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的文化重构
——重庆市政府办公大楼设计
2013-03-03李秉奇
李秉奇
(重庆市设计院,重庆 400015)
坡地建筑的文化重构
——重庆市政府办公大楼设计
李秉奇
(重庆市设计院,重庆 400015)
近年来,山城建筑界越来越关注历史文化传统问题。打造“重庆风格”的山地建筑设计,已成为本土建筑师的追求目标。当今,急功近利的设计思维制约着建筑设计的发展,但重庆市设计院等单位,大胆突破位置和地形选择,抛开思维观念的局限与束缚,在设计中力求体现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创作出富有重庆特色的作品。
笔者有幸承担了重庆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办公楼、重庆市委礼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项目的主要设计工作,完成了系列历史文化风貌建筑的创作,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近期完工的重庆市政府办公大楼项目设计是这些工作经验的深化。
2008年年底,市政府办公大楼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求设计方案时,曾有近十家设计单位参与了竞标。最后,重庆市设计院提出的具有典型山地特色的设计,因准确把握了重庆的历史文化特色得到一致认同,成为现今得以实施的方案。
市政府办公大楼作为直辖市最高行政机构形象代表,外观形象要求非常高,既要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沉淀,又要具有时代感与生命力,同时还要注意与周边建筑群落的呼应关系;它甚至还肩负着最终形成区域建筑新地标的重任。这对我们的设计构思和设计手法都是很大的挑战。
1 设计构思
市政府办公大楼项目所在地位置十分特殊,面对大礼堂,旁有三峡博物馆,紧邻市委大院,遥望中山四路,周围都是市内重要建筑,需要表达对抗战文化建筑群的呼应。市政府办公大楼所在地是抗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指挥中心最高首脑机构所在地,解放后是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后再改建为市政府办公驻地,上世纪70年代拆除重建为现代建筑,历史渊源深远。所以新大楼设计必须考虑到时间、空间上的特殊性,更要兼顾市政府办公大楼与大礼堂之间的默契,在树立政府机构庄重朴素的形象之外,更要彰显人民政府服务人民的特征。为此,我们从各方面进行了充分构思,最后形成“一个院子、两条轴线、三个入口、四大功能、五级高差、六幢建筑”的格局。
图1 六大要素格局总图展示
“一个院子”:市政府办公大楼项目所在地受地理位置、坡地地质状况限制,地形狭小而不规则,体量较大的建筑无处生根。为此,我们主张采用分散的小体量建筑设计,但是,如何体现政府办公建筑的厚重感和庄严性又成了难题。经过多轮方案的反复推敲,最终从建筑整体形象集合入手,在空间上以建筑形成围合,产生了3000m2的中庭院落,实现了自然的整体效果。视觉上,小体量建筑合零为整,也达到了应有的气势。
图2 建筑中庭实景
“两条轴线”:为适应项目地形,呼应周边建筑空间关系,处理好上下35m的高差,我们在立体空间组织布局上利用了纵、横两条轴线,把分散的小体量建筑整合成大的建筑群体,顺应坡地的格局。在建筑外观色彩运用上,1、2、3、4、6号楼采用一种色彩,而5号楼采用另一种色彩,分别加强纵向、横向轴线感。
图3 坡地实景
“三个入口”:坡地建筑在保证大楼气势、表达建筑的庄严之美上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在三个主要道路处设立三个入口,分别赋予不同功能。层层递进的高度变化与入口之间的衔接自然过渡,体现坡地建筑群与山体的共生性。建筑和山体的融合,使办公楼的庄严形象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大功能”:在市政府办公大楼布局中,我们坚持最大限度地使用空间。通过合理安排,保证了行政办公、会议接待、综合服务、安全保卫四大功能的充分实现。
“五级高差”:工程的最大难题是五个高差关系的处理。首先是1号楼前三个主要高差:一级高差是与城市道路等高,二级高差是与人民广场等高,三级高差是与三峡博物馆入口标高等高,这三个高差是保证大楼庄严感的关键,为此我们采取了在1号楼外部采用弧形踏步形成与人民广场入口同高的平台,实现空间关系上的一致性。再以大尺度的广阔台阶引导至1号楼入口门廊,形成与三峡博物馆入口等高的平台,烘托出庄严凝重的气氛。此外,四级高差(1、2号楼之间的连接高差)和五级高差(中庭院落与四级高差之间的高差)在坡地上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分别衔接了基地上、下两个大的平台空间,把坡地建筑群与山体连成一体。
图4 建筑侧视实景
“六幢建筑”:我们在有限的狭长地块中,安排了六幢楼的设计组合,形成序列感、层次感,充分体现山地建筑的风格。同时,按规定的办公功能进行合理配置,坚持可用面积最大、最适用的原则,以利于建筑功能的充分发挥,满足了业主需求。
2 项目创新
2.1 建筑形象上:融入传统,表现城市历史文脉
我们希望糅合本地块抗战时期总统府的建筑风格,以及中山四路、市委大院历史建筑群细节特征,表达出区域整体历史文化精神,充实建筑气势,同时保持建筑群体风格的统一。于是,青砖、灰瓦、西式直坡屋面和檐口、中式门窗等形式的建筑符号以及重庆作为陪都时留下的大量抗战建筑元素,都成为我们进行市政府建筑群形象设计最主要的细节元素来源。1、2、3、4、6号楼采用灰色面砖、灰瓦坡顶、石材基座的形式,歇山、檐口、悬鱼、雕花、云纹、拱券等丰富的中西元素都得到了充分运用,5号楼采用黄色石材,灰瓦坡顶,与市委1号楼遥相呼应。
图5 建筑细部——通风拱眼壁
图6 建筑细部——歇山屋顶
图7 建筑细部——檐部
图8 建筑细部——悬鱼
2.2 细节处理上:推陈出新,赋予建筑时代感
我们在细节处理上坚持继承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思维,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建筑的具体需要,另一方面是通过更新,增强表达效果。比如:歇山屋面灰瓦采用带举折的坡顶屋面;歇山山尖悬鱼装饰采用抽象的格式,增强了时代感;檐口用几层线条的平板封口,檐口下用成双排列的如意形饰物装点,形成中西交融的感觉,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实现了我们源自传统又有创新的设计初衷。既体现了办公建筑的庄重典雅,处处流露着传统气息,保证了区域建筑风貌的一致性,又不乏蓬勃生气和时代感。
2.3 功能完善和空间合理利用上:优化配置,注重实用
我们很注重功能完善和空间的合理利用。这项工作在设计、现场处理及变更完善中得到了业主很多好的建议和支持。比如在设备安放、材料选择、坡地处理、景观绿化、屋顶空间利用、室内装饰等细节处理上,我们都注意和业主方进行深入沟通,这对建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优化、空间利用的最大化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看似装饰性的细节其实都各有其使用功能,非常实用。
3 结语
市政府办公大楼项目沿袭抗战历史文化建筑就地取材、简约朴素的特点,实现了节约成本、环保节能的目的,空间布置合理,功能品质得到了科学保障,投资控制得当,没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项目完工之后,区域景观品质、形象品质、环境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孙苏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llside Building
通过对重庆市政府办公大楼项目设计思路与设计手法的解析,对典型的坡地城市重庆的地域建筑设计提出新的理念,灵活把握项目所在位置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充分利用坡地地形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在延续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巧妙地实现建筑的新功能,体现文化品位,提升建筑品质。
延续;创新;轴线;高差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the design thought and design technique of Chongq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a new design thought for the hillside architecture in Chongqing is presented with elaborations that the natural and social features of the targeted project should be flexibly handled to shift the disadvantages to advantages by making full use of sloping topography and other architectural functions should be accomplished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so as to uplift cultural taste and architectural quality.
continuation;innovation;axis;height difference
TU29
:A
:1671-9107(2013)01-0003-03
10.3969/j.issn.1671-9107.2013.01.003
2012-11-05
李秉奇(1954-),男,重庆人,本科,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首批一级建筑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重庆市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