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政策取向

2013-03-11朱之鑫

中国发展观察 2013年4期
关键词:愿景小康社会经济

◎朱之鑫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政策取向

◎朱之鑫

作为全球瞩目的一件大事,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意境全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梦想,新要求赋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美好的新期待。

我们期待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们期待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人权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

我们期待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期待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面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的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期待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的区域布局基本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明显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这些期待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建设富强中国的愿望,也是建设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愿景;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愿景,也是实现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为人民提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更多机会的愿景,必将进一步凝聚人心,聚集民力,鼓舞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美好的愿景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根本途径和工作重心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系统性的、综合性的、战略性的转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下一阶段,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新成效。

第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这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将坚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方针,着力追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要着力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突出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坚持把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举措,加强现代农业基础的支撑,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金融体制,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突破口,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要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做到基础研究与科技应用双管齐下。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坚持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契机,注重规划引导,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执政风范加强和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将从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入手,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加快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制度,鼓励以创业来带动就业,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巩固和发展全民医保的成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切实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第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制度保障。

过去3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我们将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鼓励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明确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健全市场体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要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重要领域的改革,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的建设,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和未来的繁荣发展。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在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将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落实和完善外贸政策,积极引导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扩大重要原材料,先进机器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完善境外投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支持和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可以说,中国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是中国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会为全世界其他国家有识之士提供重要的契机。我们衷心希望国内外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牢牢把握中国经济转型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商机,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共同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本文是作者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上所作的演讲,本刊根据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愿景小康社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