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上旋发球技术及易犯错误研究

2013-03-04刘晓迪李海林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抛球球拍发球

刘晓迪,李海林

(1.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2.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5)

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发球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网球各种技术中只有发球技术是唯一由自己掌握的击球法。它可以不受对手技战术的影响和制约,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发挥出个人的技战术特点,加以控制对方,为自己的攻防创造有利条件。 网球比赛中常用的发球技术基本有3种:平击发球、切削发球和上旋发球。 每一种发球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好的发球具有相当 大的攻击力,并使发出的球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方面有变化作为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除了要有较好的底线技术,网前技术和高压技术外,还必须要掌握以上3种发球,已达到每场比赛中灵活应用.而上旋转球不仅力量大,弧线高,旋转力强,灵活多变,不仅失误系数小,而且可以直接破坏对方的接发球。世界著名网球教练维克布雷顿研究了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下上旋球的击球过程的图像,发现球拍与球的接触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上旋的产生来自由下而上的挥拍,及在球拍触球后向上方挥动时拍面与地面所成的仰角的度数。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上旋球技术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到实践中,并通过针对结果所采用的专门到实践中结果的分析,明确上旋球技术教学的重点环节应该是挥拍的路线和击球时的位置,以便能更好更快地掌握上旋球的技术动作。

1.上旋发球技术分析

上旋球发球过网后产生明显下坠,反弹很高,前冲很大,稳定性也很高,职业选手的第二发球一般都采用这种发球。发上旋球时把球抛到头部偏左的位置,击球时身体尽量仰成弓形,利用杠杆力量使球旋转,球拍快速向右上方挥动,上旋发球因其具有更高成功率和更具侵略性的发球使之成为每个人都保存于其军械库的武器之一,其成功率来自你给球的旋转较多,这个旋转力将拉球回到发球区;同时上旋让球落地后弹起会路线难以预测的,让你的对手难以给你致命回击。

2.上旋发球技术动作要

2.1 准备姿势

2.1.1 握拍

采用东方式反手握拍法,使“V”字虎口对准拍柄左上斜面,手掌根部贴住拍柄的左上斜面,与拍柄底部齐平。食指与其他手指稍稍离开,压住拍柄右上斜面,拇指伸直紧贴在左垂直面上。

2.1.2 站位

双脚站在端线后,前后开立与肩同宽,前脚尖距端线5厘米并形成45度的角,右脚约与端线齐平,双脚连线对着看球区上旋发球右脚后撤距离比平击发球和切削发球大些,背向发球方向。准备发球时重心放在后脚上,坐肩侧对球网,前脚与底线保持 7~10cm的距离,以免发生脚误。左手持球并托拍颈放在腰部,拍头指向前方,重心放在前脚。

2. 2 抛球

持球方法要求持球时,用非持拍手的拇指和4个手指顶端,用手指持球,像端酒杯的动作。手臂伸直,以肩为轴向上抛球。抛球可以有一个从前向后再向前的轨迹,上旋发球与平击发球的抛球相比,上旋发球时应将球上抛到更靠近左肩的位置,抛球位置相比略靠后,好的抛球应该是很少旋转的,抛球高度比举起的球顶拍略高。为保持抛球的稳定性,在抛球前头抬起,眼盯击球点在抛球的同时持拍手开始引拍。

2.3 后引球拍

后引球拍可以继续积累大量弹性势能。在向上爆发之前,腿部弯曲要非常充实,躯干的转动要明显,整个身体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射”状态,肘关节弯曲并充分外展,背弓,抬头,眼睛注视球。研究显示,退步的弯曲与躯干的转动,为上臂提供了充实的可能。当重心向前转移时,球拍仍处于背部后面,这有利于产生更大能量。球拍与地面是垂直的,为加速挥拍提供更长的轨道。引拍动作手掌向下,挥拍动作自然而然形成弧形挥动。注意球拍是远离肩膀的,这对于球拍运行轨迹长度十分重要。

2.4 击球前的转肩动作

网球发球技术中正确的肩膀转动可以赋予上半身最大的空间,当你的肩膀往回转动时,利用转肩而带动上体的力量压向击球点,增添挥拍的加速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力量。发力的关键是击球前做好送拍的转肩作为发力做好准备,发力击球后的继续转肩。更多使用腰部力量击球,发力击球会使动作更加流畅,这是提供成功率的前提。

通过对研究对象发球的观察,都会常常看到没有转肩的发力击球,失误很多。没有非持拍手的送拍转肩,也没有击球后持拍手的转肩。拼命的发力后,身体成了一个障碍,腰的力量不能合理的作用,又影响手臂的运动,减少了拉拍的距离,难以做到放松。因为击球时动作僵硬,肌肉失去了弹性,击球后又没继续转肩,更是减少了随挥的动作,便失去了放松的过程。上旋发球时上身转动更大一些,发力击球需要有拉拍时非持拍手转动,用肩部对着击球点,加大挥拍的幅度和距离,为发力做好力量的储备。

2.5 由下向上挥拍击球

为了打出上旋球,球拍从下向上挥动是必不可少的。上旋发球时改变了抛球的方式,击球点也就移至头前方更向左后方的位置,因此右肩必须稍稍更向后转。肩轴也会更向后,向下倾斜。当球到达击球区时,身体尽量后仰成弓行利用杠杆力量使球旋转,球拍快速从左向右上方挥动从下向上擦击球的背面,击球点在7点半到11点半的位置,腕关节向前上方朝着击球方向有意识的,起决定作用的摆动,向前挥拍的动作几乎与底线平行。击球时,保持身体朝向侧面,在击球的瞬间速度达到最快。

2.6 随挥动作

击球之后,在球拍向左腿方向做充分的挥动之前,球拍首先是稍稍向右挥拍,持球手拇指从内册向外侧翻转,将球拍收到持拍手同侧方.有明显的压腕动作.这也是在击球很合适的位置后一个自然的动作.继续向上腾起以及双肩的高低变换,更有利于身体平衡的控制,便于增加向前向上的动力.大的挥动作可减少风或紧张感所带来的影响,更好的控制球,没有充分的随挥很容易出界,有意识的做完随挥动作是击球安全的保证.随挥动作应停留再身体的右侧在自然的转向左侧。 发完球,要迅速调整位置,准备接对方的回球。

3.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3.1 抛球不稳定

球手臂过于僵直,,手部肌肉紧张,限制了手腕、手指的灵活性,没有靠手臂、手腕、手指的协调用力进行抛球,而是单靠手指的弹力进行抛球,手臂没有想上摆送,也没有靠手指根的力量将球抛起,球抛的过高或过底,造成击球不稳.

纠正方法:把自己的手掌想成是一部电梯,平稳的将球向上托起。同时学会利用腿的瞪力帮助手臂向上抛球。

3.2 方向不稳定,成功率底,发球总是出界或下网没有明确的目标

纠正方法:首先检查抛球,抛球过前,球容易下网。抛球过后,球容易出界。另外,击球瞬间派面击到球的位置也会影响发球的稳定。要在最高点击球。

3.3 身体过于紧张,影响击球力量

发球是需要身体全部协调用力,从下肢到上肢再到球拍形成一条“运动链”想发出快速高质量的球,必须使这条“运动链”协调发力。肌肉过早出现紧张就会提前把力量消耗掉。

纠正方法:准备姿势时就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肌肉,球抛出后,后脚向前脚脚跟靠拢,使膝关节弯曲,全身放松,然后利用双脚蹬地的反作用力将身体的全部力量传递到球拍上,从而使全部力量爆发出来。

3.4 击不准球

击球瞬间眼睛没有盯住击球点,眼睛过早的离开球去看对方或场地,影响了击球效果。

纠正方法:从抛球开始,双眼要始终不离开球,球拍击球时头部抬起看到球拍触到球,随球动作保持头部直立,双眼平视前方。

3.5 发球缺乏速度和力量

“搔背动作”不充分造成最终缺乏鞭打动作,影响球拍摆动速度;以及随挥动作不完整,使球拍惯性所产生的力量突然停止。

纠正方法:做“搔背动作”时,关节底部直向天空。发球后逐渐减慢挥拍速度,做完充分的随挥。

3.6 左手右手配合不协调

抛球手动作已完成,持拍手待球开始下落时才匆忙挥拍击球,击球点过底,过网也缺乏弧度。

纠正方法:双手个拿一球,双脚平行站立持拍手先将球抛向空中,然后顺势右脚后撤形成发球站位姿势,接着非持拍手抛球,持拍手空手完成挥臂几求动。

4.结论与建议

合理发球需要全身各个关节协调一致,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才可以发出威力无比的球来。网球上旋发球发力越强,旋转成份越多,弧形就越大,命中率也越高。在发球中我们必须做到抛球离身体较近,腰部扭转和背弓的程度要大,重心在后,手腕的扣击动作明显大于平击发球和切削发球,球拍横挥过身,结束随挥动作。

上旋发球的安全系数较高,因为击球方向是前上,所以便于加力控制和掌握,由于提拉速度快,力量大,弧线高,旋转力强,灵活多变,不仅事物系数小,而且给对方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上旋球比较难掌握,必须以平击发球和切削发球为基础。发球击球用力前,充分拉伸用力肌肉。发球力量训练中,注意不同肌肉群的对应发展,注意持拍身体一侧的力量训练,同时,要加强非持拍手臂一侧的力量训练,注意胸腹部肌肉的训练,也要加强腰背部肌肉的训练。发上旋球最好采用东方式反手握拍。

[1] 郎荣奎. 以俱乐部形式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试验与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8).

[2] 莫志海. 探索网球上旋球技术教学的重点环节[J]. 科学教育论坛,2005,(16).

[3] 杨福春,李松石. 浅谈网球上旋球技术教学[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3).

[4] 孙卫星. 现代网球技术教学法[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5] 韩文志. 解密网球上旋发球[J]. 网球天地,2004,(3).

[6] 掏志翔. 跟专家练网球[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7] 赵振平. 发球运动解析[J]. 网球天地,2004,(9).

猜你喜欢

抛球球拍发球
借球拍
名贵的球拍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借球拍
买球拍
爱上抛球运动
爱上抛球运动
中国古代抛球活动艺术化论略
一个概率问题的分析及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