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治疗69例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2013-03-03王宗喜张金梅
王宗喜张金梅
1.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 荆州 4341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药剂科,湖北 荆州 434100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69例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王宗喜1张金梅2
1.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北 荆州 4341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药剂科,湖北 荆州 434100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8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0.8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治疗二周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血栓通注射液;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严重危胁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键,目前西药治疗以抗凝和扩血管为主,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血栓通注射液就是其中的一种。笔者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男性39例,女性30例,发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3.4)岁,病程1~6天,平均病程为(3±0.6)天,合并糖尿病26例,高血压21例,二者兼有9例,冠心病14例;脑CT示基底节区脑梗死45例,脑叶梗死24例。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28例,发病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60±4.6)岁,病程1~7天,平均病程为(3±0.8)天,合并糖尿病29例,高血压18例,二者兼有7例,冠心病18例;脑CT示基底节区脑梗死41例,脑叶梗死28例。两组患者在发病平均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排除脑出血的情况。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肠溶阿斯匹林、胞二磷胆碱及辛伐他汀等基本药物治疗,并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合并症,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0.4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一天一次;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0.8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一天一次。治疗二周后,评定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意识变化、语言恢复、四肢肌力恢复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以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以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恶化来表示,总有效率等于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肌力恢复Ⅱ级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症状好转,肌力Ⅰ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无变化,肌力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治疗中患者症状明显加重,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或死亡。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21例,有效27例,无效11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69)18.21±8.47 5.98±2.31对照组(69)18.36±8.74 10.11±3.52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2.3 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了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使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造成血流量骤减或血流阻断,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使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坏死。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形成脑细胞完全死亡的缺血中心坏死区和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的缺血半暗带,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缺血半暗带中可存活神经元,若在3~6小时内行溶栓治疗,可获得最佳效果,但由于患者就诊时已出了 “治疗时间窗”,所以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抗凝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机是气血升降逆乱,气不能行,血不能荣,脉络痹阻,气血瘀滞,甚则阻塞不通,故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活血化瘀可以减轻梗死区周围血管的痉挛,增加毛细血管网,促进侧支循环开放,增加病灶周围的血液供应,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水肿,减少梗死区域的面积。血栓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是从中药三七中提炼出的有效活性成分,其主要功效是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三七总皂甙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围血管阻力、增加脑部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部微循环的功效,从而促进了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通过本文的观察分析,笔者认为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朱丽莉,冯波,贺玲等.不同血压状况对脑梗塞发病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3):32-33.
[2]吴克玲.王谦,黄启福等.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5):455
[3]张玉华,王宇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1):719.
[4]黄崇荣.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疗效评价 [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27-30.
R743.33
A
1007-8517(2013)09-0097-01
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