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河口潮水位分析

2013-02-28崔国庆

东北水利水电 2013年5期
关键词:潮位营口辽河

崔国庆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沈阳分局,辽宁 沈阳110043)

1 潮汐概况

辽河口位于辽东湾顶部,辽东湾海流是由渤海海峡传入的北黄海潮波系统。潮波由渤海海峡传入渤海之后,受地形影响分为两支,一支左转入渤海湾形成渤海湾环流,另一支右转入辽东湾形成辽东湾环流,进入辽东湾的潮波沿辽东湾东岸经湾顶呈反时针方向传播,沿海岸线从大辽河口传向西北双台子河口。辽东湾大部分海区属于不正规半日潮,并存在明显的日高潮不等现象,即在1 d内的2个高潮潮高明显不等。

2 测站及资料情况

辽河口没有国家海洋局设置的长期观测机构。辽河口有2个潮位站,一个是属于营口港的四道沟站,位于大辽河东海岸东导流堤北端附近的四道沟口内0.7 km,虽然潮波还稍受地形影响,但已能较好地代表外海潮位,是辽河口比较理想的潮位站,四道沟站有1960—1985年计26年最高潮位资料(为收集资料,未经正式整编刊发),另外还有1962—1963年全年潮位资料(为省水文局整编刊布资料)。另一个潮位站是营口站,属辽宁省水文局,距辽河口约10.4 km,营口站有长期的潮水位观测资料,观测年限为1954—2008年计55年,其中1954—1987年有全年的潮位观测资料,1988—2008年有每年4—11月潮位观测资料。

3 潮位资料相关分析

分析营口站与四道沟站同期的1962年6—9月、1963年6—9月潮位资料可以看出,2站高低潮位同步发生,四道沟高高潮位高于营口站,低低潮位也高于营口站,2站同期潮位对比见表1。

表1 四道沟与营口潮位站1962—1963年潮位对比表 m

营口站与四道沟站潮水位基本同步,2站1962年6—9月、1963年6—9月同步的高高潮位相关关系很好,相关系数在0.99左右。

4 营口潮位站设计高潮位

根据《海港水文规范》,设计重现期潮位分析应采用频率的方法,应具有不少于20年的年最高潮位资料,设计重现期潮位频率分析的线型,在海岸地区宜采用极值Ⅰ型分布曲线,在潮汐河口地区宜采用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海防堤或港口属于海岸地区,故应采用极值Ⅰ型分布曲线设计成果。

营口站有1954—2008年共计55年的潮水位观测资料。对于营口站潮位,采用年最大值取样,这样就有55年系列的年最高潮位值。在这55年潮位系列中,有1956年的最高潮位3.2 m,海防堤设计或港口设计应反应外海潮汐的设计潮水位特性,故年最高潮位设计值计算方法采用极值Ⅰ型分布律,按以下公式计算:

hp=h均+λpn·S

其中:h均—n年连续最高潮位的均值;S—潮位系列的均方差;hp—频率为P的高潮位;λpn—与频率P及资料年数有关的系数,可以通过查极值Ⅰ型分布律的λpn表得到。

经计算,h均=2.84 m,S=0.1247 m。

根据上式计算出的55年系列营口站最高潮位的理论频率曲线如图1。由图1可以看出经验频率点与理论频率曲线适线良好。用极值Ⅰ型分布律方法推求营口站不同频率设计高潮位见表2。

为了对比设计成果的合理性,营口站P—Ⅲ型曲线设计潮位的计算成果见表2。从表2中可见营口站两种方法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接近,相差不大,极值Ⅰ型分布律方法计算的设计潮位在高频率大于P—Ⅲ型曲线设计潮位值,低频率接近或略小于P—Ⅲ型曲线设计潮位成果,这也与外海潮位的变化规律相符合,即外海潮位变化幅度大,最高潮位成果大于河口潮位值。

表2 营口站设计高潮位成果表 m

5 四道沟站设计高潮位

图1 营口站高潮位极值Ⅰ型分布频率曲线图

辽河口四道沟站有1960—1985年共计26年的年最高潮水位观测资料,四道沟站潮位是航道所用的假高,水尺零点有3次测量结果,各成果已换算成国家高程系统。四道沟站设计潮水位也采用极值Ⅰ型分布律,频率曲线见图2,经验频率点与理论频率曲线适线不是很好,四道沟设计高潮位成果表3。

表3 四道沟站设计高潮位成果表 m

图2 四道沟站高潮位极值Ⅰ型分布频率曲线图

由表2、表3可看出,四道沟站各频率设计高潮位均高于营口站,四道沟站100年一遇高潮位比营口站高0.22 m,四道沟站50年一遇高潮位比营口站高0.17 m,四道沟站20年一遇高潮位比营口站高0.13 m。

6 辽河口外海高潮位采用成果

从潮位资料精度、系列长度及频率适线情况综合考虑,营口站设计潮位成果更为可靠。利用四道沟与营口站高高潮相关关系,由营口站设计高潮位推算到四道沟,可作为外海设计高潮位,成果见表4。

表4 辽河口外海设计高潮位成果表 m

猜你喜欢

潮位营口辽河
辽河口
基于距离倒数加权的多站潮位改正方法可行性分析
远海PPK 测量潮位用于深度基准面计算的研究
辽河记忆
唐山市警戒潮位标志物维护研究
倾听
多潮位站海道地形测量潮位控制方法研究
辽河文讯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营口高校学生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