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习者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3-03-0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数正式超过桌面互联网,已达3.88亿。自2012年以来,移动终端设备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正以迅雷之势侵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紧随“游戏”、“读书”之后名列手机最受欢迎的应用排行榜第三名。如果说函授教学属于第一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教学属于第二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属于第三代远程教育,那么移动学习(M-learning)当属第四代远程教育,是当前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
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移动学习在国外备受关注,欧洲和北美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时间较早,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也比较广泛深入,但真正大规模的、国家层面的移动学习教学应用还非常少。[1]在移动学习的发源地——北美,移动学习发展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持式移动设备的应用有效性探索阶段,主要通过规模试验,收集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手持式设备开展教学的经验,探索移动学习前景;第二阶段是移动终端学习支持与新型应用形态研究,关注为教师提供高可用性的教学软件,并为此提供新型的方法与原理;第三阶段是移动学习的基础性提升。总之,北美移动学习研究体现出自校园应用、课程学习应用研究而拓展的思维模式。而欧洲的移动学习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受到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大力资助,开展了一系列移动学习大型项目研究,认为移动学习由于其移动性、普适性、便携性等特点而具有对传统教学实践巨大变革的潜能,其价值包括融合校内校外的学习;推进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融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于一体化的无缝学习环境中;创建开放、灵活、便捷的学习环境,关注移动学习对终身教育的意义。[2]
在国内,移动学习的概念由基更于2000年在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学术会议上首次引入,十余年来以高校、研究机构和部分企业为主导,开展了一系列移动学习研究与实践。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至2004年,主要是对移动学习的初步探索,包括厘清移动学习的概念、建构移动学习的有关理论、对移动设备有效性进行探索、研究国外移动学习发展等;第二阶段是2005年至今,主要是对移动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及实际应用,关注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应用绩效等内容。[3]与欧美相比,我国的研究水平还较低,研究规模还较小。
国内外的移动学习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移动学习理论、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移动数据库技术、移动运营平台和移动服务等内容,多从高校、研究机构或企业的视角开展研究,对学习者则有所忽略。学习者是所有教学形态的核心元素。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了解、需求以及移动设备持有等情况,是所有移动学习项目设计的前提和基石。要使移动学习真正卓有成效,必须先了解学习者。本文即是对成人学习者的移动学习需求调研,以期为成人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调查概况
本调查面向网上人大在籍6万余名成人学习者,采用基于网络的随机调查方式。调查时间为2012年8月1日~31日。问卷包含30道客观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题型。收集有效问卷915份。
参与调查的样本中,男生389名,占43%,女生526名,占57%。年龄在20至30岁的学生最多,占57%,其次是31~40岁的学生,占32%,即20~40岁的学生占大多数,合计89%。80%的学生(735名)是公司职员。57%的学生是大专生,32%是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本科生占10%。
综合来看,样本中学生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分布基本与学院总体学生特征相吻合,在成人远程学习者群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2.0进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1.移动学习设备持有与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中,几乎100%的学生拥有手机,72%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拥有平板电脑的只有14%。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应该是有比较广泛的设备基础的(如图1)。
图1 学生拥有的移动设备
学生用于学习的移动学习设备从高到低依次为:笔记本电脑(77%)、手机(55%)、平板电脑(21%)、电子辞典、PAD等(如图2)。
图2 用于学习的移动设备
当前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中,利用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卡的学习没有被划入移动学习之列。可以说,学生目前用于学习的移动设备主要是手机,其次是平板电脑。
针对手机的操作系统问题,47%的学生使用的是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2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19%的学生使用的是苹果IOS系统。使用诺基亚塞班系统的占8%,使用windows phone7的占6%(如图3)。总体上,使用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使用安卓系统的学生远多于使用苹果IOS系统的学生。
图3 学生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
2.移动通信技术及接收信息方式
数据显示,学生使用过的移动通信技术从高到低依次为:移动互联网(94%)、3G通信(53%)、蓝牙技术(47%)和wap技术(36%)(如图4)。移动互联网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移动通信技术。使用3G通信技术的学生也已占到一半以上。移动网络正在逐渐普及中。
图4 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分布
图5 接收信息方式
图5数据表明,90%的学生通过移动设备上网来接收信息,62%的学生通过手机短信接收信息,17%的学生通过内置学习软件来进行移动学习。移动设备上网和手机短信是两种主要的接收信息方式。学生最常用且最喜欢通过移动互联网学习。
3.移动学习方式
调查显示,学生使用过的移动学习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通过手机/笔记本上网(87%)、下载到本地机来学习(48%)、通过手机短信学习(37%)、通过内置学习软件来学习(32%)(如图6)。
图6 使用的移动学习方式
63%(578名)的学生最喜欢通过手机/笔记本上网的方式开展移动学习,24%的学生(222名)喜欢采用将学习资料下载到本地移动设备的方式开展移动学习(如图7)。
图7 最喜欢的移动学习方式
综合起来,通过手机/笔记本上网来学习是目前学生最常用、也最欢迎的移动学习方式,这与移动互联网信息发布及时性、设备携带便捷性和互动及时性息息相关。其次,下载学习内容到本地机学习能够节约网络流量,且保证学习不受网速的影响,是目前位居第二的移动学习方式。
对于“哪种学习方式对你的学习帮助最大?”问题,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帮助最大的移动学习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需要时上网查询(42%)、将资源下载到移动设备(34%)、根据自己的时间设定时间段发送(13%)、系统随机发送(11%)(如图8)。学习中的个性化和便捷性应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图8 对学生帮助最大的移动学习方式
4.移动学习频率与移动学习时间
多数学生(59%)只是偶尔看看,每天都进行移动学习的学生占39%,另有2%的学生是一次移动学习也没开展过(如图9)。总体来说,移动学习频率较低,移动学习还没有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图9 移动学习频率
高达81%的学生(740名)是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进行移动学习,14%的学生是遇到即时需要时开展移动学习,另有5%的学生是在等车/等人等零碎时间开展学习的(如图10)。说明移动学习不再只是利用零碎时间的学习,而正成为一种主要的业余学习方式。
图10 移动学习时间分布
5.移动学习内容
学生目前经常使用的移动学习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电子阅读类(60%)、生活百科类(51%)、应用考试类(45%)、语言学习类(37%)和查询字典类(37%)(如图11)。电子阅读和生活百科是主要的移动学习内容。
图11 常用的移动学习内容
学生最喜欢的移动学习资源从高到低依次为:新闻资讯、专业课程、资格证书考试、生活百科、名校公开课、外语、课外读物、招聘就业、成长健康类资源(如图12)。提供切合需要的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项目的首要考虑内容。
图12 喜欢的移动学习资源
6.移动学习媒体素材
学生常用的移动学习媒体素材由高到低依次为:文本(70%)、视频(66%)、音频(36%)、综合类(24%)、图片(20%)、游戏(3%)(如图13)。文本、视频、音频是三种主要的移动学习媒体素材。
图13 常用媒体素材
44%的学生认为视频呈现移动学习内容的学习效果最好,30%的学生认为综合呈现的学习效果最好,18%的学生认为纯文本呈现的学习效果最好,5%的学生认为音频学习效果最好,3%的学生认为图片学习效果最好(如图14)。
图14 媒体素材的呈现方式
综合来看,文本、视频、音频是最受学生欢迎且使用最多的学习素材呈现方式。
对于“通过移动设备学习某一知识花多长时间你觉得合适?”问题,41%的学生认为一个知识点的移动学习时间在5~10分钟比较合适,37%的学生认为10~20分钟比较合适,18%的学生认为3~5分钟比较合适(如图15)。
图15 知识点时长
控制单个知识点的适当学习时长对维持学生移动学习注意力至关重要。相对来说,5~10分钟的知识点时长更适合移动学习者的需要。
7.移动学习功能
数据表明,学生最需要的移动学习功能从高到低依次为:下载学习资料(42%)、做练习(19%)、手机互动答疑(14%)、测试(11%)、与同学互动交流(9%)、记录学习进度(5%)(如图1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下载学习资料、练习与测试、互动答疑是移动学习项目设计要实现的重要功能。
图16 移动学习功能
在移动学习中,学生比较关注的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效果(37%)、操作方便(29%)、学习资源(26%)、学习费用(8%)(如图17)。这四方面也是移动学习项目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移动学习项目首先要以保证学习成效、提高学习效果为首要目标,其次以操作方便作为技术实现目标,然后努力提供切合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最后要力求学习费用低廉,保证较高的移动学习性价比。
图17 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关注点
8.移动学习中的注意力与环境影响
41%的学生表示,注意力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定,30%的学生表示注意力是否集中要看周围环境的干扰情况,15%的学生表示移动学习时注意力非常集中,9%的学生表示注意力会分散,5%的学生表示注意力是否集中要根据不同的移动设备而定(如图18)。总的来说,有吸引力的移动学习内容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移动学习持续开展。
图18 移动学习注意力
对于“周围环境的安静与否是否对你的移动学习有影响?”和“使用移动设备学习时,你周围的环境通常怎样?”问题,高达61%的学生表示环境安静与否对移动学习没什么影响,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占29%(如图19)。56%的学生表示移动学习时周围环境比较安静,25%的学生表示没注意过不清楚,只有19%的学生表示比较嘈杂(如图20)。总之,81%的学生感觉周围环境对自己移动学习影响不大,与“61%的学生表示环境安静与否对移动学习没什么影响”这个结论相印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移动学习时的环境因素应该不是移动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19 环境影响
图20 移动学习时的环境
9.移动学习费用
调查表明,38%的学生希望移动学习是免费服务,25%的学生可接受月移动学习费用为5~20元,19%的学生可接受5元以内的月移动学习费用,只有13%的学生可接受20~50元的月移动学习费用(如图21)。总体上看,57%的学生希望月移动学习费用免费或控制在5元以内。82%的学生只能接受20元以下的月移动学习费用。这为移动学习使用何种技术手段,投入多少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图21 可接受月移动学习费用
对于“移动学习所需的平板电脑,你觉得哪个价位比较合适?”问题,46%的学生认为1000元以下比较合适,31%的学生可接受价格在1000~2000元之间,18%的学生可接受价格在2000~3000元,接受价格在3000元以上的只占5%(如图22)。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学生可接受千元左右的平板电脑。
图22 平板电脑可接受价位
10.阻碍移动学习的因素
数据显示,上网流量费钱,即无线通信费用较高是目前阻碍学生移动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操作不方便、屏幕太小影响视力、电池容量小、设备太贵(如图23)。
图23 阻碍个人移动学习的因素
小结
1.调查结论
(1)成人学习者的移动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多数学生(59%)只是偶尔看看,每天都开展移动学习的学生只占39%,学生移动学习频率总体相对较低,但接触移动学习的学生已达98%,学生对移动学习已不再陌生。
(2)移动学习设备与技术已经普及。手机和平板电脑是应用最广的移动学习设备,学生主要通过手机上网来进行移动学习。移动互联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移动通信技术,3G通信次之。安卓操作系统和苹果IOS系统是学生最常用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3)关于移动学习资源,电子阅读类(60%)、生活百科类(51)、应用考试类(45%)、语言学习类(37%)和查询字典类(37%)是学生目前经常使用的移动学习内容。学生喜欢的移动学习资源从高到低依次为:新闻资讯、专业课程、资格证书考试、生活百科、名校公开课、外语、课外读物、招聘就业、成长健康类资源。文本、视频、音频是学生最常使用且认为呈现方式最佳的三种主要媒体类型。对于移动学习资源长度,78%的学生认为单个知识点时长宜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关于移动学习方式,学生主要通过移动设备上网和手机短信接收信息,学生偏爱的移动学习方式为:需要时上网查询和将资源下载到移动设备,学习的个性化和便捷性是学生追求的。
(5)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关注点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效果、操作方便、学习资源、学习费用。下载学习资料、练习与测试、互动答疑是学生最需要的,也是移动学习项目设计要实现的重要功能。针对移动学习环境,绝大多数学生表示,移动学习时的注意力主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定,环境安静与否对移动学习没什么影响,移动学习时周围环境通常比较安静。
(6)关于移动学习费用,82%的学生只能接受20元以下的月移动学习费用。对于平板电脑,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可接受千元左右的平板电脑。
2.调查指导意义
本次较大规模的学生调查结论为移动学习应用项目设计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首先,在移动学习终端设计上,应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主,而随着手机的大屏化和平板电脑的小巧化趋势,二者的区别将越来越小。将手机应用于移动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的移动学习项目也多基于手机开展。在操作系统上,可以安卓系统为主要操作系统,兼顾苹果IOS系统。
其次,在移动学习项目设计目标上,应以促进移动学习、保证移动学习效果、技术实现简便且操作便捷、提供切合真实需要的移动学习资源为重。
再次,需要实现的移动学习功能应包括:网络搜索查询、下载学习资料、练习与测试、互动答疑与同学交互、方便记录移动学习进度等。
最后,在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应以与专业相关的新闻资讯、生活百科、专业课程、资格考试类为主要内容,资源呈现可采用视频、文本与音频相结合的形式,需提供便捷的下载功能,10分钟左右的微型资源建设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国内,如果说,2006年之前移动学习属于概念提出时期,2009~2011年属于应用探索期,那么自2012年以后移动学习已进入爆发期。本调查仅是对成人学习者移动学习现状的小规模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使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更有据可依。
[1]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
[2]李玉顺,王晓晨,张曲,高鸽,黄荣怀.移动学习发展国内外现状分析与国情化发展建议[C].第七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8)2008,(9):27-28.
[3]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