
只是此处的“交趾郡守唐羌”,《后汉书》作“临武长”,即湖南临武县地方长官而不是交趾郡守,应以《后汉书》为准。
这里的“交趾”地名,已在前述中作了说明,实即为交趾刺史部政区驻地的苍梧郡所在地。当时移植百株荔枝树数量之多,由于荔枝木质坚硬,树皮脆薄,不易保水,移植必须带原生根泥土采掘,以布料包裹根部。采掘的树株也不能太小,太小则在途中不易保持水分而易干枯,还需要遮荫防晒。树株太小,也难于在上林苑成树,因而重量大,运输工具只有用船装载,运输线路当时只能选择越城岭湘漓水道。
秦末汉初,交州与中原往来的唯一水道,就是秦始皇收复岭南时开凿的兴安灵渠沟通长江连接西江的水道,即越城岭道。中原进入岭南,由汉水过长江,从长江上溯而入湘江至广西全州;过灵渠入漓江(桂江),顺流南下到达桂江出口梧州(苍梧郡城,也称广信)注入西江。这条全线水道,是当时中原进入岭南极为便利的唯一水道,运输物资多用这条水路。自秦汉以来,一直是长江水系进入岭南的交通干线。到达漓水关口苍梧郡后,沿西江顺流可下达广州(南海郡),逆水上溯西南大江可抵达交趾(越南北部)。
因此,文献史籍所说的“交趾移植”荔枝应为苍梧荔枝,而不是指越南北部境内的赢娄交趾。苍梧为荔枝主产区,有何理由舍近求远去采掘移植呢?
据《州郡典》(5):苍梧郡去西京五千五百里;交趾(赢娄)去西京七千二百五十三里。古代帝京通往赢娄交趾的水路,无论往返都要经过苍梧,而且,经苍梧而往越南北部交趾的水路,一直到唐宋明清各个朝代都在利用。苍梧既是荔枝产地,有何理由远去赢娄交趾移植荔枝果树?《三辅黄图》所记述移植荔枝的“交趾”,是以当时的政权机构名称为记,而不是确指今越南境内的古赢娄交趾地名。也就是说,汉武帝移植长安上林苑的荔枝,应是苍梧荔枝。
或许有人说,其时的南海(广州)也属于交趾刺史部辖地,是否会移植于南海(番禺,今广州)呢?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南海运送荔枝的水道也必经苍梧,船从南海(广州)出发,溯西江逆行,过端州(肇庆)、康州(德庆)、封州(封开)到达苍梧(今梧州),仅这段西江水路就增加了682里,苍梧既是荔枝产地,何不就地起程,有必要舍近求远吗?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以“左苍梧,右西极”述及“离支”树移植于苍梧,而记载长安帝都建设规模的《三辅黄图》则以当时中央朝廷的派驻机构交趾刺史部的行政地名进行记载,两者实为同指一地。另外,根据古史籍文献查考,古交趾(越南北部)境内,人工驯化栽培荔枝尚未见记载,当地驯化或移植人工栽培荔枝比苍梧晚,其地人工栽培技术应由苍梧辐射和传播。甚至可以说,直到今天,越南境内所产荔枝尚未达到很好的改良。从这个角度推测,汉初的赢娄交趾还没具备移植荔枝的条件。
三、汉朝廷荔枝进贡地考析
中国荔枝朝贡,风行于两个历史朝代,汉代和唐代。最早以“方物”进贡西汉朝廷,实起于苍梧。到了唐代,荔枝进贡地已从苍梧转移到荔枝发展地广东、四川、福建一带。
荔枝进贡早在西汉之初,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载:“南越王赵佗献高帝鲛鱼、荔枝。帝报以葡萄锦四匹。”
这是中国荔枝进贡最原始的记录。虽然没有明确荔枝产地,但不妨引述如下一些史籍记载。
《南方草木状》引用《三辅黄图》说移植于上林苑的荔枝全部萎死,“其实則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
《艺文类聚》(6)引《东观汉记》载:“单于来朝,赐橙、橘、龙眼、荔枝。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出九真、交趾。”
谢承《后汉书》:“汝南唐羌,为临武长,县接交州,州旧贡荔支及生犀献之。羌上书谏。乃止。”
《资治通鉴·汉纪》“岭南旧贡生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昼夜传送。临武长汝南唐羌上书曰:“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伏见交趾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帝下詔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
《后汉书》:“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几。每有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险阻,死者相继。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人之本。其敕令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
《遁斋闲览》引《荔枝谱》称:“汉初,南越王尉佗以备方物。和帝时,交趾七郡贡生荔枝。”
《苕溪渔隐》:“余观蔡君谟《荔枝谱》云:‘东京:交趾七郡贡生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临武长唐羗上书言状,和帝诏大官省之。”
宋苏轼《荔枝叹》自注:“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枝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
《吴都赋》:“龙眼,如荔枝而小,圆如弹丸,味甘,胜荔枝,苍梧、交址、南海、合浦,皆献之,山中之家亦种之。”
前面引述古代文献关于汉代进贡荔枝和荔枝果树移植帝都上林苑的记载,归纳起来有这么几条信息:一是南越王赵佗献给汉高祖刘邦的嘉鱼、荔枝来自“南越国”。二是魏文帝令岁贡的南方珍果荔枝出自“九真、交趾”。三是《后汉书》说汝南临武长唐羌上书请求罢贡的荔枝出自“交州”。四是《后汉书》记载的“十里一置,五里一堠”进贡的龙眼、荔枝献自“旧南海、交趾“。五是《遯斋闲览》说汉和帝时所贡的生荔枝出自“交趾七郡”。六是《苕溪渔隐》说贡生荔枝也是“交趾七郡”,《资治通鉴》也说“交趾七郡”。七是宋朝苏轼《荔枝叹》自注说汉永元中进贡荔枝龙眼来自“交州”。八是《吴都赋》说龙眼、荔枝“苍梧、交址、南海、合浦,皆献之”。归纳起来,文献中贡地的表述在于交州、南海、苍梧、交趾、九真、合浦这些地名而已。
这些文献所言贡荔枝事,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后汉书》记载的唐羌上书所陈述的事件,即出于《后汉书》记载为本源。虽然那么多书籍文献都涉及到它,但都是针对这个事件大略说事。因此,大多数文献都抄袭了“交趾七郡”这个说法。事因出于当时湖南境内的“临武长唐羌”上书中所泛列。当时交趾刺史部(交州)政区总共管辖七郡,但是,作为荔枝进贡过境地的湖南临武县的地方长官唐羌未必详知实情,故一言以蔽之为“交趾七郡”。然而《吴都赋》则说苍梧、交址、南海、合浦四郡,不难看出都是粗略的缺乏严谨的记载。
但是,也不能排除七郡在那些进贡年代中,络绎不绝地进贡各种物产,有进贡荔枝,有进贡龙眼,有进贡柑橘,有进贡生犀、海产等地方特产的情况。唐羌上书则把进贡的全部事件概述而写,因此,这七郡都在其中了。至于文献所列地名各有差异,前面已经说过,秦汉之际对南海、交趾、交州的泛称地问题。其中的“旧南海”更明显是后人写前事时,对不详地址采用传统习惯的模糊提法。
总之,在一年入夏的季节中,驿路奔腾不息贡荔枝是最为显眼的一件大事。
荔枝进贡确切地究竟是否在苍梧?首先,苍梧是当时的物产地是重要前提。其次,运输路线也决定了物产地的选择条件。
苍梧荔枝第一次成为朝廷贡品是由南越王赵佗开始的,赵佗进贡的对象,是汉高祖刘邦这位西汉开国大帝的王朝,是赵佗让当时最高统治者和皇室上层,开始品尝到来自岭南的佳果。
赵佗本是河北真定人,在秦始皇派出50万大军征战岭南时,为南下部队一员将领,进入越地后,继位任嚣做了南海尉。由于陈胜吴广起义,短命的秦朝灭亡,中原战乱,据守岭南的赵佗趁机在番禺(广州)建立南越国,自封为南越王,控制整个岭南地区。赵佗看到苍梧扼三江要冲,派他的族人赵光在苍梧筑城据守,任命他为苍梧王。赵佗的南越国传了五代,统治南越93年。
秦亡,中原陷入战乱数十年,直到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皇朝。公元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刘邦派陆贾为专使,携御赐品及“南越王之玺”的金印出使南越。于是,赵佗受命臣服于汉室。就在这一年,赵佗下令“备方物”,其中有苍梧出产的鲛鱼、荔枝,赴京朝贡刘邦。
当时赵佗进贡给刘邦朝廷的或许是荔枝干品,而嘉鱼则活于船上。因为从《后汉书》“永元十五年,岭南旧贡生龙眼、荔枝”判断,贡“生荔枝”即鲜荔枝应是在刘邦死后的事情。赵佗这次“备方物”,除有文字可考的荔枝、嘉鱼外,必定还有其他相当数量的岭南各地特产。因此,在当时平静无战事的情况下,第一次向汉室进贡“方物”,当选择岭南直达长江的唯一行船水道,也就是前面述及的越城岭湘漓水道。由于路途遥远及物资数量大,选择水路便于“方物”的装载、保存和运输。当时,赵佗掌控南越,取何物为贡品,“备方物”于何地,均由赵佗而定。苍梧是荔枝产地,鲛鱼又产自苍梧,故当然取自苍梧。
可是,赵佗进贡荔枝后第二年,刘邦就驾崩了。刘邦死后,吕后专权,赵佗叛离了汉室。此后,赵氏世袭南越国与汉室中断关系长达83年。
直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刘彻攻破南越国,汉朝一统天下。将南越分设七郡。过了4年,即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原来设在越南赢娄交趾刺史部迁移到苍梧郡广信县(今梧州),苍梧成为中央朝廷派设机构交趾部(后改称交州)的驻地。
这期间,发生了《三辅黄图》记录的史事:京城起扶荔宫,移植荔枝连年不息,“遂不复莳,其实则岁贡焉。”从此,苍梧荔枝每年朝贡不断。
然而,由于汉末三国到南北朝处于中国历史最长期最惨烈的乱世,或许荔枝进贡史料湮灭,或许当时根本就回避正面记载这种“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的“馋口欲物”,因而史籍文献只从侧面留下一些支离破碎的贡事记载。最为明显的,史籍中贡荔枝事情见不到具体记录,只有从历史人物传记、笔记杂集、吟讽诗词当中侧面流传,如前面引述的《后汉书·和帝纪》、《三辅黄图》、《上林赋》当中涉及。
此外,从残存的地方志籍中也残留一鳞半爪的记载。例如明崇祯本《梧州府志》载:“苍梧太守杜穆,值王莽乱,闭境自守。建武五年,诏命穆遣使奉贡,封为列侯。”建武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年号,即公元29年,是王莽篡政乱后的东汉崛起时期。《三国志·吴书·士燮传》及《府志》还记载交州刺史张津死后,朝廷赐士燮玺书,命董督七郡。尽管处在汉末三国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士燮仍然“贡职不废”。这说明在当时战乱频仍的情况下,苍梧始终作为荔枝物产的进贡地。
四、两汉开辟的荔枝贡道考析
从文献可知,进贡鲜荔枝(文献称“生荔枝”)应是从西汉武帝刘彻开始,直到东汉和帝时下令罢贡,前后跨越了两汉12代皇帝,时间长达230年左右。那时候,皇宫里不仅有夏季进贡的“生荔枝”,而且库藏着进贡来的干荔枝,所以《东观汉记》说“单于来朝,赐橙、橘、龙眼、荔枝。”可以在秋季橘、橙进贡时节同时把龙眼、荔枝干品赏赐回赠来朝的北方匈奴首领单于,说明那时候,干品荔枝与新鲜荔枝同样进贡。
进贡鲜荔枝,就必须选择荔枝进贡道。
在长达两百年间的进贡荔枝过程中,历史曾经发生过一连串的人间悲剧。荔枝这种南方热带水果,离枝即“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遥遥几千里的帝都长安,用船运送最快也得十天半月吧,到达京城可不全腐烂了?
那时候,苍梧鲜荔枝进贡,这就必须改用水陆兼程的萌渚岭道作为进贡线路。这条道路,起点用船水运,从苍梧郡城西江顺流80里到封川(今广东封开县),溯贺江支流逆行370里到达临贺(广西贺州),改为陆路过萌渚岭隘口,经湖南江永、道县再改用水路,顺潇水放船下永州入湘江,出长江顺流而去。此道去西京长安约4980里。沿途水路和陆路两用,据清代同治版《苍梧县志》记载,陆路设置为“十里一置,五里一堠”的交接驿站,“昼夜奔腾”进行荔枝传递接力赛。
汉代的“置”,意即度其远近而设置的邮递点,原本为邮传驿站,一“置”距离为30里。“堠”本为战事时进军路线设置的土台,用以烽火联络及文书传递点,“堠”则视山路险峻和拐弯远近灵活而设。为了加快荔枝运送的速度,当时便把“置”、“堠”的距离缩短为“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其加急程度比正常的邮驿加速了三倍。
为了把鲜荔枝及时送到京城,地方官尝试了很多进贡保鲜方法。曾经采用新砍下来的竹筒贮藏,在一端竹节处凿孔,把荔枝投入,密封,外裹以湿泥。曾使用粗厚的木桶盛载冰凉井水,隔水置荔枝于水面上,密封桶盖传送。或将荔枝留枝蒂以蜡封,或用蜂蜜浸泡装载。后来,一些官吏竟想出了带果连树砍伐进贡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进贡办法最好。荔枝成熟时,将大枝砍伐,在根基部包裹泥土,浸泡于盛水木桶中。到了陆路驿站,将插在木桶的果树交叉于马背两侧,马队飞骑,白天黄尘滚滚,夜晚火把游龙。五里十里一站,驿马频换,风驰急进。沿途险道,时有伏天中暑,或奔突失势,人仰马翻的。或时有猛虎毒蛇,横路为患,人马两丧的。
虽然如此,荔枝的进贡却犹连年不息。据方志书籍载,砍树带枝进贡,由于过熟,果实沿途脱落。后来砍伐将熟未熟的,到达京城或未熟透。经过多年进贡,掌握了经验,把握了最佳砍伐时间,让帝王妃子宫廷官吏吃上了品质最佳的荔枝鲜果。这种在实践中被认为最有效的砍树进贡法一直延续了很长时期。
这样一来,民家果树遭受连年砍伐。荔枝所以为珍果,木质坚硬,尽管南土暑热湿饶,仍生长极慢,很难长大成树,故荔枝树寿命长达千年。古代荔枝栽植后12年才结果。成熟时节,官府一旦选为进贡,即派小吏日夜坐守。若碰上贪吏强摊贱价,果农苦不堪言。由于连年砍伐,苍梧荔枝成林果树日益减少,民间栽种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因而苍梧一带流传口头禅“荔枝奴”,意即栽种荔枝做贡奴而已。可见荔枝进贡的劳役之苦,影响深远。民间称荔枝为“奴”,但在晋代嵇含写《南方草木状》时,却曲解了用意,解释为“荔枝过即龙眼熟,故谓之荔枝奴,言常随其后也。”
嵇含之意,龙眼跟在荔枝后成熟,也即龙眼为荔枝之奴。嵇含写书时,汉朝结束荔枝进贡已经200多年,但“荔枝奴”的别称一直流传下来。荔枝、龙眼当时为南方贡品,“荔枝奴”过后,接着做“龙眼奴”,南方异果进贡不息,劳役不止,这应该是“奴”的本意。到了宋朝苏东坡到梧州,才理解“荔枝奴”用意,还有宋代到梧州出任州官的南昌人陈执中,更加明白“荔枝奴”的含意,他在《题苍梧部》诗中感叹荔枝“果珍何忍命为奴?”
由于荔枝进贡连年将老树砍伐,苍梧荔枝遭受了严重摧残,果树日益枯萎减少,以至曾经出现过栽种荔枝的历史衰落期。从荔枝成树到结果至少需10年以上,古代劳动者试验山野荔枝驯化的过程很长,从山枝移植、果核育苗、异树嫁接、母树驳枝等项技术摸索,一直不断地进行。如果方法不对,气候不适,只长树而不结果,或结果而味酸,因而古代荔枝种植发展很慢。把荔枝驯化技术或成树品种引种推移异地,以一株从成树到结果10年为一代计算,进行异地推广或移植十代,则已经超越100多年岁月。因此,在古代,我国荔枝移植和驯化技术推广都十分缓慢。
汉代,苍梧荔枝进贡还采用过第二条水陆兼程的贡道,就是骑田岭道。汉高祖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就是从这条道路进入岭南经西江下南海(番禺)去见赵佗的。这条道路依然从苍梧水路启程,沿西江下肇庆,抵清远,转逆北江而溯洭水(连江)到达桂阳县(今广东连州),然后飞骑“十里一置五里一堠”的骑田岭陆路过湖南郴州境(即汉临武县地)、耒阳县,取耒阳水道下衡阳,出湘江,再入长江水道而去。全程至长安约5000里。
过骑田岭陆路与萌渚岭贡道照样艰险,但当时改用此道,必有其背景原因。也正是改用此道之后,才发生了湖南境内的“临武长汝南唐羌上书”的史事。至此,汉代终于结束了长达两百年间的荔枝进贡史。然而,之后的三国魏文帝时期仍然继续进贡。
这条骑田岭道,一直到唐朝政府还很重视进行建设,曾经由官府主持,地方富户豪族兴资修建。据《唐书》载:“杨贵妃好荔枝,南海岁贡荔枝,飞驰以进。”
《太平御览》载:“妃子生于蜀,好荔枝,南海生胜蜀,每岁飞驰以进,则涪不进久矣。”不过这时期,荔枝进贡地已转移广东南海、高州一带。
唐代诗人鲍防曾经写过《杂感》诗,以汉帝进贡史事作讽:“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就是针对这条荔枝贡道和汉时贡事而发。但是,鲍防也以为汉代荔枝真的来自越南北部的赢娄交趾郡地,所以在诗中说“朝离象郡”、“马走林邑”。象郡为秦置古郡,汉初因之,旧址在今广西崇左县境。林邑为秦时南海郡古国名,后属日南郡,在今越南顺化及两广部分地区。假如荔枝真从赢娄交趾起运,马走越南北部境内陆路驿站,出林邑,到崇左而入左江顺流汇入邕江,由邕江而抵苍梧西江,沿途水陆路程增加了千余里,只有运送干品荔枝方可利用这条路线,进贡鲜荔枝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贡路和产地两方面选择,汉代鲜荔枝进贡,都应属苍梧。
五、从荔枝发展史考析汉代进贡地
荔枝是热带水果,畏风怕寒,遭受霜冻必枯枝干叶,初春花期受风雨则落果,即使在同一县域境内,也南北有别,未必适合栽种,就拿如今苍梧县本土境内来说,偏南的苍梧县城至梧州市一带,自古以来都适合传统荔枝栽培。而偏北与贺州(古临贺县)接境的旧东安一带,种植传统品种荔枝则不结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苍梧县采用现代科技培育了迟熟荔枝品种,当地荔枝方可结果,成熟期推迟近一个月,现在这一带的苍梧沙头镇已成为迟熟荔枝的重要基地。
关于汉代荔枝进贡,由于古文献史籍以“南海”、“交趾”、“交州”、“岭南”等泛称地名记载贡地,尤其是唐代杨贵妃嗜荔成为传世之谈,“南海”、“岭南”、“交州”一直传为进贡地,世人以为荔枝进贡地一直在今广东省一带,而不知道汉代进贡地在今苍梧和梧州一带。
古代南海(今广州)临海多台风,即使生长野生荔枝也未必结实,因而南海不具备成为驯化荔枝发祥地条件。待苍梧荔枝驯化为人工栽培果树后,才沿西江流域下移。所以,在苍梧向汉王朝进贡时,南海(广州)一带尚无荔枝。
《南方草木状》是最早一本记述岭南风俗、物产的史籍,作者嵇含时任广州太守,书中所记南方植物多明确产地。因为到嵇含写书时,南越地名虽有依传统习惯泛称,但他书中的“南海”概念是明晰的南海郡。著作中其他出南海的植物都作了明确记载。如“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
“留求子,形如梔子,棱瓣深而两头尖,似诃梨勒而轻。及半黄,已熟,中有肉,白色,甘如枣,核大,治婴孺之疾。南海、交趾俱有之。”“冬叶,薑叶也,苞苴物,交广皆用之。”(此处分别指交州和广州,时苍梧正辖于广州)“罗浮山顶有胡楊梅,山桃绕其际,海人时登采拾,止得于上饱啖,不得持下。”
“人面子,树似含桃,结子如桃实。无味,其核正如人面,故以为名。以蜜漬之,稍可食。以其核可玩,于席间饤饾御客。出南海。”十分明显,这些条目所言“南海”实指南海郡,明确记录广东地域所产植物。但是,在《南方草木状》中,却没有南海产荔枝的条目记载。他记述荔枝、龙眼,“出九真、交趾。”却引述《三辅皇图》“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建扶荔宮。扶荔者,以荔枝得名也。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而未明确说明为南海移植。
《异物志》的作者杨孚是生活在东汉时的南海郡番禺本土人(今广州市海珠区)。授官为朝廷议郎,也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虽然他的著作今已不传,但在唐以前的文献从其著作引述荔枝记载,却未见记录广东荔枝的佚文转述。
晋人裴渊著的《广州记》,唐宋间的《荔枝谱》虽有摘录其中关于荔枝的记载,均未见广东产荔枝的记录。但其中却有记:“罗浮山有橘,夏熟,实大如李。”又说:“罗浮有壶橘十种,岂其一欤”;“东莞县有虑山,其侧有杨梅、山桃,只得於山中饱食,不得取下。”
三国、两晋间,还有吴时万震的《南州异物志》、晋朝顾微的《广州记》、刘欣期的《交州记》,这些广东地方早期文献尽管原著已佚,却也未见当时其他旁系文献从中引述广东荔枝的记载。
三国吴时薛莹(安徽沛郡人)的《荆扬已南异物志》说:“龙眼,如荔枝而小,圆如弹丸。味甘,胜荔枝。苍梧、交趾、南海、合浦皆献之。山中人家亦种之。”这里明确记载的是“南海”献的是龙眼而不是荔枝,言龙眼而苍梧、交趾、南海、合浦都献贡。从薛莹的自传诗《献诗》知道,他曾经“作守合浦,在海之隅。”他身在相邻的合浦郡作郡守,合浦当时还是海上交通要道,往来郡县之间,眼见耳闻身历,更可令人采信。
到了唐代,出任广州司马的刘恂著《岭表录异》,才见记录广东荔枝:“荔枝,南中之珍果也。梧州江前有火山,上有荔枝。四月先熟(原注:以其地蒸,故曰火也),核大而味酸。其高潘州与南海产者最佳,五六月方熟,形若小鸡子,近蒂稍平,皮壳微红,肉莹寒玉。又有焦核者,性热,液甘,食之过度,即蜜浆制之。又有葛(葛,虫旁)荔枝,黄色味稍劣于红者。”其中的“高潘州”当指广东高州与潘州(今茂名)。这是明确广东境内地域种植荔枝的文献。
唐末宋初广东人郑熊著有一本《广中荔枝谱》,其书虽已不传,却是广东最早的一本荔枝专著。既有地方物产专著,可证明广东当时才盛产荔枝。
近有文章引述南朝沈怀远的《南越志》记载:“江南洲周回九十里,中有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
据《广东考古辑要》(7)说,荔枝洲即荔枝湾。意即证明南北朝时广州已种植荔枝。《南越志》早已不存,难核其记载的详确。但据唐代段公路《北戸录》引述《南越志》:“荔枝洲有焦核黄蜡者为优,故《广州记》曰:荔枝如鸡卵大,壳朱肉白,五六月熟,核若鸡舌香。”却未明确荔枝洲所在地。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载“荔支洲,在府西七里。旧《图经》云:洲广四十里,袤五十里,亦曰荔支湾。南汉主刘龑建昌华苑于洲上,今湮为民居。”
这里所说的荔枝洲可明确为广州地域,但此为清人之作,所引也为宋代《图经》,其佐证是宋代以来事,难确定此“荔枝洲”与晋代“江南洲”是否同一地。
近据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曾昭璇《历代羊城八景的研究》文认为:“荔枝湾,由唐代至今都以种植荔枝出名。因为相传唐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诗,即在荔枝湾(阮元父子有考)。宋陶谷的《清异录》也说:‘刘鋹大宝二年,命荔枝熟时设红云宴’,也是在荔枝湾(据郭棐《岭海名胜记》),可见荔枝湾一地是以种荔枝得名的。但是成为八景之一,却要到明代。因湾名也见于明代为多。(按:荔湾所在泮塘,是宋时开垦的沼泽地。)《舆地纪胜》说:‘刘主花坞乃刘氏华林园,又名西御苑(今仍有‘西苑地’保留)。在郡治六里,名泮塘,有桃梅莲菱之属。’今仍以塘多为特点。荔枝湾即在洗马涌下游(司马涌),由荔湾东、西、南约三条古村看,这片洼地呈海湾状,即一片开朗的沼泽地形,反映宋代以前是一片水域。泮塘村即在其南。故荔湾和今天的荔枝湾是不同的。今天荔湾是指西关涌下游,泮塘以南的地段而言。因明代以后,堤围不断兴建,种荔枝树才大有发展,而宋前则以农为主,故宋人著作中亦少谈。”
《岭南荔枝谱》是清代道光年间,广东鹤山人吴应逵辑录汇编的一本广东荔枝专著,这本专著几乎全面地辑录了作者当时能够收录到的各历史时期对岭南荔枝的记载,是一本颇有参考价值的荔枝专著。谱中摘录《广语》记载:“南海东莞多水枝。增城多山枝。”“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田每亩荔枝可二十余本,龙眼倍之。”
“荔枝以增城沙贝为最。自挂绿以下数十种,色香味迥异他县。”“舟自南海至平浪,三山而东一带,多龙眼树。又东为番禺之李村、大石一带,多荔枝树。”
吴谱全卷引述《广语》条目很多,记录广东荔枝产地等情况甚详,实为广东荔枝种植发展的佐证。但搜查广东相关古籍记载,却从无提及《广语》,疑是未经梓印流行的当时地方抄本,后经一番查考核实,原出自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实为吴谱作者将其缩写了。从这些记载逐步明朗,广东地域荔枝种植基本到了唐宋以来开始见到记载,尤其明清种植居多。
查阅《永乐大典》残卷《广州府·土产》目,其中有录:“《南海志》汉史,永元中交州进荔枝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时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上书言状云:‘伏见交趾七郡,献生龙眼荔枝。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犯死亡之害者众。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和帝罢之,诏曰:‘珍羞本以荐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敕太官勿复受献。’时永元十五年也,今佳品多出增城,其名有脆玉、麝香匣、大将军、小将军、皱玉、状元红、绿罗袍、紫罗袍、大丁香、小丁香、天茄子、黄泥子、水晶团、犀角子、又有金钗子、一名丫髻子。荔枝之小者,并蒂而生,味甘无核。又有海山楼者,宋诸司以重五日,阅舟师于海山楼,率以是日至因名焉。”
《永乐大典》还辑录:“《元一统志》云:荔枝,番禺南海东莞新会增城并有之,东汉时,南海进荔枝,后以临武长唐羌奏疏罢贡。龙眼,似荔枝,实圆而小,而香味胜之。《元一统志》,龙眼,荔枝之别种也,番禺南海东莞清远新会增城并产,圆而小者,其味最胜,俗呼圆眼,又曰木弹。”
《永乐大典》内收录的《南海志》说:“归附后,元贞元年屯门寨巡检刘进程张建言:东莞县地面大海内生产鸦螺珍珠。又张续言:本县地名后海龙岐及青螺角荔枝庄共二十三处,亦有珠母螺出产。”
上述《永乐大典》中的这些记载,可以明确地佐证广东地区的荔枝种植情况。但《永乐大典》涉及汉进贡荔枝事引《南海志》中标明据“汉史”二字,也就是说,那时的旧《南海志》也只收录汉交趾进贡荔枝的事情。《永乐大典》收录的《南海志》从“归附后,元贞元年屯门寨巡检刘进程张建言,本县地名后海龙岐及青螺角荔枝庄共二十三处”可知为元代版本。
明朝纂修的《永乐大典》号称“上溯唐、虞、夏、商,下及关、闽、濂、洛,根实精明,采集完善,大备百王之典,随事类别,作乐书一经,以惠万世”的典籍,具有权威性。从这些具体的记载中可以判断,广东荔枝应兴起于隋唐至宋前后,而鼎盛于明清时期。秦汉之间,广东应不产荔枝,那时更无荔枝进贡。
再说唐朝,唐朝开元时,广东曲江(今韶关)有位在朝廷做官的张九龄,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写过一篇《荔枝赋》,是一篇赞荔枝的抒情散文。文章开头的“序”中说“南海郡出荔枝焉,”“百果之中,无一可比。”说他在京城时,与同僚官员谈及荔枝,“诸公莫之知,固未之信。”
这位广东本土人写《荔枝赋》,介绍未为人所知的物品,说明荔枝当时在广东尚为新奇之物。文章常常为一种新物产应运而作,为世人普及知识而写,是特定背景下的产物。
同理,张九龄写了《荔枝赋》后,大概过了100年左右,白居易于元和十五年又写《荔枝图序》,介绍四川巴峡荔枝,并且叫画工画出图来配以这篇荔枝说明文,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普及荔枝知识,让人们认识荔枝。假如荔枝被世人普遍认识了,还要他这位“南宾守”(忠州刺史)写文章介绍吗?这从侧面说明,当唐代这位大诗人写《荔枝图序》的时候,四川“巴峡间”的土地上才生长荔枝和出现荔枝这个新事物。整个唐朝时期的历史只有289年,按荔枝生长期10年为一代计算,唐朝这200多年间,荔枝从彼地推移到此地种植不过20多代,其传播发展速度是缓慢的。何况作为非主粮的荔枝,自然有它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规律。
再一个佐证荔枝移植发展流播状况的史实是北宋熙宁年间在福州知州任上的曾巩写的《福州拟贡荔枝状》。曾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朝廷派他出任福州地方官,其时福州正好成为盛产荔枝之地,作为深谙荔枝朝贡史事的文士州官,知道荔枝为鲜美佳果,福州既产荔枝,因而草拟文告提出把福州荔枝列为贡品。也就是说,福建荔枝朝贡是到了宋代才开始。
上述可证,中国古代的荔枝推广种植和发展,在生产技术、信息传播、运输交流等落后状态下,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而苍梧荔枝栽培的历史最久,早在两汉时期广东(南海)尚无荔枝栽培,因而不会成为两汉时期荔枝的进贡地。而中国荔枝的发祥母土在苍梧,汉代中国荔枝最早的进贡地在苍梧。
六、关于物产文化的题外话
苍梧荔枝从公元前二世纪见于史籍,在中国物产史延伸的轴线上一直发展到今天,200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能够作为荔枝物产的发祥地和最早进贡地,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实在是一项杰出的贡献,给苍梧古老地域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它显示了一个地域的物产文化文明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见证了一个地域民族的聪明智慧,勇于探索、敢于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精神。给今天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笔光耀千秋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财富。中国有理由重视、珍惜和爱护这笔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应该在苍梧建立中国荔枝天然博物基地和荔枝物产历史博物馆,让世人寻踪物产文化的根基,探寻物产文化发展的脉络。可以申报注册荔枝发祥地获得世界性文化遗产保护,以防止国外进行争夺抢注。苍梧可以利用这笔物产文化资源,开发荔枝物产文化,举办全国乃至国际性的荔枝文化节。发展荔枝现代种植业、现代加工业及资源观光旅游业,为时代创造更加辉煌的精神物质文化。
近年,经国家教育部审定,科普作家贾祖璋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编入高中语文教材,这对学生普及农林知识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该文有一段话却容易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正确掌握科普知识。课文说:“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少有人说起。”这段话末句“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少有人说起”令人值得推敲,作为具有知识权威性的科普教材,所传达的知识信息将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因此,该课文存在知识信息的误导问题。在我国,云南确实是发展荔枝较晚地区,但广西却绝对不能与云南相提并论,说明作者对荔枝的发祥地及栽培流播历史尚缺乏深入的探究,也说明我国至今对荔枝物产文化的研究尚存缺位,以至让一位科普作家由于缺乏文献资料的佐证而写作此文,也导至教材的编审者忽略了教材的权威性。
注释:
(1)(唐)杜佑撰《通典·州郡典》。
(2)战国时魏国人托名大禹著作,因以《禹贡》名篇。
(3)《苍梧县志》清道光本。
(4)晋代嵇含著,公元304年问世,此书载岭南植物。
(5)(唐)杜佑编撰《通典·州郡典》卷第一百八十四。
(6)(唐)欧阳询编。
(7)清光绪刻本,周广、郑业煌等辑。[作者简介]黎军,广西苍梧人,原《桂东电视报》副总编,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广西诗词学会会员、梧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兼艺术顾问,现聘为梧州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高坚)
An Investigation of Place of Origin of Chinese Lychee and Its Tributary Region in the Han Dynasty
Li Jun
(Xiji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stitute,W uzhou University,W uzhou 543002,China)
Lychee is a fruit tree in the subtropical area of south China.Approximately during China’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lychee was domesticated from awild plant into an artificially-cultivated fruit tree,experiencing a long history of evolution.Now,it is planted not only in the provinceswith suitable climate of China butalso inmore than 20 foreign countries. Having become a kind ofmaterial culture,lychee is now developing continuously.China is the place of origin of lychee and,in the development ofmaterial civilization,has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spiritual and material culture,in which it has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It is justified for China to emphasize,value and cherish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people so as to analyze it and protect it.
place of origin of lychee;investigation of tributary region in the Han Dynasty;Cangwu County
G122
A
1673-8535(2013)05-0001-14
201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