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胖:不仅仅因为吃

2013-03-12

现代阅读 2013年3期
关键词:脾经藏医肾气

脾主运化,如果脾虚,水谷精微就不能运送到全身,堆积起来就是赘肉,脾位于中焦,所以很多人胖都是从腹部先胖起来的。

除了吃喝等生活方面的习惯会导致脾虚之外,思虑太多是脾虚的一个重要原因。《内经·举痛论》说“思则气结”,想得太多了,气结于中焦,运行不畅,就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肾中精气需要脾胃的供应,脾胃气血生化不足,必然导致肾气虚弱。肾是生命的原动力,是真阳的寓所,肾气不足,身体的动力就不足,脏腑就无法正常“工作”,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减慢,胖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女人怀孕、生子,身体会迅速地发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体内的肾气需要去滋养胎儿,自身肾气不足而形成的。过了35岁,会迅速地衰老、发福,原因也和肾气大有关联。看看我们现在人的思想,每天殚精竭虑,说得好听点叫谋求进取,实际上是欲望太多所致,这样一来,必然会伤害脾气,导致吃的东西消化不了,体形呈横向发展。

这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分三步走:第一,赶紧停止思虑,让脾气不再凝结;第二,恢复脾的消食功能,让它正常运转起来;第三,少吃一点,不要再加重脾的负担。

健脾良方: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20分钟,然后准备一瓶橄榄油或者其他的按摩油,让自己身边的亲人(自己也可以操作),用手掌从小腿内侧开始,沿着脾经的循行路线,向上按摩,左右两边各按摩3~5遍,小腿部分尤其要稍微用劲,有发红发热的感觉为宜。然后着重刺激肾经的太溪、照海穴,脾经的三阴交穴,胃经的足三里穴,任脉的气海、关元穴,每穴1分钟。按摩结束之后,翻身俯卧,用双手的拇指点按背后膀胱经上的脾俞、肾俞、三焦俞等穴位各1分钟。

适量地减少食物,对减轻脾的负担很有效果。但是,不吃或者吃得太少,脾没有东西可以消化,脏腑得不到该有的气血供应,身体只会越来越虚弱,久之必然会得病。所以,最关键的还是两条:

第一条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修炼,劳逸结合,一个问题找不到答案时,不妨出去走走,或者做点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舒缓一下神经。这样,人的主观思虑就不会干扰脾本来就有的修整、养护功能,这就是中医说的“识神不扰元神”,脾脏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维护和发挥。脾肾阳虚是长胖的重要原因,减肥的关键是健脾助运化。

第二条养脾的方式很多书中都有提到,如“芡实薏米山药粥”、“薏米红豆粥”等方法都很不错。但我个人还是推荐利用人身上自带的健脾药——经络和穴位按摩。中医说:“肥人多痰而经阻,气不运也。”意思是说,胖人往往痰多湿重,经络阻滞,原因就是气的运行不畅,解决的重点就是祛痰除湿,疏通经络,让气的运行顺畅。还有什么方法比循着脾经的方向按摩更能刺激脾经的经气运行呢?气的温煦和推动,能够很好地调节人体营养物质和水液的代谢,改善脏腑的功能状况。再加上穴位的重点刺激,可不比其他的外力作用效果更好吗?

我将这个方法讲给一位远从西藏而来的同道中人听,谁知道,他听完之后,并不点头,而是微笑不语。我很纳闷,不知道自己说的有何疏漏之处,急切请教。他慢条斯理地告诉我说:“在藏医当中有一个词叫做‘阿赖耶识(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潜意识),人体的很多变化都和‘阿赖耶识中过多的毒素有关,而胖就是当中的念想过多。一个人想的东西太多的话,就会削弱体内的拙火(真阳),如此一来,脏腑就得不到应有的温煦,垃圾就无法带走,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肥胖。所以,在藏医看来,肥胖不是营养过剩,而是内心念想过剩。”“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内心的念想,再好的方法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抓不到核心。”藏医如是说。这番话套用中理的医理来说,也算是“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的另一种诠释吧?

(摘自化学工业出版社《养生就是养气血》 作者:王彤)

猜你喜欢

脾经藏医肾气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抗衰老名方“金匮肾气丸”的妙用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调好脾经身体棒
最方便的健身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藏医《四部医典》对大骨节病的认识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