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援助中受援国自主性问题研究
2013-03-11赵越周圣坤
赵越 周圣坤
摘要在国际发展援助中,援助国的外部干预与受援国的内部自主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此强彼弱、不断博弈的关系。在全球普遍出现的政府主导发展转向市场主导和私有化、公民社会组织逐渐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提高的发展背景之下,关于受援国自主性的讨论日益增加。本文将对援助自主性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援助自主性外部干预援助依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一、援助自主权问题缘起
在一系列的全球普遍出现的发展背景(如政府主导发展转向市场主导和私有化;公民社会拥有游说实力,对发展干预表达不满)下,国际援助中受援国的自主权、参与性,援助不同主体之间伙伴关系进入研究视野(Fowler,2000)。
自主权问题的产生一方面反映了几十年来国际发展援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同时也不乏大量失败的例子(Dollar&Pritchett,1998)。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援助无效论甚至是援助有害论已然成为一种共识(VandeWalle,2005)。DollarandPritchett发现援助无法保证受援国的国内改革的实行,援助国逐渐意识到若缺乏受援国强大的政治支持(可理解为“国家自主权”),援助即为无效的(DollarandPritchett,1998)。
二、援助自主权是什么
巴黎宣言中正式将“ownership”定义为受援国对于其发展过程的领导权及决定权。然而,2008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改进巴黎宣言的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反思巴黎宣言中对援助所有权或自主权的定义,认为所有权或自主权是援助有效性体系中的最基础的环节,是保障援助实效的根本性的条件之一;而巴黎宣言中对所有权或自主权的定义仅局限在有关援助国及受援国双方政府的自主权。该研讨会将“ownership”的概念进一步阐述为“democraticownership”,将公民的话语及关注纳入国内发展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哥本哈根会议,2008)。
三、对受援国自主权的主张
自1993年的第一届到2003年的第三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其会后的宣言中均涉及关于非洲国家发展所有权、自主权的内容。如1991年《东京非洲发展宣言》中强调,“我们庄严通过这一宣言,坚信它将加强建立在非洲国家自力更生的可持续发展与非洲发展伙伴支持基础上的一种新兴伙伴关系。”宣言中出现的“自力更生”和“伙伴关系”两个概念对传统的援助理念产生了冲击;1998年《东京行动计划》中宣布,“主事权(ownership)”与“伙伴关系(partnership)”是行动计划的根本原则。2003年在《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十周年宣言》中强调“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过程一直提倡非洲国家对自身发展进程的'主事权'和国际社会支持这种主事权的'伙伴关系'对非洲发展至关重要”,主张应该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力量与以非洲联盟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为代表的非洲主动性相结合(李安山,2007)。
2005年由援助国、受援国与公民社会组织共同签署的《巴黎宣言》中提出了提高援助效率的五个方面。在提高援助效率的五方面关键要素中第一个就提出了对所有权(ownership)的要求及相应指标(巴黎宣言,2005)。之后的阿克拉宣言中重申,无论何时,我们都会遵从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发展政策情况,并且会继续通过采取建立一套制约相互共识机制、定期制作与公众情况有关的支出等措施来继续改变援助制约性(阿克拉宣言,2008)。OECD在“OwnershipinPractice”非正式专家研讨会上明确了南北合作中的三个原则。
对受援国自主权的主张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援助方来发出的,即使巴黎宣言与阿克拉议程是由包括援受双方的所有与会国家达成的,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是发达的援助国,鲜有作为受援方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对援助自主权的话语表达。援助国在援助自主权问题上占据了主动,掌握了该领域的话语霸权,在对援助自主权进行主张与阐述时并未或者很少结合受援国的需求与态度。
四、干预还是自主?——对援助自主权发展趋势的讨论
因此,援助能否真正实现无附加条件?对待这一问题,中西有迥然不同的立场:我国实质上将附加政治条件贬义化,认为在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就是对受援国自主权和内政的侵犯;而西方国家则将附加政治条件褒义化,主张将附加政治条件作为更好实现对外援助目标的重要前提。我国学者姜磊、王海军在对中西不同立场进行分别研究,提出应考虑将附加政治条件的理解中立化,与自主权和干涉内政问题相脱钩,使不附加政治条件原则具有一定弹性。正如非洲发展银行行长DonaldKaberuka所说,事实上援助只是一种实现发展的手段,真正有效的援助肯定不会引发依赖等问题(RealAid报告,2011)。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援助的不良后果,而是关注援助本身,提高援助质量。在援助过程中是接受干预还是争取自主,从来都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来判别。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援助无效论甚至援助有害论开始成为一种共识,对受援国自主性问题的反思由此而发。以《巴黎宣言》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文本要求受援国在国家发展过程及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发挥其主导权,以及协调好各种援助活动之间的关系。然而,对受援国自主性的主张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援助方来发出的,即使巴黎宣言与阿克拉议程是由包括援受双方的所有与会国家达成的,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是发达的援助国,鲜有作为受援方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对援助自主性的话语表达。援助国在援助自主性问题上占据了主动,掌握了该领域的话语霸权,在对援助自主性进行主张与阐述时并未或者很少结合受援国的需求与态度。□
(作者:赵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周圣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