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膈散加减治疗急性中风并发便秘症61例

2013-03-02刘海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中风显著性急性

刘海波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中医院,焦作454450)

凉膈散加减治疗急性中风并发便秘症61例

刘海波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中医院,焦作454450)

目的观察凉膈散加减方治疗急性中风并发便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中风并发便秘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用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59例用果导片(酚酞片)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膈散加减方治疗急性中风并发便秘症有较好疗效。

中风;急性;中医药疗法;凉膈散

中风(脑卒中)是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表现为神识昏蒙、偏瘫、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头痛、眩晕、目偏不瞬、共济失调等,本病急性期常伴发便秘症,而急性期的便秘症对中风的转归有着较大的影响。现代医学多采用果导片、肥皂水灌肠等方法通下大便,用果导片等单纯通下大便,虽可让大便泻下,但容易形成瘀血,导致患者虽保住命但多落下半身不遂等后遗症,我科采用凉膈散加减方加味治疗急性中风并发便秘症患者,收到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自我院内一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男34例,女27例;平均年龄(66.5±4.76)岁;平均病程(6.35±3.97)天。果导片组30例,男33例,女26例;平均年龄(65.1±4.87)岁;平均病程(6.19± 3.70)天。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CT确诊为急性中风。

1.2.2 中医诊断标准急性中风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CT明确诊断为急性中风;中风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年龄45~75岁者。

1.4 排除标准因脑肿瘤、外伤、寄生虫病,脑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引起的急性中风属脑栓塞者;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功能损害者;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5 方法

1.5.1 治疗组以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处方:生大黄(后下)20g,芒硝、生甘草各10g,连翘25g,黄芩15g,栀子12g,薄荷10g。痰多者加菖蒲10g,半夏10g;热重者再加栀子12g;阴亏者,加麦冬、沙参各15g等;肝风躁动者,加石决明30g等。每天1剂,加水1000mL,浸泡30分,煎取400mL,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200mL。连续治疗14天为1疗程。

1.5.2 对照组果导片,2片/次,一日一次。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中风的常规基础治疗。

1.6 观察项目观察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便秘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积分按以下5项计分:①排便间隔时间:<24h者0分,24~72h者2分,>72h者4分;②排便速度:<5min者0分,5~10min者2分,>10min者4分;③排便性状:成形者0分,干结者2分,颗粒者4分;④排便难度:不费力者0分,需用力者2分,需手法助便者4分;⑤便意:便意急者0分,便意微弱者2分,无便意者4分。

1.7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以(χ±S)表示,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症状积分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观察2组治疗1疗程后的疗效。便秘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大便正常,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便秘明显改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0%~94%;有效:症状有好转,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69%;无效:症状无改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2.2 2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2组患者治疗前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n±S)

表1 2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n±S)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组别n 61 15.32±2.70 6.59±2.81对照组59 12.85±3.13 10.02±2.03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

表2 2组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急性中风患者发生便秘后可导致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甚至烦躁不安,而用力排便又可使腹腔压力增高,心脏收缩加强,血压及颅内压升高,就更容易诱发再中风或加重原有病情,进一步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中风后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中风的预后及恢复至关重要。西药治疗中风后便秘常运用酚酞片,此药可促进结肠壁蠕动并抑制肠内水分吸收而排出软便,作用温和、价格低廉,但长期应用可致水、电解质丢失和结肠功能障碍。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酚酞、大黄等,可逐渐产生耐受性,泻下作用越来越差,致使用药剂量不断加大,这与临床上慢性便秘患者长期服用泻剂,效果减低,用药剂量逐渐加大的过程非常相似。

中风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而阳明腑实常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启动和加剧因素。腑气不通既是中风后的一种病理状态,持续存在于中风病病程中,同时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如腑实持续存在,使病邪没有出路,形成的内生毒素累积体内,损伤脉络,可使病情逐渐加重。根据中医学“邪气盛则实”的理论,及“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泻热通腑为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症的当务之急。腑气通畅,邪有出路,疾病才有转机。方中大黄、芒硝荡涤中焦实热,连翘、薄荷轻宣于上,山桅、竹叶清于内渗于下,黄芩清热而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配,化痰热、通腑气,釜底抽薪,适用于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症:一可通畅腑气,祛瘀通络,调畅气血,使半身不遂等症状进一步好转;二可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气血逆乱得以纠正,达到防闭防脱的目的;三可急下存阴,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

临床中本方不可久用,得效后中病即止,免伤正气。另外,嘱患者饮食忌食辛辣煎炸燥热之物,多饮水多进食清淡、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防止便秘的再次发生。

[1]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1.021

1672-2779(2013)-11-0034-02

��苏 玲

2013-05-19)

猜你喜欢

中风显著性急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