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新疆化企‘用工荒’需要我!”
——访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化工技师培训学院副院长古丽努尔·买买提

2013-03-13张艳燕

化工管理 2013年7期
关键词:买买提古丽努尔

文/张艳燕

“解决新疆化企‘用工荒’需要我!”
——访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化工技师培训学院副院长古丽努尔·买买提

文/张艳燕

在“三八”妇女节之际,笔者采访了一位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女代表——新疆化工技师培训学院副院长古丽努尔·买买提。见到她时,这位女代表正跟其他代表讨论如何加强化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让化工人才更加顺利地进入企业工作等问题,完全忘记了第二天就是女代表们的节日。采访过程中,吸引笔者的不仅是她漂亮的民族服装,还有她带来的建议——希望加大对新疆职业教育的投入,尽快解决新疆化工企业面临的“用工荒”。

古丽努尔·买买提,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新疆化工技师培训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学院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三个部门的工作。古丽努尔·买买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第二届政协委员,曾荣获全国化工行业技能鉴定优秀工作者,自治区经信委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以及新疆自治区提出跨越式发展的规划后,许多大中型企业来新疆投资,凭借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和无机盐资源,新疆已成为化工企业的聚集地,更是承接东部化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之一。一大批化工企业在天山南北投资兴业,据不完全统计,其总投资约占援疆资金的60%以上。

大批新建化工项目为新疆的化工职业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和职业培训环境。古丽努尔告诉笔者,她所在的学校对新形势下中职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缩短毕业生与企业用人要求的距离,他们探索出了“订单”培养模式和“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如“新疆宜化班”、“中泰班”、“圣雄化工班”等,让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将企业需求与学院培养有机结合,使企业文化提前走进了校院,让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内容更加科学、规范、合理,而“顶岗实习”则让学生利用半年多时间进入企业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提前熟悉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获得了用人企业的好评。

推行“订单”和“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让该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6%以上。因此,经常出现企业来晚了就无人可招的现象,以至于有些企业在新生入学前就来“预定”新生了。

“这几年随着新疆化工产业的发展,化工类院校也在增多,同时教学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是我走访了很多同类的学校后发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学校规模扩大的速度赶不上企业用工需求增长的速度。”古丽努尔说,因此这次她作为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就带来了关于加强新疆化工职业教育的建议。

古丽努尔说,学校不能一味地扩大规模,职业教育既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动手操作。但是在学校实验、训练设施数量还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办学规模扩大后,平均每个学生接触实训设备的时间就会减少。而化工行业又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企业负责,要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她建议,政府应该对职业教育的实训设施加大投入,选择专业性强、就业形势较好的重点职业院校加快建设速度,以达到或接近内地职业院校的发展水平,满足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

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她建议,要加快新疆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转型速度,加大“双师型”、“双语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双师型”即理论和实践都很丰富的教师,学校希望提高年轻教工的实践素质,但是目前教师到企业去实践的途径不多,希望企业能对此给予大力支持。“双语型”教师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农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或培训的语言需要,希望加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此外,为提高毕业生素质,她还建议,政府应积极鼓励企业接纳学生到企业见习和生产实习。目前,除“订单”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外,其他学生基本没有机会到企业实习。所以她希望通过政府补贴或其他形式,引导企业接纳实习生,缩短企业用工要求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距离。

猜你喜欢

买买提古丽努尔
学校手拉手 共学小英雄——“努尔古丽中队”风采录
杏花辞(二首)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古丽,古丽
买买提的冬不拉
艾力江·买买提国画作品
最笨公主的间谍人生(下)
五千个买买提
希努尔着力于转型重组
五千个人叫买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