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神丸对结肠炎诱发的小鼠结肠癌CD133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3-03-01王艳杰田振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柽柳结肠炎结肠癌

曹 阳 王艳杰 谢 鑫 田振国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2辽宁省肛肠医院,沈阳110001)

四神丸对结肠炎诱发的小鼠结肠癌CD133蛋白表达的影响

曹 阳1王艳杰1谢 鑫1田振国2*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2辽宁省肛肠医院,沈阳110001)

目的 观察四神丸对结肠炎性病变后诱发结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和对CD13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四神丸低剂量给药组和四神丸高剂量给药组四组。以40mg/kg 1,2-二甲肼(DMH)腹腔注射、20g/L右旋葡聚糖苷钠(DSS)饮用水诱导小鼠结肠癌。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分别给予0.2ml四神丸浸膏剂(生药浓度分别为2g/ml、4g/ml),共21周后,观察各组成瘤率和肿瘤数目,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CD133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四神丸组可以明显降低成瘤率和肿瘤数量。高、低剂量四神丸组CD133蛋白表达量小于模型组,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低剂量组之间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神丸对小鼠结肠诱发的结肠癌有抑制作用;其原因可能与降低CD133蛋白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分化有关。

四神丸;结肠炎性病变后诱发结肠癌;化学预防;CD133蛋白表达

结肠炎诱发的结肠癌是结肠炎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化学预防是指在目标人群中使用天然、合成或生化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预防、抑制和减缓肿瘤的发生与发展[1]。其是目前结肠癌防治研究的重点。目前,在结肠癌化学预防领域的药物,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中医中药。四神丸作为治疗泄泻的经典方剂,尤其对粘膜伤害较重的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的疗效[2],现代研究亦证明其主要成分如吴茱萸碱等对结肠癌具有一定的治疗和抑制作用[3]。大部分学者认为,CD133可作为结直肠癌肝细胞鉴定的特异标记物,其与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CD133的过度表达使结肠炎患者发展成结肠癌的风险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四神丸在结肠炎诱发的结肠癌化学预防中作用展开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及分组取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四神丸低剂量组和四神丸高剂量组。

1.2试剂1,2-二甲肼(DMH),购于美国Sigma公司;右旋葡聚糖苷钠(DSS),购于美国ICN公司;CD133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试剂盒由北京鼎国公司提供;四神丸由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六位药组成,全部购买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房,严格按照原方组方、配比、剂量,经煎煮、回流、再打粉备用。使用时加入炼蜜制成浸膏剂,生药浓度2g/ml和4g/ml。

2 方法

2.1动物给药及模型复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含20g/L右旋葡聚糖苷钠(DSS)的饮用水,一周后按照40 mg/kg1,2-二甲肼(DMH)的标准给予小鼠腹腔注射含1,2-二甲肼(DMH)的生理盐水,隔天一次,共三次,两周后停止饮用DSS饮用水。低剂量和高剂量四神丸组从第四周开始,每天给予灌胃0.2ml(其中,低剂量组生药含量2g/ml,高剂量组4g/ml)四神丸浸膏,直到处死。

1.3指标评价21周后,从肛门向上截取结肠8cm,观察形成肿瘤数目。切片脱蜡至水,3%过氧化氢甲醇阻断内源性过氧化氢酶,封闭30分钟,加一抗4℃过夜,PBS漂洗后加二抗,加SABC,每一步骤后都加PBS漂洗三次,最后加DAB显色剂。显微镜下观察,出现棕黄色颗粒即为阳性,拍照后通过软件计算光密度值。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F检验。

2 结果

2.1四神丸对成瘤率和肿瘤数目的影响经过21周,模型组小鼠在结肠炎的基础上大多形成了结肠癌,成瘤率是85%,且肿瘤数目不止一个,小肠和其他器官未见肿瘤发生,而使用了四神丸进行干预的小鼠成癌率明显偏低,切成瘤率较小,与模型组区别明显(表1)。

表1 四神丸对成瘤率影响(%)

2.2四神丸对CD133蛋白表达的影响各组经免疫组化SABC法处理后,出现棕黄色颗粒即为阳性,从图1中可以看出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CD133蛋白几乎没有表达,而模型组则可见大量的棕黄色颗粒,低剂量四神丸组和高剂量四神丸组则明显少于模型组。

图1 各组结肠组织CD13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情况

镜下分析高、低剂量四神丸组均小于模型组光密度值,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低剂量四神丸组见表光密度值之间虽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各组结肠组织CD133蛋白免疫组化光密度值比较

3 讨论

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现代医学化学预防的理论,我们在本实验中对四神丸对小鼠结肠炎诱发的结肠癌化学预防作用展开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神丸降低可成瘤率和肿瘤数目,说明四神丸能够明显抑制DMH+ DSS诱导小鼠由结肠炎向结肠癌转变。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CD133可作为结直肠癌肝细胞鉴定的特异标记物,CD133的过度表达使结肠炎患者发展成结肠癌的风险提高。Ricci-Vitiani等[4]将CD133+细胞注射到免疫缺陷小鼠身上,可迅速复制出原肿瘤细胞,CD133-细胞在同等条件下却不能形成肿瘤。我们发现四神丸可以降低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分化,还需进一步研究。相信有中医药的参与,癌症的化学预防一定会迎来春天。

[1]Velayos FS,Liu L,Lewis JD,et al.PPreval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surveillance for ulcerative colitis in an integrated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J].Gastroenterology,2010,139:1511-1518.

[2]刘端勇,管咏梅,赵海梅,等.四神丸不同途径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周期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168-1171.

[3]张醇,杨雪,范霞等.吴茱萸碱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23(8):866-870.

[4]Ricci-Vitian L,Lombardi DG,Pilozzi E,et al.Identication and expansion of human colon-center-initiating cells[J].Nature 2007,445(7123):111-115.

柽柳——发散痧疹之王

【歌诀】

发散痧疹柽柳王,

辛平发汗透疹畅,

祛风除湿止痛痒,

熏洗擦摩沐浴汤。

【释义】 中药用于治疗痧疹外出不畅首选柽柳。柽柳味辛性平,最善发汗而透痧疹。又因其辛散,功善祛风除湿,能治风湿痹痛,肢节疼痛。临床上常用其煮水外洗肌肤治疗痧疹以及外洗关节治疗关节痹痛。

【药解】 柽柳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嫩枝叶。

性味归经:辛,平。归肺、胃、心经。

功效: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主治:①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②用于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本草备要》:“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

2.《本经逢原》:“去风。煎汤浴风疹身痒效。”

【常用药类】 胡荽性温,发表之力强,但其透疹之力不及柽柳,其还兼能开胃消食;升麻性凉,长于疏散风热而发表透疹,其还能升阳举陷;葛根长于解太阳经之风热,头项强痛,功善解肌而透疹;柽柳性平,透麻疹之力不及升麻与葛根,但其最善于透痧疹,且还能祛风除湿。

【临证应用】 柽柳辛散发表,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或表邪外束,疹毒内陷,常与牛蒡子、蝉蜕、竹叶等透疹药同用,如竹叶柳蒡汤。亦可用此一味,煎汤外洗。治疗风湿痹痛时,柽柳常与祛风湿药秦艽、羌活、独活等药同用。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8.099

1672-2779(2013)-08-0145-02

韩世辉

2013-03-24)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柽柳结肠炎结肠癌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柽柳不同种(品种)在秦皇岛地区的引种适生性分析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NaCl胁迫下3种柽柳属植物生长、盐离子分布和SOS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HPLC法测定蒙药材柽柳中绿原酸的含量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山西省柽柳蜜源植物分布特点及利用价值调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七叶皂苷钠与化疗药联合对HT-29 结肠癌细胞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