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进产能投产加速化纤行业转型升级

2013-03-14李利军

化工管理 2013年13期
关键词:化纤聚酯投产

文/李利军

先进产能投产加速化纤行业转型升级

文/李利军

近期大型化纤企业密集投产的现象引发关注。原因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化纤行业开始明显出现的结构性过剩与阶段性失衡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批投产项目与之前不同,都是差异化产品,是先进产能。之所以现在投产,一是行业发展周期性所致,二是市场加大了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三是企业为抢占先机,先行投产,赢得市场。

目前随着化纤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对于产品由“来者不拒”到“精挑细选”,市场对于化纤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细分市场、精耕细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必修功课。密集投产的背后,我国化纤行业面貌与企业思路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需求上涨释放投产热情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大型化纤企业投产差别化和功能型产品的积极性得到了释放。

近日,总投资200亿元的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投产、二期项目开工奠基。据了解,该产业园将分期建设年产24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新型纤维和智能化、超仿真功能聚酯新材料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500亿元。

荣盛集团董事长李水荣表示,盛元差别化纤维项目即将全面投产,该项目将成为荣盛集团实现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部署。这个项目无论是设备还是工艺,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设备上,引进了四套自动化纺丝流水线设备,实现了从卷绕落纱到检验、包装、仓储的自动化功能,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而在工艺上,盛元项目目前已投产的生产线成功量产了异型截面丝、超细旦丝等高规格化纤产品。

此外,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恒腾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主装置于今年1月一次性试车成功;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聚酯中心年产20万吨聚酯专用料项目一次投料成功;海南逸盛5月投产100万吨聚酯新产能。有资料显示,2013~2014年期间,我国至少有400万吨大装置聚酯系列产品项目将逐步投产。

技术研发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曾多次表示,之前国内化纤研发跟着发达国家走,他们研发成功并经过市场检验后,国内企业的产品才随后赶上。而现在,我国成为世界化纤第一大国,已经成为世界化纤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外企业即使有能力研发,也限于市场规模的窄小而缺乏积极性,化纤研发创新的重任已经肩负在了我国化纤行业的身上。

有专家指出,化纤领域的许多新技术经过多年研发与积累已经成熟,特别是熔体直接纺关键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新一轮的产品开发。而且,企业往往是在行情低谷时加大技改投入。

作为世界化纤第一大国,我国的相关研究机构早已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开启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以涤纶改性项目为例,由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在2011年启动时,作为参与者之一的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已经积累了3~4年的同类产品的研发经验。中国纺科院研究开发中心深加工研究室主任潘菊芳说,当时研发的初衷就是想针对我国巨大的聚酯产能,做出差异化的产品,提高聚酯行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也早有先行者。盛虹集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细纤维生产基地、最大的差别化聚酯纤维生产商之一,近几年来在化纤创新事业中投入了巨大精力。该公司董事长缪汉根表示,盛虹股份近年来在大型化与高端化方面大做文章,研发的阳涤复合、中空保暖、吸湿快干等系列产品以其多方面的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功能性和高档化服装。缪汉根说,盛虹股份记忆纤维产品整整领先国际一代。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近日因成功开发竹浆莫代尔生产工艺受到业内广泛关注。该公司副总经理姚志高表示,企业两个工厂发展思路不同,新厂提高单线产能,降低成本;老厂丰富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两者都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姚志高说,竹浆莫代尔粘胶纤维的定位是竹纤维的升级,是莫代尔纤维的差异品种。产品定位高端,与奥地利兰精同类别产品价格持平。这一新品的面世也充分体现出技术研发的市场价值。

“两个带动”加快升级速度

我国化纤行业多为民营企业,产能扩张追求规模效益是很多企业的选择。大型化纤企业投入市场的产能大多是2005年以后扩张的,设备选型先进,技术领先,目前正处于装置、规模利润回报期。在这波行情低谷到来之前,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意识并不强。一批中小企业敏锐抓住了市场的动向与需求,依靠创新与研发,在功能性与差异化方面做出了成绩。

据了解,在去年整个纺织行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上海德福伦的咖啡炭纤维等新型纤维品种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像德福伦这样的“专、小、精、特”企业正是凭借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目前,越来越多的化纤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市场振荡中认识到,同质化现象导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业内人士指出,欧债危机引发的出口疲软使转型升级的发展潮流更加深入人心。

目前,随着聚酯改性技术的日臻成熟与完善,仿真系列产品成功打入市场,差别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下游的认可与追捧。今年3月发布的2013/201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报告中,十大纤维品种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有聚酯纤维的身影。超仿棉系列产品的问世,也在强化着涤纶差异化的发展路线。业内专家指出,聚酯产能大约占化纤总产能的80%,因此该品种的升级将带动整个化纤行业进入差别化发展阶段。

另外,在我国化纤产业处于规模化发展的主流中,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目前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虽然中小企业创新积极性高,进入快,但受企业本身资本与规模限制,产业难以做大做强,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转型。因此,桐昆、荣盛这样的大型化纤企业将功能型差异化纤维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将有力助推整个行业进入快速转型阶段。大型化纤企业密集投产先进产能,势必引发行业新一轮的洗牌。

发展规律指明前进方向

我国化纤行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发展,无论从生产规模(2012年化纤产量3792万吨)、技术装备(以聚酯、粘胶装备为代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开发(差别化率超过48%),还是从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配套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

化纤行业硬实力的建设在行业发展的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成绩也非常显著,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当前,我国化纤产量占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73%,占全球的比重也超过了63%,为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已从“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6%,“十一五”年均增长9%下降到4.5%左右,这表明我国纺织工业已经进入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阶段。化纤行业也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行业的软实力建设上,着力培养以科技创新、品牌提升、绿色生态、国际化发展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实现我国纺织化纤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化纤聚酯投产
350MW抽水蓄能机组投产发电
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白鹤滩15号机组投产发电
再生聚酯及原生聚酯的染色性能差异及分析
聚酯装置热媒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聚酯节能减排技术新进展
CTA 中纺院+ 化纤联盟 强强联合 科技共振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