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在核电厂业绩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
2013-03-02沈曙光方朝霞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湖北武汉430223
沈曙光,黄 芳,方朝霞(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23)
平衡计分卡在核电厂业绩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
沈曙光,黄 芳,方朝霞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23)
WANO核电厂业绩改进模型推荐了10种业绩监测工具,业绩指标是其中一种,它有效改进了核电公司的业绩。虽然目前国内各运行核电厂均建立了业绩指标体系,然而如何建立合理的适用于核电厂的业绩指标体系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平衡计分卡通过业绩指标与公司战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公司绩效管理和战略发展的角度建立业绩指标体系。文章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核电厂业绩指标体系的建立中,为国内核电厂建立业绩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核电厂;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
Key words::TL38 Article character:A Article ID:1674-1617(2013)01-0031-04
1 平衡计分卡
1.1 平衡计分卡基本思想
平衡计分卡是哈佛大学财会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成长四个方面来分解公司战略,而且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因果关系链。该方法平衡兼顾了战略与战术、长期与短期目标、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结果与驱动因素以及外部与内部的业绩等多个方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关键业绩指标就是依据平衡计分卡的思路,是公司经营者从该公司战略目标出发,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成长四个方面来对公司业绩进行考核的方法。平衡计分卡将公司的使命与战略放在管理控制系统的中心位置,由使命和战略驱动业绩指标。
1.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指标体系基本建立方法为:以公司的战略为基本出发点,将其按照战略管理的内在要求(即因果关系链),分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基本方面来分别确定战略目标,然后通过将定性的战略目标转换为彼此存在因果关系的、具体的、可考核的战略业绩指标,从而构成一整套以战略为核心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并重、结果指标与动因指标并重、长期与短期目标、外部以及内部目标相平衡的平衡计分卡业绩指标体系。
通常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指标体系。
第一,定义公司愿景与战略。由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与公司战略密切相关,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反映公司的战略,因此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能真正反映公司愿景的战略至关重要。
第二,制定战略目标。在作为明确公司行动的战略与据以判断整体有效性的业绩指标之间,必须要有一套战略目标,以明确实施战略的行动。战略目标是将公司高层领导者所选择的战略与所选择的判断目标是否实现的具体业绩指标联结起来的桥梁。
第三,确定业绩指标以及因果关系链,该步骤是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指标体系的核心。作为一种期望行为的驱动工具,业绩指标不仅要指明通向公司组织总体目标的行动方向,而且要为管理层判断战略目标的总体进展提供一种工具。
确定业绩指标时,要根据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方面的战略目标初步设计出业绩指标。在设计指标的过程中,既要有反映业绩的结果指标,也要有反映业绩的驱动指标;同时,在设计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方面的指标时,一定要紧密地结合这四个方面所要求达到的战略目标;这样,设计的业绩指标才具有战略相关性,才能真正保证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实施性。
在确定好业绩指标后,要把这些选择好的指标构成一个因果关系链。通过这个因果关系链,一方面,公司把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描述其战略并能够清楚地评价其战略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它能够勾勒出企业组织取得战略成功的特定路径,并描述如何通过这些指标的结合创造价值。
2 核电厂业绩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核电厂的平衡计分卡框架设计
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构成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然而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具体公司时,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或者刻意的模仿,可以将这四个方面作为样板,根据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具体设计平衡计分卡的方面,可以增加或减少方面,也可以将每个方面的名称进一步具体化。
为建立核电厂的业绩指标体系,需要分析核电厂的一些基本特点。在财务方面,对于核电厂而言,由于一般进行其他战略投资较少,更多的关注于电厂的运营成本以及资本支出;在客户方面,核电厂提供的产品非常单一,就是电能,其客户也具有单一性,即为电网,因而这一方面对于核电厂仅需关注产品的质量,也即是发电的可靠性;在内部流程方面,除了需要关注核电厂的内部运营方面,同时要考虑核电厂的独有特性,核电厂相对于其他发电厂,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核安全,这也是核电厂所独有的特性,在设计平衡计分卡时应该突出该部分;在学习与成长方面,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卓越运行,更多的关注于人员方面,包括人员绩效和人员安全。图1给出了核电厂的平衡计分卡框架示意图。
图1 核电厂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示意图Fig.1 The basic structure of balanced score card of nuclear power plant
2.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指标体系构建
在确定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后,就可以根据公司的战略愿景建立业绩指标体系。本文以某核电厂为例,说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某核电厂的战略愿景为“致力于成为最好的核电厂营运者”。为了实现该战略愿景,该公司制定了战略目标:在成本上低于其他核电厂;提供可靠的电能;致力实现核电厂安全运行;坚持成为行业领先者以及通过人员培养和平衡维持一支技能纯熟的人员队伍。
建立了战略目标,即可将战略目标与平衡计分卡的框架联系在一起,以构建业绩指标体系。即在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中的每一个方面内根据公司分解出的目标进行业绩指标选取。由于平衡计分卡方法是将电厂的战略与业绩指标的选取联系在一起,因此所选取的指标是基于电厂层面,适用于电厂的业绩监测和评价以及电厂之间的对标。
2.2.1 成本方面业绩指标
成本方面业绩指标反映了公司的经营战略,根据核电厂目标“在成本上低于其他核电厂”,在该方面可设置以下指标:
1)发电成本:核电厂的运行维修费用加上燃料费用除以实际发电量。
2)运行维修费用:电厂用于运行、维修和技术支持等费用。
3)库存值:电厂购买的用于实施运行和维修活动的物料的价值。包括重要备品备件、修复部件、日常备件、大修备件、工作存货等物料。
4)燃料成本:电厂在燃料上的费用除以电厂实际发电量。
5)资本支出:核电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上的费用支出。
2.2.2 发电方面业绩指标
发电方面业绩指标反映了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对于核电厂而言,由于产品和客户的单一性,更多的关注于产品的质量,即发电可靠性。通过提高发电可靠性,也可实现公司成本的降低。根据核电厂目标“提供可靠的电能”,在该方面可设置以下指标:
1)换料大修工期:机组历次换料大修所用的时间。
2)强迫损失率:该指标反映电厂维持系统可用、保证安全发电的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有效性。其计算方法为非计划强迫电量损失除以参考发电量减去计划电量损失减去由于非计划大修延期而造成的电量损失。
3)燃料可靠性:该指标用于监测电厂追求和维持燃料高度完整性的进展情况,其值为在稳定运行工况下,经过黏附影响和功率校正、并归一化到通用净化常数和线性功率系数后得到的131I活度值。
4)机组能力因子:该指标用于监测机组在电力生产方面的可靠性水平,其值为参考发电量减去计划电量损失减去非计划电量损失与参考发电量之比。
5)非计划紧急停堆数:该指标用于监测电厂的运行稳定性,包括手动紧急停堆和自动紧急停堆。
2.2.3 运行和核安全方面业绩指标
电厂内部的卓越运行是实现成本和发电目标的保障,同时核安全是核电厂独有的特性,是保证电厂长期正常运行的基础。根据核电厂目标“坚持成为行业领先者”和“致力实现核电厂安全运行”,在该方面可设置以下指标:
1)WANO综合指数:WANO指数综合反映了核电厂的运行业绩,通过对WANO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WANO指标包括机组能力因子、非计划能力损失因子、强迫损失率、安全性能(高压安注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和应急交流电源系统)、化学性能、集体辐照剂量、工业安全事故率、燃料可靠性、电网相关损失能力因子和承包商工业安全事故率。
2)核安全监管指标:核安全监管当局发布的指标,反映了电厂的安全业绩。
3)设备可靠性指数:设备可靠性指数是一系列指标加权平均得出的值。反映了电厂设备的可靠性。
4)反应性管理:用于监测电厂在核反应性管理方面的业绩。
5)安全系统性能:该指标用于评估重要安全系统在异常事件或事故工况下完成其既定安全功能的可用程度。对于压水堆和重水堆,需要监控的系统包括高压安注系统、应急柴油发电机系统和辅助给水系统。
6)负荷因子:电厂实际发电量与额定发电量之比。
7)上网电量:电厂的年度上网电量。
8)延期的预防性维修数:该指标统计经过批准的延期的预防性维修数。预防性维修包括预测性维修(基于状态)和定期维修(基于时间),用于保持设备维持设计运行状态并延长寿命。
9)纠正性维修积压数:纠正性维修是修复那些已失效或降级导致不能实现其设计功能的影响核安全或人员安全或电厂可靠性的设备。
10)化学指标:该指标用于监测电厂运行过程中化学控制的有效性。
2.2.4 人员方面业绩指标
人员是实现公司内部卓越运行的基础,根据核电厂目标“通过人员培养和平衡维持一支技能纯熟的人员队伍,保证人员的安全”,在该方面可设置以下指标:
1)工业安全事故率:给定时间内在20万人·小时中,电厂员工(长期或临时的)和承包商发生的人员事故伤亡人数。
2)集体辐照剂量:包括受监测群体所有人员的全身的外照射和内照射剂量。
3)人因导致的运行事件数:统计由于人员失误而造成的运行事件数。
4)电厂人员配置:电厂员工人数,以财务的工资名单为准。
5)承包商人员配置:在电厂内的承包商人员数。
6)培训有效性:监测电厂通过培训实现员工绩效改进的有效性。
3 结束语
目前,国内正在积极推进业绩指标在核电厂的应用,各核电厂也逐步意识到业绩指标体系的作用,正在广泛开展业绩指标体系的建立或修订工作。
本文简要介绍了平衡计分卡方法以及该方法在核电厂业绩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方法,最后以某核电厂为例,阐述了如何将平衡计分卡方法应用于核电厂的业绩指标体系建立中,为国内核电厂建立业绩指标体系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由于篇幅所限,文中最后只给出了指标的简单说明,如果需要将这些业绩指标应用于核电厂中,还需要对这些指标进一步加以解释,包括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等。
[1] Rober S. Kaplan and David P. Norton. Transform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Partl [J]. Accounting Horizons,2001,15(1):87-104.
[2] WANO. Guidelines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t Nuclear Power Stations[M],2011, 9.
[3] 顾延婷.电力企业业绩考核指标的建立方法[J],2009,4:66-68. (GU Yan-ting. The establishing methods of the achievements checking and evaluating index for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J]. Ningxia Electric Power, 2009,4:66-68.)
[4] 郝敏.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有煤炭企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HAO Ming. Study of Stateowned Coal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Based on Balanced Scorecard[D]. Qingd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2009.)
[5] 李凤莲.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4. (LI Feng-lia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D]. Changsha: Hunan University, 2004.)
Application of Balanced Score Car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in Nuclear Power Plant
SHEN Shu-guang,HUANG Fang,FANG Zhao-xia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Wuhan of Hubei Prov. 430223, China)
s: Performance indicator, which is one of te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tools recommended by WANO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odel,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tool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nuclear power plant. At pres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has been built in nuclear power plant. However, how to establish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that is reasonable and applicable for plant is still a question to be discussed. Performance indictor is closely tied to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a corporation by a balanced score card, and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point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of nuclear power plant is developed by introducing the balanced score card, and can be as a reference for other domestic nuclear power plants.
nuclear power plant;performance indicator;balanced score card
TL38
A
1674-1617(2013)01-0031-04
2012-08-16
沈曙光(1983—),男,湖北浠水人,博士,工程师,热能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核电厂经验反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