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政治话语的概念隐喻分析*
——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例

2013-03-07詹全旺

江淮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社论人民日报旅途

李 玉 詹全旺

(1.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阜阳 236037;2.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合肥 230039 )

中国政治话语的概念隐喻分析

——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例

李 玉詹全旺

(1.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阜阳 236037;2.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合肥 230039 )

概念隐喻是建构政治话语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为政治话语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历时的角度考察60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53-2012)中的概念隐喻,总结不同的概念隐喻类型及使用频数,分析三种使用最频繁的隐喻类型(旅途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的建构方式并探讨这三种概念隐喻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概念隐喻的使用变化与我国的社会变革以及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变化相关联。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政治话语,把握概念隐喻的功用,拓宽概念隐喻的研究领域。

政治话语;概念隐喻;《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自1948年创刊以来,在传达政策、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每年的元旦社论都会总结过去的一年,并展望新的一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这种特定体裁的政治话语具有时代性、宣传性、社会性和意识形态性,隐性说服是其主要目标之一。

概念隐喻是政治话语中一种重要的思想表达和建构工具,为文本成功地表达和建构概念、传达思想、说服读者、表达意识形态等方面服务,能隐性地影响读者或听众,有效地实现其劝说功能。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是由 Lakoff和 Johnson于1980年提出的,它打破了隐喻研究的传统成规,将隐喻看作思维的基本形式,不仅对语言表达产生影响,还会结构化人们的思想,甚至影响人们的行为。概念隐喻的三种主要形式为: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本体隐喻指的是用基本的概念表达抽象的不易感知的概念,方位隐喻指的是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方位的基本概念来指称其他认知域的概念,结构隐喻指的是某一概念体系通过隐喻对另一概念进行构建。

自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以来,人们对政治话语中概念隐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隐喻的认知特征视角探讨政治语篇的建构和政党的认知模式,从隐喻的语用功能视角出发考察政治隐喻的隐性说服功能和政党的政治立场,结合隐喻的认知特征和语用功能分析政治新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具体使用形态和分布。这些研究维度以共时的视角居多,历时的视角相对较少。

本文拟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以1953—2012年间《人民日报》的60篇元旦社论(语料来源:http://www.people.com.cn/)这一政治话语的特定体裁为语料,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不同的隐喻类型,重点分析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三种主要隐喻模式的建构方式,并探讨概念隐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研究中概念隐喻的收集是以隐喻的确认为基础的,隐喻的确认是基于概念隐喻的定义。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范畴(源域)向另一个范畴(目标域)的语义投射。我们对隐喻的判断是以源域和目标域是否在同一范畴为标准,凡是一个范畴的概念被另一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表达出来,我们就认为隐喻产生了。

二、元旦社论中概念隐喻的类型

通过对60篇元旦社论中隐喻的识别和概念隐喻的提取,我们总结了其中7种不同的隐喻类型及其出现的频数,见表1:

表1 元旦社论中的概念隐喻类型及使用频数

从表1可以看出,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是元旦社论中使用最频繁的三种隐喻类型。

(一)旅途隐喻

旅途隐喻是 “沿着道路向目的地行进的旅行”。旅途隐喻属于“综合式”的建构方式,一方面直接将源域框架映射到目标域,另一方面又在各个要素之间建立两个域之间的具体联系。“旅途”和“国家发展”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旅途隐喻中的这些关键词揭示了同一个概念隐喻“国家发展是要达到共产主义目的的旅行”。 我们选取元旦社论中的一些例子来具体说明这一概念隐喻:

(1)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幸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94年元旦社论)

表2 旅途隐喻中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2)在这一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已深入人心,并化为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自觉行动。(1995年元旦社论)

(3)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适应世界发展大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 (2011年元旦社论)

(4)虽然,我们懂得,要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经过很长的时间,我们要逐年逐月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才能达到目的。(1954年元旦社论)

(5)我们将全面实现本世纪末的宏伟目标,让伟大祖国以更加矫健的雄姿,昂首阔步跨入二十一世纪!(1996年元旦社论)

旅途以某一地点为出发点,国家的发展以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旅途需要指南针来指明行进的方向,国家要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行动的“指针”;旅行的道路可能磕磕绊绊,并不平坦,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旅途中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到达终点,国家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往前走去”;旅途中我们也许想要暂停前行的脚步,国家在发展历程中也会遭遇挫折,但仍须充满信心,“昂首阔步”地继续前行。

概念隐喻就是要借助隐喻系统地描述某一事件,用人们熟知的认知域来理解相对抽象的认知域。“旅途”这一概念隐喻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概念系统中,人们由此可以更为容易地理解“国家发展”这一概念域。在这一隐喻的建构中,很多相关的词语被用来从不同的角度将国家发展类比为旅途,揭示了积极的联想义:指明国家发展的方向,唤起人们对国家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强调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紧跟党的步伐,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鼓励人们勇敢地克服前进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坚持不懈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二)建筑隐喻

在元旦社论中,“国家发展”也以建筑隐喻的形式表现出来,发展国家所做出的努力与建设大厦的工作有相通之处。建筑隐喻运用了“直接-涵括式”的建构方式,即直接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进行整体性框架化,没有具体要素之间的类比。表3表明了建筑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3 建筑隐喻中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这一类型的概念隐喻可以概括为“发展国家是建设大厦”。元旦社论中的一些例句可以对此做具体说明:

(1)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1953年元旦社论)

(2)现在上层建筑的许多方面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不下决心改革不行。(1983年元旦社论)

(3)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支柱,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1968年元旦社论)

(4)我们党胜利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我们继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2008年元旦社论)

(5)加快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宏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1994年元旦社论)

任何大厦的建设都需要打好基础,一砖一瓦地建起来。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进行。在国家发展所需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建设被认为是“基础”,犹如大厦的地基,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厦除了地基还有屋顶,国家建设除了经济基础还有政治作为 “上层建筑”;“支柱”对于整座大厦的稳固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作用就如支柱对于大厦的作用;大厦在开始建设前要有“蓝图”,国家的建设也要有未来发展规划。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筑隐喻里的这些关键词都用来指向同一个概念隐喻“国家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系统工程”。这一隐喻能使人们形象清晰地理解“国家发展”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元旦社论中建筑隐喻的大量使用具有积极的评价义,一方面肯定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意义,另一方面还描绘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调动人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建设大厦的关键是打牢地基,社会主义的建设也要做好基础的初级阶段的工作。这一隐喻的使用也说明党和政府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借助概念隐喻向人们隐性地传达这一政治现实。

(三)战争隐喻

如果旅途隐喻用来强调国家的稳步发展,建筑隐喻用以彰显国家建设的稳固基础,那么战争隐喻则用来显示国家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表4表明了战争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与战争隐喻相关的关键词构建了概念隐喻“国家发展是一场与阻碍发展的各种消极因素抗争的战争”,我们选取元旦社论中的一些例句来说明:

(1)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就是要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既要充分估计前进中的困难,又要增强必胜的信心,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革命斗志。 (2000年元旦社论)

表4 战争隐喻中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2)对社会上的敌人战斗的时候是这样,对自然界的敌人战斗的时候也是这样。(1961年元旦社论)

(3)20世纪,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了不起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了不起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了不起的胜利。(2001年元旦社论)

(4)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这四个“牢牢把握”集中体现了对中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战略思考,表明党和政府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清醒判断,对复杂矛盾问题有重点把握,对科学发展规律有深刻认识。(2012年元旦社论)

(5)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以改革和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四大的召开。(1992年元旦社论)

在战争中,士兵的勇猛和“斗志”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国家建设亦如此,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战争中会与敌人进行“战斗”,国家在发展中也要采取措施,克服遇到的困难;战争中会有“胜利”的一方,就如同国家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一个个喜人的成绩;战争中会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 “战略”,国家也会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策略;战争中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需要建造“战斗堡垒”,在国家建设中,共产党员建设国家的志向犹如“战斗堡垒”一样坚不可摧。

这种类型的隐喻采取了“间接-分述式”的构建模式,即不直接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而是通过两个域之间具体要素的类比来揭示它们之间的整体联系。战争隐喻建立了“战争”和“国家发展”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关系,如“阵营是国家”,“战略是国家发展策略”,“战斗堡垒是难以被困难打倒的人”等等,虽然没有整体框架的映射,但这些具体要素之间的类比是在“国家发展是战争”这一整体隐喻框架下才成立的。换言之,具体要素的隐喻映射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总体隐喻模式的存在,并且帮助人们构建两个认知域间的总体关系。

三、元旦社论中概念隐喻的历时变化

隐喻似乎可以标记政治的转型。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话语体系,在不同的社会语言情境下,隐喻的使用与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相关联。《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不同隐喻的使用并非偶然或随意的,某一历史时期使用频数高的隐喻就意味着话语的受众需要以特定的经验域去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涵。隐喻模式的这种变化可以从独特的视角反映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53-2012年)中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的使用频数变化如图1:

图1 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的使用频数变化

从图1中可以看出,1953—1957年间,建筑隐喻和旅途隐喻的使用明显多于战争隐喻,同时建筑隐喻的使用又多于旅途隐喻;1958—1966年间,三种隐喻的使用频数基本持平;1967—1978年间,建筑隐喻的使用明显下降,而旅途隐喻和战争隐喻的使用明显增多;1979年以来,建筑隐喻和旅途隐喻的使用频数保持平稳水平,而战争隐喻的使用逐渐减少,进入90年代以后几乎消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民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与挫折。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道路的探索和国家的建设贯穿始终,这也就解释了旅途隐喻和建筑隐喻在元旦社论中频繁使用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支持民族解放战争,捍卫世界和平,同时保卫建设的成果不被破坏,中国政府采取了“立足于战争”的军事方针;国际上,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也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国家加强了战备建设。这一时期战争隐喻的使用能鼓舞人心,激励人们勇于与各种困难作斗争。

改革初期,战争的思维依然是人们看待问题的主要方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开始转变思维方式,战争隐喻逐渐被淘汰。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党的执政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话语日益积极而平和,战争隐喻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Lakoff认为,运用某种隐喻系统地描述事件,可以达到对这一事件进行特定理解的目的。1979年以来,战争隐喻的逐渐减少直至基本消失表明,全党看待国家发展的思维模式在转变,同时也借助这种隐喻模式的改变来重塑人们的思维模式。

这三种类型的隐喻在60年间使用频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我国的社会变革以及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变化相关联的。这种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灵活运用政治隐喻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政治形势,鼓励、引导人们克服困难,为国家发展和建设作出贡献。

四、结 语

将抽象宏观的国家政治生活类比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概念,这是一种实现劝说目的的有效方式;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深入人心,使人们更易于理解国家的政治状况,信任党的方针政策。不同概念隐喻的构建也能增强社论的感染力,激发人们的归属感和爱国热情。概念隐喻的恰当运用成为连接政府和大众的心理桥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以政治话语为考察对象,揭示隐喻在此类话语中的独特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政治话语,把握概念隐喻的功用,拓宽概念隐喻的研究领域。

由于概念隐喻理论本身的主观性,对概念隐喻的判断并非易事,文中我们虽然对概念隐喻的判断做了总体的解释说明,但在实际判断中可能存在不严密之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概念隐喻如果能与政治话语的其他特点一起发挥作用,那么对提高这类语篇的说服力和表现力以及实现语篇意识形态的传播将会有更大的作为空间。

[1]王传宝.巧设新闻议题 科学引导舆论——对《人民日报》社论功能的再认识 [J].新闻研究导刊,2011,(7):25-28.

[2]Lakoff,G.&M.Joh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Musolff,A.Metaphor Scenarios in Public Discourse[J].Metaphor and Symbol,21.1(2006):23-38.

[4]朱炜,贺宁杉.隐喻与政治语篇的建构[J].南昌大学学报,2011,(3):121-125.

[5]Cheng M.Constructing a New Political Spectacle Tactics of Chen Shui-bian’s 2000 and 2004 Inaugural Speeches [J].Discourse and Society,17.5(2006):583-608.

[6]吴丹苹,庞继贤.政治语篇中隐喻的说服功能与话语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4):38-42.

[7]Chartiris-Black,J.Politics and Rhetoric:the Persuasive Power of Metaphor [M].Hampshire Palgrave,2005.

[8]王晶芝,杨忠.隐喻在政治新闻语篇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2012,(3):111-113.

[9]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Ortony,A.(eds.)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0]Mumby,D.K.&Spitzack,C.Ideology and Television News:A Metaphoric Stories[J].Central States Speech Journal,34(1983):162-171.

[11]Lakoff,G.Moral Politics: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Think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责任编辑 吴 勇)

H0

:A

:1001-862X(2013)05-0085-00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专项课题(SK2012A09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语篇中的动向隐喻研究”

李玉(1981—),女,安徽临泉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隐喻、话语分析及语用学;詹全旺(1968—),安徽望江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语用学,话语分析。

猜你喜欢

社论人民日报旅途
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获奖名单
乐在旅途
疯狂旅途
“马”上旅途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