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职业高中物理学困生
2013-03-01蒙睿韬
蒙睿韬
职业高中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再加上高中物理本身的学科特点(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的影响,以及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科跨度较大,使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物理难学。当然,大多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都能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但总有少数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几次测验后,学生得不到与自己的努力相对应的成功体验,对物理课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信心。教师虽然多次强调物理课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还帮助他们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但效果仍不明显。
一、造成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复杂多样,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素质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可归结为以下五方面原因: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物理语言再见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他们分不清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当然也就不能熟练的加以应用。
2.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3.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4.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
二、相关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校物理学困生的现状,提如下建议:
1.兴趣培养、制造悬念
心理学认为“好奇”是每位中学生的心理共性。学困生表现更为突出。“奇”可唤起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注意力。我经常在走上讲台的同时,把演示实验器材放在讲台上,学困生看见了这些新奇的“东西”,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这些“东西”上。
在讲授课时,先给学生制造一些悬念,让他们带着这些悬念听教师讲解。为了解迷不得不听老师从头分析。例如,在简谐运动图像的得出及意义讨论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也在摆球的振动力向上建立x轴(表示位移),位移零点选取在摆球的平衡位置,横轴表示时间,人家猜想摆球的位移时间图像是如何的呢?”学生可能猜想到“波浪型”。教师应该指出这只是猜想,到底对不对还有待于实验的验证。学生可能想到单摆。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怎样记录摆球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把摆球换成沙漏,漏出的沙就能记录摆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就能看到波浪形曲线了。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让一个板放在沙漏下而并匀速地运动。在得到一条正弦曲线后,教师应该继续问学生:“这条正弦曲线是质点的运动轨迹吗?”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进入探究思考过程,在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提问和控制,让课堂互动和谐有效。
2.角色扮演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参与可以让学困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我在备课时,总要先考虑他们各自的特点,本节课他们应扮演哪个角色,让一些平时常被冷落的学困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同时让其他同学感受到物理学科趣味性。如我在讲授“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让同学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左右手挤压笔的两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通过学生自己感受实验效果。
3.联系实际
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习兴趣。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又常被忽视的现象中引入课堂。举例说明时,又从我们身边的事物加以印证。如:讲自感时联系日光灯;讲光的折射时让学生透过圆形鱼缸看其中的鱼与实际大小相比的变化……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现象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不仅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加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纪律上学习上的的学困生,大多数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我都会给予耐心教育与指导,给钥匙、教学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我常指导他们以书中的话对照身旁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由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为克服学困生易忘易错的弱点,让他们感到学物理有趣、好学。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从而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
总之,职业中学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它需要学校、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任何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困生只是相对的。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关心,课后加强个别辅导,扶正他们已“扭曲”的心理,只要对学生对症下药,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一定会培养好。
(陕西省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