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 corbetti(Priesner)对秋兰的危害及防治
2013-02-28韩群鑫刘嘉华程东美
韩群鑫, 刘嘉华, 李 斌, 程东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植保系,广州 510225)
秋兰[Cy mbidium ensif olium (Linn.)Sw.],又称建兰,是国兰中的一种,夏秋两季开花,深得国人的喜爱。秋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颇多[1]。广东主要栽培品种有‘仁化白’、‘银针素’、‘荷花素’、‘龙岩素’、‘铁骨素’、‘小桃红’及‘金丝马尾’等。
2012年,笔者在调查广东省国兰害虫时发现,秋兰的嫩芽、幼苗及花都受到蓟马为害。有花之时,往往几十头蓟马聚集为害花朵,待花凋谢新芽抽出时,又转移为害嫩芽,严重影响着秋兰的观赏价值。经华南农业大学童晓立教授鉴定,该蓟马是兰花蓟马[Dichromothrips corbetti (Priesner)],在中国大陆地区是首次报道。兰花蓟马属于蓟马科(Thysanoptera)二鬃蓟马属(Dichromothrips),此属是蓟马科中较大的一个属,广泛分布于西非到新西兰的广大区域[2],D.corbetti(Priesner)分布于我国台湾、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美国、波多黎各等国家和地区[3],可为害万代兰、卡特兰、石斛兰、密尔顿兰和火焰兰[4]。笔者调查了广州市番禺区兰花蓟马对秋兰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以期为秋兰蓟马的田间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剂种类
21%噻虫嗪(thiamethoxam)可湿性粉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350 g/L吡虫啉(i midacloprid)悬浮剂: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5%阿维菌素(abamectin)乳油: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480 g/L毒死蜱(chlor pyrif os)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60 g/L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 m)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1.2 兰花蓟马为害调查
2012年3月-12月,田间调查广州番禺秋兰品种——‘荷花素’、‘仁化白’、‘银针素’、‘金丝马尾’遭受兰花蓟马为害的情况,统计每一品种每株花上的成虫数、嫩芽遭受兰花蓟马为害后形成的斑块数及嫩芽受害率。每品种随机调查3个小区,且每小区各随机调查15株花和幼芽。
1.3 化学药剂对兰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试验设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试验兰花品种为‘荷花素’。试验共设5个药剂处理和1个对照,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012年11月17日喷药1次。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各小区均匀喷雾,对照喷等量清水。每小区调查30~40株秋兰新芽,选择标准是新芽出苗在3周以内,芽高不超过5 c m。喷药前调查新芽上兰花蓟马为害形成的新鲜斑块,挂标签并记录,药后7 d和14 d分别调查新鲜受害斑块数并对受害状进行分级,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受害指数和防治效果。
秋兰幼芽受害分级标准:
0级:幼芽斑块数0;1级:幼芽斑块1~3块;3级:幼芽斑块4~6块;5级:幼芽斑块7~9块;7级:幼芽斑块10块以上。
1.4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7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嫩芽受害率和防治效果采用反正弦平方根转换进行统计,方差分析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法(DMRT法)。
2 结果
2.1 兰花蓟马形态特征
卵:肾形,灰白色。长约0.28 mm。
若虫:老熟若虫体长约0.9 mm。初孵若虫白色,后渐变为橘红色。
伪蛹:体长约1.19 mm。橘红色,体背两侧具有翅芽。初期伪蛹的翅芽透明,后渐变为灰色。
成虫:雌虫比雄虫略大,雄虫体长约0.90 mm,雌虫体长约1.22 mm。初羽化的成虫翅灰色,渐变为黑褐色。雌虫触角第1、2节与头部颜色相同,第3~4节基部褐色,端部淡色,第5~8节褐色,触角第3、4节最长,瓶状。前翅褐色,近基部处颜色较淡。足褐色,跗节、前足胫节和中、后足胫节末端黄色。前胸背板后缘毛5对均短小。雄虫第3、4腹节及各胫节、跗节黄色。触角褐色,第3~5节黄色。前翅有褐带。
图1 兰花蓟马形态Fig.1 Mor phology of D.cor betti
2.2 兰花蓟马的为害
2.2.1 为害症状
兰花蓟马的成虫和若虫均能为害秋兰,成群聚集为害秋兰的花和嫩芽,吸取兰株汁液。受害花瓣和花葶上往往出现褐色条纹,花瓣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花蕾不能展开。受害嫩芽初期出现水浸状斑块,待嫩芽长大,叶片展开后,留下褐色斑点,易与病害混淆,严重影响秋兰的观赏价值。
图2 兰花受害状Fig.2 The sy mptoms of the infested orchids by D.corbetti
2.2.2 兰花蓟马对不同秋兰品种的为害差异性
兰花蓟马成虫活泼,善于跳跃,怕光。秋兰每枝花葶上一般有花5~6朵,在花从下往上陆续开放的过程中,成虫也从下往上转移为害,喜刚开放的花朵,隐藏在花朵中为害,受惊动时,从隐蔽处爬出,并可跳跃到其他地方。受害花葶下部逐渐变褐的花瓣基部尤其是合蕊柱基部周围聚集着大量的若虫。当花瓣枯萎,同一朵花最外面的萼片上也往往可见聚集成群的若虫。田间调查表明:在广州番禺,自7月秋兰开花直至第二年清明嫩芽陆续抽出时,秋兰都易遭受蓟马为害,不同秋兰品种遭受兰花蓟马的为害存在差异性,结果见表1。
表1 兰花蓟马对不同秋兰品种的为害差异性比较1)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har m ofC.ensif olium cultivar caused by D.corbetti
从表1可知:从每株花葶上的成虫数来看,‘仁化白’花朵上的兰花蓟马成虫数明显高于‘荷花素’和‘金丝马尾’,而‘荷花素’和‘金丝马尾’的成虫数差异不显著。从受害芽上的斑块数来看,‘荷花素’嫩芽上的斑块数最多,其余3个品种间的受害芽上的斑块数差异不显著。而从芽的受害率来看,‘荷花素’受兰花蓟马为害最严重,95.53%嫩芽遭受兰花蓟马为害,其余三者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以上3个指标,在所调查的4个秋兰品种中,‘荷花素’嫩芽最易遭受兰花蓟马为害,而成虫在‘仁化白’花上分布的数量最多。
2.2.3 不同药剂对兰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选择了5种当前花卉上常用于防治蓟马的杀虫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2)表明:在供试浓度下,480 g/L毒死蜱乳油对秋兰幼芽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处理后7 d的防治效果为64.22%,其次为21%噻虫嗪可湿性粉剂、350 g/L吡虫啉悬浮剂和5%阿维菌素乳油,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效果最差。处理后14 d,480 g/L毒死蜱乳油的防治效果为73.60%,明显优于其他几种药剂。
表2 几种杀虫剂对兰花蓟马的防治效果1)Table 2 The control effects of several insecticides on D.corbetti
3 讨论
本文调查了兰花蓟马在秋兰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发现不同秋兰品种遭受兰花蓟马的为害严重度不同。其中,‘荷花素’嫩芽最易遭受为害,说明不同秋兰品种对兰花蓟马的抗虫性不一样,可为培育抗性品种提供有益参考。Hirao[4]等报道兰花蓟马在室内温度为28~35℃的条件下,在寄主‘万代兰’(‘Vanda’)上,雌虫一生可产11~118粒卵或者每天产0~38粒卵,卵单产在花瓣组织中,从卵发育到成虫,雄虫需(10.44±1.19)d,雌虫为(12.26±2.19)d,雄虫寿命为(9.27±4.29)d,雌虫寿命为(10.04±4.26)d,这可为兰花蓟马生活史研究和生命表制作提供参考。但兰花蓟马在广州的发生动态及其在秋兰上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不清楚。本文也仅调查了兰花蓟马对秋兰的为害,对其寄主范围尚不明确。因此还需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以便能有针对性地防治兰花蓟马。
秋兰出芽时间长,从头年秋天到第二年清明,新芽陆续发出。兰花蓟马在秋兰花朵凋谢后,便转移为害嫩芽。受害嫩芽基部初期形成水浸状斑块,当嫩叶长大,伸展开后,便分散形成斑点,与叶斑病非常相似。并且由于兰花蓟马活动隐蔽,怕受惊动,在嫩芽受害处需仔细寻找才能找到蓟马虫体,这也是生产上易误诊为病害的重要原因。
兰花蓟马主要为害秋兰的幼芽和花,尤其喜欢新长出的幼芽、即将开放的花蕾及新开花。若虫和成虫喜钻入幼芽、花蕾及花朵中危害。由于兰花经济价值较高,不论是观赏期的花朵,还是新长出的幼芽,受害后都直接降低了兰花的价值,因此,蓟马的防治尤为重要。本文选择了当前生产中常用的几种防治兰花蓟马的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防治兰花蓟马,还是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栽培过程确保大棚清洁、通风、透光,促使兰花生长旺盛。秋兰花期后,及时清除无商品价值的花葶,以减少蓟马的食物来源和繁殖产卵场所。
[1] 陈心启,吉占和.中国兰花全书[M].第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Mould L A.Thysanoptera of the genus Dichromothrips on Old World Orchidaceae[J].Biological Jour 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1976,8(3):245-265.
[3] 热带兰花有害生物数据库[EB/OL].htt p:∥www.rdzw.net.cn/Bugs/inf o.asp?Id=199.
[4] Hirao G A,Gabriel B P,Facundo H T.Develop mentof Dichromothrips cor betti (Priesner)(Thysanoptera:Thripidae)on Vanda flowers[J].The Philippine Entomologist,2001,15(1):91-93.