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机械化采棉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2013-03-18李伟,姬飞燕
推广机械化采棉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近日,5台采棉机开进了广饶县丁庄镇王署埠村棉农刘洪军的地里,种了20多年棉花的他第一次不用雇人采棉了。采棉机每小时的作业效率在8亩到15亩之间,往年刘洪军的750亩棉花需要雇人采2个多月,今年预计三四天就能全部采完。
目前,广饶当地籽棉收购价每斤在4.3元左右,人工采棉的费用每斤大约1.2元。“1亩棉花的产量在四五百斤。如果雇人拾棉花,人工费就占到收入的四分之一,再扣去430元的土地承包费,以及化肥、农药、种子的投入,1亩棉花最多剩下200元。”刘洪军说。他使用采棉机,每亩地的机械费用是150元,与人工采棉相比,费用要节省一半多。
根据多名驾驶采棉机的农机手介绍,参照新疆机械化采棉的价格,一般头遍采摘的收费是每亩地120元左右,第二遍复采的收费是每亩地80元左右。总体算下来,1亩棉田采用机械化比人工采棉至少能节省200元。
据刘洪军介绍,原先村里家家种棉花,近三年来,由于种棉收益低,种棉的村民越来越少,粗略估计,今年王署埠村棉花面积比去年减少了两三千亩。“40岁以下的人,都去周围工厂打工了,没人愿意在家种棉。”刘洪军说。
东营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姜学森介绍说,东营全市去年的棉花面积是258万亩,今年下降到200万亩,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由于棉花效益低、用工量大,近年来,鲁西北棉区“弃棉种粮”的面积越来越大,棉花面积不断萎缩。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土地盐碱化,无法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种棉仍是惟一选择。
现在好了,通过推广采棉机,采棉成本大减少,种棉收益大提高,农民种棉有账可查了。
“越是人工费用上涨,种棉收益低的时候,越要推广机械化采棉。如果再不解决机械化问题,就没人种棉花了。”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俊英说。
购置成本高,期待加大扶持力度
据了解,近年来,棉花播种、拔柴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机收却刚刚起步,截至目前,全省拥有棉花采摘机5台,建立棉花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5处,今年机采棉面积有望达到1万亩。
“发展棉花收获机械化投入大、要求高、制约多,要加快推进步伐,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高明飞说。
由于采棉机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普遍存在售价高的问题。在王署埠村作业的5台采棉机中,三台来自美国农机巨头约翰迪尔和凯斯,一台来自贵航平水机械厂,剩下一台则是省供销社社属龙头企业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采棉机。据介绍,来自美国的采棉机每台售价在160万到320万元不等,国产品牌价格略低。
“去年8月,我们合作社理事长自己出资购买的,在省内算是第一台个人出资购买的采棉机。”来自利津县永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王鹏说。据他介绍,购买采棉机的主要想法就是在合作社内部的棉田用,今年由于棉田受涝,才来广饶棉田作业的。广饶盛通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也出资320多万元,购买了1台凯斯公司生产的6行采棉机。
目前,只有少数经济实力雄厚农机合作社能够购买采棉机,对于大多数种植大户和合作社而言,高昂的购置费成了“拦路虎”。对此,高明飞局长表示,将进一步整合各项农机化扶持政策措施,在购机补贴政策、创新示范工程、合作社建设奖补、推广体系建设补助和推广目录管理等方面,加大对棉花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推动力度。
农机、农艺融合,采棉机才能顺利“下地”
推广采棉机,除了加大扶持力度,还必须规范棉花种植规程,将农机与农艺配套。姜学森介绍说,采棉机体型都比较庞大,在地头至少需要留出六七米的空地,作业时才能顺利调头转弯。这就要求棉田面积必须足够大,一般6行的采棉机,要求连片面积要达到50亩以上,3行的采棉机,面积也要在30亩以上。
“机械采收对棉花农艺要求十分严格。由于采棉机分合器的间距都是76cm,棉花种植时也必须是等行距的76cm,株距要在15~25cm,亩株数不少于5500株,第一果枝结铃距地面高度大于18cm,最终收获棉株高度控制在1m左右。”姜学森说。同时,必须选择适宜密植、株型紧凑、抗虫、抗病、抗倒伏,成熟、吐絮集中、铃壳开裂性好并且高产的品种。
除了种植环节之外,采后也需要相应的机械配套。“机采棉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对人工采摘,机采棉虽然价格较低,但含杂、回潮较高,必须进行配套后续工艺处理,处理不好会给棉纤维带来损失,进而影响皮棉质量。”吴俊英说。为此,天鹅棉机研发了机采棉后的全程机械化装备及工艺,目前研发的采棉机已正式下地,意味着天鹅棉机打通了从棉花采摘到加工的全程机械化产业链。
据了解,由于国内没有出台明确的机采棉等级标准,机采棉的质量、等级评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果用手采棉的标准来评定机采棉的等级,会得出机采棉比手采棉等级低、品质差的结果。因此,推广机械化采棉,需要有相关评定标准来配套。
(李伟 姬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