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在歌唱
2013-03-06周围
文 _ 周围
小草在歌唱
文 _ 周围
孩子们仰起脸庞,好像被轻风正面拂过的一坡草叶;他们张开嘴巴,又像一群刚刚浮上水面的鱼。
他们年龄不一,高矮不齐,讲话时带着各地家乡的口音。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他们顶着寒风从都市的不同角落走出,汇集到这间小小的客厅。现在他们席地而坐,胸腔里唱出的是同一首歌。
张轶超坐在跃层楼梯的角落,沉浸在清亮的合唱童声里。这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上海市杨浦区大学路301号702室,二三十个孩子在这儿一起度过。
这些孩子都是跟随父母来到上海的。他们的家境一般都不好。父母可能是清洁工、超市售货员、建筑工人、钟点工、保姆、网吧收银员、三轮车夫、菜场小摊贩……条件好一点的家里可能开了一个小店,卖日用百货或者服装、水果之类。
2012年的冬天,孩子们已经可以用高声部和低声部完美配合,唱出许多好听的曲目。而在几年前,他们甚至连蝌蚪一样的曲谱都不认识。
那时,这个叫“放牛班的孩子”的合唱团刚刚在满腔热情的张老师的张罗下成立。孩子们所理解的“唱歌”,就是用很大的嗓门把歌词喊出来。
后来,合唱老师根据每个孩子的声音特点给他们定了声部。他们学会了唱自己的声部,但当所有人一起唱的时候,他们老是被别人的声音给拉跑。
于是他们相互抱怨,责怪那些唱得不好的同学。
当然,这不过是小问题,他们很快就克服了。3个月后,孩子们甚至可以站在舞台上虽不甚完美但也不算太差地唱完3首歌曲了。要知道,达到这样的默契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当合唱团成员由40多人因各种原因慢慢减少到二十几个时,合唱老师觉得有必要招新。那时,还有不少同学想加入合唱团。
没想到招新之举却招致了一些老学员们的强烈反对。她们不断向张老师他们打小报告。“那些想加入的新生都是坏孩子。”她们说,“这些人加入会带坏合唱团的。”
“我们之所以成立合唱团,是为了帮助大家。”张老师说,“这其中也包括‘问题孩子’。”
然而让张轶超想不到的是,有五六个老学员居然说如果让新生加入,她们就退出合唱团,并且,她们真的走出了当时在一户民宅里的临时“久牵”中心。
这让张轶超感到很生气—这几个孩子只有十多岁,为什么这么“排外”?他愣了一会儿之后拔腿追了出去。他严肃地说,如果她们不愿意接纳新同学,如果她们以为合唱团是专属于她们的话,就永远别再回来,因为这里不是她们的地盘,而是属于每一个愿意来唱歌、愿意和大家分享唱歌的快乐的孩子。
几个孩子被镇住了。她们回到了合唱团,合唱团成功地招新。尽管新同学加入后起初有些磕磕碰碰,但最终大家还是融合在一起了。
后来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他们生活在大都市上海,却并未被大都市接纳,他们跟他们的上一辈一样属于漂泊无根的一群。他们来自安徽、江苏、河南、四川、重庆等地,能听懂上海话却不会说上海话,他们对老家的方言也日渐生疏。
张老师想,或许正是这些孩子的生存处境影响了他们,他们“得到”的本来不多,一旦得到就倍加珍视,惧怕失去。
这些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在同一片阳光下更积极、更自信地生长?
杨晓敏是个四川娃儿,3年前来到“久牵”时才读三年级。因为幼年生病用药不当,她左眼失明,因此很少与同学交流,整天就跟在她姐姐杨丽萍后面,甚至害怕与人交流。
有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她和同学发生争吵,同学骂她“独眼龙”,然后她哭着跑开了。她害怕与人交流,是因为怕受到伤害。后来,“久牵”开设了一系列民乐课,张轶超鼓励每个孩子都选择一种乐器。晓敏选择了竹笛。她学得很认真,很刻苦。
“没有谁逼着她学习,她每天都会来‘久牵’练笛子,至少一个小时。”张轶超看着她一天天进步,笛子老师也常常夸晓敏吹得不错。慢慢地,她可以上台演出了。现在,晓敏已经是笛子班的“大师姐”,经常教新招的师弟师妹。
她最大的变化就是自信了。
原先,她是个看上去不修边幅的女孩,但是慢慢地,她开始注意自己的发型,开始敢于直视别人的眼睛。还有个很明显的变化是—以前她总是习惯用头发遮挡住那只失明的左眼,但是现在,她可以把头发梳到一边,坦然地跟人交流了。
张轶超说,音乐在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晓敏敢于正视自己,敢于追求美,敢于自信地呈现出自己本来的样子。
音乐对人的熏陶是润物细无声的。
每一个合唱团的孩子都在“久牵”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他们长高了,他们彬彬有礼,他们笑靥如花,他们努力和自信,他们敢于放开脚步,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了。
但,你能把这一切简单地归结于音乐的催化作用吗?
张轶超并不这样认为。但让孩子们坚信不疑的是,这段有音乐陪伴的少年岁月必将成为这几十位孩子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因为合唱团陪伴、见证了他们艰难而美丽的成长和蜕变。
2011年5月,“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的成员们坐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观众席聆听了一场渗入心灵的音乐会。那是来自法国的圣马可合唱团—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原唱乐队—在上海的音乐会。
那是一个奇妙的夜晚,因为音乐。
一个孩子后来在文章里写道:“我听见了未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