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re-S1 Ag诊断HBV感染的可行性研究
2013-03-01杨玉洁张绪署苏丽君邹海蛟邹林峰林雪迟
杨玉洁,张绪署,苏丽君,邹海蛟,邹林峰,林雪迟
(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19)
应用Pre-S1 Ag诊断HBV感染的可行性研究
杨玉洁,张绪署,苏丽君,邹海蛟,邹林峰,林雪迟
(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19)
目的通过HBV Pre-S1抗原检测,结合乙肝HBsAg、HBeAg与HBV-DNA检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Pre-S1抗原作为诊断乙肝患者的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用ELISA检测的HBsAg、HBeAg和HBV Pre-S1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核酸。结果相对于其他模式,“大三阳”的HBV Pre-S1抗原的检出率较高(89.32%),乙肝病毒DNA的copies也较高;在90例在HBsAg(-)、HBeAg(-)患者中,检出3例HBV Pre-S1抗原(3.33%);恢复期的3091例患者中也检查出4例Pre-S1 Ag(+)。结论HBV Pre-S1抗原可作为一种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sAg(-)并不能作为无HBV感染的指标,Pre-S1检测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具有重大的价值。
HBV;Pre-S1抗原;HBV-DNA;荧光定量PCR;ELISA
传统上对乙肝患者诊断采用“两对半”检测,是发现乙肝患者和感染状况及抗体携带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不同的组合模式代表不同临床表现,可以确定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及是否具有免疫力等。
荧光定量PCR(FQ-PCR)也称荧光实时PCR (Real-Time PCR),FQ-PCR法检测HBV-DNA,是直接检测的HBV病毒自身,能更准确的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和宿主的传染性情况,是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必要补充,用于HBV定性与定量分析,反应的是病毒的载荷。荧光PCR反应同样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包括引物、反应体系、血清抑制物、标本稳定性等,对病毒的滴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
HBV前表面抗原有S区基因编码,主要分Pre-S1与Pre-S2两类。Pre-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最早期和乙肝的活动期,Pre-S1抗原主要用于HBV对肝细胞选择性、亲和性结合,是病毒传播、复制与增殖的前提条件,Pre-S1抗原表达水平与病毒侵袭力正相关。Pre-S2抗原,目前未在我医院临床上进行广泛开展。Pre-S1抗原性强,是临床上判断病毒是否处于高传染性的活动期的有力依据,与HBs Ag、HBeAg及HBV-DNA检测关联紧密,其独特检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索[2]。
本研究选择近五年到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乙肝病毒检查的体检人群,通过阳性乙肝患者的“两对半”与HBV-DNA荧光检测结果分析结合Pre-S1检测,探讨HBV Pre-S1抗原作为一种HBV感染患者的常规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及其潜在临床
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检测乙肝五项ELISA试剂盒(北京万泰公司),Pre-S1检测试剂(上海阿尔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FQ-PCR试剂(上海复星生物公司)。荧光定量PCR仪(Light Cycler Roche,Switzerland),酶标仪2S-2型(DEM-III,北京)。
1.2 检测对象近五年到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乙肝病毒体检的人群,有普通健康体检的人员与单位健康体检的人员,共7500例。其中男3652例,女3848例,年龄18~38岁。
1.3 标本的采集清晨空腹采集其静脉血5ml于真空采血管中,分离血清,离心(3500r/min,5min),排除脂血等不合格血标本。
1.4 主要方法
1.4.1 乙肝五项ELISA检测按相关试剂盒说明,正常血清为阴性,设置对应酶标值为0。FQ-PCR检测HBV-DNA采用探针法,每次设立4个HBVDNA标准品系列浓度,1~4分别为5×107/ml、5×106/ ml、5×105/ml、5×104/ml。循环参数设定为50℃2min;93℃2min;93℃3s;60℃32s;35℃10s,43个循环;根据仪器的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各标本的HBV-DNA检测结果(基线选取6~10或6~15个循环,阈值线选在阴性对照正常扩增曲线的上方;测定值判断标准为>1×103Copies/ml为阳性,<1×103Copies/ml为阴性。
1.4.2 各种检测模式编号为表面抗原(HBsAg,1)、表面抗体(HBsAb,2)、e抗原(HBeAg,3)、e抗体(HBeAb, 4)、核心抗体(HBcAb,5)五种血清标志物。文中所用到的模式组合有1、3、5,1、4、5,1、5和2、4、5四种模式。
1.5 数据处理及分析用SPSS10.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7500份标本HBsAg、HBeAg及HBV-DNA(+)的检测HBsAg(+)、HBeAg(+)、HBV-DNA(+)三项阳性,共1668例。其中,HBsAg(+)1127例,检出率为15.03%(1127/7500),比例最高,提示绝大部分患者没有免疫力;HBeAg(+)259例,检出率为3.45% (259/7500),HBV-DNA(+)282例,检出率为3.76%,部分患者处于病毒复制与增殖的活动期,感染性强。具体见表1。
2.2 Pre-S1抗原与HBsAg、HBeAg检测分析在Pre-S1(+)192例标之中,乙肝五项主要分布于4种模式与Pre-S1抗原检测结果见表2。
表1 7500例标本HBsAg(+)、HBeAg(+)及HBV-DNA(+)的检出率
表2 Pre-S1Ag(+)在乙肝筛查4种分布模式中的检出率
2.3 3350例HBV检测一项或多项阳性标本的14种模式分布及构成在乙肝五项检测中,其中五项全部为阴性的标本有4150例,有一项或多项阳性的共计3350例(包含各种抗体阳性的标本),其中男性共有1624例,女性共有1726,所具有的模式有14种,结果见表3。
2.4 Pre-S1抗原和HBV-DNA的检测对全部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和部分恢复期模式组的标本进行Pre-S1抗原检测和HBV-DNA检测,结果见表4。“大三阳”1、3、5模式共103例,Pre-S1(+)有92例,HBV-DNA均值为1.568E+09 IU/ml,是高拷贝数;“小三阳”1、4、5模式共81例,Pre-S1(+)有59例,HBV-DNA均值为1.267E+05 IU/ml;恢复期2、4、5,2、3、4、5,3、5模式Pre-S1(+)分别为2例、1例与1例,HBV-DNA为1.021E+03 IU/ml,拷贝数低。
2.5 Pre-S1 Ag(+)与HBV-DNA拷贝数相关性检测前8标本为“大三阳”1、3、5、模式;9~16号标本为,“小三阳”1、4、5、模式,17~24号为HBsAg(+)标本。可见表5。
3 讨论
HBsAg(+)、HBeAg(+)及HBV-DNA(+)的检测中,HBsAg(+)检出率最高,提示HBsAg检测最敏感;Pre-S1Ag(+)在乙肝筛查4种分布模式中的检出率“大三阳”高于“小三阳”,Pre-S1检出率与HBV感染进程密切相关。另外,在HBsAg(-)、HBeAb(-)、HBcAb(-)模式中也检测到3例,说明HBsAg存在一定漏检;3350份HBV检测一项或多项阳性标本的14种模式分布及构成比表明恢复
期模式2检出率最高,与绝大部分体检人群有过接种史是吻合的。本次检测的90份HBsAg(-)与HBV-DNA低拷贝数的标本中,有4份标本Pre-S1抗原阳性,证明HBsAg与HBV-DNA都有一定的漏检;这也可能与Pre-S1抗原可出现在急性乙肝感染的最早期,Pre-S1抗原性强的特点,或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具有高度变异性,逃避了常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方法的检测,相关机制有待于更深入的对其研究[3,5]。
表3 3350份HBV检测一项或多项阳性标本的14种模式分布及构成比
表4 感染期和恢复期Pre-S1和HBV-DNA的检测
另外,在HBsAg(-)样本血清中也检出了HBV-DNA与Pre-S1抗原,再次证实出现HBsAg (-)并不能作为无HBV感染的指标,存在一定程度漏检,可能与检测条件有关。龚倩在血清样本使用不同离心时间与转速条件下也发现HBsAg检出率会有差异[6]。
大部分样本Pre-S1 Ag表达与HBV-DNA拷贝数正相关,但Pre-S1 Ag表达与HBV-DNA拷贝数并不完全同步,甚至出现低HBV-DNA拷贝数,而Pre-S1 Ag高表达。这一方面可能与HBV生物学特性有关,也有可能与HBV颗粒收集过程中丢失有关[7]。
本次Pre-S1Ag(+)检测结果中,“小三阳”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72.84%(59/81),这高于其他研究人员的报道,可能与笔者选择的人群是健康体检的群体有关[8-10]。
笔者的研究表明:“大、小三阳”标本与Pre-S1 Ag检测之间有较高的符合率,但HBsAg检出率高于Pre-S1 Ag,Pre-S1 Ag表达与HBsAg、HBVDNA检测结果并没有完全正相关联性,但HBsAg与HBV-DNA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Pre-S1 Ag、HBsAg与HBV-DNA三者间可以相互之补充。HBV Pre-S1抗原可以作为一种HBV感染患者检测的常规血清标志物,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具有重大的价值。
[1]钱东林.乙肝HBV-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血清标志物结果相关性[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4):13-14.
[2]Yeung P,Wong DK,Lai CL,et al.Associ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pre-S dele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ronic hepatitis B[J].J Infect Dis,2011,203(5):646-54.
[3]Sonneveld MJ,Zoutendijk R,Janssen HL.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J].J Viral Hepat,2011,18(7):449-57.
[4]骆抗先,闵佳,何海荣,等.单一抗-HBc阳性个体的血清传染性和随访[J].肝脏病学杂志,2004,32(1):5-7.
[5]丁静娟,王梅,刘悦晖.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变异与肝病进展的关系[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06):332-337.
[6]龚倩.不同离心条件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 2011,27(12):1071-1073.
[7]曾兴光,石统东,韩俊峰,等.HBV颗粒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J].免疫学杂志,2010,26(4):340-343.
[8]龙绍芬,黎铁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2):187-188.
[9]Sanchez LV,Maldonado M,Bastidas-Ramirez BE,et al.Genotypes and S-gene variability of Mexican hepatitis B virus strains[J].J Med Virol,2002,68(6):24-32.
[10]梁红,胡同平,张文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核心抗体阳性样本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48-3049.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HBV Pre-S1 assaying and clinical diagnosis on hepatitis B patients
YANG Yujie,ZHANG Xushu,SU Lijun,et al.Department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219, China
Object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tection of Pre-S1 antigen and th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Methods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hepatitis B virus sAg,eAg and Pre-S1 antigen.Meanwhile,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was applied for HBV-DNA detection.Results Compared with other models,the model of HBsAg(+),HBeAg (+)and HBcAb(+)has the highest positive percentage of HBV Pre-S1 antigen(89.32%),which has higher hepatitis B virus DNA copies,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epatitis B virus DNA copies and the Pre-S1 antigen.Conclusion Pre-S1 antigen of hepatitis B virus can be used as a serum marker to detec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sAg(-)is not the only feature to judge whether patients infected by HBV or not,the Pre-S1 detection has great value in diagnosing the hepatitis B patients.
HBV;Pre-S1 Ag;HBV-DNA;FQ-PCR;ELISA
表5 Pre-S1检测结果的吸光度值和HBV-DNA拷贝数
R446.62,R512.6+2
A
1674-1129(2013)02-0015-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1.006
长沙医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NO:201226)
杨玉洁,女,1989生,汉族,学士,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林雪迟,男,1971生,湖南安乡人,博士,副教授,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