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50例
2013-03-10崔爽
崔 爽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中医内科,南阳473009)
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50例
崔 爽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中医内科,南阳473009)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了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采用了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方案。如为肝肾阴虚型,可用生地、女贞子、石决明、枸杞子、钩藤、代赭石等进行治疗;如为气阴两虚型,可用生黄芪、西洋参、玄参、桃仁、丹参、红花等进行治疗;如为浊阴不降、痰湿中阻型,可用泽泻、半夏、车前子、茯苓等治疗。结果 观察组50例中,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50例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56%。从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糖尿病;高血压;辨证治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这种疾病难以治愈,并发症和合并症也比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合并高血压。据国外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糖尿病病人中,并发高血压的比例为40%~80%[1],而我国则达到了55%[2]。这类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的比例要高于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或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此外,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神经系统、眼底、肾脏并发症也比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要多。在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治疗时,现代医学主要采取服用降压药物并控制血糖的方法,但降压药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有鉴于此,本院对观察组采用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了两组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为48~75岁,平均年龄为(64.5±4.9)岁,病程1~20年,平均患病周期为6.2年。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按常规采取饮食控制、注射胰岛素以及口服降糖药等临床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了单纯西药进行治疗,每日口服福辛普利10~20mg;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如为肝肾阴虚型患者,可用生地、女贞子、石决明、枸杞子、钩藤、代赭石等进行治疗;如为气阴两虚型,可用生黄芪、西洋参、玄参、桃仁、丹参、红花等进行治疗;如为浊阴不降、痰湿中阻型,可用泽泻、半夏、车前子、茯苓等治疗。早晚各服药1次,每次以220ml左右为宜,每日1剂。
1.3疗效标准比较和分析临床疗效的时候依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痊愈时,证候积分减少≥90%,即通过中医临床诊断,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时,证候积分减少≥70%,即通过中医临床诊断,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得到了改善;有效时,证候积分减少≥30%,即通过中医临床诊断,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时,证候积分降低<30%,即通过中医临床诊断,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变化不明显。
1.4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疗效判定,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分别为:显效者12例(24%),有效者16例(32%),无效者22例(44%),总有效例数为28例(56%);实验组的50例患者分别为:显效者22例(44%)、有效者25例(50%),无效者3例(6%),总有效例数为47例(94%)。对两组间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n,%)
3 讨论
糖尿病和高血压病都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二者同时存在,不仅会对患者的心、脑、肾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3~7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大大增加了患者在心理和物质上的负担。因此,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临床上采取了各种措施,对于预防大血管病变以及微血管并发症,进一步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4]。
中医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 “眩晕”“消渴”的范畴,主要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引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有:饮食失调、素体亏虚、久病过劳、情志失调等。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是发生消渴病的主要因素,如消渴时间较长易导致阴虚阳亢,肝肾阴虚,挟痰瘀上蒙清窍,或因血少而使脑失所养,或因精亏而导致髓海不足,最终发为本病。引发消渴病的因素很多,这些致病因素会使机体代谢失衡,或肝阳上亢,或气血两虚,或瘀血内阻等,是一种会导致肝、脾、肾发生病变的本虚标实证[5]。
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使患者的胰岛β细胞免于受损,对人体代谢平衡进行有效的调节;还可进一步减少西药的用量,减轻因服用西药而出现的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在研究和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症时,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手段,将两种疾病的主要病机相融合并从整体上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发挥中医药的特有优势,在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的同时,还能对西医治疗给予有力的辅助。因此,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导思想,还应及早进行治疗,以防出现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并发症。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来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何建龙.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60例[J].陕西中医,2012,33(10):1295-1296.
[2]彭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0-11.
[3]朱海山.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
[4]商玉玲.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6(7):365-366.
[5]梁晨,杨占兰.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6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2,5(1):142-14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36
:1672-2779(2013)-22-0047-02
杨 杰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