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

2013-03-15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问卷价值观大学生

仉 媛

(唐山师范学院 音乐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

仉 媛

(唐山师范学院 音乐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文化价值观是人们对所处社会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生活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人们的文化意识中。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现状,得到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相关结论。

文化价值观;多元文化;大学生;调查研究

面对开放的社会,东西交汇的文化,各种涌动的思潮,以及各种体制的全面变革,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受到剧烈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变化速度之快、程度之大、范围之广,连他们自己也不免产生“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正确理解这一人群的文化价值观将有助于社会更深刻地了解这一人群,更加合理地解决这一人群所面临或带来的社会问题。

1 关于文化价值观的理论视角

美国学者罗基切(M. Rokeach)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的一种信念体系[1]。因此,研究者应该根据每种文化中重要性排前五位的价值观来探讨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分为两大类:终结性价值观(生命中最重要的)和工具性价值观(达到终结性价值观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技巧)[2]。通过探讨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研究者可以比较不同文化的异同。许多研究者都推崇RVS价值观问卷,因为该问卷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Parsons,Shils把价值观分为个人取向、集体取向和社会取向价值观[3]。Klukhohn,Strodtbeck把价值观分为人类本性(好—坏)、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奴仆一主人)、时间(过去—未来)、活动(现存—行动)、关系(线状关系—个人主义)五种价值取向[4]。

2 对本次调查的说明

2.1 文化价值观概念的操作化

我们把大学生较抽象的文化价值观变成具体可测的内容,需要对各个要素作出具体描述,给出一系列操作化定义。按照个性理论中特质论观点,根源特质作为潜在的因素,并通过表面特质反映出来。每一文化价值观要素作为一种特质,是通过一组相关的行为或反应表现山来的。测验本身就是选取一定的刺激(问卷所设计的问题),来引起被测者的行为反应,以便观察被研究者的观念特征。选取这类刺激,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编制的文化价值观的调查问卷。被选取的刺激(问卷中所设计的题目)即是测验题目,要求被测者如实作出客观的回答。在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出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调查问卷的初稿。然后,经过对文化价值观调查问卷初稿反复讨论、修改、筛选,并组织学生试答、修改和删补,初步确定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调查问卷草案(共23题)。利用这个问卷草案,我们随机抽取了100人进行试测并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调查问卷,共有16题。

2.2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

本次的调查研究在唐山师范学院进行,样本来自唐山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运用配额抽样的调查研究方法获得样本并进行问卷的发放。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90.91%。其中男生30人,占比30%,女生70人,占比70%;大一的学生28人,占比28%,大二的学生25人,占比25%,大三的学生27人,占比27%,大四的学生20人,占比20%;文科的学生50人,占比50%,理科的学生50人,占比50%;本科的学生67人,占比67%,专科的学生33人,占比33%。

2.3 研究过程

2.3.1 问卷的设计

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为标准化问卷,主要由封闭式问题组成。由于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现状,因此问卷涉及的内容比较广。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来源;(2)大学生文化生活的状况;(3)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4)当前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5)网络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6)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等。研究者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最终确定了问卷定稿。

2.3.2 资料的收集

表1 100人样本按性别和文理科的配额 人

用性别和文理科作为决定样本配额的参数值,从唐山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中按照配额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的抽样。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总体中男女的比例为30%和70%,文理科各占50%。依据参数值建立相应的样本配额矩阵,最后依据配额进行抽样。如表1所示。

3 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调查分析——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

3.1 对唐山师范学院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现状的分析

主要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来源进行描述分析,包括:大学生文化生活的状况;当前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网络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以及选秀节目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3.1.1 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来源

表2 大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渠道分布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的教育,有40%的受访者选择此项;第二重要的来源和渠道是大众传播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等),有29%的大学生认为大众传播媒体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化资源;有21%的大学生认为来自周围人(同龄人、父母等)的影响;除此之外,有10%的大学生认为有其它的方式可获得当前需要的文化信息,如社会实践、辅导班、自学等方式。

3.1.2 大学生文化生活的状况

表3 大学生文化生活的现状分布

如表3所示,占37%的大学生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是泡网吧;有22%的大学生选择宅宿舍;12%的大学生倾向于运动健身;占17%的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主要是关注娱乐八卦;其余的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

3.1.3 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分析

表4 对名著娱乐大众化的看法分布

如表4所示,有36%的大学生认为对名著的娱乐大众化属于炒作行为,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反,占27%的大学生对名著的娱乐大众化持赞同态度,认为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的大学生选择能使更多的人看到名著,占有15%的比例;除此之外,占22%的大学生认为对名著的娱乐大众化是利弊参半的。

3.1.4 大学生对选秀现象的态度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占21%的大学生认为通过选秀节目可以勇于表现自我,增强参与意识;而有32%的大学生则认为选秀节目易导致急功近利,滋生极端个人主义;19%的大学生认为选秀节目为实现理想提供了平台,为更多的人圆梦;占17%的大学生认为由于选秀节目缺乏明确的价值评判而易混淆价值判断,其余的大学生选择了其它,占有l1%的比例。

3.1.5 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现象的态度分析

表6 对课桌留字涂鸦现象的态度分布

如表6所示,有29%的大学生认为课桌涂鸦现象是破坏公物的行为,应予以谴责;18%的大学生认为这一现象是属于个人爱好,持无所谓的态度;占14%的大学生认为课桌涂鸦现象属于一种艺术行为;有3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是个自由传播文化的载体,课桌文化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形式;其余8%的大学生选择其它。

3.2 影响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3.2.1 学校教育

高校根据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对人类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批判、加工和整合,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把外在的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质。

3.2.2 同辈群体

大学生与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占据了其大多数时间,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念直接或间接相互影响和渗透,除此之外,他们自身心理的不稳定性和模仿性,使得他们的思想行为很容易在暗示、模仿、观察、学习中趋向一致,从而达到价值认同。

3.2.3 流行文化

表7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分布

从表7中可以看出,占4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韩流文化占其次,有19%的大学生认为韩流文化影响着自身的文化价值观;13%的大学生认为影视文化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最大,而创业文化仅占了10%;除此之外,占16%的大学生认为有其它的流行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如嘻哈文化、选秀文化、山寨文化等。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体现在:一是流行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的功能上具有消除权威、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追求思想解放;二是流行文化的娱乐性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其中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和影视文化,以通俗化、生活化及娱乐性的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广阔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三是流行文化本身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角多元化、文化选择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形成与发展。

3.2.4 网络影响

表8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从表8中可以看出,占5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的发展对自身造成的影响是带来了便利,使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而有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中污秽的东西太多,给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这样的大学生占16%;占1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是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有11%的大学生认为有其它的影响。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以各种方式为大学生传输着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得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倾向于追求个性和品牌,影响着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选择,引导着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发展的动向。

3.2.5 社会实践

表9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如表9所示,占3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给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带来的形响是使其趋于理性,实事求是;而有24%的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使得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迷茫;占21%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使得自己领悟到生活的艰辛,开始变得节俭;有17%的大学生有着其它的看法。

大学生在校园接受到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缺乏社会实践,同时,大学生接受的文化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地内化为一种文化素质。

3.2.6 大学生自身因素

广泛涉猎高雅文化知识,培养理性的文化消费观,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内化文化素质,提高思想境界促进其科学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大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渠道有很多,学校的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为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理性的文化环境。

(2)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在东西方文化交汇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受多种流行文化的影响,其发展趋向于多元化。

(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继承传统文化非常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这些文化积累,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己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强大力量。当今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仍然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4)网络在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时期的道德标准、价值目标、文化环境、学习的积淀、榜样示范、亲身体验和自我评价都是影响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形成的基本因素,而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网络环境占有重要地位。网络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触入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其影响和熏陶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2 建议

(1)努力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中,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步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的发展本身是积极与消极意义并存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调动大众文化内蕴的积极因素,引导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3)构建健康绿色诚信的网络环境。摒弃网络中所传播的污秽的东西,让网络真正成为传播健康文化的载体,为己所用,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发展。

(4)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学到的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质,活学活用,让更多的大学生充满自信地走上社会,这样形成的文化价值观才更具有稳定性,而且将伴随大学生一直走下去。

(5)坚持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改进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面对多元文化价值的激烈碰撞与触合,一方面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坚决抵制反主流文化和种种错误的文化价值观念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文化价值选择[5];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地改进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采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他们更易于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念。

[1] 许加明. Rokeach《价值观调查量表》 (The Value Survey)的修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4)∶10-15.

[2] Rokeach M.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M]. New York∶Free Press, 1973∶ 358-361.

[3]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0-13.

[4] John W. Berry, Ype H. Poortinga, Seger M. Breugelmans.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1-58.

[5] 袁晓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及其价值观念体系重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11)∶301-304.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Values Taking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NG Yuan

(Department of Music,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Cultural value is the basic view people hold towards the cultural trend of thought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society they live in and is the basic evaluation of cultural ideals and realit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of cultural valu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obtains the proper research methods and relevant conclusions.

cultural value; multi-culture; college student; investigation

G640

A

1009-9115(2013)05-0102-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5.031

2012-10-30

仉媛(1982-),女,山东昌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问卷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问卷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