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局域网组建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2013-03-05张海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36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项目化任务驱动

张海生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该文以“局域网组建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具体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提出了如何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面向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能力本位;课程改革;项目化;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6-8735-03

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普遍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方面是课堂下老师们积极备课努力想上好每一堂课,课堂上将专业知识尽职尽责地讲授给学生;另一方面由于“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不同,许多学生尚不具备上普通大学所需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因此学生总认为老师上课总是讲一些没用的、没趣的知识,为了得到毕业证书学生又不得不勉强应付。学生的学习态度势必反作用于老师的情绪,老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于是师生间就存在相互不买账,相互埋怨,相互抵触的情况。

那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宏观层面上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已为我们明确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了贯彻落实好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从微观层面上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应该“以点开始,点线结合,线面层次推进”即:以一门课为“点”按照职业教育理念进行改革,专业内的其它专业课为“线”也逐步进行改革,从而带动专业层面的全面改革,继而推动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向前发展即“线面层次推进”。

传统的课程教学一般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课程目标主要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理解知识、掌握知识、验证知识和巩固知识,而不注重“知识的应用”,这严重背离了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针对未来职业岗位职责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沟通办事的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摒弃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育人模式,转为以“能力目标”的职教模式,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对专业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下面就以“能力本位”理念对“局域网组建课程”改革进行分析介绍。

1 课程改革目标与思路

1.1 课程改革目标

局域网组建课程是计算机通信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和授课方法,面向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与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训练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构建将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小企业局域网络规划、建设、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掌握典型局域网网络结构及常用组网技术,使之具备在电信营运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企业等企业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等相关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1.2 课程改革思路

邀请与本校进行“校企合作”之企业的相关专家与校内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课程改革建设小组,双方共同进行市场调研,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的具体项目和任务,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的项目和任务中。

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简称6+2原则)”即:1)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2)突出能力目标;3)项目载体;4)能力训练;5)学生主体;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6+2原则”中的“2”指的是:1)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2)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方式。[1]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一般由若干个项目组成或者由一个综合性大项目组成,课堂的组织形式围绕着项目为模块单元展开,一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任务(或者一个综合性大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1个子项目又划分成若干个任务),课堂上学生由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解决工程项目和各个具体工作任务的课堂教学模式。

2 以职业能力本位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2.1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要立足于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核心是“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课程的能力目标设计有三个方面:

1) 职业岗位能力: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和岗位上的能力。

① 能根据网络需求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②能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取适当的网络设备进行组网。

③ 能正确制作网络线缆并能安装网络设备。

④ 能根据网络规划设计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

⑤ 能分析并排除简单的网络故障。

2) 行业通用能力: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者相近工作领域的,存在一定共性的能力。

① 能借用相关软件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② 能检索并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③ 能规范书写工程技术文档。

④ 能根据项目需求以最小的代价(成本)完成项目。

3) 核心能力: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力。

① 规范安全操作能力——工具的正确使用和规范的上机操作。

② 团结协作能力——与其他同学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③ 自我展示能力——讲述、说明、演示、回答问题。

④ 自我学习能力——能借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资源检索并查阅相关资料。[2]

2.2 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项目化设计

2.3 课程能力训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在课程组织教学中,要突出“能力训练”目标,考虑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的模块单元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引入教师设计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更要充分利用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参观、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首先确定课程模块单元的能力目标;第二、根据能力目标确定具体的项目(项目的完成体现能力目标),教师分析、拆解项目并布置任务;第三、组织学生各小组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小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并列出实施计划执行,教师在期间给予辅导答疑,讲解相关知识难点;第四、教师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第五、教师对本次课进行归纳总结。

2.4 突出能力考核的课程考核模式

3 小结

如何使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一直都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奋斗追求的目标,对于一位普通的高职教师而言,这个课题似乎已远远超出了一名普通高职教师的能力范畴。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高职一门课程的改革,摸索出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并借此希望“以点开始,点线结合,线面层次推进”这一愿景,得以早日实现。

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围绕着能力目标展开。能力训练是进行项目设计的行动纲领,项目又是能力得以实现的切实载体。课程改革的关键是通过调研、走访和作家论证得到课程须培养的职业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改革“局域网组建课程”的教学模式将更接近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和特点。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戴士弘,毕蓉.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项目化任务驱动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