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模糊限制语研究的多维视角述评*

2013-03-08吴光亭

关键词:语料库语篇语义

一、引言

1982年张乔在论文《模糊词琐谈》中指出,两种语言限制词影响模糊词,一种是程度限制词,另一种是模糊化限制词:前者改变模糊词的隶属度,后者将非模糊词变成模糊词(1982:79)。张乔所说的语言限制词即Lakoff(1972)所言的模糊限制语。同年,廖东平翻译了Lakoff(1972)的著名论文Hedges and Meaning Criteria,发表在《国外语言学》第二期。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开启了我国模糊限制语研究的先河。从此,模糊限制语跃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逐渐成为国内语言学界广为关注的语言现象之一。

时至今日,模糊限制语研究在我国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三十年来,研究者们从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等角度探讨该语言现象,取得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国内模糊限制语研究出现了高水平原创性研究畸少,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泛滥的虚假繁荣景象。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与述评,以推动模糊限制语研究健康发展。本文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对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统计,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统计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六个视角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指出了国内模糊限制语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二、研究概况

为了对我国三十年来的模糊限制语研究进行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我们利用中国知网建设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下属子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五大数据库对目标文献进行跨库检索统计。检索的时间区间是1982年至2011年,检索项是题名,采用精确匹配模式,检索词是模糊限制语或模糊限制词,并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剔除不符要求与重复检索的文献。检索到的目标文献总数为590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443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37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4篇。

从论文数量的分布时段分析,我国模糊限制语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引介探索时期和高速发展时期。引介探索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止于90年代末,在此期间只有12篇期刊论文发表,即1982、1985、1989、1990、1992、1993和1995年各1篇,1994年2篇,1999年3篇,占文献总数的2%。这表明,从1982年到1999年十八年间,我国模糊限制语研究处于引介探索时期,发展十分缓慢。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发展缓慢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国内学者获取国外文献资料的渠道十分有限;第二,研究人员数量有限,主要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与科研人员。高速发展时期从21世纪初期一直延续至今日,共发表学术论文578篇,占文献总数的98%,其中期刊论文436篇、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137篇、会议论文4篇(具体年度分布情况请参见表1)。进入21世纪后,国内模糊限制语研究进入了高速发展轨道,研究人员数量激增,研究论文的类型和数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高速发展时期适逢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深化实施与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由于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学者获取相关国外文献资料的渠道大大拓宽,途径越来越多;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深化实施和高校教师对科研工作的持续重视导致研究群体急剧膨大,既有高校教师与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也有攻读学位的在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从学位论文的数量和期刊论文的作者单位分析,在校硕士研究生似乎已经成为国内模糊限制语研究的主力军。

表1 高速发展期论文数量与类别年度分布详表

从论文质量的层次水平分析,三十年来发表590篇研究论文中,仅有30篇刊载在核心期刊上,占论文总数的5.1%,其中引介探索期5篇,快速发展期25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37篇,占论文总数的23.2%;博士学位论文1篇,占论文总数的0.2%。而其他论文总数为422篇,占论文总数的71.5%。从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上看,引介探索时期,模糊限制语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货真价实者居多,核心期刊论文比例为41.7%;快速发展时期,研究成果数量巨大但真正有学术价值者甚少,核心期刊论文的比重仅为5.7%。这些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模糊限制语研究成果数量不小但质量不高,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数量严重偏少而重复性的低水平研究成果严重泛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模糊限制语研究正逐步呈现出深入系统的发展态势,创新性高水平研究成果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三、研究视角

(一)语义学视角

廖东平(1982)翻译了模糊限制语研究的奠基之作Hedges and Meaning Criteria,题目译为《模糊限制词和语义标准》,发表在1982年的《国外语言学》第二期。在这篇论文中,Lakoff (1972)以Zadeh的模糊集理论和Rosch的原型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模糊限制语的语义功能,即改变事物的隶属度和揭示语义标准的结构。这是国内第一篇系统介绍模糊限制语的文章,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为国内模糊限制语语义研究指明了方向。周志远(1989)、肖奚强(1990)与李敏和王节安(1992)在研读国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实际探讨了模糊限制语语义功能,提出许多有价值的独到见解。

Zadeh (1972)研究了英语中某些表示程度的副词性模糊限制语的语义功能。他称模糊限制语为语气算子或模糊算子,将这些程度副词分成两类:集中化算子和散漫化算子。周志远(1989)不赞同Zadeh(1972)散漫化算子的观点,指出汉语中稍、有点、较、略等模糊算子的语义功能不是散漫化而是移位,应该称作移位算子(转引自李敏、王节安 1992)。肖奚强(1990)也不同意Zadeh(1972)的看法,认为将程度副词分为两种算子不全面不准确,程度副词在隶属函数曲线图上表现为三种状态:弱化位移、集中化位移和强化位移。同时,他还探讨了形容词性模糊限制语的语义功能,发现计量形容词主要导致隶属函数曲线偏移,而非计量形容词和某些计量形容词与被限制词构成二维空间的双重模糊,不改变被限制词的隶属函数曲线。李敏和王节安(1992)认为考察模糊限制语的语义功能必须同时考虑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被限制词的具体情况和模糊限制语本身的程度等级。他们将被限制词分成形容词性模糊词和动词性模糊词两大类,将程度副词按照程度强弱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探讨这些模糊限制语的语义限制功能。他们发现这四类模糊限制语均能缩小被限制词的语义范围,即模糊限制语对被限制词有相对精确化作用。这是国内研究者首次注意到模糊限制语具有精确被限制词词义的功能。实际上,Lakoff (1972)在界定模糊限制语时就已经指出这类词语兼具模糊与精确两种功能,只是研究者们大多只关注其模糊功能。

上述研究均在质疑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Zadeh(1972)创立的模糊数学形式分析法探讨了部分汉语模糊限制语的语义功能,是从语义学角度研究汉语模糊限制语的有益尝试。如果能够继续使用这种方法研究汉语中其他类型模糊限制语,我们可能会对汉语模糊限制语的语义功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但由于语言研究的语用转向,国内研究者纷纷转向探究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特征与功能,模糊限制语形式语义学的研究戛然而止。

(二)语用学视角

何自然(1985)系统介绍了国外模糊限制语分类研究,指出言语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分为两类:变动型与缓和型,前者影响话语命题真值条件,属语义范畴,包括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而后者不影响话语命题真值条件,只反映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值所负责任的程度,属于语用范畴,包括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这是国内第一篇涉及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的论文。此后,众多研究者从语用学角度探讨模糊限制语在日常交际、科技语篇、学术语篇、医学语篇、课堂教学等领域的运用和功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语用学角度研究模糊限制语的论文多达81篇,包括期刊论文49篇,硕士学位论文32篇。这些研究大多借用合作原则、会话含意、礼貌原则、顺应理论等语用学理论探讨模糊限制语的交际功能。

孙建荣(1986)利用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研究了模糊限制语对会话含意的影响,认为模糊限制语能够减弱或者取消会话含意,是导致会话含意取消性的第三个因素。陈林华和李福印(1994)借助会话含意、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探讨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指出模糊限制语具有取消或削弱会话含意的功能,言语交际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是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何济生和姜晓蕙(1994)从语用角度研究了模糊限制语的四个语义特征:取消性、标记性、不确定性和间接性。冯光武(1999)认为使用模糊限制语是一种交际策略,与交际目的密切相关,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但能够更好实现交际目的,而且能够使话语更加客观,更礼貌得体,还能够为说话者开脱责任或挽回面子。赵英玲(1999a, 1999b)从语用功能出发将科技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分成三类,认为模糊限制语可以使所陈述命题更严谨周全,保护作者减轻作者责任,体现作者对读者的敬重态度。李佐文(2001)从言语交际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发现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话语更加稳妥周全,礼貌客气,改善或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确保交际顺利进行。蔡龙权和戴炜栋(2002)从语义特征、句法结构和交际意向三个方面论证模糊限制语具有提高说话者对话语真值的承诺程度和精确话语信息的功能。黄小平(2002)从资料性真理的综述、事实性真理的描述和阐释性真理的提出三个方面探讨了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认为中立性转述动词和转述动词的否定式是资料综述中常用模糊限制语,模糊论文作者与被转述论断之间的关系,体现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与礼貌;事实描述中常用模糊限制语包括被动语态和名词化,让事实说话,模糊论文作者与所做论断之间的关系,减轻其对论断真实性的责任;阐释真理中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最高,主要有情态动词和认知型动词,委婉表达论文作者见解的解释力,限制其对论断的责任程度。

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国内模糊限制语语用研究的奠基之作,后期相关研究基本上是这些研究的简单重复或者复制,没有多少创新与改进。我们认为积极借用模因论、认知语用学和篇章语用学等新兴语用学理是进一步深化模糊限制语语用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系统比较模糊限制语在不同文化中的语用特征和功能不但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

(三)社会语言学视角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语言现象,仅探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特征显然不够,还应该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其社会功能(李福印,1995)。Lakoff (1975)提出女性语言假说,认为有些语言特征在女性语言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出其在男性语言中出现的频率,这些语言特征使女性语言礼貌,考虑周全,缺乏权威性。基于Preisler (1986)、Goodwin (1980)、O’Barr & Atkins (1980)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李福印(1995)指出模糊限制语是女性语言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但绝非女性语言的独有特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反映了说话者的社会地位、职业特点及自信程度。谭姝(2007)利用自建语料库调查了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性别差异。她发现整体而言男女生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在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女生使用程度变动语和间接缓和语的频率明显高于男生。吕艳梅(2008)与苏辛和徐宏亮(2008)均谈及模糊限制语的社会功能,但与李福印(1995)所言大同小异,并无新意。

统计结果表明,国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成果数量十分有限。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文献综述性研究和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前者以李福印(1995)的研究为典范,后者以谭姝(2007)的探索为代表。我们认为基于大型语料库对模糊限制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和社会功能进行实证探讨是今后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模糊限制语的必由之路。

(四)对比语言学视角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研究模糊限制语在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共性是模糊限制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研究者大多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模糊限制语在类型、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异同,或者比较相同体裁的英汉语篇中模糊限制语在类型和频率上的差异。前者主要是定性分析,后者大多采用定量分析。

国内研究者主要致力于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个性与共性,例如杨平(2001)和张长明(2006)。杨平(2001)从语义学和语用学出发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发现两种语言中的范围变动语在语义和句法结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具有相同的语用特征,均体现了语用策略的运用。张长明(2006) 从类型和功能两个方面对比了英汉模糊限制语,认为由于英汉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在语用功能上存在细微差别。在多语对比方面,张勇(2010)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对比了英、汉、日三种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他认为三种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具有相同的语义功能,英语模糊限制语分类模式同样适用于汉、日两种语言中的同类词语。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语料库对不同语言的相同体裁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定量对比分析。蒋跃和陶梅(2007)基于自建语料库对英汉医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定量分析。他们发现汉语语料中模糊限制语的总体频次与类型频次均明显低于英语语料,汉语语料明显缺乏情感加强型模糊限制语,但两者在类型分布上有相似之处。王舟(2008)借助自建语料库对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中使用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使用的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在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差异显著,英文摘要在阐述论点时使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显著高于中文摘要;两者在类型选择上较为趋同,均大量使用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据统计,目前,与上述研究类似的研究多达数十个。我们相信这类研究的数量仍在不停地增加。这类定量研究长于数据描述,短于理论阐释。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将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这种对比研究将更有意义与价值。

历时对比也是对比语言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因此我们也可以探讨模糊限制语在同一体裁语篇中发生的历时性变化及原因。蒋跃和寇英(2011)利用自建跨度为十年的两个英语论文语料库调查了医学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历时性变化。他们发现模糊限制语在医学论文中的整体使用频次有一定程度的较少,只有方法部分的使用频次有所增加;缓和型、个人参与型、情感加强型和复合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次均有所下降,但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次有所上升。模糊限制语在语篇中的这种历时性变化是上述各项共时性研究无法发现的。这种历时对比研究能够弥补共时研究的不足,进一步揭示模糊限制语在语篇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动因。我们认为,历时对比是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研究采用该方法。

(五)二语习得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语模糊限制语习得一直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热切关注。但国内英语模糊限制语习得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期, 起步较晚,但研究成果数量不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二语习得角度研究模糊限制语的学术论文多达三十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有十多篇。

国内研究者首先关注的是英语学习者在学术语篇和科技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刘珍(2001, 2003)利用自建英语科技论文语料库研究了中国学者与英语本族语学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两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和种类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认为母语迁移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牛培培(2004)和王惠灵(2005)基于自建英语学术论文语料库考察了中国学者与英语本族语学者在学术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学者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在数量和种类上均少于本族语学者。马亚丽(2007)、姜旭(2007)、苏培宇(2008)、王文倩(2008)、胡立敏(2010)等也做了类似对比研究,其结论与上述各项研究类似。

大学英语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习得也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王驰宇(2008)对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作文和英语国家语料库中普通英语笔语语料中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是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在种类上远少于英语本族语者,在数量上却多于英语本族语者。吴光亭(2008)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法比较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认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在类型和频率上均少于美国大学生,而且前者倾向于过度使用副词类模糊限制语。张莉飞(2009)基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笔语语料库和鲁汶英语本族语作文语料库中的议论文语料研究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与英美大学生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两者均倾向于集中使用情态动词类模糊限制语,但是整体而言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明显过度使用模糊限制语。

国内也有研究者采用中介语对比法调查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邓琳(2010)利用自建口语语料库研究了中国大学高水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口语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大学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的模糊限制语没有太大差异,但前者存在过度使用或者过度少用某些模糊限制语的情况,同时前者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不如后者多样化。吴蕾和张继东(2011)利用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口语子语料库研究了中国学习者口语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主要特征。他们发现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存在显著差异:在程度变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上存在多用和少用两种倾向, 而范围变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呈现明显不足的趋势。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里中国学生偏向超用语气强烈的情态模糊限制语, 而直接缓和模糊限制语的表达方式缺乏多样性, 对间接模糊限制语中的口语体词语与书面语体词语的使用混淆不清。

上述各项研究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语料库分析法和中介语对比分析法,而且这些研究均侧重于统计数据的描述。这足以证明目前国内模糊限制语习得研究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语料库分析法和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均属于定量研究法,其缺点是弱于理论阐释。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将这些定量研究法与语篇补全法、问卷调查法等定性研究法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揭示英语学习者在模糊限制语习得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英语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有效建议与方法。此外,我们认为历时研究法和截面研究法也是研究模糊限制语习得的重要方法。历时研究法关注的是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习得的过程,截面研究法则聚焦不同水平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习得的差异,两种研究法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习得的发展性特征。

(六)翻译学视角

模糊限制语具有复杂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限制着话语意义与意图的表达与传递。对翻译而言,能否正确理解话语中的模糊限制语是决定实际翻译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模糊限制语的翻译也是模糊限制语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内探讨模糊限制语翻译的学术论文共有17篇,包括14篇期刊论文、3篇硕士学位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探讨不同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英译或汉译方法或策略。程同春(2002)探讨了科技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方法,认为能直译时就直译,不能直译时就意译或者直译意译两者结合翻译。于强福(2009)分析了四大名著英译本中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策略,指出模糊限制语翻译须遵循语用对等和最佳关联原则,最大限度地在译文中再现源文模糊限制语的语用效果。他认为译者通常采用对等、增添、删减、变异等翻译手法,或者同时使用几种翻译策略。倪丹烈(2006)认为会话含意、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翻译提供理论指导,在实际翻译中可以分对等和非对等两种情况分析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曹妮(2010)总结了农业科技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汉译方法,包括对应词替代、变异、增添、删减等。张帆(2011)研究汉语法律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英译策略,认为模糊限制语翻译需要根据背景知识、法律认知和语境推测立法者的意图和命题的法律效果,提出了三个翻译策略:文义翻译、语用充实和语境推论。

这些研究结合具体语篇探讨了模糊限制语翻译的常用方法和策略,对模糊限制语的正确理解与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均采用内省式研究方法,所作论证主要基于研究者个人的理解与判断和少量典型例证,其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翻译学研究的语料库方法是以语料库为基础,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实际使用的语言材料,描述语言运用的规律。因此,运用语料库研究法更有利于系统科学地描述模糊限制语翻译的规范和策略。

四、结语

以上我们从研究概况和研究视角两个方面对国内三十年来模糊限制语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从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二语习得、翻译学视角对主要研究成就进行了系统评述。多维视角研究使我们对模糊限制语这种普遍存在却又复杂多变的语言现象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国内模糊限制语研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一,研究不够深入与系统,创新性高质量研究数量不多,重复性低水平研究严重泛滥。这种问题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和二语习得研究方面尤为突出。第二,研究视角过于集中,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从语用学、对比语言学和二语习得角度进行的研究所占比例接近60%。语用学视角研究主要采用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的内省式研究法,而对比语言学视角研究和二语习得视角研究大多使用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对比分析法。利用语料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应该成为今后模糊限制语研究的主流方法。第三,现有研究基本上都属于共时性研究,鲜有人调查模糊限制语在同一体裁语篇中的历时性变化或者模糊限制语习得的历时性发展特征。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历时性探讨是对共时性研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完善我们对该语言现象的认识。第四,绝大多数研究是描述性和阐释性的,应用性研究还比较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和提高英语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使用意识和运用能力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应用性课题之一。最后,英语模糊限制语是主要研究对象,只有少量研究涉及汉语或者其他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几乎所有语言中都存在大量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不同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在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对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些不足之处正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衷心希望国内模糊限制语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创新,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Lakoff, G.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1972(8): 183-228.

[2]Lakoff, R.1973.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J].Language in Society.2(1): 45-80.

[3]Zadeh, L.A.A fuzzy-set-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hedges[J].Journal of Cybercetics.1972,3 (2): 4-34.

[4]曹妮,2010,农业科技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翻译[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蔡龙权,戴炜栋.关于限制语精确话语信息的可能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1-6.

[6]陈林华,李福印.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外国语,1994(5):55-59.

[7]程同春.模糊限制语在科技英语中的运用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2,15(4):8-12.

[8]邓琳.中国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口语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10.

[9]冯光武.模糊限制语与交际目的[J].福建外语,1999(4):20-23.

[10]何济生,姜晓蕙.模糊限制语的语义特征及分类[J].山东外语教学,1994(2):6-9.

[11]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外国语,1985(5):27-31.

[12]黄小平.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篇语用分析[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8(4):85-88.

[13]蒋跃,陶梅.英汉医学论文讨论部分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7(6):115-122.

[14]蒋跃,寇英.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历时对比——以1990-1994年与2005-2009年英语医学论文中模糊限制语使用为例[J].外语教学,2011,32(6):16-20.

[15]李福印.模糊限制语的社会语言学探索[J].外语研究,1995(4):9-12.

[16]李敏,王节安.也谈模糊限制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9(4):88-93.

[17]李佐文.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1-3.

[18]廖东平.模糊限制词和语义标准(译)[J].国外语言学,1982(2):22-27.

[19]刘珍.英语科技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中介语视角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1.

[20]刘珍.模糊限制语与母语迁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3):106-109.

[21]倪丹烈.从语用角度探索模糊限制语的翻译[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6.

[22]牛培培.英语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23]孙建荣.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取消性[J].外语教学,1986:1-9.

[24]谭姝.大学生(非英语专业)英语模糊限制语运用的性别差异[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7.

[25]王驰宇.基于语料库对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的模糊限制语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26]王舟.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59-63.

[27]王惠灵.以汉语为母语的二语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5.

[28]吴光亭.L1和L2学生写作中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徐州:徐州师范大学.2008.

[29]吴蕾,张继东.论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差异——基于COLSEC和COCA的对比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6-30.

[30]肖奚强.模糊限制词语义分析[J].安徽师大学报,1990(2):207-212.

[31]杨平.英汉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6):13-17.

[32]于强福.明清四大名著中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策略探讨[J].外语教育,2009(9):182-186.

[33]赵英玲.英语科技语体中的模糊限制语[J], 山东外语教学,1999a(9):15-17.

[34]赵英玲.模糊限制语在科技语体中语用功能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1999b(1):86-88.

[35]张长明.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研究:类型与功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125-128.

[36]汪东锋.模糊限制语的元功能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7]张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文文本之模糊限制语及其翻译策略[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38]张莉飞.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东华大学.2009.

[39]张乔.模糊词琐谈[J].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77-79.

[40]张勇.英汉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类型及语义功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6-140.

猜你喜欢

语料库语篇语义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言与语义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