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指导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的研究

2013-03-07王湃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王湃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及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全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1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责任

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早在1988年就提出:一个人走向社会需要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一张是证明他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1]。这三张中的两张都需要职业指导来完成。一个人价值的载体在职业,职业指导对个体的一生影响巨大。

面对工业化生产条件下日益多样和复杂的社会职业,高等教育开始发挥选择、分配社会成员职业的作用。正如日本学者所概述的那样:“现代学校作为实施广义职业教育以及适应职业制度需要选拔人才的最有力的社会机构,发挥着它的功能。”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一个教育过程;职业指导的内容是教育学生形成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理想和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职业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设计、学会选择,实现个体与职业的科学匹配。

高校在职业指导中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职业道德的养成。作为准社会人和准职业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养成,从广义上讲就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因为职业是一个人服务社会和展现自身价值的最直接载体。人才培养要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最终成长为合格公民为基础。二是以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质培养。国人曾有一个人是一条龙,两个人是一对虫的戏言,可见团队精神的缺失是摆在桌面上的硬伤,作为大学生,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如果个个英雄主义,人人为我发达,那么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将失去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成为美丽神话。集体生活下的大学校园是锻造团队精神最有利的环境,大到一个学科、一个专业,小到一个班级、一个宿舍,都可以在点滴间完成团队精神的塑造,创新也只有在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碰撞中才能产生,而团队永远是社会发展的高效形式。三是以专业技能为中心的职业能力学习。高校能够为社会发展答疑释惑的优势就在于它集中了一个领域、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学术资源和成果,这些成果通过怎样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传递给学生是服务社会的关键。目前一些高校疲于办学效益的算计,而无暇深入探索大学生的学习精神培养和学习效果的追问,致使大学生毕业后宛如鸡肋,虽有光鲜的包装,但既没有实践经验又没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存在较大不符。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组合和活动安排上都应该围绕培养职业能力展开。专业课程与职业指导要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这也是职业指导的基础。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1 金融危机对就业领域的影响不断显现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正逐步显现。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新举措,也正在不少行业和群体中展现出良好效果[2]。2012年全国两会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超过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这些政策和举措给大学生增添了信心和机会。

2.2 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有一种叫做经营大学的思潮,不过很快就被否定了。1952年院系大调整后,我国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今天,从市场角度看,学生就业能力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尺度,虽然,大学生就业率与大学办学水平存在一定关系,以就业为指南针的办学指导思想也并不适用于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单纯培养即学即用型人才也成为争议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市场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迫切需要激发发展活力,对大学毕业生应用创新能力进行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管理升级的能力要求加剧,但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2.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断点

相对社会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运行系统而言,我国高校办学并没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顶端运行,它不可能俯瞰全局,对经济社会发展做预测和掌控。一方面,它只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产品——人力资源的供给商这一角色参与循环,自身没有能力真正做好定位定向工作;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使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成为这个循环封闭的一个重要节点。由于没有能力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无法有效实现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紧密对接,高校的办学行为就会封闭和孤立,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当分数成为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唯一指挥棒时,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越来越功利现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将逐步弱化甚至丢失。为降低办学成本,使用流水线作业必然造就一批又一批“志同道合”的同款机型,学生的知识技能很难面对市场千变万化的考验,突破创新更加困难,在很多高校,职业指导内容偏重宏观导向,成为忽略个性差别,过于强调目标确定性[3]的形式主义。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生态文明观的落地,绿色就业、智慧就业、创意就业将成为新时期就业的突出特点,职业指导方式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通过加大各方面投入,最终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职业指导。

2.4 核心竞争力营养不良成为毕业生职场打拼的短板

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市场冲击,用人单位加大了改革创新的步伐和力度,作为人力资源主渠道的大学毕业生,其综合素质必须更高更强。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估分数普遍都低于学生自我评估值。有数据指出,约有50%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4]。麦可思2011年就业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届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2010届本科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4],以上能力都是就业能力的一部分。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他们步入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生活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的网络时代,他们具有智商高、好奇心强、有特长、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当然也显示了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追求公平却被名利左右;个性张扬却少有团队忠诚感;网络知识丰富但内心孤独等双重特质。作为学生干部群体则普遍存在着缺乏活力、缺乏合力、缺乏能力的现象。

分析未来几年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寻找新机遇,经验与技能仍是求职者的重量级砝码,国家政策层面也会继续加大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5]。

3 加强职业指导,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提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要素;二是技能要素;三是态度要素[6](见图1)。只有加强职业指导,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能有利于全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实现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3.1 人才培养目标要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从通俗的意义上说,满足学生就业需求才是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要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每一环节。人才的质量和特色成为拥有市场份额的决定因素,人才培养方案则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和特色。当前,高校应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通过职业指导调研论证,掌握市场人才需求脉搏,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明确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就业准入标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课程建设标准匹配,使人才培养过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才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更加明确培养目标、提炼学科专业特色、突出课程设置与岗位对接,将通识教育、专业学习和职业教育有机融合,使他们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实现人才与市场的最佳匹配。

图1 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

3.2 人才培养内容要强化大学生软实力训练的硬支撑

责任感、团队合作等态度方面的要素在大学生就业中非常重要。受雇者必须能展现以下能力:团队合作、能在不明确的环境中进行协作、问题解决、能处理非例行程序、能担负决策责任、沟通技能,以及能从较宽广的维度来理解工作场所的发展[6]。因此,高校要突出教学实践和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加大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开展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在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和丰富自身内涵上下足功夫。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将职业素质养成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大学生具备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有效表达与沟通能力、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具备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胜任工作并有所创新的专业素质、能够应对艰苦工作考验的身体素质、适应社会变化的心理素质等。

3.3 人才培养方法要加大职业情境的学习实践

研究表明,实习时间越长的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越小[6]。通过实习体验,学生能够确认在课堂上所学与现实之间的关联,自我评估与发展有利于工作的个性特征。如在情境教学实践中,通过邀请行业专家、采用企业标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大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的投入力度,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和招聘会,为学生开设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培训和指导课程,提供社会实践和自主创业的有利条件,并在大学生评价体系中增加这部分的比重。此外,高校也要通过政策引导专业教师关注学生的实习实践。

3.4 人才培养机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办学

研究表明,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方面和用人单位有明显差异。因此,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实现双向沟通,一是积极参与相关职业认证体系,明晰和强化人才需求信号[6]。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做好就业指导,开展广泛的社会合作,实现高校自身的繁荣发展。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供需预测机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并逐步建立供需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综上,高校要主动认领社会责任,开发整合市场资源,建立就业市场。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只有更紧密地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人才培养一线的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完成高校自身服务社会的使命。

[1]罗元.简论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的形成及内涵[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5):60-62.

[2]眭国荣.对后危机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1):145-147.

[3]段辉艳.试析高校职业指导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9):63.

[4]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10.

[5]张号全.迎战就业“历练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3):22-24.

[6]王霆,曾湘泉,杨玉梅.提升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3):49-56.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我爱的职业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