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大棚促成栽培技术
2013-03-06杨玉星何圣米沈桂法吴新忠
杨玉星 何圣米 沈桂法 吴新忠
菱大棚促成栽培技术
杨玉星 何圣米 沈桂法 吴新忠
导读:菱大棚促成栽培,比露天栽培提早3个月上市,可以大幅度提高菱角的产量和延长菱果的供应期,经济效益显著。从菱的品种选择、季节安排、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留种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菱大棚促成栽培的技术要点,为适宜地区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菱又名菱角、水栗等,为一年生浮叶蔓性草本植物。菱肉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食之消渴、解酒毒。菱角叶柄清香无毒,具有降压利尿的功效。菱角既可作水果生食、作零食熟食,又可作为蔬菜炒食,是杭州地区居民喜食的水生蔬菜农产品。杭州新忠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种植大棚菱角0.8 hm2,嫩菱提前到5月中旬上市,比露天栽培(8月中旬上市)提前了3个月,至10月下旬采收结束,平均667 m2产量2 500 kg。8月上旬以前的价格为20~40元/kg,8月中旬以后的价格为5~10元/kg,平均价格10元/kg,平均667 m2产值2.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菱大棚促成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宜选用菱果个大、角短、皮薄、肉厚、嫩菱爽脆多汁的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浅水菱品种,如广东青菱和田菱1号等品种。
2 季节安排
菱的大棚早熟栽培在1月中下旬大棚内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大棚定植,5月中旬开始采收,10月下旬采收结束。
3 培育壮苗
3.1 菱种用量
每667 m2种植田需种菱20~25 kg,每667 m2育苗床播种种菱200~250 kg。
3.2 菱种催芽
将菱种放在容器中,加入1~2 cm深薄水,加盖草帘或用电热丝加温至20~25℃催芽。当芽长1 cm左右时,播种到育苗床。
3.3 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最近3年内未种过水生植物的大棚田块,播种前10天放水泡田,播前5天翻耕,并整平田面,每667 m2施钙镁磷肥50 kg作耙面肥。
3.4 播种育苗
大棚内加中棚保温在1月中下旬播种,每隔15 cm播1颗种菱,每66.7 m2苗床可供667 m2大田移栽。
3.5 播后管理
①温度控制播种到形成菱盘期间,盖好大棚、中棚保温,白天气温保持在20~35℃,夜间稳定在15℃以上。
②水位调节保持3~5 cm低水位,以提高水温,促进齐苗。出苗后水层提高至10~15 cm,直至移栽。
4 移栽定植
4.1 田块准备
定植前3~5天灌3~5 cm浅水,667 m2施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各50 kg作基肥,缺锌及缺硼地区每667 m2基施硫酸锌1.5 kg、硼砂1 kg,耙平田面。
4.2 移栽密度
苗龄在30天左右、当菱盘直径达到5 cm以上时即可移栽定植。定植前大田灌水15~20 cm,按株行距1 m×1 m穴栽,每穴栽种2~3株,667 m2栽菱苗1 800~2 000株;带种定植,菱苗根系入土8~10 cm,并用土压牢。
5 田间管理
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的营养生长期以保温为主,促进植株生长,保持白天气温在20~30℃,夜间稳定在15℃以上;进入开花结果期,要求日夜温差较大,以利养分同化和积累。大棚内气温高于35℃时,要及时通风降温;5月中旬以后揭去棚膜,按露天栽培管理。
5.2 菱盘整理
菱田封行前要疏减菱盘,防菱苗徒长。每1 m2保留15~20个直径30 cm以上的大菱盘,摘去多余的小菱盘,以后在采收过程中也要随时清除弱小菱盘。菱盘盖满水面后,早晚各灌溉1次活水,并适当翻动菱盘,增加水中溶氧量。同时除去田间杂草及浮游杂草。
5.3 稳定水层
大棚内水位稳定在20 cm以上,随着气温升高和菱苗生长量的增加,可逐渐加深水位至25~30 cm,不宜频繁变换水位,造成水位大起大落,影响菱苗生长。夏季水位增加到30 cm以上,以水调温,且经常补充洁净水源。
5.4 追肥
前茬种植大棚蔬菜的地块肥力较好,在菱角坐果前一般不追肥,以保持菱苗健壮,促进早开花早坐果。进入采收期后,每采摘2次追施1次肥料,每667 m2施用三元复合肥(15-15-15)15~20 kg。
5.5 病虫害防治
菱田主要病害有菱白绢病和菱褐斑病等,主要虫害有菱萤叶甲等。生产上应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科学轮作,增加腐熟有机肥用量,做好越冬清园工作,减少病虫基数。
①菱白绢病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先在叶片中部发生少数黄色小病斑,后增多扩大,使全叶变黄白色而腐烂,同时蔓延到邻近各叶,使整个菱盘腐烂。该病多在夏、秋季天气闷热、湿度较高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和蔓延,水质污浊、偏施氮肥、连作田易诱发该病。
防治上注意做好冬季清园消毒工作,减少病源;合理密植,防止菱盘过分拥挤;保持水质清洁;种菱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拌种消毒;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或病菱盘,并于菱角采摘后当天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雾1次,连防2~3次。
②菱褐斑病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在7~9月高湿季节易发病,先在叶片边缘发生淡褐色小病斑,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深褐色大病斑,潮湿时病斑部长出黑色小霉点,引起叶片早枯,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同菱白绢病,如同时发病可以兼治。
③菱萤叶甲为毁灭性害虫,其幼虫和成虫均啃食菱盘叶肉,成群为害,轻者造成菱盘千疮百孔,导致减产,严重者食尽全部叶片,导致绝收。
防治时注意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并铲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在初龄幼虫盛发期用5%抑太保(氟啶脲)1 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等交替防治。
6 采收
从行间直接下水,拨分菱盘,逐盘采摘,采后及时冲洗菱果。采收初期,每3~5天采收1次,采收盛期每2天采收1次,9月以后每5天采收1次。生食或菜用嫩菱采收标准是果实外表皮呈淡绿色或鲜红色,萼片脱落,尖角显露,果实充分发育,且部分硬化,用指甲掐刻果皮仍可陷入。熟食用老菱采收标准是果实尖角毕露,表皮呈黄绿色或紫褐色,果实已充分硬化,果实与果柄连接处出现环行裂纹,极易分离,放入水中即下沉。
大棚栽培菱角,前期以鲜食与菜用为主,宜采收嫩菱果;后期以熟食为主,要求菱角果肉充分成熟,表皮呈黄绿色或紫褐色后采收。采摘菱果时要做到“三轻”,即提盘轻,防老菱落水;采菱轻,防止扭伤菱盘;放盘轻,防扰乱植株。采收后立即进行洗涤运销,不能久存,如要暂时贮存,可浸入清水中,或置于阴凉通风场所,第二天必须上市。
7 留种
选择采收中期的菱果留种,优良种菱应具备以下几点。果形端正,具有该品种特征;果实较大,饱满充实;充分成熟,比重较大,水选时迅速下沉;无病虫害。
种菱须在水中贮藏,保证安全越冬。少量种菱常用吊藏法,即用塑料编织袋包装吊挂于活水中,上部离水面50 cm左右,下部不着泥。如果种菱较多,应搭建水中仓库,存放时以“上不出水,下不沾泥”为原则,注意防水鼠为害,保护种菱安全越冬。
杨玉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11113
何圣米,通信作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杭州市石桥路198号,310021,电话:0571-86404322,13336108641,E-mail:hesm666@yahoo.com.cn
沈桂法,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吴新忠,杭州新忠蔬菜专业合作社
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