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3-03-19凃麟俊
凃麟俊
(武汉大学 艺术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行动指南,已经写入党章,这也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尤其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与高校自身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简单的说,高校是由众多的学生和教师组成的、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系的联盟[1]。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规划和部署了高校教育发展任务,提出对培养各行业职业人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各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加强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了职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和岗位定位,这为高校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政策基础。以下将主要探讨科学发展视阈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够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把贫困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到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但有部分高校存在重视对贫困生加强资助,而轻视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而当前高校贫困生最缺乏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始终把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2]。
(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载体创新问题
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振兴,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需为社会培养大批的有创造力的人才,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人要在其中能有发挥个人的特质,实现自己的价值,必然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合理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因为通过矫正、教育高校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还有自身积极的一面,如有利于贫困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激发贫困生的创新意识,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大学贫困生出现自卑心理是不可避免的,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既是贫困生由于经济原因出现的特有的矛盾心理作用的结果,同时与其不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分不开,还与高校的大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的风格、处理问题的方式、教师的个人素质等密切相关。
(三)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①专业教师队伍与德育教师资源未整合,德育智育“两张皮”现象仍存在;②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整体力量相对薄弱,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育人优势;③专职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现状严重不足;④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力量还未形成;⑤内部资源整合不够。由离退休人员担任辅导员、班主任,但年龄的悬殊产生代沟;有的学校让专业教师兼任,但他们却忙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精力有限。凡此种种情况,导致各高校普遍存在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兼职人员多、岗位变动频繁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引导
现阶段的国家经济建设,正是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建设更具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大的保证,同时为社会各方面的科学合理发展提供更多的推力。在新的大好的形势下,各高校应当抓住发展机遇,找出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以及其必要措施,明确合格职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各个方面技能和重要能力,全面正确的、科学合理的改革教学管理体系,为人才培养重新制定规划和构建环境。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无非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导致的不平等,如个体之间存在工作能力差异、经济条件差异等;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平等,如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导致发展不平衡、收入存在两极分化等。因为客观因素造成的不平等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而对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平等则是可以通过制度调整来消除的。高校贫困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全,他们很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影响,从而导致对高校贫困生学习和生活都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如果这种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公被长期维持,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所以,公平对待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安排是否具有合理性的重要尺度[3]。
(二)加强资助培训与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点,高校在开展资助项目培训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并促进其发展创新,资助培训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强化理想信念为核心。贫困生的自卑和自卑心理特征随着学习阶段的变化有了明显的变化,且高校新生的贫困生自卑心理特征存在性别、城乡和民族的显著性差异,因而心理素质教育要考虑性别、城乡、民族自身特点等因素。贫困生的自卑心理特征的各个维度中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而内外向维度和掩饰性方面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贫困生自卑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说明,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对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此外,影响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专业满意度、失恋经历、学习压力、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希望校内开展咨询、性别、恋爱状况、入学前来自的地区和父亲文化程度等,而且随年级的增长专业满意度、性别和家庭经济状况仍然是影响贫困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也将是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值得关注的因素。我们的研究工作不但为以后的续贯观察、干预模式的探讨和干预工作的实施等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高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据[4]。
(三)坚持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调节到很高的程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驱动效应。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情感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愉悦的情绪。兴趣、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将推动主体设立的目标与实践活动的需要,及时按照目标的理解,以反映客体的行为和举止。兴趣可以对大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直接导向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把真正的、良好的美作为行动指针,使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极体验,激发其追求的高贵之美的激情,并朝着其正确的行为方向前进。情感教育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愉快的情绪和情感的和谐,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责任感和热情会使在校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自觉维护集体利益,这也将促使现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教育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未知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会注重学生的心灵体会和艺术审美,使得文化和科学知识触及学生的心灵感受;而艺术教育则是通过多元的表达方法,促进科学、人文和艺术的和谐发展。作为具有整体思想的教育家,斯坦纳建立了融合科学、艺术和信仰为一体的华德福教育,希望人类在这种和谐中全面平衡的发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以及陶冶学生情操,打开贫困生情感的心灵过程。情感与理性是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感情是一种手段,以理服人是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情味,充满亲切感和温暖感,产生亲和力。只有这样,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否则会显得苍白无力[5]。首先,应该认识到自卑心理是正常的现象,自卑心理具有两面性,对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辨证的看待。不仅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遏制自卑心理对贫困生造成的消极影响,而且要充分重视自卑心理的积极作用,对贫困生进行引导,从而激发贫困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贫困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为贫困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健康向上的学校环境。当然,社会也要净化社会风气,为贫困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种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加强网络媒介的开发与利用
近年来,高校已经更多地加强了对外交流的力度,高校已经从校际、省际之间的交流发展到了与国外高校间的国际交流。通过交流,及时发现和总结出了职业人才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并加以探讨和更正,让全社会关注和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同时也为各高校带去科学合理的培养思路。结合我们自己的现实情况和社会需求,两大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并且品格教育是必要的、重要的[6]。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设栏目,增加网站的互动性。让学生通过网站能够便利地获得所需资源和信息,例如:可以注册网上“微博账号”。通过网络积极反馈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只有当我们这个阵地得到学生的关注和认可后,才可以在这里与学生进行真诚、理性的交流和探讨,从而逐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发展性。
三、结论
总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引起高校管理者高度重视与关注,及时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合理构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大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1]叶吉. 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9): 105-106.
[2]董波.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意义[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6): 132-134.
[3]杨江民,陈文昆. 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1, (5): 96-97.
[4]卢颖,苗元江. 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根源及提升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2011, (4): 62-63.
[5]刘峰,田志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7): 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