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负荷过重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13-03-10沙一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2期
关键词:干姜麻黄附子

李 忱 沙一岭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鹤岗154100)

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负荷过重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李 忱 沙一岭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鹤岗154100)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腹膜透析的住院病人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四逆汤加麻黄,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6.2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α=0.05,P=0.04894)。结论 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

维持性腹膜透析;心功能衰竭;四逆汤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负荷过重伴心衰16例,并与仅用西医常规治疗16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住院病人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51~75岁,平均66.5岁;透析史1~1.5年,尿量在500~1500ml之间,平均1.5年;其中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7例。对照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53~78岁,平均64.2岁;透析史0.7~1.6年,平均1.3年;其中心功能Ⅲ级10例,Ⅳ级6例。尿量在500~1300ml。两组性别、年龄、病史、心功能分级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按西医诊断标准采用Framingham的心衰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2],主症:心悸气短,动则尤甚,身寒肢体冷。次症:尿少浮肿或小便频数或艰涩,腹胀,面色青灰,大便粘滞或伴便溏。舌脉:舌淡胖大或有齿痕,脉沉细或迟。符合主症加次症中任意三项加舌脉,即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肾阳虚型。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

1.2.1.1西医治疗按常规给予休息、吸氧、限盐、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处理。PD均选用2.5%,CAPD,连续治疗10天;必要时小壶加入西地兰0.4mg、速尿40~80mg。

1.2.1.2中医治疗给予温阳化气、活血利水中药,药用 (中药颗粒剂,广州一方制药厂):制附子 (先煎)3g,红参3g,干姜6g,炙甘草9g,麻黄6g,三七6g。每日1剂,开水溶解200ml,早晚2次分服,10剂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1.2.2对照组采用上述西医疗法,疗程同上。

2 结果

2.1疗效标准显效:颈静脉怒张消失,水肿消退,小便量增加,体重减轻4%以上,安静状态不喘,无明显紫绀,双肺偶尔闻及罗音,心率减至100次/min以下,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消失或明显减轻,肝脏回缩2cm以上,心功能改善达2级以上,生活能自理。有效:以上各项指标好转或部分好转,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无效:病情无变化或加重,心功能无改善。

2.2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3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s exact test法,进行n<40的四个表资料的检验,与对照组比较,α=0.05,P=0.0489,两组疗效不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肺胀”“心痹”“心悸”“怔忡”“水肿”范畴,是肺、心系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导致肺脾心肾诸阳皆虚、水湿停蓄、上凌心肺、旁溢胸腹所致。予四逆汤加减治疗。四逆汤是治疗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虚阳外越、真寒假热证的代表方剂,阴寒内盛,真阳衰微,非纯阳之品,不足以破阴气而振阳气,故姜附在所必用。附子辛甘大热 “峻补元阳,阳微欲绝者,回生起死,非此不为功”。干姜辛热专散里寒,助附子以通经散寒,大有回阳之力。“附子以走下,干姜以守中,有姜无附,难收斩将夺旗之功,有附无姜,难取坚壁不动之效”。故姜附并用,温阳救逆,摄纳无根之火。凡用纯热寒之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势,所以方中又用炙甘草,一以调中补虚,一以缓姜附之燥烈,附子之热,干姜之辛,甘草之甘,合为回阳救逆之要方,可挽垂绝之阳以引火归元。麻黄有 “开鬼门”之功,可从汗解,给水以出路,而达宣肺利水消肿之目的。

现代研究表明,附子、甘草、干姜 (四逆汤)和人参,有增强心肌收缩、提高心肌耐缺氧和抗自由基作用,对纠正心衰、保护心肌细胞及血管内膜有显著疗效。麻黄[3]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脉、脑、肌肉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肾功能等作用[4]。由于该方具有抗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诸多功能,与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衰有协同作用。

[1]Eugene Braunwald.陈灏珠译.心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7-426.

[2]沈淑静.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法简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4):596.

[3]吴雪荣.麻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5):173.

[4]陈晓城.麻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58-5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35

:1672-2779(2013)-22-0046-01

杨 杰

2013-09-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猜你喜欢

干姜麻黄附子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麻黄-杏仁药对成分-效应间变化规律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