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升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3-03-14李军芳
李军芳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顺应就业为导向、能力作本位的职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要求,调整封闭传统的教育方式,把握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了教育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提升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的趋势十分明显,构建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职业课程教学体系十分必要。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十分强的课程,如何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调整原先的封闭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摆在广大机械制图课程教师面前的重点问题。
1.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问题探究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电气专业等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这一课程的典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性相当强,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拥有看图能力、投影知识、制图能力,拥有空间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较好地把握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改变轻实践重理论的传统教育方法。
传统教学往往过度重视理论知识,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较长的教学周期,采用重复的方式强化记忆。这种方法下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与逻辑性较强,教师与学生都沦为了教与学的工具,但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机械制图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得不到提升。
2.如何提升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效性
由于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在机械制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较多,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项目教学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能够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师的始末,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互动方法。这一方法对于提升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项目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法不同,这一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沟通、互动、帮助的方式实施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一方法应用到机械制图教学中,即时的学生利用现有的机械制图方面的知识储备,采用更缜密的思维方法与策略,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或项目。总体来说,项目教学法是结合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新型方法的教学手法。这个方法下机械制图教师从原先的角色中脱离开来,承担起引导员与主持人的角色,即“教学导演”,学生是“核心演员”、“主要工作者”。他们针对这些特定地任务,充分调动自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发挥教育“以人为本”、“能力导向”的作用,促进教学的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制图课堂中应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利用项目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可更好地用于课堂导入,使得新知识顺利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利用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用;第三,项目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与计算相关理论参数的机会,并使得知识打通脉络,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第四,加深学生的感悟与体验,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加工,并进一步利用知识创新绘图,创新产品。
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制图的能力与方法。学生应能够掌握更多的与投影制图相关的原理与方法,把握好点、线、面在投影上的关系,能够透析特殊位置上直线或平面上的投影相关特性,这些要点是层层递进、仅仅相扣的,只有系统而全面地掌握了这些,学生才能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绘图完成某一具体项目的探究学习。要从系统地角度更精确高效地完成特定项目,学生应该能拥有手绘草图的能力,熟悉各种机件表现方式,明确国标中的各项规定,从而顺利实现利用计算机绘制各个零、部件的运行工作图。在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应该能深入浅出,正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事实,通过各种强化手段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解图的能力,绘制更出色的图形,拥有更高超的制图手法。
既然“为社会培养出大量拥有相应专业技能的劳动工作者与人才”是我国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根本任务,那么改变传统思维,变革教学体系,革新教学内容则十分重要。项目教学中不应该墨守陈规,应尽可能地在“实用、够用、须用”等指导下,改革调整课程内容,优化组合教学理论。既然计算机是绘图十分关键的工具,那么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有助于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与信心,真正体验到这一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奇妙与快乐。
3.结语
项目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当了更重要的角色,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任务与工作就可以由此大大减轻。事实上,这一方面对老师提出了更多要求,他们应该有更强的全程控制能力,应该有更加良好的宽容错误的心态,还应该能够选好相关的示范项目,找出更多激发学生开展探究,认真思考的源泉。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能让学生课后还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答案,探究问题思路,让课堂教学真正延伸到课外,让学习无处不在。[科]
【参考文献】
[1]余锋.中职《机械制图》创造性教学的探讨.科园月刊,2010,(21).
[2]石伟.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成功(教育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